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富强与创新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九上知识点1.1坚持改革开放1.如何实现飞腾 ?P3(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2)1956 年末,确定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1978 年,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到达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什么决断? P4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乡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行,从经济系统改革到全面深入改革,中国人民坚持全神贯注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摇动,推动中国发生了排山倒海的变化。
3.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如何促使经济发展?)(1)我国逐渐确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全部制经济同等竞争、互相促使的新格局。
P4(2)我国逐渐成立、完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连续健康发展。
P4(3)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民众的创建性。
广大人民民众参加社会劳动、创建社会财产的踊跃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敬劳动、尊敬知识、尊敬人材、尊敬创建已成为社会共鸣。
P5(4)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实质要求。
(6)改革开放是决定今世中国命运的要点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兴的要点一招。
P54.中国的腾跃证了然什么道理?(1)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P6(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观,充足显示了中国力量。
(3)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P7(4)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单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5)改革开放是决定今世中国命运的要点决断。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P8 5.中国腾跃的影响?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单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增添的主要稳固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单元知识总结

• 误区2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我国已经建成 创新型国家。 • 警示 (1)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了 科技大国。(2)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 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 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我国还不属于创新型国家。我国正在努 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安徽中考)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二○二○年我国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
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
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材
料体现了
(A
)
• ①中国共产党致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育的义务;为贫困人口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民。
• 材料二 202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 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1700
所,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条件,贫困 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实现全覆盖”。 • 材料三 安徽日报5月28日报道,日前,我省印发《安徽 省2020年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实施方案》,聚焦剩余8.7万贫困 人口——打好“夏季攻势”,夺取全面胜利。
• 12.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 自己的权益。
易错易混
• 误区1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要看经济发展的 水平。 • 警示 (1)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条件 之一。(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 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 到切实保障。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一、坚持改革开放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的征程;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5、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8、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9、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10、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1、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12、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1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4、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5、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二、走向共同富裕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归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踏上强国之路》知识归纳1.1坚持改革开放1、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原因。
(1+2+3)(1)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党如何领导改革开放?(1)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过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1+2+3)(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一、富强与创新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走向共同富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5)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6)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顺利实现,加快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
※3.(建议类)请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
材料二 人民网 普洱 2022 年 7 月 11 日电 初夏时节,云南省普 洱市的村寨里花果飘香。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原先贫困的村 寨开起咖啡馆和民宿,村民们成立影视公司,在家门口“唱唱跳跳就能 赚钱”;在西盟佤族自治县秧洛村,养殖户们在政府的扶持下将传统黄牛 换成了优质品种,将饲料换成了青贮玉米,效益蒸蒸日上②;大大小小的 茶庄、中药材企业将生产规模化,吸纳闲置劳动力,提高了农户收入…… 脱贫攻坚后的普洱市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人民生活日渐富足③。
※4.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P9~11) (1)我国过去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
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2018.31(1)]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兴旺 和生活富裕。(经济)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促进乡风文明。(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胜利?,答: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幵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幵放如何促发展?答:①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幵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幵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③改革幵放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④改革幵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改革幵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答:成就: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②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篷勃发展。
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是正确道路。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富强与创新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贫弱与创新知识点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革新开放一、革新开放促开展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妥协目的是什么?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妥协目的。
2.中国共产党勾搭率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中国共产党勾搭率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勾搭率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树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开展提高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开展贫弱、人民生活富有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勾搭率领中国人民停止革新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成了中国人民从站起离开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途是什么?指导和勾搭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树立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坚持革新开放,自给自足,艰辛创业,为把我国树立成为贫弱民主文明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妥协。
4.我国是怎样推进革新开放的?从乡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行,从经济体制革新到片面深化革新。
5.我国的经济体制革新取得了哪些成就?〔1〕我国逐渐确立了私有制为主体、多种一切制经济共同开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了多种一切制经济对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式。
〔2〕我国逐渐树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议性作用,更好发扬政府作用,推进经济社会继续安康开展。
6.革新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1〕革新开放极大激起广阔人民群众的发明性,极大束缚和开展社会消费力,极大增强社会开展生机,人民生活清楚改善,综合国力清楚增强,国际位置清楚提高,完成了中国人民从站起离开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革新开放使广阔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休息、发明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自动性绝后高涨。
尊重休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发明已成为社会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
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
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
荣富强的
最强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
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
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