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二)(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二)(word版含答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2020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二)化学说明:1.全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O-16,C-12,N-14.S-32.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对应栏目里)1.2020 年3 月9 日19 时55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卫星发射步骤包括:Ⅰ加注燃料、Ⅱ 点火起飞、Ⅲ星箭分离、Ⅳ卫星入轨,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A、ⅠB、ⅡC、ⅢD、Ⅳ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C.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3.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O)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A.LiCoO B.LiCoO2 C.LiCoO3 D.LiCoO44.除去H2 中的水蒸气和HCl气体,下列装置和药品均正确的是:()5、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锌、铁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D.稀盐酸、稀硫酸6、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 化学式为()A.NO B.CO2 C.H2 D.CO7、甲基多巴(化学式为 C10H13NO4)是一种抗高血压的药物。

科粤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科粤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科粤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6g碳放在盛有1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A.CO B.CO2 C.CO、CO2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氧气是否充足分析解答。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 (O2充足) ;2C+O2点燃2CO (O2不足)当 m(C):m(O2)=2432=3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当 m(C):m(O2)=1232=38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由题给条件 m(C):m(O2)=612=12,介于34和38之间,说明生成物中既有CO也有CO2。

故本题选C。

2.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答案】D【解析】【分析】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

【详解】A、若滤液为蓝色,则硝酸铜未完全反应,镁已经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铜、银两种固体,不符合题意;B、若滤液为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可能是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也可能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或恰好和硝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锌、银、铜,也可能镁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镁、铜、银、锌,故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与硝酸锌完全反应,或镁过量,这时滤液中只含硝酸镁,故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不符合题意;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渣中不含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故滤渣中一定不含锌、镁,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铜,这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和硝酸铜完全反应,这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镁,故至少含有2种溶质,符合题意。

科粤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科粤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科粤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 B.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少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答案】C【解析】设碳酸镁和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g,MgCO3 +2HCl ==CaCl2+ CO2↑ + H2O84 73 4484g x y84/84g=73/x x=73g84/84g=44/y y=44gNaHCO3+HCl====NaCl+H20+CO2↑84 73 4484g m n84/84g=73/m m=73g84/84g=44/n n=44g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选C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10克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1004410g x10010g44x ↑=解得x=4.4g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10g-4.4g=5.6g。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右侧烧杯也需要增重5.6g 。

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若想在加入10g 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是4.4g ,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一个小于100。

【详解】A 、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两者都大于100。

A 错误;B 、氧化钙和氧化锌会和盐酸反应,但是不会生成任何气体。

其反应方程式为:CaO+2HCl=CaCl 2+H 2O 、ZnO+2HCl=ZnCl 2+H 2O ,所以加入的固体的质量就是天平右盘增加的质量,即5.6g 。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3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生活中充满着变化。

下列之“变”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玉石“变”印章B.树根“变”根雕C.葡萄“变”美酒D.铁杵“变”细针2.(3分)最接近中性的洗涤剂是()A.洁厕剂:pH=1.0B.洗发露:pH=7.6C.洗衣液:pH=10.5D.漂白液:pH=13.4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检测酒驾的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厨房发生燃气泄漏应马上开灯检查4.(3分)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市售的矿泉水在化学概念上属于纯净物5.(3分)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减少酒精的挥发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3分)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实验室常保存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其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 ═2Ag+2NO2↑+X↑,则X的化学式为()A.H2B.O2C.NO D.CO7.(3分)《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七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C.三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每个三七素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8.(3分)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C.D.9.(3分)下列用途正确的是()A.生石灰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B.混合施用硫酸铵和草木灰(碳酸钾的水溶液呈碱性)可增强肥效C.氧气可做火箭燃料D.含磷衣粉粉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提倡大量使用10.(3分)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OH、KCl、H2SO4B.Ba(OH)2、BaCl2、Na2SO4C.Na2CO3、NaCl、Ca(OH)2D.KNO3、HCl、CuCl211.(3分)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12.(3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31.02
24.7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
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答案】C
故选:C。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除杂的要求①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②除杂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而一氧化碳不反应,能除杂;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要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是氯化钙过量,引入氯化钙杂质。选B
6.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两者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B.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反应完;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盐酸溶液的pH小于7,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应逐渐减小;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通常粉末状时,药品和盐酸接触更充分,反应较快;当块状石灰石反应时,速率较慢;但过氧化氢质量相同时,生成物的质量相同。选C

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共a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
B.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
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因为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也可能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所以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选项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H是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D正确。故选B。
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H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H等于7或pH大于7;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随酸 的加入,pH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H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选D
2.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科粤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科粤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科粤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22.2gCu2(OH)2CO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在剩余固体里加入10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根据差量法有:
解得x=16.8g
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故选C。
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由①②计算可得
因此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均为11.1g,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与氧化亚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1,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2
A、剩余固体加硫酸后生成铜,说明15.2g剩余固体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混合物,故A不正确;
B、过程中生成CO2和H2O、氧气的质量和为7.0g,故B不正确;
设氯离子质量为x,
2Cl-~H2↑,
71 2
x 0.4g
x=14.2g,
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3.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 )

2020年广东省中考二模(新中考题型)化学试题(学生版)

2020年广东省中考二模(新中考题型)化学试题(学生版)

2020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新中考题型)化学试题(二)说明:1. 全卷共有五大题,21小题,共7页。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 分,共45 分)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B. H2O2溶液中加入MnO2C. 活性炭吸附毒气D. 铁钉生锈2.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用润湿的pH试纸精确测定不同品牌洗发液的酸碱度B.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C.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 用干电池、灯泡、导线、6B铅笔芯等验证石墨可以导电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

