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周庄古镇发展对策,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doc
周庄旅游调研报告

周庄旅游消费心理调查结题报告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人们带来心的慰藉和心灵的享受。
周庄作为“江南第一水乡”,是人们心の神往的梦里水乡,她的游客对她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呢?消费又如何?让我们为之展开调查。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周庄,这颗沉埋多年的珍珠,在新世纪的到来之际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然而,人们的纷至沓来,为这个小镇带来了经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代价。
商业街的修建、游客的暴涨、危机四伏的环保,让周庄在人们的心目中蒙上了朦胧的阴影。
此次我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们对如今周庄的看法,了解他们心里的着实感受,以及目前的周庄所存在的问题;从中,我们也能锻炼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研究方法及步骤讨论思考如何设计问卷题目→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整理问卷数据→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数据进行问题分析→汇总→小组讨论→结题研究调查结果数据分析A,自助B,随团C,其他2,您是怎么知道周庄的A,经人介绍B,媒体广告C,陈逸飞的双桥D,其它途径3,您认为周庄的环境A,好B,一般C,差4,您觉得周庄的旅游商品的本土气息比较A, 浓厚B,有些商业化C,淡5,您买旅游商品主要是为了A,自己喜欢B,送朋友C,纪念D,其它6,您认为周庄的食宿服务条件A,很好B,一般C,差7,您觉得除了周庄镇里还有其它什么地方可以赏心悦目A,富贵园画家村B,爱渡C,度假村D,其它娱乐场所8,您认为如今的周庄还需要添加那些元素才称得上江南水乡A,古韵古风B,更现代化C,建筑复古9,您对周庄的感觉A,水乡气息浓厚B,人文风气淳朴C,偏商业化D,没感觉10,您还会再来周庄吗A,会B,不会C,不知道11,请问您平均每年旅游几次A,1、2次B,3次C,4次以上12,您每年在旅游方面的消费一般在A,1000左右B,2000——3000 C,3000以上13,您认为周庄的商品价格A,高B,偏高C,一般D,低14,您的年龄层大概在A,15——30 B,30——45 C,45——60 D,60以上15,来过周庄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A,洗涤了自己疲倦的心B,增长了人生阅历C,此生得以如此美景足已D,回到了童年时光E,其它所发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从数据统计表中不难看出周庄还是有很多令人欣慰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向。
周庄旅游模式的发展变革跟创新跟路doc28(1)

周庄旅游模式的发展变革和创新之路对于热爱旅游的人们来说,周庄,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心驰神往的地方。
二十年前,陈逸飞先生的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使这个千百年来“养在闺中人未识"的江南小镇一夜成名,蜚声海内外。
人们把最好的赞美送给她,称之为“中国第一水乡"。
在许多人的眼里,周庄就是“小桥流水",是“巷边桃花胭脂色"的粉色江南;是“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的婉约情怀。
二十年来,无数游人来这里探幽寻梦,足迹遍及古镇的小巷石径和深宅大院。
而聪明的周庄人,面对八九十年代江南乡镇工业大发展的浪潮,“逆流而动",特立独行,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古镇旅游发展之路。
到2002年,周庄的年游客接待量已经令人惊叹地高达260万人,时称“周庄模式"。
然而,正所谓“阳极阴生"。
2005年春,一条“百家旅行社联合封杀周庄"的传言突然而起,并通过大众媒体迅速传播扩散。
随后,关于周庄旅游的各种负面新闻不断涌现,并呈蔓延之势。
周庄旅游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之后,第一次遭遇了冰雪般的寒冷。
2006年1月20日,笔者应周庄营销总监韩俭康先生的盛情邀请,前往该镇。
此行一是实地考察,二是为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管理人员做为期半天的营销讲课,三是作为评审专家,参加《周庄旅游发展总体策划》的方案评审。
在两天的行程里,笔者跟周庄的市场一线营销人员进行了深度沟通,认真听取了周庄镇党委书记屈玲妮女士关于周庄未来旅游发展思路的情况介绍,并与前来参加评审会的广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南江博士等国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
“周庄模式"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存在哪些缺陷和问题?周庄旅游面临怎样的发展困惑?未来应向何处去?面对旅游市场已经出现的重大变化,周庄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营销管理思维,应该如何进行调整、变革和创新?这些问题,热爱周庄的旅游业内人士和广大游客在关注,聪明而又朴实的周庄人也在沉默中思考。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艳娟doc

景区开发与管理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班级:旅111姓名:李艳娟学号:1112952013.11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周庄古镇简介周庄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昆山、吴江、青浦三市交界之处,坐落在太湖水系的淀山湖滨,始建于1086年,是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先驱。
仅有0. 47km2的古镇却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
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周庄旅游业正式发展始于1989年,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3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二、周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旅游产业增长速度周庄作为旅游景点,资源优厚,品质很高。
