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讲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人民版选修4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
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
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 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 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后诸葛亮却被后人 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河。
(3) 整理的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历史 文献,既是讲学的教材,又成为后世的儒家经典。
2.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1)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 反映。 (2)由于对现实政治不满,他针对各国政体的弊端,设计了一个理 想国。
(3)柏拉图创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治 国的政治思想,为后世所称道。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
3.完善了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4.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 业生产。 5.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名师点睛】 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平定三藩,
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有力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试题设计] (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
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6.重视文化事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如科举制的完善、 国修史书、开明的宗教政策和对外文化政策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讲义--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讲义–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一、中国历史人物评说1. 孔子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学说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主张人与天地相融,重视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倡导“仁爱之心”。
同时,孔子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悠久的儒家传统文化的代表。
2. 汉武帝汉武帝,中国东汉时期的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皇帝。
他推行的开疆拓土和郡县制度改革,促使中国的国力和经济繁荣;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给后世留下了很重要的历史遗产。
此外,汉武帝还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尤其是“南北朝史”和奉行“儒术贞观”,在中国历史上被封为“文景之治”。
3. 洪武帝洪武帝,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
首先,他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削弱了王公之力,从而增强了王朝的施政能力。
此外,他还颁布了《永乐大典》,系统收集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医药、哲学、文学等知识,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洪武帝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代表了明朝最辉煌的时期。
二、外国历史人物评说1.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希腊的一位霸主。
他在位期间,希腊国土得到了大幅度扩张,西部霸主传统被打破,东方文化也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在外交上具有卓越的政治天赋,在征服他人的同时也愿意容纳其他国家的文化,因此他成为西方历史中的传奇人物。
2. 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是短暂地统治法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表现出色,在他的领导下,法国在欧洲霸主的席位得到了崛起。
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法国大革命,推翻旧制度,建立现代政治体制。
虽然他因军事失利和贪婪的野心支撑政治失败,但他的影响深远,为法国现代化进程打下了扎实基础。
3. 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K12课件
4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
领域 政治 法律 科举
措施内容 完善三省六部制
重视法制,颁行《唐律》
完善隋朝科举制,重视进
士科
K12课件
影响 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 率 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 法
扩大了统治基础
5
领域
经济
民族 关系
措施内容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 等
K12课件
33
【史论总结】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重视关注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
振邦救民的根本。
K12课件
34
2.不同点:
项目
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
对人的属 强调社会中的“人”,强调 特别强调人的“个
性的关注 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 体”,强调人的主观
K12课件
29
3.认识孔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
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
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
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
安百姓”。
K12课件
——林存光《孔子新论》 30
影响 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 复苏
促进了民族融合
K12课件
6
2.历史评价: (1)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 象。 (2)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反 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是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 和典范。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9讲 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

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9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9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的全部内容。
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则天,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天为后,皇后正式易人。
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
上元元年(公元674),她(武则天)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馋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己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高宗曾下诏实行……-—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摘编自《资治通鉴》(1)依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十二事"的内容及作用。
(9分)(2)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6分)解析:第(1)问中的内容依据材料概括回答即可。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讲近现代的中外革命领袖练习

第52讲近现代的中外革命领袖一、欧美资产阶级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1)主要活动①反对王权:参与起草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革命纲领的《大抗议书》。
②摧毁王军:领导议会军(“新模范军”)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
③筹划共和: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英吉利共和国。
④远征爱尔兰;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
⑤建立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⑥促进发展:积极发展工商业,扶持文化教育(2)全面评价①具有两重性。
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②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③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④远征爱尔兰,给人民带来灾难;军事独裁引起社会动荡。
⑤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决定的。
2.华盛顿(1)主要活动①领导独立战争: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当选大陆军总司令,并率领大陆军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②主持制宪:1787年主持制定《联邦宪法》,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③首任总统:1789年,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④急流勇退:1796年,华盛顿为捍卫美国民主,辞官回家。
(2)评价①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②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树立了范例。
3.拿破仑(1)主要活动①军事起家:在土伦之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②上台执政: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颁布《法国民法典》;对外击败“反法同盟”。
④系列对外战争: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导致帝国覆亡。
(2)评价①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②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
③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④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使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二、“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主要活动①从改良到革命:1894年创建兴中会。
2020届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四 第39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3)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 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 字。
3.功过评价。 (1)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二、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历史地位: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 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 中,并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1)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 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教育思想:在中国开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 类和因材施教。
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 是不可估量的。
(三)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 化源头的地位。 (2)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 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 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3)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 进行启发式教学。
