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月亮的其他诗词叫法

月亮的其他诗词叫法在古代诗词中,月亮有着各种各样美妙的叫法,每一个别称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诗意。
一、玉兔。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玉兔是月亮常见的别称之一。
这个称呼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传说月宫中住着玉兔,它在月宫里捣药。
把月亮叫做玉兔,就像是给月亮赋予了一个可爱又灵动的形象。
想象一下,在静谧的夜空中,那轮明月就像一只洁白的玉兔,在浩瀚宇宙这个大舞台上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这一称呼让月亮充满了神秘的童话色彩,让人在仰望明月时,不禁联想到那只捣药的小兔子忙忙碌碌的模样。
二、夜光。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夜光这个叫法非常直白又富有诗意。
月亮在夜晚散发出明亮的光辉,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所以古人称它为夜光。
这个名字简洁地概括了月亮在夜间的主要特征——发光。
就好像月亮是夜晚专属的小夜灯,专门为那些在黑暗中赶路的人、为那些在夜里失眠的诗人照亮。
它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存在,其他星星在它的光辉下似乎都成了陪衬,所以“夜光”这个名字虽然简单,却也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月亮的独特之处。
三、素娥。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素娥指的也是月亮。
素有着洁白、纯净的意思,而娥常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月亮皎洁明亮,如同一位冰清玉洁的仙子,所以被称为素娥。
这个称呼把月亮拟人化了,将其想象成一位清冷美丽的女子。
在古人的眼中,月亮就像一位住在月宫的仙女,她孤独而又优雅地俯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每当我们看到那轮明月,仿佛就能看到素娥那清冷的面容,在夜空中静静地散发着她那迷人的魅力。
四、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
对于小朋友来说,月亮又大又圆,洁白无瑕,就像一个白玉做成的盘子。
这个比喻简单而又生动,让人一下子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月亮的模样。
玉盘这个别称充满了童真童趣,也从侧面反映出月亮的形状特点。
当我们抬头看到那轮满月的时候,确实感觉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精致的玉盘悬挂在天空,里面似乎还盛着无尽的神秘和幻想。
月亮的21种称呼

月亮的21种称呼
导读: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外国人对月亮的称呼:古叙利亚人称月亮为“阿斯泰罗”女神;古罗马人称月亮为“狄安娜”女神;古希腊人称月亮为“阿尔忒弥斯”女神。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诗歌中月亮的多种名称

诗歌中月亮的多种名称1、半璧:喻弦月。
本为璜,即半圆玉器。
出自:庚信《望月》:“莫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2、半蟾:半月。
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
出自: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3、半弓:弦月。
出自:元模《春》:“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
”4、半轮:指半圆的月亮。
出自:杜甫《月三首》:“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5、半魄:半圆的月亮。
出自:张子容《碧池望秋月》:“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6、半照:指半边月。
出自:韩屋《寄远》:“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干。
”7、宝鉴:明月的美称。
出自:谢说《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卷,遥看宝鉴空悬。
暗想当年奇遇,美景依然。
”8、宝镜:喻月。
出自:崔护《日五色赋》:“晕藻绘于金轮,聚云霞于宝镜。
”9、宝月:明月。
出自: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
”10、碧华:皎洁的月亮。
出自:李贺《古悠悠行》:“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11、璧月:圆月的美称,取月圆如璧意。
出自:韦庄《咸通》:“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
”12、冰蟾:指月亮。
出自: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13、冰鉴:指月亮,以其清澈如镜。
出自:元穰《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14、冰镜:指月亮。
出自:孔平仲《八月十六日率月》:“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15、冰轮:指月亮。
出自:苏轼《宿九仙山》:“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一、与“兔”有关1、玉兔。
神话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
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
”2、顾兔。
月亮的别名。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
”3、冰兔。
指月亮。
如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兔半升魄。
”4、桂兔。
指月亮。
唐代韩偓《元夜即席》:“桂兔韬光云叶重。
”5、蟾兔。
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代指月。
《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二、与“桂树”有关1、桂月。
传说月中有树曰桂,故称。
《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桂月光。
”2、桂花。
亦称桂华,指月。
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3、桂枝。
指月亮。
唐太宗《辽城望月》:“魄满桂枝圆。
”4、桂轮。
唐代李涉《秋夜题夷陵水馆》:“凝碧初高海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5、桂丛。
指月宫。
清代洪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6、桂宫。
指月亮。
南朝梁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圳寒凄凄生白露。
”7、桂窟。
指月宫。
元代郝经《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露华涨冷濯桂窟。
”8、桂魄。
指月亮。
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
”9、桂蟾。
指月亮。
唐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三、与“蟾蜍”有关1、蟾蜍。
指传说月中有蟾蜍,指代月亮。
如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2、玉蟾蜍。
省称为“玉蟾”或“玉蜍”。
如唐代褚载《月诗》:“玉蟾蜍耀海东头。
”3、蟾轮。
喻圆月。
唐代元凛《中秋夜不见月》:“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
”4、冰蟾。
指月亮。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5、蟾钩。
月牙。
唐夏侯审《咏被中绣鞋》:“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1、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2、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3、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4、白玉盘: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5、玉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6、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7、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8、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9、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10、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11、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12、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13、素丸:素丸何处飞来,照人只是承平就——元好问《长龙吟》14、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 苏武《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外,月亮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外国人对月亮的称呼:古叙利亚人称月亮为“阿斯泰罗”女神;古罗马人称月亮为“狄安娜”女神;古希腊人称月亮为“阿尔忒弥斯” 女神。
moon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外国人对月亮的称呼:古叙利亚人称月亮为“阿斯泰罗”女神;古罗马人称月亮为“狄安娜”女神;古希腊人称月亮为“阿尔忒弥斯”女神。
moon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月亮的美称

