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系规划
吴冠中周庄设计理念及创意

吴冠中周庄设计理念及创意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风格著称,尤以精湛的山水画而闻名于世。
吴冠中曾经参与过对周庄的设计,他的设计理念与创意对于周庄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吴冠中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对周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他注重保留历史建筑的原貌,同时注入自己的创意和艺术元素,使其更加现代化和具有观赏性。
他认为,历史建筑是传承文化的珍贵遗产,应该尽量保持其历史风貌,不应过度改动。
因此,他在设计中尽可能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结构和风格,同时通过色彩和细节的搭配,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观赏需求。
其次,吴冠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他认为,一个优美的景区不仅仅是建筑的美,更重要的是自然环境的和谐。
在周庄的设计中,吴冠中注重保护水乡的自然生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得周庄的河流、湖泊和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他在设计中注重水系的连贯性和景观的开敞性,使人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水乡的美丽和宁静。
同时,他还注重提高周庄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方式,恢复了周庄的生态平衡。
此外,吴冠中的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和社区建设。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景区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同时注重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周庄的设计中,吴冠中注重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合理规划居住区、公共设施等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便利条件。
同时,他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设计修复传统建筑、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为周庄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使其成为一个有活力、有文化内涵的社区。
总之,吴冠中对于周庄的设计理念和创意体现了他对历史建筑保护、生态环境恢复以及人文关怀的重视。
他通过注重历史建筑的原貌保留和改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以及社区建设和人文关怀等方式,使周庄成为一个优美、宜居、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
吴冠中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对于周庄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设计范例。
昆山市河道整治规划研究

水利规划与设计 江苏水利2021年2月40 J IT V N G S U W A TER R E S O U R C E S F e b.2021昆山市河道整治规划研究宋静1!柴伟伟2(1.江苏省昆山市财政局,江苏苏州215300; 2.江苏省昆山市水利局,江苏苏州215300)摘要:规划以《苏州市水利水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苏州市水美乡镇(片区)河网水系规划大纲》为框架,在流域和区域相关规划以及《昆山市“十三五”水利水务发展规划》《昆山市城市防洪规划(2015—2030)》《昆山市河道蓝线规划》基础上,科学进行河道整治规划,优化调整河网水系格局,健全完善防洪除涝体系、修复河道水生态、提出水环境治理措施,从而实现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既保持江南水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发达先进的现代文明。
关键词:河道整治;防洪排涝;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规划;昆山市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839(2021)02-0040-04Study onriver regulation planning inKunshanCity(1.Kunshan Municipal Finance Bureau,Jiangsu Province,Suzhou215300,China;2.Kunshan W ater Conservancy Bureau,Jiangsu Province,Suzhou215300,China)Abstract:T he planning took13th F ie—Year Develop m e nt Plan of W ater Conservancy and W ater AffairrCity,River Network Planning Outline of Beautiful W ater Town(Area)i Suzh o u C P# as the framework,and on thebasis of relevant river basi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nd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oo W ater ConservancyW ater Afairs iv Kunshan City,Urban Flood Control Planning〇o Kunshan City(2015 —2030),Planning〇o Kunshan C fy,the river regulation planning w as scientifically carries out,the water system layout river networl^was optimized and adjusted,the flood control and waterlogging control system were improved and perfected,the river water ecology was repaired,and wate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o asto achieve the overall goal of11smooth river,clear water,green shore,and beautiful scenery"the river channel,which not only maintained the beautiful pastoral scenery of the Jiangnan water township,but also presented advanced modern civilization.Key words:river channel regulation;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ecological restoration;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planning;KunShan City本规划以《苏州市水利水务“十三五”发展规 划》和《苏州市水美乡镇(片区)河网水系规划大 纲》为框架,在流域和区域相关规划以及《昆山市 “十三五”水利水务发展规划》《昆山市城市防洪规 划(2015—2030 )》《昆山市河道蓝线规划》基础上,结合各镇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统 筹解决好防洪除涝、河网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水环 境等问题,并通过规划的实施,逐步改变河道面貌,恢复、强化和扩展河道的防洪排涝、水环境、水景观 等综合功能⑴。