(3)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 想,摧残了文化。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出现盛世的原因。 (1)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 (2)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历史功绩。 (1)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行政 效率。 (2)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3)科举:完善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4)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5)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6)外交:鼓励贸易交流;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 交往密切。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2)政治思想—— 理想国 ①认为理想国家应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 ②国家的统治者应由所谓的“ 哲学王 ”来担任。 ③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3)教育贡献—— 柏拉图学园 ①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②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学术空气轻松。 2.主要评价 (1)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是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 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无法回避的人物。 (2)虽然人们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
3.康熙帝的历史功过 (1)功绩:康熙帝清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开创了“ 康乾盛世 ”的局面。 (2)过失:在位期间,大兴 文字狱 ;实行 闭关政策 ,盛世之下面临危机。
思考 3 清朝初期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民族政策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试答
2.如何认识封建盛世? 治世与盛世是不同的,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有名的盛世有:武帝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盛世 以治世为基础,治世是盛世出现的前提,盛世是治世的进一步发展和结果。 (1)原因: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农民战争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与民休息。 ③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民族融合的加强和对外交往的频繁。 ⑤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推广。 (2)表现:一般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改善。 (3)实质: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作为统治者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制 度,巩固“家天下”的统治。
(4)结果:背后都潜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必然滋生腐败和暴政。 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④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 (5)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对生产关系适当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④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件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出现盛世的原因 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 ②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历史功绩 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②法律上:重视法制建设,颁行《唐律》 ,惩治贪赃枉法官员。 ③文化上:发展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 薄赋。 ⑤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⑥外交上:鼓励贸易交流;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交往密 切。 (3)评价:“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 础。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
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2.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 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3.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的原因: 时代趋势; 国力基础; 个人条件; 重用人才。 (2)主要功绩 ①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 九卿制,颁布《秦律》 。 ②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
三、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 (1)主要贡献——《本草纲目》 ①编写原因:在李时珍以前,我国医学书籍记载的药物虽然品 种繁多,但错误不少。 ②编写经历: 十年阅读万卷书, 并对其鉴别和考证; 亲自采药, 实地考察;经 27 年完成初稿,此后又修改三次。 ③成书:1596 年, 《本草纲目》正式出版。 ④性质:是一部医药大典,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2.孔子思想主张的实质 孔子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 希望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把颠倒了的社会等级制度 重新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在力图维护以 宗法分封制为核心的奴隶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1讲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1)主要业绩(功绩)(2)主要暴政(过失)①焚书坑儒:文化专制摧残了中国文化。
②大兴土木:修筑长城,修建阿房宫、修骊山墓,劳民伤财。
③征派沉重的徭役、兵役:成为秦朝短暂而亡的重要原因。
(3)简要评价①统一中国的皇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②功过参半。
2.唐太宗(1)“贞观之治”①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选贤任能、以民为本、文德治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主要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
(2)历史功绩①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发展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⑤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派文成公主入藏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⑥外交: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贸易交流。
⑦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尊重外来宗教。
⑧实行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3)评价:“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康熙帝(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巩固统一的重大举措①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
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三征噶尔丹,大败噶尔丹,在喀尔喀蒙古实行盟旗制度。
④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⑥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3)评价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②一生文治武功,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③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主要政治思想①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
②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③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2)主要教育思想①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②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兼济天下的“君子”。
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3)历史地位: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4)历史影响①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②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③其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④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化形态。
⑤孔子学说传到西方,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2.柏拉图(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强调法治。
③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采用对话的形式教学。
(2)评价: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被人们称为最早的乌托邦,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件。
三、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1)主要贡献:编写《本草纲目》。
①内容: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96个。
②地位:被誉为“东方药物学的巨典”。
(2)历史评价①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②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
③《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2.詹天佑(1)主要事迹①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了滦河大桥。
②设计建成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京张铁路。
③主持修建川汉、粤汉铁路。
④捍卫路权: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晚年为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斗争。
(2)历史地位:中国铁路之父。
3.李四光(1)主要事迹(卓越成就)①地质力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的《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研究的代表和里程碑。
②冰川学研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
③古生物学研究:创立虫筳科化石鉴定标准。
④推动中国石油、煤炭、铀矿资源的开采。
⑤其他成就: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地震预测。
(2)历史评价①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②打破两个“洋神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③杰出的成就和奉献精神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4.牛顿(1)主要科学成就①物理学领域: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确定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形成牛顿力学体系。
②天文学领域:采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和解决天体运动问题。
③数学领域: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④光学领域: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学的“微粒说”。
(2)获得成就的原因:勤奋的探索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良好的个人品质。
(3)地位:宇宙定律的发现者;近代科学之父。
5.爱因斯坦(1)主要科学成就①提出狭义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②提出广义相对论:奠定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③提出光量子假说: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2)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①美国原子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贡献。
②二战结束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积极参加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3)评价:伟大的科学家,坚定的和平捍卫者。
1.(2015·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
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
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答案:(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
(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
2.(2014·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
”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
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
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
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
3.(经典再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答案:(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