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华师在线期末考试资料
华中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期末考试备考资料(一)

华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一)
第1章导论:文本细读的意义与方法【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2章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狂人日记》的创作概况
(2)掌握“吃人”意象的重要演变
(3)把握《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3章由启蒙向民间的转向:《边城》【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边城》的创作概况
(2)掌握《边城》中人物的悲剧意蕴
(3)把握沈从文创作的民间立场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边城》的故事情节围绕着老船工的外孙女_________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________之间的爱情纠葛展开。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翠翠;傩送)2、中国当代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建国十七年;文革时期;新时期)3、_______的《围城》以_______为中心人物,描写抗战爆发前后一批知识分子的生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钱钟书;方鸿渐)4、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双百方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王蒙的《春之声》以人物的心理流程为发展线索,形成一种的结构____________。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放射线)6、郭小川的诗歌主要包括政治抒情诗和________两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叙事诗)7、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相统一,是____________散文主要的艺术特色。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牧)8、金庸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中的“连”、“天”分别是指________ 、________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连城诀》;《天龙八部》)二、单项选择题(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二黑结婚》中塑造了三组人物形象,其中性格最鲜明的形象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点整理.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名词解释(20分)1《伤逝》鲁迅于1925年创作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
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狂人日记》鲁迅作品,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首发于1918年《新青年》。
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3《在酒楼上》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
本文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分析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心态以及形象。
4《俸剑》鲁迅作于“三-一八”惨案背景下的小说,在这个夏仇故事中贯穿了他作品中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主线,但小说结尾“三头共葬”的闹剧表现出作者对启蒙神话的怀疑和不信任,对生命意识觉醒与升华的歌颂和礼赞。
5《生死场》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遂的诠释。
而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
写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6《呼兰河传》箫红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是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7《边城》沈从文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8《围城》钱钟书代表作,创作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动乱年代,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
它展示的不是战火硝烟的世界,而是旧社会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
9《封锁》张爱玲以四十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告诉人们以陌生的视角看待生活,发现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祥子和虎妞是(作者)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4.王一生是(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
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6.《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 《伤逝》C.《孤独者》 D. 《肥皂》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A.《李有才板话》B.《锻炼锻炼》C.《小二黑结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倾城之恋》B.《小城之恋》C.《荒山之恋》D.《锦绣谷之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填空题1.短篇小说《故里三陈》的作者是()。
