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述
亚洲概 述

亚洲概述一、世界第一大洲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和亚欧大陆东部。
亚洲地域辽阔,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南北跨纬度之广为各洲之最;亚洲陆地从东到西也极辽阔,约跨全球经度之半,东西时差达11小时;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8000千米。
在全球六块大陆中,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约5400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欧大陆总面积的4/5,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
亚洲人口超过32亿(不包括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但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还多。
所以,无论面积还是人口,亚洲都是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
亚洲人民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黄河流域(中国)、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印度)、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均为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
亚洲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发源地。
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比较复杂,尤以南亚、西亚为甚。
黄种人是亚洲人数最多的种族,约占全洲人口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西亚的土耳其。
其次是白种人,约占1/3,多集中在南亚和西亚地区。
此外还有少数黑种人,分布在阿拉伯半岛沿岸和马来群岛的深山中。
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多个,约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亚洲习惯上分为六个地区,即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二、主要岛屿和半岛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西南面还濒临地中海和黑海,从而也和大西洋毗连。
大陆周围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南部自西向东有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亚洲的半岛面积约有1000万平方千米,其中阿拉伯半岛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岛弧链,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产生的,自北而南有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马来群岛。
亚洲的岛屿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千米,其中东南亚的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亚洲概述

(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泊 —— 死海
(4).咸淡并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
贝加尔湖
里海
死 海
巴尔喀什湖
思考:
1、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有几种?
2、为什么气候如此复杂多样?分布最 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3、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十分典型?
4、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有何共同特征?
我们选择一些地方去了解一下!
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二 、 亚 洲 的 地 形
北冰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在看 哪图 里亚 ?洲 以 哪 种 地 形 为 主 , 主 要 分 布
亚 洲 的 地 形
图兰平原
请你概括亚洲地形的特点
1、地形以 高原 山地 、_____ _____ 为主。 2、地势中间 高 低。 __,四__大 Nhomakorabea性大
季节变 化大
主要受大陆性质 影响
海洋性
温 和
凉 爽
小
降水分 配均匀
主要受海洋性质 影响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十分典型?
答:因为亚洲东部面向世界最大的大 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陆—— 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 所以季风气候十分典型。
返回
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有何共同特征?
发源地 风向
其他洲 39%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2、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 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等地 最为密集,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一。
3、人种:黄种人占五分之三以上,其次是白 种人
4、文化
思考:你能否从地形、纬度位置、河流等方面分 析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位于温带的南部和热带北部,气温、降水 适中。 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
亚洲概述及所有分区

• ③名山成旅游资源,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
• • •
•
•
资源: 如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四大佛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游名胜( 黄山、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 台湾阿里山日月潭、桂林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承 德避暑山庄、湖南张家界、北京八达岭、四川九寨沟、敦煌石窟或 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江西井冈山)等; ④草山草坡都是重要草场资源( 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南方草山 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 ⑤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提供多 样化的作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种的地 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 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5、稠密的人口分布及成因
•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 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 种。 • 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 (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 气候温暖 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 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 (2)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及成因: 高原、山地 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东亚的经济差异
差异
东 部 沿 海 西 部 内 陆
日本,韩国,台湾和 香港地区及我国的 东部沿海为经济发 达和新兴工业区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 工业在经济中点重 要地位,矿产资源 也在开发利用之中
原因
气候温暖,平原较广,耕地也多, 人口稠密,有发展农业的悠久历 史。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发 展工农业、交通、科学技术和 对外贸易的条件优越
二、日本
亚洲简介介绍