苏州周庄古镇风貌研究之民居现状

苏州周庄古镇风貌研究之民居现状摘要:周庄,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基本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格局与风貌。
在沿河沿街的建筑带中,很多建筑在修整之后质量得到提高,并依然保持了原貌。
本文将从居民生活现状、建筑风貌、形态结构、环境与建筑等方面分析,在展示周庄风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关键词:古民居,风貌,生活现状,建筑形态,环境气候1、调研基本情况1.1调研背景江南水乡名城苏州是唯一在总体规划中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要求的大城市。
为保护古城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苏州在总体布局中明确制定“全面保护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较好的保护了古城风貌和空间尺度。
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四面环水,是一个面积仅39平方公里、人口2.2万的江南小镇。
周庄在旅游界从无到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到拥有中国第一水乡称号并而领军于江南古镇旅游版块之首,这与良好的保护战略密不可分。
周庄,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为止,依旧基本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格局和风貌。
在沿河沿街的建筑带中,很多建筑在修整之后质量得到提高,并依然保持了原貌,质量大多为二类(大部分完好)和三类(尚可),明清、民国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6.2%。
我们的调研就是主要针对周庄古镇内的古民居,向大家展示一个保存已久的古镇风貌。
1.2调研思路与方法见图1.3调研目的·通过科学调研方法及总结分析,展示周庄古镇的古民居现状问题。
·通过对苏州周庄古镇的研究分析,对保存古镇建筑风貌以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2、现状调查与分析2.1居民生活现状古镇区内居民社会生活呈现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主要产业由以手工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体的过渡2、老年居住人口比例很高3、居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和接近小康水平4、居民对居住面积的需求有相当的回旋余地5、居民绝大多数(92%)认为应当基本保留古镇建筑。
周庄古镇区内现有常住人口936户,共2053人,居住建筑面积约9.8万㎡,人均居住面积为47.7㎡。
蓝线控制规划

第三章蓝线控制第一节水系规划[1]一、工程标准1、防洪标准n中心城区、东部片区及吴淞江以北的工业园片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n其余片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2、防洪圩堤n昆山市一、二级河道:堤顶高程5.3m(吴淞高程佘山基面,下同)、堤顶宽3.0m,外坡1:1,内坡1:1.5;n昆山市三级河道及其他圩外河道:堤顶高程4.7m、堤顶宽2.5m,外坡1:1,内坡1:1.5。
3、排涝标准n城镇圩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n农业圩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48小时排出。
4、圩内骨干河道工程标准根据现有的地理环境状况和集水、汇水、排涝要求调整(包括新开、裁弯取直、拓宽加深)圩内骨干河道,并提出以下工程标准:n河口宽度:10~40m[2]n河底高程-0.5~0.5mn河堤坡比1:1.5~1:25、水面率圩内保留水面率(包括骨干河道和调节河道)控制在8%左右,其中圩内骨干河道水面率不得小于5%,并保持合理的河道分布框架。
二、规划内容1、加快圩外河道护岸工程建设,提高江河的防洪能力;2、加大圩内河道清淤力度,全面梳浚圩内河道,综合整治部分主要圩外河道;在总体水系框架和不影响泄洪排涝的前提下,着重对圩内水系中的骨干河道进行规划调整。
规划调整圩内骨干河道、构筑良好圩内水系框架的工程措施:n拓宽加深河道断面过小,河底高程过高,不能满足防洪排涝要求时,则需要拓宽加深。
n裁弯取直因河道曲折多弯而影响河道的集水、引排等功能,则需裁弯取直。
n新开河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新开河道。
3、中心城区联圩调整:对原来以行政界限为联圩边界的联圩重新进行界定。
《昆山市“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中涉及中心城区范围内联圩调整如下:n新北圩与娄南圩合并作吴淞圩n珠江圩与合兴圩合并作合兴圩n夏东圩与镇南圩合并作镇南圩n陈香圩与北大圩合并作北大圩n红峰圩与玉山圩合并作红峰圩另外,规划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其东侧规划新开河(暂名新师姑泾)作为圩外河道,因此本次规划将其作为中心圩、合作圩与庙泾圩新的界线[3],中心城区内原属于中心圩、合作圩的河道划入调整后的庙泾圩。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艳娟

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艳娟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景区开发与管理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班级:旅111姓名:李艳娟学号:111295周庄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周庄古镇简介周庄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昆山、吴江、青浦三市交界之处,坐落在太湖水系的淀山湖滨,始建于1086年,是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先驱。
仅有0. 47km2的古镇却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