周庄是首批国家公布的5A级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周庄的古镇游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1989年4月1日,古镇周庄第一个景点沈厅开门迎宾,营业收入刚到20万元,到2007年,周庄古镇景区实现门票收入超过1.2亿元,再到2010年更成为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地区受益最大的景区,并获得世博“最受欢迎2010奖”。
但从接待游客数量就可以看出周庄的古镇游增长速度之快。
2.硬件设施食:周庄众多餐馆、酒店、主题餐厅,提供丰俭由人的餐饮服务,更有丰富的本地菜肴和名人食客的光临,民宿人家自然健康的家常菜。
但多数餐厅挂着“正宗”“老字号”等招牌,但食品质量却名不副实。
宿:周庄目前的住宿接待形式有:民居客栈、宾馆酒店、精品会所,国际青年旅社,可满足从自助经济型到豪华高标准的不同需求。
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多,但缺少高质量的宾馆酒店。
行:周庄的外部交通可进入性较强,东距上海60km,西距苏州40km,距昆山市区30km。
昆周公路和周商公路连接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苏沪机场路、312国道和318国道。
周庄古镇提升工程建设方案

周庄古镇提升工程建设方案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周庄古镇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古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其次,古镇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一定压力,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周庄古镇的旅游价值和增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提升工程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提升周庄古镇的基础设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可以对古镇的道路进行改造和升级,扩大道路宽度,改善道路硬化标准,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其次,可以进行自来水、排水管网改造,增加水源供应和排水能力,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另外,可以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公共厕所,提高游客停车和就餐的便利性。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提升周庄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可以建设更多的便民设施,如游客中心、服务中心、信息咨询点等。
另外,可以在古镇内设置更多的便利店、餐饮店、休闲场所,提高游客的消费体验。
同时,可以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和健康管理,建设医疗卫生站和急救中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三、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周庄古镇以其独特的古建筑群而闻名于世,因此,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是提升工程的重点之一。
可以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制定详细的修缮计划。
在修缮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特色,避免过度修饰和改造。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建筑进行加固和防火处理,提高古建筑的抗震和防火能力。
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了提升周庄古镇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
首先,可以建设文化展示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吸引游客参观和体验。
其次,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如古典音乐会、古装游行、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活跃古镇的文化氛围。
另外,可以深入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编纂和出版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提升古镇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五、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提升周庄古镇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价值,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古镇开发与保护——以周庄为例.pdf

古镇开发与保护——以周庄为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而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应引起高度重视,其开发与利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效益。
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周庄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旅游热点中心,其地位突出、所以发展旅游对提高周庄形象,改善环境具有积极地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周庄古镇资源特点,分析其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对促进周庄古镇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周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古镇;开发与保护近年来,借着旅游业发展的东风,古镇旅游资源得到深层次开发,一大批新兴的旅游热点成为旅游者的首选,带动了古镇旅游业的飞跃发展。
古镇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力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古镇文化旅游目前正处于初始开发阶段,而古镇的开发与保护有必须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很多古镇在在开发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在开发中并不破坏其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其发展速度因此有所放缓,本人将选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所帮助。