东亚
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 古等国家位于东亚,濒临太平 洋。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 斯里兰卡等国家位于南亚,濒 临印度洋。
中亚
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 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位于中亚 ,地处内陆地区。
亚洲的面积和人口
面积
亚洲总面积约为4457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 上。
亚洲的旅游文化和历史背景
亚洲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如中国、印度、日本等。
亚洲的旅游文化特色鲜明,如中国的春节、印度的排灯节、日本的樱花节等,吸引 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亚洲的许多景点都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如中国的长城和印度的泰姬陵 等,这些景点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05
亚洲的社会和文化
亚洲的社会制度
01
02
03
社会制度多元化
亚洲各国的社会制度从社 会主义到资本主义,从一 党制到多党制,表现出极 大的多样性。
政治体制
许多亚洲国家实行民主或 半民主政治体制,但也有 一些国家实行专制或威权 政治体制。
经济模式
亚洲各国的经济模式也表 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包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 面,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
亚洲的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印度
泰姬陵、卡斯特拉 加尔堡、哈里·马汀 大楼等;
泰国
曼谷大皇宫、普吉 岛、清迈古城等;
中国
长城、故宫、兵马 俑、西湖、黄鹤楼 等;
日本
富士山、清水寺、 金阁寺、银阁寺等 ;
韩国
首尔塔、光化门、 水原华城等。
亚洲的经济指标
亚洲的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财政收入、
区域地理亚洲概述

区域地理亚洲概述亚洲位于世界的东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沿海和内陆国家的大洲。
亚洲地理上与欧洲连接在一起,被乌拉尔山脉、库马塔山脉、里海、黑海、地中海和红海等地理界线分割。
亚洲从北纬11°到北纬80°,从东经25°到东经165°之间,跨越了东西方向的大部分地球表面。
亚洲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
最高峰是位于尼泊尔和中国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29,031.7英尺)。
亚洲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如长江、黄河、伊洛瓦底江、恒河和亚马逊河等。
此外,亚洲还有一些大型湖泊,如里海、巴尔喀什湖和死海。
亚洲地缘政治上非常复杂,拥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
整个大洲可以根据地缘政治的区域划分而分为不同的亚洲子区,例如中亚、西亚、南亚、东亚、东南亚、东北亚和北亚等。
每个亚洲子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中亚位于亚洲的中心,毗邻欧洲,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该地区地形多样,包括高山、沙漠和盆地。
其中最著名的地理特征是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
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
西亚是亚洲西部的地区,被地中海和黑海所环绕。
该地区以石油资源丰富而闻名,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
该地区还是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中心。
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
该地区地势平坦,主要由恒河和印度河的平原组成。
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斯里兰卡等。
该地区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是稻谷和棉花。
东亚是亚洲东部的地区,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该地区地域辽阔,包括山脉、高原和平原。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土面积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地形。
日本则主要由群岛组成,有着独特的地理特征。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文莱等国家。
亚洲地理概述

亚洲地理概述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地面积约为44,500,000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包含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历史和地理特征的国家和地区。
本文将对亚洲的地理概况进行概述。
一、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面与北冰洋相邻,西南面与非洲相连,东南面则是太平洋。
亚洲东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部则紧邻欧洲和非洲。
在西南面,亚洲与非洲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而在北方,北冰洋与北极相邻。
二、地形特征亚洲地形特征丰富多样。
它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和乌拉尔山脉。
此外,还有一些大型高原,如西藏高原和独立行政区高原。
亚洲还具有广大的平原地区,如华北平原、孟加拉平原和印度河流域。
三、气候条件亚洲的气候条件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差异而多样。
北部地区主要处于寒带气候,气温极低,有很长的冬季。
而南亚地区则属于热带和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夏季潮湿多雨。
东南亚地区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度高,经常下雨。
四、河流和湖泊亚洲拥有一些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和伏尔加河。
这些河流在亚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亚洲还拥有一些巨大的湖泊,如咸海、巴尔喀什湖和湖泊巴淡。
五、岛屿和海岸线亚洲地区有许多岛屿,如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日本的四国等。
这些岛屿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景观,也是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亚洲的海岸线非常长,并且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上海、东京和新加坡。
六、资源丰富亚洲是资源丰富的洲,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许多国家还富含矿产资源,如中国的煤炭、铁矿石和铜矿石,印度的锌、石油和煤炭,以及俄罗斯的天然气和黄金。
七、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洲。
许多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如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亚洲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则相对较少人口。
结语:亚洲作为地理上最大的洲,具有多样性的地貌、丰富的资源、复杂的气候和众多的人口。
区域地理--亚洲

