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会计分录

合集下载

税务会计分录的大全

税务会计分录的大全

会计科目纳税人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有关地方税收涉税事项核算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以下会计科目:科目编号科目名称2171应交税金217103应交营业税217105应交资源税217106应交企业所得税217107应交土地增值税217108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17109应交房产税2171010应交土地使用税2171011应交车船使用税2171012应交个人所得税2176其他应交款217601应交教育费附加217602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217603应交堤围防护费540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701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内容: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二、非主营业务收入或非经常性的经营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三、企业所得税税务会计处理四、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五、代扣代缴税款的税务会计处理六、其他地方税的税务会计处理七、其他税务会计处理问题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主营业务,是指纳税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以及以开采、生产、经营资源税应税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取得上述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基金等。

企业兼营上述业务,会计处理是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有关税费,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不能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收入、成本和有关税费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企业以预收帐款、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建筑施工企业预收工程费,应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并按规定及时计缴税款。

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大全

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大全

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大全一、引言在新准则下,企业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成为了财务会计中的重要部分。

税费的计提和处理关乎企业的税务合规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深入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主题。

二、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的基本概念1. 应交税费的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需交纳的各类税费,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将应交税费计提到财务报表中,同时在税务申报过程中进行纳税。

2. 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1)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对于增值税的计提,应按照销售额的17%进行计算,并在销售发生时借记应收增值税,贷记增值税应交。

在实际缴纳增值税时,则是以应交增值税为借方,银行存款为贷方进行核算。

(2)所得税的账务处理对于企业所得税的计提,根据税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按照税务所得额的15%进行计提。

在财务报表中,应以所得税费用为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为贷方进行核算。

(3)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账务处理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提,根据税务相关规定应按照销售额的5%进行计提。

在财务报表中,应以城市维护建设税费用为借方,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为贷方进行核算。

三、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的详细讨论1. 增值税的详细账务处理分录序号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1. 应收增值税 XXXX XXXX2. 增值税应交 XXXX XXXX3. 增值税应交 XXXX XXXX4. 银行存款 XXXX XXXX2. 所得税的详细账务处理分录序号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1. 所得税费用 XXXX XXXX2. 递延所得税资产 XXXX XXXX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详细账务处理分录序号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1. 城市维护建设税费用 XXXX XXXX2. 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 XXXX XXXX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我们对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分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得税会计分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年度纳税申报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一系列的会计处理和分录。

在这一过程中,准确地记录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基本概念。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在进行汇算清缴时,企业需要对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等进行汇总核算,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出应纳所得税额。

如果企业在预缴所得税时多缴了税款,税务机关会予以退还;如果少缴了税款,则需要补缴。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一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涉及的会计分录。

当企业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时,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这里的“所得税费用”科目反映了企业当期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而“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则反映了企业对税务机关的纳税义务。

如果企业在预缴所得税时多缴了税款,在汇算清缴后需要申请退税,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所得税费用同时,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在预缴所得税时少缴了税款,在汇算清缴后需要补缴,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企业可能会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在这种方法下,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结转消费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结转消费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结转消费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1、计提消费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消费税
2、实际缴纳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消费税是什么?
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可从批发商或零售商征收,是典型的间接税。

目的在于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消费税纳税人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
口应税消费品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

另外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属于消费税的纳税人。

消费税特点
1、消费税征税项目具有选择性。

2、消费税是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3、消费税实行三种方法征税,分别是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从价从量复合计征。

4、消费税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5、消费税税收负担转嫁性,最终嫁接到消费者本身。

消费税计算公式
1、从价计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
2、从量计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适用税额标准。

关于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

关于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

标题:深度剖析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一、引言所得税和纳税调整是企业会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度剖析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关键内容。

二、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概念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概念。

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基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收。

而纳税调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税前利润进行调整,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三、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

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对税前利润进行调整,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会计分录,我们将逐一进行讨论。

1.利润调整的会计分录当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利润进行调整。

这涉及到利润的增加和减少的会计分录,例如税前利润的调整、非税收入和支出的调整等。

2.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企业需要按照相关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这涉及到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例如所得税费用的借方核算、所得税费用的贷方核算等。

3.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分录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企业需要对应纳税所得额的未确认税项进行调整。

这涉及到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分录,例如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所得税负债的确认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税收负担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和对税法的深刻理解。

只有对所得税和纳税调整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财务管理和报告工作,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度剖析,我们对所得税和纳税调整的会计分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

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

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所得税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缴纳的一种税收,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所得税会计分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我们需要了解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税前利润来计算的,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实际取得的利润。

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根据税法规定进行,具体计算公式可以参考相关税法文件。

在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时,我们需要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来进行准确的计算。

我们需要确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将所得税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两部分进行处理。

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会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消除。

永久性差异是指不会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消除的差异。

在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时,我们需要根据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性质和金额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的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计算出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实际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2. 然后,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计算出本期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应计提的所得税金额。

3. 接下来,根据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性质和金额,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

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会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费用,需要根据差异的性质和金额进行相应的调整。

4. 最后,根据调整后的所得税费用,进行会计分录的调整。

具体的会计分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需要确保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时,我们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和税法的要求,确保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同时,也需要注意所得税的时效性,及时进行会计分录的调整,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调整所得税会计分录是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汇算清缴所得税如何会计分录

汇算清缴所得税如何会计分录

汇算清缴所得税如何会计分录年终时,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

企业如果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1.期末结算时,企业实际计算的年度应纳税额超过全年预缴的所得税,不足部分在下一年度补缴。

计算出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方: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在实际缴纳少缴税款时,应当作下列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款:银行存款多缴的部分,可在下一年度抵缴。