一、开展古镇旅游的意义(一)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旅游业是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途径之一,古镇旅游业是一种并不消耗能源的、廉价的、不污染且恒久的经济事业。
首先,如果这种事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减轻工业发展的压力,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其次,如果这种事业得到充分的发展,能够在经济中发挥支柱作用,那么无疑就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当地的环境也将会得到巨大的或者根本性的改善。
开发利用古镇旅游,可以拓宽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渠道,既增加了收入,又不影响到农民居住的环境资源( 水、土、林) ,不污染当地的居民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护了居民的现实生存环境,提高和改善了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发展古镇旅游是一条高效益、低消耗、污染少的发展模式。
(二)开展思想教育发展古镇旅游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周庄古镇为例

江 南 古 镇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内涵
二
江 南 古 镇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困 境
1江南古镇。 . 江 南 古 镇 , 指 江 苏 、 江 、 海 三 省 市 位 于 长 江 以 泛 浙 上
1古 镇的原真性受到破坏 。 . 在城 镇化和现代 化背 景下 , 旅游 活 动的深 入开 展使 江南古镇 原汁原味的氛围正在受到严重威胁 。
第 1 卷 第 2期 1 2 1 年 2月 01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0URNAL OF J XIUNI ERS T l V IY
V0 _ l No 2 Il . F b2 1 e . 0l
文 章 编 号 :6 2— 7 8 2 1 )2—0 5 2 17 6 5 (0 1 0 0 5—
镇为 中心辐射其他 古镇 的辐射 状旅 游线 路 , 在实 际旅 游
线路 中 , 古镇旅 游基本上是“ 独立 性的” 散点 式的” “ 。 不仅缺少相互 间的旅 游联 合 , 一些 江南 古镇 也缺乏 对 自身文化旅 游资源 的整合 开 发 , 只注 重旅 游景 观的 营 建 。古镇 的开 发与建设 过 多注 重旅 游者 的需求 , 为了使
一
建筑和文化遗存 , 带来 了无 法挽 回的伤痛和遗憾 。
3 雷 同化 问题 严 重 。 .
种旅 游 发 展模 式 , 目 的 在 于 为 旅 游 者 提 供 高 质 量 的 其
感受和体验 , 提高旅游地居 民的生 活质 量 , 切实维护 旅 并 游者 和旅游地居 民共 同依 赖的生态环境 。 3 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本质 。 . 江南古镇旅游可 持续 发展 , 质是 江南古 镇 的科学 本 发展 , 发展 江南古镇 旅游 的一个 重要 目的就是 为 了更好 的保护江南古镇 , 否则就 会成 为 目光短浅 的发展 , 否则就 会成为破坏历史文化的发展 。只有保护好 了江南 古镇 的 旅游资源 , 才能保证江南古镇 的可持续 发展 , 江南古镇 所 蕴涵的丰富文化价值才能持续不断地发挥 。
古镇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周庄为例

课程论文古镇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周庄为例姓名:袁麟专业:09工程学号:0901********2012年6月古镇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周庄为例袁麟(09工程 0901********)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乡村景观遗产旅游备受青睐。
而中国古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保留了原生态的景观,这使得古镇休闲旅游业近年来迅猛发展。
然而, 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也引发了古镇过度商业化、超负荷接待等问题,威胁到古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以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周庄古镇为例,通过分析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提出建议及措施,希望能够实现古镇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镇;休闲旅游;保护;周庄;可持续发展0.引言古镇在休闲旅游领域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地也把古镇开发作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如“丽江”、“周庄”、“西塘”等已成为古镇开发的典范。
但古镇保护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出现许多问题,应该尽快建立起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保障机制,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文化、建筑、生态、民俗等资源的现状保护,是狭义的可持续发展;使保护与建设在高标准的基础上和谐起来,文化有传承,民俗有继承,建筑在原来的肌理和特质的基础上有创新,是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发展中的可持续,是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1.古镇休闲旅游现状1.1国内古镇休闲旅游现状我国的古镇旅游起源于2O世纪80年代。
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苏州周庄享誉海内外,不仅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更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
继周庄之后,苏州同里古镇于1986年开展旅游事业。
2O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庄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