2.王蒙的小说《春之声》这个题目,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这一标题也蕴涵着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
3.棋呆子王一生是()小说《棋王》中的主要人物。
4.《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
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
5.《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作家王安忆称为()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的故事。
6.《孕妇和牛》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的情绪。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小说部分 1. 理解《在酒楼上》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我”与吕纬甫。
“我”:外表懒散无聊,内心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高洁坚定的信仰。
吕纬甫:外表颓唐、消极、麻木,内心有着浓浓的手足亲情以及对已逝和尚存的生命的无比眷恋。
“我”与吕纬甫可以说是鲁迅自我精神历程的某种折射,是两个不同的鲁迅。
2.《铸剑》中关于“三头相搏”与“万民观葬”的场面描写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
3.《子夜》第一章的象征意义和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A揭示主题的作用:在全书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
这个人物本身与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他的出现却对以后矛盾冲突的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在于点明时代的特点,通过吴老太爷的出走,侧面地反映了三十年代时期农村革命风暴的到来;通过吴老太爷的暴卒,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势力——尘封的“古老僵尸”进入现代的大都会就“风化”了。
吴老太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死是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象征。
B结构上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生活环境、外貌、性格以及社会关系。
4.《正红旗下》二哥福海的形象自食其力的二哥福海在作品中是一个新型的、正面的、理想化的旗人形象。
他出身旗人社会的底层,既有旗人讲究礼仪和生活趣味的特点,又能突破旗人的传统,掌握了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
他能认清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旗人新生的希望。
通过福海“请安”、安排“洗三”两个场面,作品展现了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刻画了福海的形象:懂规矩、讲理儿、精明、麻利、能干。
华中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三)

华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三)第3章由启蒙向民间的转向:《边城》一、请简介《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有特色的中篇小说,同时代的批评家李健吾(刘西渭)曾盛赞《边城》是“一部idyllic(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
这里一切是谐和,光与影的适度配置,什么样人生活在什么样空气里,一件艺术作品,正是骄人看不出是艺术的。
一切准乎自然,而我们明白,在这种自然的气势之下,藏着一个艺术家的心力。
”他原本有以沅水为背景写《十城记》的设想,后来没有写成,《边城》独成绝唱。
二、理想化的翠翠是什么样的形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强调的翠翠是自然之子,她不是五四时期被教育出来的大写的人,她是没有沾染人世间的一切功利是非思想,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是不含渣滓、纯净透明的世界。
《边城》这个作品之所以后来被现代文学史接受、称颂,很大程度上因为都市人需要有这么一个寄托内心向往的理想空间。
沈从文的这种超现实的寄托在《边城》里主要体现在翠翠身上,翠翠一直是沈从文内心某种美好理想的化身。
三、简述《边城》的民间世界。
1、沈从文的民间创作立场。
“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
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
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受到压抑,为了反抗现实生活想象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
2、民间的审美理想。
对湘西世界的独特感受与审美判断、特有的心理机制与表达方式使沈从文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
文体包含了以湘西世界文化为参照系的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他以文字的澄明与现实世界的肮脏分开,以原始性的力量,原始粗犷、美好的风俗冲击着现实的虚伪和无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第一部分:鲁迅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离婚---》。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旧事重提---》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D)。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B)。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D)。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B)。