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行政审批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最新完整版)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最新完整版)

3、基于AI的特色应用:网络监控、安防报警、AI人脸识别、远程智能智慧应用
4、报警系统集成接入
5、数字广播系统集成接入
6、周界控制系统集成接入
7、 LED显示屏联动报警集成接入
8、RFID人员动态集成接入
9、在线巡更系统集成接入
10、外来人员系统集成
11、钥匙管控系统集成接入
12、重要物品管控集成接入
睿利而行
转型
基础管理
提升
转型
综合服务
创新运营
提升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软件园区管委会诉求
软件园区政务公开
▪ 丰富多种渠道 ▪ 信息高效透明 ▪ 数据集中共享
软件园区综合管理
软件园区综合管理
▪ 提升运营效率 ▪ 丰富运营手段 ▪ 优化运营业务
软件园区大数据共享
软件园区企业服务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2020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 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睿利而行
目录 Contents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第一章 第二章
建设背景&需求分析 智慧软件园区总体规划
1、顶层设计原则 3、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5、智慧安防综合管控平台
收入单一
租金、物业管理费 政府扶持
资源整合难
软件园区各类资源(空间、 企业、公众等)未有效利 用
睿利而行
建设方向
产业服务平台 + 互联网 + 共享资源 + 创新运营
大数据+智慧软件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政务云解决方案

政务云解决方案

政务云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政务云解决方案是为政府机构和公共事业部门提供的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政务云解决方案成为了政府机构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

二、解决方案概述政务云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政府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搭建云平台,提供弹性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满足政府机构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同时,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2. 数据中心建设:建设高可用、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存储和管理政府机构的重要数据。

通过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针对政府机构的业务需求,开辟和部署相应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通过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实现政府机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4. 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政府机构的信息安全。

通过网络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数据加密等手段,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5.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政府机构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为政府机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精准性和效率。

6. 人工智能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政府机构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公共安全监控;通过智能客服系统,提供便捷的在线咨询服务。

三、解决方案的优势政务云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便捷:通过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弹性调配和高效利用,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

2. 安全可靠: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政府机构的信息安全。

同时,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3. 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实现政府机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提高管理效能。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26•【字号】常政发〔2022〕82号•【施行日期】2022.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我市“5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数字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2〕44号),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为抓手,整体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率,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服务便捷、治理精准、运行高效、开放透明、公平普惠、安全可控的数字政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行政办公“一网协同”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打造成为现代数字政府新样板。

具体目标是:非涉密系统上云率达到100%,公共数据按需共享率达到100%,应开放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100%,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多跨示范应用场景达到60个以上。

二、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一)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作用,持续推进政务服务PC端向“江苏政务服务网常州旗舰店”集成、移动端向“苏服办APP·常州”和“我的常州”APP汇聚、自助端向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整合。

智慧政务云建设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政务云建设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功能设计
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详细的功能设计和规划。
数据结构设计
确定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方式,设计数据库结构。
系统开发与测试
前端开发
根据设计文档,开发前端界面和交互逻辑。
后端开发
编写服务器端程序,实现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
测试与优化
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上线运行与维护
上线部署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1 2 3
实现政务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
智慧政务云通过构建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分 析、应用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和 质量。
缩短办事流程
通过政务云平台,可以实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 等事项的网上办理,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 间。
加强部门间协同
智慧政务云可以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加强跨 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
项目概述
该项目主要包括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软件开发、数据治理与整合以及 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过程
经过前期调研和规划,进行平台架构 设计、软件开发和测试,最终完成平 台上线和推广。
成果与收益
该平台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了 IT成本,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某省级智慧政务云建设案例
背景介绍
项目概述
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减少硬件投入
智慧政务云采用云计算技术,可 以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和复用, 减少硬件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降低软件成本
智慧政务云可以提供统一的软件平 台和工具,方便各部门进行信息处 理和业务协同,降低软件购置和维 护成本。
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智慧政务云的应用,可以减少 人力投入,将人力资源更多地投入 到核心业务和社会服务中。

