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说课材料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科室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_________的原则,要求达到—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____ 清洁为主,每日_次。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_________________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min 。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 ___ 无 ___ ,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____ ,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 ____ 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 ______ 操作必须达到_____ 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一—一废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_______ 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 _____ 为中心,由—向—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_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___________ 或______ 替代。
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____________ 并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10.2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 ______ ,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_____ 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 ____ 灌肠器具,按_____________ 处置,严禁______ 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______ 、___ 及________ 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________ 手套。
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 ____ 没有 ______ ,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临醇棉球进行______ 或____ 。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科室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________ 的原则,要求达到—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____ 清洁为主,每日_次。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_________________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min 。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 ___ 无 ___ ,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____ ,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 ____ 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 ______ 操作必须达到_____ 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一—一废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_______ 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 _____ 为中心,由—向—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_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___________ 或______ 替代。
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____________ 并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10.2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 ______ ,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_____ 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 ____ 灌肠器具,按_____________ 处置,严禁______ 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______ 、___ 及________ 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________ 手套。
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 ____ 没有 ______ ,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临醇棉球进行______ 或____ 。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科室姓名分数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原则,要求达到。
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清洁为主,每日次。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 min。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无,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操作必须达到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一一废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为中心,由向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 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或替代。
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并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灌肠器具,按处置,严禁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及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手套。
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没有,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乙醇棉球进行或。
14、重复使用的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易。
15、刮痧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再用含有效氯 mg/L~ mg/L消毒液浸泡消毒,时间大于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16、刮痧润滑油应,保持清洁干净,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7、穴位敷贴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一一,一次性使用。
18、中药湿热敷技术中使用的湿敷垫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洁和消毒,A0值至少达到。
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2019年《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2019年《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基本信息:*姓名:科室:职称:院区: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1. 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水泡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
外涂烫伤油不予覆盖。
外涂0.5%碘酒予以覆盖无菌纱布。
不予处理,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
2. 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A.8hB.16hC.24hD.48h3.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对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方面的要求不包括()*A.建章立制B.空气消毒C.培训教育D.监督检查4. 微创治疗时皮肤消毒范围:以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范围应()*A.≥2.5cm×2.5cmB.≥3.0cm×5.0cmC.≥5.0cm×5.0cmD.≥7.5cm×7.5cm5.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A. 应戴无菌手套B. 应戴清洁手套C. A、B项两项均可D. A、B项两项均不可6. 一次性微创针具、羊肠线、生物蛋白线等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按()处理*A. 感染性废物B. 病理性废物C. 化学性废物D.损伤性废物7. 无菌针具包装打开超过()不应继续使用*A.4hB.8hC.24hD. 48h8. 刮痧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大于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A. 500mg/L~1000mg/LB. 1000mg/L~1500mg/LC. 1500mg/L~2000mg/LD. 2000mg/L~5000mg/L9. 针具清洗消毒防护要点,不正确的是()*A.微创针具清洗、修针、整理过程易于发生液体喷溅、针刺伤害等,应注意防范职业暴露风险,穿戴防水围裙、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依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的要求,遵循先清洁、
2
min.
3、床单(
4
5
6
7
8、皮肤消毒范围:以部位为中心,以涂擦为主,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9、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侵入性操作必须达到水平。
10、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
定,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利器盒中,集中处理,严禁使用。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1、在诊疗或针具清洗消毒过程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害,立即使用和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或0.5%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培训试卷答案
1、消毒湿式无尘异味
2、清水2体液400mg/L~700mg/L30
3
5、完整
6
7、2
8、针刺
9、无菌
10、重复
11、皂液
12、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依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的要求,遵循先清洁、
2
min.