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B.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在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的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B.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烟C. 将光亮的铁片伸入稀盐酸中,铁片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5.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实验的顺利完成乃至师生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蒸发溶液B. 滴管用后插回滴瓶C.检查气密性 D. 测溶液pH6.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高氯酸铵(NH4ClO4),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3C. +5D. +77.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下如要鉴别Y、Z 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B. Y 物质为碳酸氢铵C. X 物质为尿素D. 如果实验Ⅱ中Y、Z 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8. 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①H2②O2③CO2④SO2 ⑤CH4⑥NH3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⑤⑥9. 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K2SO4、NaNO3、NH4ClB. BaCl2、Na2SO4、NaOHC. CaCl2、NaNO3、AgNO3D. FeCl3、CuSO4、NaCl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 CaO(CaCO3)水溶解、过滤、结晶B CuSO4(H2SO4)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 Cu(CuO)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CO2(CO)氧气点燃A. AB. BC. CD. D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粤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 .Cu 、Ag 、FeSO 4溶液B .Cu 、FeCl 2溶液,AgNO 3溶液C .Fe 、Ag 、CuSO 4溶液D .Fe 、Cu 、稀硫酸,AgNO 3溶液 【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思考,Fe 、Cu 、Ag 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 >Cu >Ag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A 、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 ,Ag 都不能和FeSO 4溶液反应,得不出Cu ,Ag 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B 、Cu ,FeCl 2溶液,AgNO 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铜与FeCl 2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AgNO 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C 、铁可以置换CuSO 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 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因此,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D 、Fe ,Cu ,稀硫酸,AgNO 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AgNO 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 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故选B .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溶液增加质量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 MgCl9540x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95x40=8g解得x=19g;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100%12.7%150g⨯≈。

故选:C。

【点睛】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3.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推断D是碳酸钙;根据C和D可以相互转化,则C为二氧化碳;根据A既可以转化成B,又可以转化成C,A既可能是碳,也可能是氧气,但由于题中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本题中这种元素只能是氧元素才能推出合理结论,因此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根据D是碳酸钙,E、F均可以转化为碳酸钙,则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或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根据D、E、F都可以和G、H反应,且G可以转化为H,在初中阶段可以推知G、H都是酸,且G是含氧酸,H不一定是含氧酸,在初中阶段可以推断H是盐酸,则G是稀硫酸。

因为稀硫酸和粉末状的碳酸钙能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在不断搅拌时稀硫酸和块状碳酸钙也是能反应的),稀硫酸和可溶性碳酸盐、氢氧化钙都能反应,而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盐酸,所以推断G是稀硫酸合理。

【详解】A、根据题意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分析可知A是氧气,是单质。

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D是碳酸钙。

选项A正确;B、根据分析,题中反应可能有化合反应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有分解反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但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因为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氧气转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都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选项B不正确;C、因为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也可能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所以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选项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H是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D正确。

故选B。

4.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

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A.H+、Na+、OH-、 NO3-B.Na+、K+、 Cl-、OH-C.H+、K+、CO32-、HCO3-D.K+、Ba2+、Cl-、SO42-【答案】B【解析】【分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离子之间能反应,故A不正确;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离子之间不能反应,故B正确;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之间能反应,故C不正确;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之间能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5.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硫酸铜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沉淀2不可能是纯净物【答案】B【解析】【分析】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

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沉淀2、溶液2和气体1生成。

因为目前所学的除了银离子和稀盐酸产生氯化银沉淀,其他任何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均无法生成沉淀,根据题意不含银离子,所以沉淀1中包含两种沉淀,为碳酸钙和沉淀2,且可知沉淀2不和稀盐酸反应,结合题意,所以该沉淀2一定是铜,铜的来源是第一步骤硫酸铜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锌、硫酸铜和碳酸钙。

分四种情况讨论:①若固体粉末X只存在锌、硫酸铜和碳酸钙。

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溶液1为硫酸锌。

a:硫酸铜与锌反应时,硫酸铜过量,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

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所以沉淀2为铜,溶液2为氯化钙,气体1为二氧化碳。

符合题意。

b:硫酸铜与锌反应时,锌过量,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和锌。

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沉淀2为铜,溶液2为氯化钙和氯化锌,气体1为二氧化碳和氢气。

符合题意。

②若固体粉末X中存在锌、硫酸铜、碳酸钙和硫酸亚铁,且锌的量只能和硫酸铜反应,锌全部反应完全,无法继续和硫酸亚铁反应,硫酸亚铁存在于溶液1中,即溶液1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其他与①a相同。

③若固体粉末X中存在锌、硫酸铜、碳酸钙和硫酸亚铁,且锌与硫酸铜反应后剩余,锌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溶液1为硫酸锌,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铁。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气体1包括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溶液2包括氯化钙和氯化亚铁两种。

沉淀2为铜。

④若固体粉末X中存在锌、硫酸铜、碳酸钙和硫酸亚铁,且锌与硫酸铜反应后剩余,锌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后锌仍剩余。

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溶液1为硫酸锌,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铁、锌。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气体1包括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溶液2包括氯化钙和氯化亚铁、氯化锌三种。

沉淀2为铜。

【详解】A、若气体1为纯净物,根据分析,①的a情况和②两种情况均符合,这两种情况时溶液2中只有氯化钙,只有两种阳离子为钙离子和氢离子,故选项错误;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符合①的b情况和③、④,溶液2对应氯化钙、氯化锌;氯化钙和氯化亚铁;氯化钙、氯化铁、氯化锌三种情况,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故选项正确;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溶液1为硫酸锌溶液,无色,只要保证硫酸铜完全反应即可,故选项错误;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符合③和④两种情况,此时沉淀2均只有铜,为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