浙江乌镇于1999年开始旅游的开发工作,由于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了历史,故被喻为“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
周庄旅游模式的发展变革和创新之路

周庄旅游模式的发展变革和创新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周庄作为一座古老而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水乡古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周庄旅游也面临着发展上的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提升旅游体验,周庄旅游模式必须进行变革和创新。
1. 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化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周庄需要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传统的游览景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
周庄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活动,例如民俗表演、乡村体验等,让游客切实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2. 旅游服务的提升与升级旅游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游客对周庄的评价和推荐。
周庄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另外,周庄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导览系统、在线预订平台等,提升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
3. 景区管理的创新与改善景区的管理对于旅游体验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庄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强环境卫生的维护和保护,保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游客流量,减少拥挤和排队现象,提高游客的游览效率。
4. 文化传承与创意融合周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周庄可以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并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旅游项目。
例如,打造特色的文化街区、主题展览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周庄的独特文化。
5. 融合旅游与农业生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人们对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多,周庄可以将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打造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
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体验、采摘活动,感受乡村田园的美丽和宁静。
总之,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周庄旅游模式必须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模式、文化传承与创意融合以及融合旅游与农业生产等方式,周庄可以实现旅游模式的升级,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推动周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周庄古镇发展对策,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提要] 本文针对周庄古镇旅游现状,通过对构成旅游环境容量要素的深入分析,总结周庄旅游环境容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引导游客,使周庄的旅游规模和古镇环境容量相适应,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环境容量;周庄古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TECC)是指在确保旅游环境结构不发生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有害变化,不降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地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接受的最大游客量,其大小与旅游地规模、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服务、人口构成、活动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承载能力,其实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二是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体验质量。
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本容量:旅游空间资源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
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不仅仅单纯指人工或自然环境,由于现代旅游活动带有强烈的社会性,这就决定了旅游环境应该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环境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
二、周庄古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限定周庄环境容量的五个因子的数据收集及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周庄旅游空间资源容量还未饱和,但趋于饱和;(2)周庄古镇的旅游心理容量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及重大活动节庆活动期间周庄古镇的平均日容量严重超出合理标准,使旅客感知满意度降低,给周庄古镇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威胁;(3)其旅游生态容量与旅游资源容量成正比,没有成为周庄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4)决定经济发展容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旅游外部经济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柱型产业等。