3、床单(
4
5
6
7
8、皮肤消毒范围:以部位为中心,以涂擦为主,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9、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侵入性操作必须达到水平。
10、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
定,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利器盒中,集中处理,严禁使用。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1、在诊疗或针具清洗消毒过程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害,立即使用和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或0.5%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培训试卷答案
1、消毒湿式无尘异味
2、清水2体液400mg/L~700mg/L30
3
5、完整
6
7、2
8、针刺
9、无菌
10、重复
11、皂液
12、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一、单选题1'无菌针具包装打开超过()不应继续使用。
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2、针刀以皮肤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直径应N O。
A、15cm-B、20cmC'30cmD、45cm3、穴位埋线无菌缝线开封后O内使用。
A、12小时8、4小时(…C、24小时D、48小时4、拔罐留罐时间为()A、1075分钟(B、20-30分钟C、5~10分钟D'1小时5、火罐的消毒原则()A、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B、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或灭菌C、消毒后的罐具干燥清洁保存D、以上都对D答16、消毒后的罐具清洁干燥保存有效期为()A、3天B、7天(1C、10天D、14天7、皮肤消毒可选用()。
A、浸有碘伏消毒液的无菌棉球擦拭2遍,作用Imin~3min。
B、稍干后75%乙醇脱碘。
C、用75%乙醇溶液擦拭2遍,作用3min~5min。
D、以上都是8、火针、三棱针、皮肤针治疗()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A、4小时B、12小时524小时「二D、48小时9、重复使用的刮痛器具,应达到()消毒A、高水平(B、中水平C'低水平10、清洁消毒后的刮疹器具,放于清洁容器内干燥保存,容器()清洁消毒一次。
A、1周(正确咨B、2周C、3周D、4周11、拔罐常用的器具如罐内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将清洗后的罐具浸有O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中加盖浸泡30min。
A'500mg∕LB'1000mg∕LC>1500mg∕LD、2000mg∕L12、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A、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
B、防止破损,任其吸收,C、一般2~5天即可愈合。
D、以上都对(I1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大水泡,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A、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
B、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
C、保持创面清洁。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考试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85分)1、无菌针具包装打开超过()不应继续使用。
A、2小时B、4小时(正确答案)C、12小时D、24小时2、针刀以皮肤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直径应≥()。
A、15cm(正确答案)B、20cmC、30 cmD、45cm3、穴位埋线无菌缝线开封后()内使用。
A、12小时B、4小时(正确答案)C、24小时D、48小时4、拔罐留罐时间为()A、10~15分钟(正确答案)B、20~30分钟C、5~10分钟D、1小时5、火罐的消毒原则()A、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B、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或灭菌C、消毒后的罐具干燥清洁保存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6、消毒后的罐具清洁干燥保存有效期为()A、3天B、7天(正确答案)C、10天D、14天7、皮肤消毒可选用()。
A、浸有碘伏消毒液的无菌棉球擦拭2遍,作用1min~3min。
B、稍干后75%乙醇脱碘。
C、用75%乙醇溶液擦拭2遍,作用3min~5min。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8、火针、三棱针、皮肤针治疗()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正确答案)D、48小时9、重复使用的刮痧器具,应达到()消毒A、高水平(正确答案)B、中水平C、低水平10、清洁消毒后的刮痧器具,放于清洁容器内干燥保存,容器()清洁消毒一次。
A、1周(正确答案)B、2周C、3周D、4周11、拔罐常用的器具如罐内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将清洗后的罐具浸有()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中加盖浸泡30min。
A、500mg/LB、1000mg/LC、1500mg/LD、2000mg/L(正确答案)12、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A、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
B、防止破损,任其吸收,C、一般2~5天即可愈合。
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1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大水泡,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
科室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________ 的原则,要求达到—
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____ 清洁为主,每
日_次。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
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_________________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min 。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 ___ 无 ___ ,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____ ,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 ____ 小时内局部皮肤避
免沾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 ______ 操作必须达到_____ 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一—一
废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_______ 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 _____ 为中心,由—向—缓
慢旋转,逐步涂擦,共—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_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___________ 或______ 替代。
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____________ 并符合《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10.2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 ______ ,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_____ 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 ____ 灌肠器具,
按_____________ 处置,严禁______ 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______ 、___ 及________ 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
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________ 手套。
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 ____ 没有 ______ ,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
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临醇棉球进行______ 或____ 。
14、重复使用的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易 ________ 。
15、刮痧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 _____________ ,再用含有效
氯—L 〜mg/L 消毒液浸泡消毒,时间大于_______________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16、刮痧润滑油应_______ ,保持清洁干净,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7、穴位敷贴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一—一 ______ ,一次性使用。
18、中药湿热敷技术中使用的湿敷垫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洁
和消毒,A o值至少达到_____ 。
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
一消毒。
19、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
毒棉球擦拭_____ 以上部位。
20、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mg/L ,浸泡时间〉—in 。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院感科(答案)
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要求达到干净、
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
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清水清洁为主,每日2
次。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400mg/L〜7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0mi n。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亠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4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24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
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侵入性操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
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利器盒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__
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15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普通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
有侧孔
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外层布巾包装并符合《医院消
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10.2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 _
分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一次性灌肠器具,
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皮肤感染、破损及出血倾向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
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完整没有破溃,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或一
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乙醇棉球进行清洁或消毒。
14、重复使用的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易专人专用。
15、刮痧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效
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时间大于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16、刮痧润滑油应专人专用亠保持清洁干净,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7、穴位敷贴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
18、中药湿热敷技术中使用的湿敷垫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洁
和消毒,A值至少达到600。
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19、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
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20、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浸泡时间〉30min。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面,
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