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他的杂文集主要有(BC)A、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感情和对人生进行哲理思考的《野草》B、包括27篇“随感录”在内的风格热烈的《热风》C、收有早期在日本写作的长篇论文的思想深刻的《坟》D、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特点又包蕴着中年人思考的《朝花夕拾》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是(A )A、李大钊B、钱玄同C、刘半农D、鲁迅.2、下面那个作家不是新月社的成员(D )A、胡适B、闻一多C、徐志摩D、钱玄同3、下面哪项不是创造社的主张(C )A、“为艺术而艺术”B、推崇“直觉”和“灵感”C、倡导“为人生”D、倡导“表同情于无产阶级”4、鲁迅没有参与哪个社团组织(C )A、莽原社B、未名社C、新月社D、新语丝社5、下面哪一部作品不是属于“十七年”时期出现的作品?(D )A、《青春之歌》B、《山地回忆》C、《新结识的伙伴》D、《班主任》6、涓生和子君是鲁迅小说的主角?(A )A、《药》B、《高老夫子》C、《伤逝》D、《在酒楼上》7、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史研究专家王瑶认为茅盾的(C )是“《呐喊》以后最成功的创作”A、《蚀》B、《林家铺子》C、《子夜》、D《追求》8、以下那部作品奠定了巴金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地位的?(A )A、《家》、B、《春》、C、《秋》D、《寒夜》9、巴金在文革后创作了(B )A、《回想录》B、《随想录》C、《思想录》D、《梦中录》10、水生嫂是下述哪篇作品中的人物?(D)D A、《边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小二黑结婚》D、《荷花淀》11、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作品是(C)A、《我》B、《有赠》C、《有的人》D、《春天》12、朦胧诗在人们评价不一的情况下,舒婷率先得到了出版诗集的机遇,这也是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
这部诗集是(C )。
A、《致橡树》B、《神女峰》C、《双桅船》D、《呵,母亲》13、郭沫若创作的最早的新诗是(D )A、《女神》B、《凤凰涅槃》C、《地球,我的母亲》D、《死的诱惑》14、余光中曾于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文学团体(C )A、“坐标系”诗社B、“人生”文学会C、“蓝星”诗社D、“忆故乡”诗社15、诗集《白玉苦瓜》的作者是(B )A.牛汉B.余光中C.洛夫D.白先勇16、哪位作家深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贯穿于作品“爱的哲学”的风格?()A、冰心B、沈从文C、胡适D、叶圣陶答案:A17、汪曾祺的小说颇似随笔,被称为“笔记体小说”,短是他的小说创作的特点,最长的哪部作品也就是一万二千字左右。
()A、《受戒》B、《大悼记事》C、《晚饭花》D、《陈小手》答案:B18、分不属于“白洋淀”诗群的诗人有:()A、芒克B、多多C、艾青D、林莽答案:C19、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史研究专家王瑶认为茅盾的()是“《呐喊》以后最成功的创作”A、《蚀》B、《林家铺子》C、《子夜》D、《追求》答案:C20、1986年后,王安忆发表了一批引起颇多争议的作品,被归入当时的“性题材”中,其中,除了著名的“三恋”外,还有()A、《香港的情与爱》B、《小鲍庄》C、《岗上的世纪》D、《大刘庄》答案:C21、下面作品,那部是茅盾创作的历史小说()A、《康熙王朝》B、《汉武大帝》C、《李自成》D、《大泽乡》答案:D22、下面哪项不是创造社的主张()A、“为艺术而艺术”B、推崇“直觉”和“灵感”C、倡导“为人生”D、倡导“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答案:C23、《人到中年》的作者是()A、王安忆B、谌容C、张洁D、茹志鹃答案:B24、萧也牧在50年代初期创作后受到严厉批判的作品是()A、《爬在旗杆上的人》B、《我们夫妇之间》C、《小巷深处》D、《改选》答案:B25、“三个崛起”中,孙绍振的文章是:() A、《在新的崛起的面前》B、《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C、《崛起的诗群》D、《新的诗歌流派在崛起》答案:B二、多选题1、下面都属“十七年”的长篇小说的有:(AD ) A、《红旗谱》B、《沉重的翅膀》C、《百合花》D、《创业史》2、王朔参与创作的电视剧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些电视剧主要有(BCD )A、《过把瘾就死》B、《渴望》C、《编辑部的故事》D、《过把瘾》3、下面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有:(BCE ) A、《艳阳天》B、《红日》C、《红岩》D、《红旗谱》4、鲁迅的《故事新编》包括了以下几篇小说(ABCDE )A、《出关》B、《采薇》C、《补天》D、《起死》E、《理水》5、茅盾处女作《蚀》,包括以下那几部中篇小说:(ACD )A、幻灭B、振作C、动摇D、追求6、赵树理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有(BCD )等。
A、对农村社会主义的带头人进行了理想化的描写B、没有按照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作全景式描写C、达不到党关于农村的理论和政策的高度D、达不到当时文学“规范”要求的高度7、“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除赵树理之外,主要还有(ABC )等A、马烽B、束为C、西戎D、柳青8、“后朦胧”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A BC )等。
A、海子B、王家新C、西川D、李亚伟9、下列诗人中,属于七月诗派的有(ACD )A、冀汸B、穆旦C、曾卓D、绿原10、属于“白洋淀”诗群的诗人有:()A、芒克B、多多C、艾青D、林莽答案:A|B|D11、新时期先锋作家有()A、北岛B、马原C、余秋雨D、张承志E、残雪答案:BE12、京派作家包括了()A、周作人B、沈从文C、萧乾D、废名E、凌叔华答案:B|C|D|E13、下面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有:( ) A、《艳阳天》B、《红日》C、《红岩》D、《红旗谱》答案:B|C|D14、《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这三个中篇是()A、泥泞B、幻灭C、自杀D、动摇E、追求答案:B|D|E三、判断题1、分叶圣陶深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贯穿于作品“爱的哲学”的风格。
() 答案:错误2、语丝派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胡适、林语堂。
( ) 答案:错误3、老舍是满族人。
()答案:正确4、吴荪甫是《蚀》中的主人公。
( 答案:错误第20题(2.0) 分郭沫若是文学研究会的主将。
()答案:错误四、填空题1、提倡新格律诗的文学社团是。
余光中曾于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文学团体。
答案:新月社“蓝星”诗社2、《家》的作者是;《子夜》的作者是;《阿Q正传》的作者是。