行政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3. 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系统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 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治 理能力和水平。
项目社会效益预测与评估
总结词
行政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社会效 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促进社会公平
智能化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政府服务的 影响,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1. 提高社会参与度
组织与人力资源 风险对策
建立健全的项目组织架构和 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 责和分工;加强团队建设和 人员培训,提高团队凝聚力 和专业能力;建立有效的激 励机制,降低人员流失风险 。
法律法规与合规 风险对策
深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行 业标准要求,确保项目建设 和运营符合相关规定;建立 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严格 遵守企业合规要求;同时,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 调,降低合规风险。
法律法规与合规风险
涉及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合规要求等方面的 风险,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技术风险对策
加强技术研发和合作,引入 先进技术和经验,降低技术 实施难度;同时,建立完善 的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及时 发现和解决系统集成风险。
项目管理风险对 策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 ,明确项目进度和质量目标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 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 流;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 降低项目成本超出风险。
行政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 建设方案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3-11-21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建设方案总体概述 • 智能化的服务管理系统 • 智能化的行政审批系统 • 智能化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
目录
• 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实现与优化方案 • 项目建设风险评估与对策 • 项目实施与运行保障 • 项目效益预测与评估

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数据存储与备份
规划数据存储方案,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保 障数据安全。
运行环境
提供合适的软件和操作系统环境,确保系统 顺利运行。
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 授权人员能够访问系统。
数据加密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敏感信息和数据传 输安全。
安全审计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系统操作进行记录和 监控。
漏洞管理
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提高系 统安全性。
07
效益评估与风险控制
效益评估
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信息化系统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
促进信息公开
信息化系统有利于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增强行政部门的公信力。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采集到 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数 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数据可视化
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 数据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 来,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
云计算技术应用
云存储
利用云计算的存储服务,实现数据的集中存 储和备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效率。
加强部门间协作
通过信息化系统整合各部门资源,加 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
高整体行政效能。
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
借助信息化系统,及时发布政务信息 ,增加行政透明度,便于公众了解和 监督。
提升公众满意度
通过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行政服 务,提升公众对行政服务中心的满意 度。
建设原则
安全性原则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建设单位:X年X月X日目录1. 总体设计 (3)1.1. 设计原则 (3)1.2. 技术架构 (5)2. 平台运行核心管理软件 (7)2.1. 综合渠道平台 (7)2.2. 全场景向导式中心门户网站 (8)2.3. 整合建立全区一号通 (9)2.4. 统一服务平台 (9)2.5. 资源融合平台 (9)2.6. 绩效监管平台 (9)3. 平台运行支撑系统 (10)3.1. 服务支撑平台 (10)3.2. 政务服务总线 (11)3.3. 数据中心建设 (11)4. 平台业务内部网络设计 (12)4.1. 行政服务中心内部办公局域网 (12)4.2. 行政服务中心外部办公网 (12)4.3. 行政服务中心监察网 (12)4.4. 政务资源集成中心 (12)5. 中心大厅智慧设施 (12)5.1. 排队叫系统 (12)5.2. 双屏满意度互动系统 (13)5.3. 智能引导系统 (14)5.4. AGM自助服务系统 (14)5.5. 电子填单台 (15)1.总体设计1.1.设计原则依据本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具有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业务复杂等特点,在设计阶段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保障后续建设的顺利衔接和有效执行。

1、全面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程。

除了针对应用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之外,也要就应用运行的基础设施、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使得设计能够全面地满足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需求,尽力避免一些细小但关键构成的遗漏。

行政服务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确保整体效能,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实用先行、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推进具体系统的建设。

2、高可用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应首先考虑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应坚持需求驱动、应用主导方针,以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加强行政监督为目标,应该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