最为着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周庄旅游业正式发展始于1989年,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3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二、周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旅游产业增长速度周庄作为旅游景点,资源优厚,品质很高。
周庄是首批国家公布的5A级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周庄的古镇游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1989年4月1日,古镇周庄第一个景点沈厅开门迎宾,营业收入刚到20万元,到2007年,周庄古镇景区实现门票收入超过亿元,再到2010年更成为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地区受益最大的景区,并获得世博“最受欢迎2010奖”。
但从接待游客数量就可以看出周庄的古镇游增长速度之快。
2.硬件设施食:周庄众多餐馆、酒店、主题餐厅,提供丰俭由人的餐饮服务,更有丰富的本地菜肴和名人食客的光临,民宿人家自然健康的家常菜。
但多数餐厅挂着“正宗”“老字号”等招牌,但食品质量却名不副实。
宿:周庄目前的住宿接待形式有:民居客栈、宾馆酒店、精品会所,国际青年旅社,可满足从自助经济型到豪华高标准的不同需求。
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多,但缺少高质量的宾馆酒店。
周庄简介介绍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追求,周庄作 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政策支持
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周庄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 供了政策保障。
周庄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旅游产品单一
01
目前周庄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满足
不同游客的需求。
周庄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周庄概述 • 周庄自然风光 • 周庄人文景观 • 周庄旅游服务设施 • 周庄旅游发展前景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周庄概述
周庄地理位置
所属地区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地理位置
太湖流域,地处江南水乡
周庄历史文化背景
01
02
03
历史沿革
周庄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时期。
01
02
03
04
拓展国际市场
进一步提高周庄的国际知名度 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
深化文化旅游融合
加强周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 承,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
中。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提高 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旅游服务设施完善
周庄拥有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旅游资源丰富
周庄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 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具备发 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
周庄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便 于游客前往。
地方特色鲜明
周庄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和特 色美食,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 的旅游体验。
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打造特色旅游综合体——周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的节地模式

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打造特色旅游综合体——周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的节地模式一、基本情况昆山市祁浜村三株浜自然村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周庄镇中部,位于常嘉高速周庄出口处以东,同周公路以北,北临天花荡、明镜荡,南接太史淀,自然形态优美,人文历史丰富,富有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特色。
三株浜原本是一个经济垫底的自然村落,村里342口人,但常住的只有142人,且多是老人,家家户户靠种地或打工为生,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近年来,昆山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立足于农村“三块地”改革,充分挖掘三株浜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特色,在保留村庄自然风貌肌理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微改造”,“变身”民宿发展新载体,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打造出了“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游旅品牌,开创了独具江苏特色的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节地模式。
二、主要做法(模式特征)1.集智规划设计,引导存量资源提升。
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
早在2017年昆山就实现了“一村一规划”。
为更好地引导三株浜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昆山及时修编、充分汇集镇村布局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等成果,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在不破坏乡村原有风土人情、不迁移原住村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低效闲置土地资源,构建以乡村旅游为基础的土地利用规划总体新布局:一方面,调整和归类农林用地,将现状较为零散的用地适度归并,引导村民种植与休闲、游憩、观赏有关的经济农作物,优化乡村生态基底,带动乡村产业提升;另一方面,从交通道路、水系绿化、村庄景观、田园景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对村内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赋予乡村多元价值,助力乡村文明复兴。