2.企业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时,应将减、免的应纳税额计算入帐,并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方: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先纳税后返还的企业,在按照规定纳税时,应当记入下列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款:银行存款企业按规定收到退回的所得税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方: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同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款:盈余公积3.上年利润调整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年度决算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上一年度的会计事项与损益有关的,应当调整上一年度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计算多缴或者少缴的所得税,并办理补缴或者退税手续。

企业按规定调整上年利润,如调整增加上年利润或调减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借方:相关科目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因调整增加的利润,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所得税,并记入下列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抵免:应付税款-应付所得税实际缴纳所得税时,作如下分录:借方:应付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当上一年度的利润因调整而减少或上一年度的亏损因调整而增加时,分录如下: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信用:相关账户由于调减利润而应退回的税款,作如下分录:借方:应付税款-应付所得税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按规定办理退税手续并追缴税款时,应当填写下列事项:借:银行存款抵免:应付税款-应付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纳税年度结束后五个月内,次年1月1日至5月31日。

管理费用税费会计分录

管理费用税费会计分录

管理费用税费会计分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管理费用和税费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支出,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管理费用和税费的会计分录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分析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管理费用和税费的会计分录。

管理费用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管理和运营企业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工资、办公场所租赁费、广告宣传费用、管理人员薪酬、差旅费等。

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主要体现了这些费用的发生和支付情况。

税费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印花税等。

税费的会计分录反映了企业在税收方面的缴纳情况,也是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来看一下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假设某企业在某一月份发生了一笔管理费用支出,具体金额为10000元。

这笔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可以如下表示:借:管理费用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上述会计分录中,“借:管理费用”表示企业发生了一笔管理费用支出,这笔费用被计入了企业的成本中。

而“贷:银行存款”表示企业从银行账户中支付了这笔管理费用。

第二篇示例:管理费用、税费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支付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正确处理管理费用、税费会计分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管理费用、税费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

一、管理费用会计分录管理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管理方便和运作所发生的费用支出,通常包括薪资、办公用品、差旅费、宣传费等。

对于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记录管理费用发生当企业发生管理费用支出时,首先要登记相关凭证,记录管理费用的发生金额及具体内容。

公司支付了员工薪资,需要登记“借工资支出账户、贷银行存款账户”来确认该笔支出。

2. 计提管理费用在每个会计期间末,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管理费用金额,计提相应的管理费用费用支出,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本。

计提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账户、贷管理费用计提准备账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会计分录税收会计分录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主营业务,是指纳税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以及以开采、生产、经营资源税应税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取得上述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基金等。

企业兼营上述业务,会计处理是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有关税费,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不能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收入、成本和有关税费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企业以预收帐款、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建筑施工企业预收工程费,应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并按规定及时计缴税款。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二)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三)资源税纳税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税务会计处理(四)主营房地产业务企业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 应交营业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二)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 应交营业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贷:银行存款三)资源税纳税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税务会计处理:1.收购未税矿产品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材料采购贷: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2.自产自用应征资源税产品,在移送使用时,编制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3.取得销售应征资源税产品的收入时,编制会计分录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4.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贷:银行存款(四)主营房地产业务企业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税法规定,对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已发生的不动产销售收入和收到房地产的预收帐款时,按规定预征土地增值税,项目完全开发完成后再进行清算。

标准住宅预征率为1%,别墅和豪华住宅预征率为3%。

1.发生销售不动产和收到预收帐款时,按预征率计算出应缴土地增值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预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贷:银行存款2.项目竣工结算,按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计算出实际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时,对比已预提的土地增值税,并进行调整。

(1)预提数大于实际数时,编制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红字,差额)贷: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红字,差额)反之,编制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蓝字,差额)贷: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蓝字,差额)调整后的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对比的差额,作为办理退补税款的依据。

(2)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贷:银行存款(3)税务机关退还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二、非主营业务收入或非经常性的经营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一)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取得租赁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其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计算提取的营业税等税费记入"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核算。

1.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其他业务支出贷:应交税金-- 应交营业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2.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 应交营业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二)销售不动产的会计处理除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属于非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核算销售不动产应缴纳的营业税等税费。

1.取得销售不动产属收入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金-- 应交营业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2.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 应交营业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三、企业所得税税务会计处理(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三)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将" 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 本年利润" 时,编制会计分录四)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五)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六)企业清算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七)采用"应付税款法" 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八)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

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 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4.缴纳年终汇算清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所得税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

其会计处理如下: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应分得联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算出投资收益或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并缴纳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三)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将" 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 本年利润" 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科目年终无余额。

(四)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分为法定减免和政策性减免。

法定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公布的减免政策,不需办理审批手续,纳税人就可以直接享受政策优惠,其免税所得不需要计算应纳税款,直接结转本年利润,不作税务会计处理。

政策性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由符合减免所得税条件的纳税人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才可以享受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政策性减免的税款,实行先征后退的原则。

在计缴所得税时,按上述有关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接到税务机关减免税的批复后,申请办理退税,收到退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将退还的所得税款转入资本公积: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资本公积(五)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如果上年度年终结帐后,于本年度发现上年度所得税计算有误,应通过损益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处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而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需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

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扣除项目,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后发现的,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

但多计多提费用和支出,应予以调整。

1.企业发现上年度多计多提费用、少计收益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本年未进行结帐时,编制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本年利润(六)企业清算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清算是指由于企业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正常的经营活动终止,依照法定的程序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依法进行清算时,其清算所得,应当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1.对清算所得计算应缴所得税和缴纳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将所得税结转清算所得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清算所得/ 贷:所得税(七)采用"应付税款法" 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1.对永久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永久性差异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的不能计入损益的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期未结转企业所得税时: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2.对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收入项目或支出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的时间和税法规定不一致所形成的差异。

按当期应调整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期未结转企业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八)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1.对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期未结转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2.对时间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