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六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复习巩固第六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复习巩固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与汉唐相比,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出现了专门的管理机构④南北方贸易频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宋朝都城内,你很难见到的是( )A、夏季随处可见卖冷饮的店铺B、许多瓦子C、劳动者穿小袖狭身的短衣D、士大夫的马车在路上川流不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B、驿站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D、元宵节最受重视,人们相互庆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B、市C、瓦舍D、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身着黑色的小袖狭身短衣在田间劳作B、吃饭以面食为主C、赶着马车带着全家出去串门D、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属于宋代统治阶层的是( )A、士B、农C、工D、商【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一个阿拉伯人商人穿越时空,来到我国宋朝,他可能可以经历的是( )①他把货物存放在泉州②他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卖日本扇子和东南亚香料③他看到有人在阅读《农桑辑要》④半夜他在瓦舍里看关于杨家将的表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宋代市民的服饰呈现舒适化. 非等级化的趋向,大众的衣料主要是( )A、纺织品B、麻布C、棉布D、兽皮【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C、活字印刷书的发明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南宋哥窑B、北宋景德镇D、南宋景德镇【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试题川教版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2.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扬一益二”B.“苏湖熟,天下足”C.“无徽不成商”D.“湖广熟,天下足”3.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农业、手工业获得了发展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D.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4.宋代时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发展的有()①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②棉纺织业从北方兴起,发展到南方③景德镇成为重要的瓷都④造船业发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材料解析题。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闻名天下的“粮仓”在哪里?根据材料指出,南方形成“粮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新的手工行业”指的是什么?(3)两宋时期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哪些?(4)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见右图(南宋瓷器)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南方出现了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的瓷器出自哪里?宋朝时,与该窑齐名的还有哪些?(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7.材料解析题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宋元时期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一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宋元时期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和朋友一起玩蹴鞠C、在居民区里购买商品D、观看悲剧《窦娥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如下图)出现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两宋时,南方的农业发展很快,水稻产量大幅增长。
著名的水稻产区有今天江苏的( )A、南京B、苏州C、徐州D、湖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的同学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进的国家是(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两宋时,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是( )A、广州和泉州B、苏州和湖州C、苏州和杭州D、苏州和无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
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 )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读下图,此图显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第③处对应的时期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8292c4c6770bf78a652954f6.png)
材料二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航海壮举】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南宋《陆游集》
材料一表明西汉时期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物资贫乏。那么材料二中说明我国江南地区到南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如图一,二,三所示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A、唐太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C、江南地区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李白使用“交子”支付酒店老板的酒钱
【答案】:
【解析】:
如图,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中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
A、北宋前期安徽地区
B、南宋后期山西地区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海军官兵在海上维权、战备巡逻、练兵备战等军事实践中,敢于斗争、实战练兵,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60多年来,海军官兵始终牢记建设强大海军的神圣使命,从白手起家到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五大兵种齐全,从空潜快到航母、新型核潜艇形成作战能力,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海军建设事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人民海军精神》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八十六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Βιβλιοθήκη 仰给东南。——《宋史》请回答:
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何时开始,何时完成?
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从三个方面分析)
右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根据图示,说出中央三大官职之间的关系。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谁?
""
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置了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以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及地方官员。请分别写出上述官职的名称。
""
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大洲。
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一变化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宋元时期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巩固辅导二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宋元时期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巩固辅导二第1题【单选题】“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C、活字印刷书的发明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宋史》中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B、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
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 )A、管理城市商业贸易B、管理船舶的生产C、管理港口D、管理海外贸易【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经济重心南移B、“苏湖熟,天下足”C、政治重心南移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太湖流域B、洞庭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D、洪湖流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武松的哥哥)因为生的矮小,又娶了个漂亮媳妇,在本地受人欺负,就从家乡清河县来到阳谷县,在紫石街租了一座沿街的两层小楼,下面烤烧饼,上面住人,武大郎每日里担挑沿街叫卖,日子也过得去(如下图)。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宋元时期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后练习第三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宋元时期第8课宋代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后练习第三篇
➢第1题【单选题】
“朝廷……实仰东南财赋”“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根据下列资料,这位少年生活的时代大约是( )①他吃过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③使用的货币成为“交子”④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六
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的( )
A、中原地区
B、浙江地区
C、云贵地区
D、四川地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当时我国经济重心在南移了。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代中后期,最终完成于( )
A、五代十国
B、北宋
C、南宋
D、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
A、手工业发展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
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农业发展情况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商务部
C、贸易部
D、海关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历史文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
下列文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C、唐三彩
D、持罗盘陶俑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北宋时期世界第一大城市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唐朝时出现的新式农具是______和筒车;宋代从越南引进的______在江南推广。
【答案】:
【解析】:
第12题【改错题】
题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隋朝时期最后完成。
______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据材料二图一,写出下列字母对应的地点名称。
并指出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图二中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
你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早出现于哪一个朝代吗?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变化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的出现给社会面貌与社会阶级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来,由于--A--农具和--B--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教版八下教材
材料三:
材料四: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1840年前后,美国--C--生产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资笨主叉国家并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D--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一中A和B横线上的内容,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运用有利于哪一阶级力量的兴起?
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材料二中“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利于欧洲哪一阶级力量的产生与发展?
上述四幅图片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人说“该事件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相背离”,你如何简要理解这句话?
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出材料四中C和D横线上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