2.集中登记颁证,明晰农村资源产权。
“产权”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收益分配的关键。
为此,昆山市及时开展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进一步明晰乡村资源产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奠定产权基础,从而推动基于闲置宅基地资源整合的乡村旅游民宿新载体的兴起,充分发挥农房登记对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

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以场域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多维空间生产问题,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既涉及到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也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地的空间生产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也影响到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场域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在特定社会空间内,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形成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结构。
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空间生产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府、企业、游客、当地居民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参与到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共同塑造着旅游地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
周庄古镇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周庄古镇也面临着空间生产的问题,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如何协调不同社会力量在空间生产中的利益诉求、如何提升旅游地的空间品质和旅游体验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周庄古镇多维空间生产的深入研究,揭示其空间生产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场域理论与多维空间生产场域理论起源于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学理论,他提出“场域”是一个由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网络,这些关系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认知。
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研究中,场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旅游地的空间生产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机制。
多维空间生产则是指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维度的空间(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如何被创造、转化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史淀
水系——河道、鱼塘 建筑——传统、现代 道路——阡陌纵横
植栽——树木、农作物、水生植物
生物——鸟、鱼、蚌及珍珠 文化——太史淀遗址
白蚬湖
急水荡 (北白荡)
农田
白蚬湖
水面
水体深度
现状照片
生物类型
——特色养殖 :河蚌与珍珠 ——鸟:麻雀、燕子、喜鹊、乌鸦、杜鹃、布谷鸟等 ——鱼 :鲤鱼、鲫鱼、黑鱼、白鲢、白鱼、青鱼等。
区域位置
规划范围 上位规划解读 周庄地域特征 周边区域特征
ecology and culture resource of Taishidian
太史淀生态人文资源
区域位置 location
周庄
区位
规划范围 planning area
总用地:383.69公顷(5755亩) 其中一期用地 170.53公顷(2557亩) 二期用地 213.17公顷(3198亩) 一期用地中: 1、生态湿地用地红线内用地152.66公顷( 2290亩) 2、拟建总部会议用地11.57公顷( 174亩) 其中建设用地约8.0公顷(120亩) 3、北端拟增用地6.13公顷( 92亩) 规划道路以北1.40公顷( 21亩)
Culture
Recreation 休闲理念——主要研究城市居民对于生态休闲的需求特征周庄能提供的特 有文化休闲;郊野休闲、旅游休闲、运动休闲等。
Technology 科技理念——先进的生化水处理技术会将湿地的水体成为有机、流动、充 满活力的水系,成为湿地区自然生态的基本背景。 Education 教育理念——本地区将成为青少年认识自然、体验自然、参与自然活动的 教育基地,人们在这里认知水、植物、生物的和谐共生,感受触觉、嗅 觉、听觉、视觉、味觉的盛宴。
香港湿地公园
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
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天 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新加坡湿地公园
东洞庭湖湿地
西洞庭湖湿地
太湖生态湿地公园 中国现有两种类型的湿地公园,即“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 。 “湿地公园”——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中国目前有18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城市湿地公园” ——中国建设部批准设立。中国目前有26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明镜荡
太史淀生态人文资源
ecology and culture resource of Taishidian
太史淀为周庄镇域内重要的湖泊之一,原湖面 积5560亩,相传为南宋贾似道之庄田,后淹没成湖。 1976年冬围垦成田。在原湖中心筑一河道,称中心 河,全长3500米,宽35 米。 ——摘自《周庄镇志》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Hangzhou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 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 公里,占地约10.08平方公里 (15120亩) ,是目前中国 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 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 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西湖