亚洲东亚【经纬度范围】:80°E-140°E,20°N -50°N;【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1、概述:⑴ 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主要民族汉族)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主要民族蒙古族)——第二大内陆国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主要民族朝鲜族),韩国(首都首尔,主要民族朝鲜族)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主要民族大和民族)⑵ 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⑶ 气候:【气候分布图】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亚热季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以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亚洲概述

G I
F
CJ
B
E A
H
1.地形
特征: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地势中高周低 ③高原、山地为 主,平原多分布 大陆边缘区
1.地形
主要地形区: 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号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死 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陆地最低点
中部高,多高原、山地: 四周低高,原多—冲—积阿平拉原伯:高美原索、不伊达朗米高亚原平、原德、干印高度原河、-青恒藏河高平原原、、 图帕兰米平尔原高、原长、江蒙中古下高游原平、原中、西华伯北利平亚原高、原东等北平原、西西伯利 亚平原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
亚
亚洲之最
1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 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 世界上最高的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4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里海 6 世界最深河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
湖 7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8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9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民族: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的一半 文化: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
化和阿拉伯文化
• 经济发展差异:
• 原因:各国自然社会历史差别大。 • 大多是为发展中国家。
亚洲的分区
分
北
亚
中 亚,
东
中亚
南
西亚
东
亚
亚,
东
南
西
亚
南 北
北亚一国、东亚五国、东南亚十一国、 南亚七国、西亚二十国、中亚五国
界最高大的山脉) 、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横 断山脉、大兴安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伊朗高原 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 长 江 德 干 高 原
湄公河
印 度 洋
在图1-1上找出亚洲的特色湖泊: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 巴尔喀什湖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死海 世界上海拔最低 含盐度高的湖泊
拓展训练:
读亚洲轮廓图,把代表河流的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
南亚季风是指亚洲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 岛以及中国西南等地区)的季风。以印度半岛最 为典型,故命名为南亚季风。 • 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 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 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 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 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 亚洲南部的冬季风。 •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 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 季风。
• 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东亚季风是海洋和陆地的气压产生的。冬 季,亚洲的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蒙 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降温慢,形 成阿留申低压,于是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的阿留申 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寒冷干 燥的西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 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 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吹向亚 洲大陆,形成东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3、经济发展的差异: (1)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家有(日、韩、新加坡)等;西亚一些国家, 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2)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 (原因?)
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的七大洲
世界区域划分
欧洲西部 北非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中亚
北美
西亚
南亚
东亚
撒哈拉 以南非洲
东南亚 大洋洲
拉丁美洲
南极洲
9300 7500 18000 1300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四大洋面积的比较
(单位:万平方千米)
各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面积最大, 表层水温最高,水 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世界第二 大洋,世界跨纬度 最多的洋。 大西洋、太平洋: 南美洲南端合恩角 西经67度
例1: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山为主,多峡谷,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分布;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喀斯特地地貌发育。
例2:(2011年全国文综卷,36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 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中 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 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 陆之间.如地中海