答案:巴金茅盾鲁迅3、伤痕文学开始的标志是刘心武发表的《》。
答案:《班主任》4、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
答案:《青春之歌》5、1983年发表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的成名作。
答案:史铁生五、解释题:1、新月社:影响较大的还有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胡适、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梁实秋等,办有《晨报副刊》、《诗镌》等,主要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倡导新格律诗2、京派小说:所谓“京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性的概念。
它是指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后,三十年代继续活动于北平等北方城市的作家群所形成的小说流派。
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20年代末期语丝社分化后留下的追求性灵、趣味的作家:周作人、废名等;一是部分《新月》成员:梁实秋、凌叔华、沈从文、梁宗岱等;一是北大、清华师生:朱光潜、李健吾、何其芳、李广田、萧乾、卞之琳、李长之等。
主要文学刊物:《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
3、海派小说所谓“海派”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特指一种受商业性、功利性风气所熏化的文学艺术。
20世纪10—30年代出现于上海滩的具有海派品格的小说被称为海派小说。
最初的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由运用新文学文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来写的。
他们接续着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而加以改造、创新,赋予这类小说以新的思想内涵,在投合出版市场的同时,又体现某种时代精神。
新一代的海派小说热衷于作先锋艺术技巧的实验,新感觉派小说产生于此时期。
4、什么是“朦胧诗”?答案:“朦胧诗”是新时期的第一个诗歌思潮,其作品一反以前的诗歌形式,在内容上主观性强,多抒发个人内心感受,充满个体思考,形式上则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暗示、联想等现代西方现代诗歌手法,由此造成诗歌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
这种诗歌在当时被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的名称因章明的批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来。
5、国统区文学创作的繁荣的特点答案:首先,文学创作出现了竞写暴露国统区黑暗现实、讽刺和鞭挞投降反共逆流及种种丑行作品的热潮。
如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茅盾的《腐蚀》、沙汀《老烟的故事》等。
其次,关于知识分子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人生的困惑和探索,是搞战深入发展后文学的又一重要主题和题材。
夏衍的剧作《法西斯细菌》就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品。
此外还有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和平艾青的长诗《火把》等。
再次,运用不同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生活侧面,挖掘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审视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的总趋势,是国统区后期制抗战文学的又一重要主题。
如郭沫若剧作《屈原》、阳翰笙剧作《天国春秋》,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科尔沁旗草原》。
6、回答《小二黑结婚》艺术特色答案:(1) 在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类型化。
(4)山西的地方特色。
六、论述题1、试论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答案:这部作品的成功首先是创造了阿Q这个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
他是这个社会等级秩序和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彻底的失败者。
但这并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重点,鲁迅所要着力表现的是这种外在赤贫生活背后的另一面:主人翁内在的精神生活结构,阿Q的“精神胜利法”。
处在赤贫、难堪、失败、屈辱的境地,阿Q竟然有办法将它们转化为种种精神上的“优越”和“胜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为独特而卓绝的“本领”。
他的“优胜”之术主要有:不承认眼前的失败,追溯过去的光荣和阔绰,指出对方比自己还不如,健忘,转而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弱者,以及盲目从众、无所用心、自轻自贱、随遇而安等。
这些法术成了阿Q抵抗强者的欺压与欺凌的精神法宝,也是他借以不论现实、忘却屈辱的迷魂汤,他由此得以苟延残喘,放弃事实上的不平、挣扎、反抗。
便事实上的失败毕竟就是失败,单靠“精神上的胜利”可以忘却一时,却无法改变现实,阿Q最后终于糊里糊涂地被人送上刑场,充当了杀一儆百的“示众”材料。
通过阿Q这种外在生存处境与内在心理结构之间的巨大悖论和落差,鲁迅所要着重揭示的正是阿Q自始至终都缺乏作为“人”的基本自觉,缺乏对于个体生命的清醒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生命的爱惜、尊重和自觉维护。
阿Q的内在精神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浑浑噩噩、混混沌沌的状态之中,而且就在这样的混沌与迷糊当中活着并死去:这就是鲁迅所一再指出的、被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所压抑挤扁了的“沉默的国人的灵魂”,这是鲁迅尽一生攻击不休的国民劣根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他毕生所追求与从事的现代思想文化革命的基本出发点。
这正是《阿Q正传》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于此尽显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