从实地调查来看,周庄的旅游经济发展容量远远没有饱和,还有很大的挖掘发展空间;(5)一般情况下,地域社会容量只在新开发的旅游地的开发初期表现比较突出。
周庄旅游发展很成熟,当地的居民也会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并从中受益,所以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不会成为周庄发展的瓶颈因素;基于以上周庄古镇的环境容量分析发现,周庄古镇激增的游客数量、过度的商业化的发展态势,极大地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旅游时间的不平衡性。
周庄风景区游客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在旅游旺季周庄的游客占年游客量的一大半,而其他月份的游客则很少。
这样造成了旅游旺季基本旅游设施的饱和,以及旅游服务人员的极度短缺,因此也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
环,例如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变差,服务质量降低,导致游客的投诉增加,继而影响周庄景区的形象;而在旅游淡季或是平季,则会导致旅游服务设施与人员的闲置,导致旅游景点成本的增高。
除了一年当中有着季节的不均衡性,在一天当中也存在着时间的不均衡性,在一天之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的游客是最多的,而早上的游客比较少,因此很多的旅游团队或散客都会集中在同一段时间内,使得游客对周庄的第一印象便是太拥挤,却无法体会这座小镇本身应有的那份宁静与悠闲。
(二)旅游地点的不均衡性。
除了时间的不平衡性以外,周庄古镇景区中,也存在地点分配的不均衡性,游客们了解的周庄古镇,只是其中几个著名的景点,如双桥,所以每一个来到周庄的游客,都必定去看看双桥,可是它的瞬时合理容量是4人次,可是在旅游旺季,它的瞬时容量已经达到了100多人,形成一种极其拥挤的局面,类似的还有张厅、沈厅、富安桥等著名的建筑。
特别是黄金周期间,空间环境容量超载,游客拥挤,甚至无法前移,也造成了游客很难在短时间内疏散到稍远一些的景区,客观上加重了某些景区的游客量压力,其他一些相对比较偏僻,但却更能反映周庄淳朴风貌的小道与古宅却被人们忽视。
周庄古镇景区占地0.47公顷,已开发成熟的景点只占了其一小部分,深入古镇的一些景点,游客非常少,导致了景区内部的分配不均衡。
(三)游客数量激增,旅游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环境是旅游者游览的空间载体,对旅游发展的意义重大。
而目前周庄的旅游者过多,旅游区域狭小,旅游容量在旺季早已达到饱和状态,游客人数的激增,不仅仅导致了游客们的旅游质量的下降,同时这也严重导致了周庄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特别是作为旅游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流水已受到了污染。
除此之外,周庄旅游容量
处于饱和状态,高峰期人满为患,旅游安排走马观花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原真性。
三、周庄古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通过广告宣传抑制旅游者的需求。
在旅游旺季,周庄旅游公司和昆山旅游局可以与市内几大新闻媒体如昆山电视台等合作,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陈述已经发生过的旅游超载现象及其后果、通报游客数量,并预测周庄景区的游客预期数量,对潜在旅游者进行影响,从而达到减少旺季客源的目的,同时通过宣传来提高游客、当地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利用价格手段平衡旅游需求。
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在旅游旺季适当提高门票价格以控制游客人数,而在淡季则适当降低门票价格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调节游客分布的时空不均,使景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三)时间上调整平衡旅游供给量。
景区在淡季时,要有计划的安排各种大型活动,即要搞好旅游景区淡季的促销工作,引导双休日、寒暑假旅游时尚,这对游客的分流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比如说,周庄在四月份会举行周庄文化节,今年的文化节就邀请了一些明星来周庄进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很多游客。
在安排大型活动时,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不能在旅游旺季安排大型的活动,因为搞活动不仅占用有限的空间,而且会吸引一些对景点不感兴趣、而热衷于活动的人,使景区更加拥挤。
(四)设立游客数量监控系统。
在景区的每个出口安装识别装置,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当游客数量饱和时,就限制进入。
这一环节的处理,可以通过导游或游客用电话与景区联系的方法,预先作好安排,使拥挤的假日做到有条不紊。
(五)合理规划游览路线。
周庄古镇比较著名的景点有双
桥、张厅、沈厅、富安桥等,在旅游旺季,游客非常多,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旅游路线,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观景需求,又可以在旅游高峰期将游客分散开来,尽量保持旅游景点的通畅,还能带领游客进入景区的内部,使游客更深的感受到周庄的文化氛围。
(六)开发新型旅游项目。
从供求关系来看,超载是一种求大于供的现象,解决超载问题,需要提高供给。
因此提高旅游供给能力,利用替代性开发一些新的旅游地域项目,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减缓热点景区的压力,推动整个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如可以将周庄古镇景区与爱渡小镇相结合,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景区,不仅在淡季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旺季还可以起到分散客流的作用。
(七)合理规划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作为以水为主体的水乡,周庄对水体的保护显得异常重要,旅游者的增加,导致旅游垃圾的增加,也使得游客对食的需求增多。
周庄的大部分的餐饮店都是沿河而居,人流量的增加,需求的增多,使饭店的供应增加,即饭店所排的污水量与垃圾量也增多。
为了可持续发展,不能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态度,而是要尽量杜绝这种污染,一方面要不断评价和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预防污染,治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