湿地概念认知及相关类比分析 上位规划解读及湿地资源分析 总体定位研究及用地布局分析 景观概念比选及专项规划分析
concept of landscape and case study
湿地概念认知及相关类比分析
concept of wetland and case study
湿地、湿地公园定义 concept of wetland and wetland park 生态湿地相关案例 cases of wetland
镇域景观系统规划
镇域旅游规划图
周庄地域特征 regional features of Zhouzhuang
古镇水乡风貌 江南田园风光 吴侬人文风情
小桥、流水、人家
认知周庄
1、江南六镇比较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临河形成街市 同里——恬静的水乡,深宅大院 甪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 “中国古桥博物馆”。 乌镇——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 西塘——原生态之西塘、西塘长廊 南浔——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湿地、湿地公园定义: concept of wetland and wetland park
湿地 wetland
1、《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 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2、《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
杭州西湖(5.6平方公里)
周庄太史淀(3.8平方公里)
——荷兰纳尔登湖 荷兰纳尔登湖(4.5平方公里)
周庄太史淀(3.8平方公里)
荷兰纳尔登湖
自然而生态 荷兰第一个被保护的自然区域
成功的湿地公园具备以下共性
1、独特的地域特征 2、适宜的尺度 3、综合功能的载体——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 4、生物的多样性——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等 5、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驰名中外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的湿地公园
如何彰显其特征? 如何协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如何融入古镇的发展文脉? ……
上位规划研解读及太史淀资源分析
main planning and wetland resource analysis
location
planning area main planning analysis regional features of Zhouzhua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Zhouzhuang
规划定位 definition of the planning
——我国履行《湿地公约》《环境保护公约》成果的试验性平台 ——与江南古镇历史文化相呼应的的新型休闲旅游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湿地典型风貌展现的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 ——成为昆山市环太史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核心生态内容
-It is the experiment of China’s performance of “Wetland treat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reaty”. -It is a new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 which reflects historical culture of old towns to south of Yangtze river. -It is an education base for the Youth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typical ecological wetland at the Triangle area of Yangtze river. -It is the main ecological content of Taishidian culture creativity park of Kunshan.
文化遗存——太史淀遗址
根据出土文物研究及南京博物院考古部鉴定,太史淀是一个从原始社会 至宋代先民聚居的村落遗址,早期遗物属良渚文化和印纹陶文化遗存。 出土文物主要包含石器250余件、陶器50余件、古生物骨骼、种子等。
总体定位研究及相关用地布局分析
location and land use analysis
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策略 真实的原生态居住社区与背景
定位思考:
古镇周庄持续发展需要什么? 太史淀生态湿地能提供什么?
周边区域特征分析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Zhouzhuang
周边区域
水体
周边区域
乡村结构
大学
新城 工厂
水乡
周边区域
城市发展
大学
工厂 周边区域 城市发展
planning idea definition of the planning functions land use and layout 规划理念 规划定位 功能构成 用地布局
Ecology
规划理念 planning idea
生态理念——主要研究自然生态的修复与完善,规划区与周庄各组团之间 将共同构建绿色的开放生态系统;环境四季变化与功能的季节关系;自然 生态的水、林、生物与人的关系。 文化理念——即体现周庄独特的历史人文特征。主要研究周庄古镇以及各 旅游组团的文化关联性,体现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
湿地公园 wetland park
1、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 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 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2、 国家林业局的定义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湿地相关案例
——香港湿地公园
Hongkong wetland park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 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 圳的边境,占地61万平方米 (915亩)。这座公园是环境 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相 结合的首个范例。它充分发挥 了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 民休闲娱乐这些截然不同并可 能相悖的多种功能,因此在香 港或整个亚洲都是独一无二的。
Science recognition 教育科普功能 Performance, show, (表演、展示、认知) recognition
苏州周庄太史淀生态湿地总体概念规划
(2008年12月08日)
古镇水乡风貌 江南田园风光
吴侬人文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