规划和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

系统应该在容错、应急、负载等多方面予以考虑,应有适量冗余及其他保护措施,平台和应用软件应具有容错性、健壮性等,保证系统连续服务。

智慧政务云建设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政务云建设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技术实现
虚拟化技术
实现计算资源池化,提高资源利用 率。
大数据技术
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支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应用支
撑平台。
云计算技术
实现基础设施云化,提供弹性可伸 缩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推荐等应用, 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03
智慧政务云运营模式
运营主体与职责
智慧政务云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场景
政务服务
提供网上办事、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 功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城市管理
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信 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社会治理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类社会问题 进行监测预警和科学决策,提高社会治 理能力。
应急管理
构建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快速响应 和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慧政务云将更加依赖于云计算技
术,实现更加高效、灵活和可靠的计算和存储服务。
0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在智慧政务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政
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分析,提高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03
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应用
区块链技术将在智慧政务云中发挥数据安全、透明和可信的作用,提高
机制建设
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包括资源调度、服务响应、安全防范等机制,确保云平台 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
运营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使用率、服务满意度、 安全事件发生率等,对云平台的运营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和机制,持续优化云平台 的运营效果,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审批中心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运营解决方案1目录第1章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43)1.1、行政审批中心定义 (43)1.1.1、集约化 (43)1.1.2、物联网接入 (43)1.1.3、GIS地图集成 (44)1.1.4、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44)1.2、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45)1.2.1、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 (45)1.2.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45)1.2.3、优化营商环境 (45)1.2.4、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45)1.2.5、积累与创新驱动 (45)1.3、技术背景 (46)1.3.1、云计算 (46)1.3.2、4G网络 (46)1.3.3、多媒体通信 (46)1.3.4、图像智能分析 (47)1.3.5、物联网 (47)1.3.6、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47)第2章需求分析 (48)2.1、管理现状及分析 (48)2.1.1、用户身份平台不统一 (48)22.1.3、安防平台不完善 (49)2.1.4、没有有效的分析机制 (49)2.1.5、综合管理无法可视化 (49)2.2、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分析 (49)2.2.1、系统信息共享不足 (50)2.2.2、业务应用效果不佳 (50)2.2.3、数据处理不够先进 (50)2.2.4、服务实战效能不够 (51)2.3、现阶段业务需求 (51)2.3.1、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 (51)2.3.2、进一步提升应用效能 (52)2.3.3、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52)2.4、解决之道 (52)2.4.1、物联网接入 (52)2.4.2、事件联动 (53)2.4.3、应急指挥 (53)2.4.4、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53)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55)3.1、设计依据 (55)3.2、设计原则 (58)3.2.