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 拉尔山、乌拉尔 河、大高加索山、 土耳其海峡。
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 拉尔河、大高 加索山、土耳 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得海 峡。
欧非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各大洲分界线 亚、北美: 白令海峡 欧、北美: 丹麦海峡
南北美洲: 马拿马运河
南极洲、南 美洲:德雷 克海峡
1、位置和范围
区域 地理 特征
2、自然特征: 气候、地形、水文、土 壤、生物、自然资源
3、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工业、交通、人口(数量、密 度等)、城市、旅游等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 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主要 地形区分布(分布位置、延伸方向);地势特点(地 势高低、地面起伏、海拔);典型的地貌形态。
(1)特点:世界人 口最多的洲,2009年40 亿,占世界的61%,亚 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 亿。
中
国
印
度
美
国
印
尼
巴
西
巴
基
俄 孟 日 尼 罗 加 本 日 斯 斯 拉 利 坦 国 亚
(2)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 人口稀疏地区:西亚、北亚
2、民族
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的一半。世界人 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族 多民族国家:中国、印度等 较单一民族国家:日本、韩国等
1. [2013· 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 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该 国位于北半 球、西半球 ;位于低纬 度地区(或 位于热带) ;地处北美 洲南部,东 临加勒比海 ,西濒太平 洋;北接洪 都拉斯,南 连哥斯达黎 加。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南亚(印度半岛)、东南亚(中南半岛) 终年炎热干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亚(阿拉伯半岛)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东亚
东亚
亚洲内部
地中海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西亚地中海沿岸
亚洲北部
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短而温暖
寒带气候
终年寒冷少雨
你能选吗?
如果从亚洲的东西或者南北方向做剖面图, 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最合理的一项是(B )
A
B
C
D
2.河流
河流: 发源于中部山 地、高原,呈 放射状流向周 边的海洋
读图1-1,找出亚洲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
北冰洋
阿姆河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的河流
锡尔河
蒙古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太 平 洋
(1)海域① 红海
波斯湾 , ,② ③阿拉伯海 ,④孟加拉湾 ,(填名称);
甲
亚洲 (2)半岛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 D ② 苏伊士运河 C 阿拉伯半岛 ,运河D (填名称)① ; C
(3)大洲甲 欧洲 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 峡
非 (填名称),洲
30°N
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平洋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1)填出地形区名称A伊朗高原 ,B 青藏高原,C 四川盆地
;
中高周低 (2)亚洲地形起伏很大,其地势具有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80°E
北冰洋-西西伯利亚平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洋
① ② ⑤
③
④ ⑥
(1)填出河流所在区域: 西亚 ⑤ ,北亚① ② , 南亚 ③ ,东南亚 ⑥ , 东亚 ④ ; (2)注入太平洋的是 ④ ; (3)鄂毕河的流向是 自南向北; (4)结冰期较长的河流是 ①② , 、气候 (地 影响的自然要素是 形、气候、植被); (5)径流量最小的河流是 ⑤ , 简析原因 。
③
B
④
A
(4) ①②③④海域中,北回归线通过的是(c) A、①② B 、②③ C 、 ①③ 、D ②④
二、亚洲自然环境
地形特点: 1、地势:起伏大, 中间高四周低。
1.地形
② ⑩
⑦
④ ⑥ ① ⑤ ③ ⑧ ⑨
2、地形:复杂多 样,以高原山地为 主。
①青藏高原②伊朗高原③ 德干高原 ④蒙古高原 ⑤喜马拉雅山 ⑥ 昆仑山脉 ⑦西西伯利亚平原 ⑧ 东北平原⑨华北平原 ⑩ 印度河平原
①鄂毕河②叶尼塞河③恒河④长江⑤幼发拉底河⑥湄公河
3.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 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 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 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
季风的成因
东亚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南亚季风的成因: 冬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夏季风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 置的季节移动。
亚洲 一、自然地理环境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东经26度 北纬81度
西经169度
南纬11度
围 三 洋, 连 两 洲, 两 洲 隔 海 望
东 西 长, 纬 度 广, 世 界 最 大 洲
地理位置
白令海峡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冰洋
北 美 洲 欧洲
主要位于 北半球、 东半球
成因:
来源
冬季风 蒙古、西 伯利亚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性质
寒冷 干燥 温暖 湿润
风向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冬季低温 东亚大部分 西北风 少雨 东南风 东部近海 夏季高温 多雨
亚洲气候分布规律及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
东南亚(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
非 洲 印度洋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 三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大洋洲
跨纬度最广,跨南北半球, 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一、地理位置
2、亚洲的分区
北
中 亚 西亚
亚 亚
东 南 亚
分 中 亚, 东 南 亚, 东 西 南 北 亚
巩固训练 读“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北部北极圈内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甲)和“气温、降水量各月分配图”(乙) 回答下列问题。
② ①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