月亮的美称月亮的美称月亮的美称有夜光、素娥、玉兔、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玉弓、玉桂、玉盘、顾兔、婵娟、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等。
这些美称的由来: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唐李贺“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
”——明杨慎“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隋明馀庆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唐李贺“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挂青天。
”——宋杨万里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
”——宋张先“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宋苏轼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
”——宋陆游“清宵思爽然,好凉天,瑶台月下清虚殿。
”——明高明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晋张协“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盘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
”——汉张衡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唐刘长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唐李白“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唐张子容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唐白居易“正天淡云闲,明滴溜银蟾似海山。
”——元金仁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明汤显祖“吴刚执斧胡不休,玉兔银蟾犹更留。
”——宋白玉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秋的月亮无疑是最圆、最亮、最美、最牵动人心的月亮。
月亮是夜的灵魂,是夜空中的点睛之笔;中国文化中的月亮不是冰冷的石头、凄凉的荒地,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带给我们一种“温柔的喜悦”。
月亮的美称和雅号

月亮的美称和雅号月亮的美称和雅号有玉兔、素娥、冰轮、玉轮、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钩、玉镜、广寒宫、望舒、纤阿、金波、玉弓、悬弓、团扇、玉桂、银台、玉羊、夜光、清光、太清、玉蟾、素蟾、瑶蟾、圆蟾、金蟾、蟾魂、蟾宫、皓魂、金魄、素魄、圆魄、冰魄、瑶魄、玉盘、金盘等。
月亮指的就是月球。
自古以来关于月亮的称呼可谓非常多,由于月亮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事物,又由于月亮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貂蝉拜月”等。
玉兔:神话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
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
”素娥:嫦娥的代称,亦用作月的代称。
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泠。
”冰轮:指明月。
苏轼《减字木兰花》:“夜半老僧呼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玉轮:圆月如轮,故成月之别名。
宋代卢炳《水龙吟》:“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桂魄:指月亮。
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
”蟾蜍:指传说月中有蟾蜍,指代月亮。
如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月亮的美称和雅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月亮的美称与雅号与“兔”有关1、玉兔。
神话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
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
”2、顾兔。
月亮的别名。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
”3、冰兔。
指月亮。
如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兔半升魄。
”4、桂兔。
指月亮。
唐代韩偓《元夜即席》:“桂兔韬光云叶重。
”5、蟾兔。
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代指月。
《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与“桂树”有关1、桂月。
传说月中有树曰桂,故称。
《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桂月光。
”2、桂花。
亦称桂华,指月。
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3、桂枝。
指月亮。
唐太宗《辽城望月》:“魄满桂枝圆。
月亮的别称

月亮的别称中国古代月亮的别称1、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4、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5、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6、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7、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8、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9、)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总结精选(3)1.满月、如轮、如盘、如镜、银钩、银盘、琼钩、弓月、金轮、月轮、玉鉴、玉弓、玉轮、玉钩、玉盘、飞镜、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琼轮、白轮、冰轮、孤轮、天镜、金鉴、宝鉴、圆轮、轮辉、晶盘、玉帘钩、明弓。
2.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古诗今说,除了“婵娟”,月亮还有哪些美称、代称。
在古代诗人的咏月诗中,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绝对算得上经典佳作。
而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千古绝句。
现代人熟知这句诗,当是邓丽君、王菲等歌星演唱过一首根据苏东坡词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词中有提到“婵娟”,“婵娟”的原意是美貌,孟郊有《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
竹婵娟,笼晓烟”。
“婵娟”也指美女,《桃花扇.传歌》中有这样两句:“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那里的“婵娟”就是美女之意。
但在苏东坡的这首词里,“婵娟”其实不是美女的名字,而是月亮的美称,说月亮像婵娟一样美丽,但愿有情人不论天长地久,也不论千里万里,都能月共一轮,心心相印。
其实,除了人们熟知的“婵娟”这个美称外,月亮还有相当多的美称、代称、别称,这在古代诗词中几乎是俯拾皆是。
先说说依月亮自身之名构成的美称。
古人以阳阴对称日、月,日称太阳或日魂,月称太阴或月魄。
唐.柳宗元有“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梁.简文帝有“珠生月魄,锺应秋霜”,唐.陈子昂有“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南朝.鲍照有“夜轮悬素魄,朝天荡碧空”,元.范椁有“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唐.陆龟蒙有“蟾魄几夜临蕙帐,鱼竿犹尚枕枫汀”,分别把月亮称作太阴、月魄、阴魄、素魄、兔魄、蟾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
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
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
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
结果无
人对上。
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
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
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
“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
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
“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