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58)3.2.2、优先改造、降低成本 (58)33.2.1、事前、事中、事后原则 (58)3.3、设计理念 (59)3.3.1、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59)3.3.2、合理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60)3.3.3、标准化与开放性的统一 (60)3.3.4、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60)3.3.5、易管理性和易维护性的统一 (61)3.4、建设目标 (61)3.4.1、以“联动”为核心建设合成作战平台 (61)3.4.2、以”数据”为基础搭建底层数据应用 (62)3.4.3、以“共享”为目的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63)3.4.4、以“快捷”为目标联动多个平台终端 (64)3.4.5、以“实战”为根本建设实用应用平台 (65)3.5、建设意义 (65)3.5.1、增强行政审批中心安全防范工作 (65)3.5.2、大数据可视化管理 (66)3.5.3、增强行政审批中心日常管理 (66)3.5.4、办公业务自动化、电子化 (66)第4章行政审批中心顶层设计 (67)4.1、行政审批中心运营指挥中心 (67)4.2、综合管理展现可视化平台 (68)4.3、目标定位 (69)44.3.1、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审批中心 (69)4.3.2、以人为中心的行政审批中心 (70)4.4、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内容 (70)4.4.1、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70)4.4.1.1、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数据管控 (70)4.4.1.1.1、数据管控标准 (70)4.4.1.1.2、数据管控核心 (71)4.4.1.2、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展现模式 (72)4.4.1.2.1、可视化大屏显示 (72)4.4.1.2.2、领导驾驶舱 (72)4.4.1.2.3、3D可视化分析 (73)4.4.1.2.4、数据中心蓝图 (74)4.4.1.2.5、可视化数据分析 (75)4.4.2、GIS地图综合监控平台 (76)4.4.2.1、电子地图综合管控平台 (76)4.4.2.2、可视化指挥调度 (76)4.4.3、智慧安防综合管控平台 (78)4.4.3.1、方案设计 (78)4.4.3.2、方案特色 (79)4.4.4、智慧决策智能调度平台 (80)4.4.5、智慧门户综合应用平台 (81)4.4.6、智慧运维综合管控平台 (81)4.4.6.1、指挥调度 (81)4.4.6.2、故障全生命周期管理 (82)54.4.7、智慧物联综合管控平台 (85)4.4.8、集约化一卡通管理平台 (85)4.4.9、智慧能源监管平台 (87)4.4.10、智慧节能监管平台 (87)4.4.11、设施预定管理平台 (87)4.4.12、行政审批中心运营管控平台 (88)第5章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详细设计 (89)5.1、大数据创新平台设计 (89)5.1.1、采集整合服务 (89)5.1.1.1、现状分析 (89)5.1.1.2、设计思路 (90)5.1.1.2.1、爬取方式 (90)5.1.1.2.2、购买方式 (91)5.1.1.2.3、合作方式 (91)5.1.1.2.4、数据整合 (91)5.1.1.3、设计内容 (92)5.1.1.3.1、互联网原始数据采集 (92)5.1.1.3.2、互联网合作伙伴数据采集 (94)5.1.1.3.3、其他部门数据采集 (94)5.1.1.3.4、社会机构和商业组织数据采集 (94)5.1.1.3.5、数据整合 (95)5.1.1.4、分步建设 (95)65.1.1.4.2、互联网合作伙伴数据 (96)5.1.1.4.3、国家其他部门数据 (96)5.1.1.4.4、社会机构和商业组织数据 (96)5.1.1.5、运营方式 (97)5.1.2、质控治理服务(云平台) (98)5.1.2.1、质量规则 (100)5.1.2.2、自动化监控数据流转 (100)5.1.2.3、数据比对 (101)5.1.2.4、数据检测 (102)5.1.2.5、数据质量评分 (102)5.1.3、数据资源服务(云平台和智慧城市) (103)5.1.3.1、架构设计 (103)5.1.3.2、服务总线 (104)5.1.3.2.1、服务总线架构 (105)5.1.3.2.2、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106)5.1.3.2.3、服务目录 (106)5.1.3.2.4、服务授权 (107)5.1.3.2.5、服务网关 (107)5.1.3.2.6、服务监控 (108)5.1.3.2.7、服务SDK (109)5.1.3.3、数据超市 (109)5.1.3.3.1、数据多维展示 (109)5.1.3.3.2、数据检索 (110)75.1.3.3.4、数据评分、评论 (110)5.1.3.3.5、数据可视化 (111)5.1.3.3.6、数据行政审批中心 (111)5.1.3.3.7、数据反馈 (112)5.1.4、数据资源服务 (112)5.1.4.1、数据目录创建 (112)5.1.4.1.1、数据目录申请 (112)5.1.4.1.2、数据集目录完善 (113)5.1.4.1.3、数据目录初始化 (114)5.1.4.2、标签生成 (114)5.1.4.3、目录审批管理 (114)5.1.5、数据洞察服务(云平台) (115)5.1.5.1、数据挖掘 (115)5.1.5.2、数据可视化 (120)5.1.5.2.1、地图 (120)5.1.5.2.2、图表 (122)5.1.6、数据开放服务 (131)5.1.6.1、数据开放目录管理 (131)5.1.6.1.1、目录设计 (131)5.1.6.1.2、数据开放目录的梳理 (132)5.1.6.2、数据开放加工机制 (132)5.1.6.2.1、数据再整理 (132)5.1.6.2.2、数据失真 (133)85.1.6.4、数据开放生命周期管理 (135)5.1.6.4.1、数据规划设计 (135)5.1.6.4.2、数据运行维护 (136)1.待发布数据集 (136)2.数据集目录查询 (136)3.数据集更新 (136)4.数据集目录修改 (137)5.数据集目录下线 (137)6.数据集目录删除 (138)5.1.6.4.3、数据绩效评价 (138)5.1.6.5、数据开放授权管理 (138)5.1.6.6、开放服务管理机制 (139)5.1.6.6.1、数据目录申请流程 (139)5.1.6.6.2、数据集目录完善 (140)5.1.7、信息安全中心设计 (141)5.2、行政审批中心云安全风险分析 (141)5.2.1、行政审批中心云环境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 (141)5.2.2、行政审批中心云环境面临的新型安全威胁 (142)5.2.2.1、IaaS安全威胁 (142)5.2.2.2、PaaS安全威胁 (164)5.2.2.3、DaaS安全威胁 (174)5.2.2.4、SaaS安全威胁 (181)5.2.2.5、运维服务安全威胁 (187)95.2.2.6、威胁来源与安全防护的核心资源 (187)5.2.3、行政审批中心云安全建设方案 (191)5.2.3.1、IaaS层安全建设方案 (191)5.2.3.1.1、规划安全域 (192)5.2.3.1.2、安全池建设 (194)5.2.3.2、PaaS平台安全 (199)5.2.3.2.1、方案总体设计 (199)5.2.3.2.2、软件健康上线 (200)5.2.3.2.3、服务中间件安全 (203)5.2.3.2.4、PaaS平台高可用性 (205)5.2.3.2.5、PaaS平台运维集中管控 (208)5.2.3.3、DaaS层安全建设方案 (209)5.2.3.3.1、云数据防泄漏系统 (209)5.2.3.3.2、数据服务安全使用体系 (211)5.2.3.4、SaaS层安全建设方案 (213)5.2.3.4.1、云应用访问控制 (213)5.2.3.4.2、应用攻击防护 (218)5.2.4、安全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219)5.2.4.1、日志池 (225)5.2.4.2、日志审计倒查系统 (227)5.2.5、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方案 (232)5.2.6、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232)5.2.6.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232)5.2.6.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233)105.2.6.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234)5.2.7、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35)5.2.7.1、服务宗旨 (235)5.2.7.2、行政审批中心云中心服务体系架构 (236)5.2.7.2.1、组织管理模式层 (236)5.2.7.2.2、制度规范层 (237)5.2.7.2.3、技术支撑层 (237)5.2.7.3、体系建设内容 (237)5.2.7.2.4、组织模式 (238)5.2.7.2.5、管理制度 (239)5.2.7.2.6、管理流程 (240)5.2.7.2.7、绩效考核 (240)5.2.7.2.8、运维费用 (240)5.2.7.2.9、技术支撑 (241)5.2.8、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内容 (242)5.2.8.1、驻场服务支持 (242)5.2.8.2、搬迁服务 (245)5.2.8.3、系统迁移 (246)5.2.8.4、云托管服务 (247)5.2.8.5、二次开发服务 (248)5.2.8.6、其他增值服务 (249)5.2.8.7、突发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预案 (258)5.2.8.8、驻场运维服务目录 (259)5.2.8.9、云运维术语 (266)115.2.9、云计算中心监控方案和排障方法 (267)5.2.9.1、有效支持多种监控类型 (267)5.2.9.2、安全可靠的监控手段 (268)5.2.9.3、监控分类 (268)5.2.9.4、排障方法 (271)5.2.10、体系建设的效果分析 (271)5.2.11、系统迁移方案规划 (274)5.2.12、迁移原则 (274)5.2.13、迁移步骤 (274)第6章GIS地图综合监控平台 (276)6.1、系统联动 (276)6.1.1、门禁与监控系统的联动 (276)6.1.2、报警管理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 (277)6.1.3、消防与门禁系统联动 (278)6.1.4、OPC联动和远程控制计划 (279)6.1.5、门禁报警、报警、消费系统、考勤系统等与LED信息系统联动 (280)6.1.6、门禁、报警等与短信、微信系统联动 (281)6.1.7、OPC联动 (281)6.2、电子地图综合管理 (282)6.2.1、简洁、使用、方便的电子地图 (282)6.2.2、视频联动 (284)6.2.3、进出记录实时监控 (285)6.2.4、实时监控功能 (288)126.2.5、远程操控管理 (289)6.2.6、刷卡、报警、设备异常、通信状态等查看监控视频 (290)6.2.7、地图编辑和设置 (290)6.2.8、门禁的监控和控制 (292)6.2.9、视频实时监控 (294)6.2.10、周界报警 (295)6.2.11、图像抓拍 (296)6.2.12、数据查询 (298)第7章智慧安防综合管控平台 ....................................................................................... - 300 -7.1、总体设计理念 (300)7.1.1、横向集成理念........................................................................................................ - 300 -7.1.2、纵向贯通理念........................................................................................................ - 300 -7.1.3、综合管理的理念................................................................................................... - 301 -7.1.3.1、智能运维管理.................................................................................................................. - 301 -7.1.3.2、智能分析............................................................................................................................ - 301 -7.1.3.3、人员管理............................................................................................................................ - 301 -7.1.3.4、预警研判............................................................................................................................ - 301 -7.1.3.5、技术创新的理念.............................................................................................................. - 302 -7.2、总体架构设计 (302)7.2.1、系统架构................................................................................................................. - 302 -7.2.2、行政审批中心网络拓扑图................................................................................. - 302 -7.2.3、总体拓扑图 ............................................................................................................ - 303 -7.2.3.1、行政审批中心指挥中心 ............................................................................................... - 303 -137.2.3.2、监管支队、监管总队指挥中心 ................................................................................. - 304 -7.3、方案的亮点 . (304)7.3.1、单目全景、不留死角.......................................................................................... - 304 -7.3.2、慧眼识人、极速响应.......................................................................................... - 305 -7.3.3、智慧存储、极致安全.......................................................................................... - 306 -7.3.4、横向集成、业务融合.......................................................................................... - 307 -7.3.5、应急指挥、全局把控.......................................................................................... - 308 -7.3.6、智慧分控室、权益保障..................................................................................... - 309 -7.3.7、智能运维、全面掌控.......................................................................................... - 309 -7.3.8、三维地图、立体防控.......................................................................................... - 310 -7.4、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 (312)7.4.1、视频监控系统集成接入..................................................................................... - 312 -7.4.2、门禁系统集成接入 .............................................................................................. - 314 -7.4.3、报警系统集成接入 .............................................................................................. - 316 -7.4.4、数字广播系统集成接入..................................................................................... - 318 -7.4.5、周界控制系统集成接入..................................................................................... - 319 -7.4.6、LED显示屏联动报警模块................................................................................. - 320 -7.4.6.1、声光报警联动.................................................................................................................. - 320 -7.4.6.2、大屏自动切换.................................................................................................................. - 321 -7.4.6.3、枪球联动球机.................................................................................................................. - 321 -7.4.6.4、模糊图像还原应用......................................................................................................... - 321 -7.4.7、巡更系统集成接入 .............................................................................................. - 322 -7.4.8、巡检人员呼叫系统集成接入............................................................................ - 323 -7.4.9、LED显示系统集成接入...................................................................................... - 324 -147.4.10、人、车进出管理系统集成接入 ....................................................................... - 324 -7.5、综合安防业务应用平台.. (325)7.5.1、综合智能业务管理 .............................................................................................. - 325 -7.5.1.1、值班督察智能化.............................................................................................................. - 325 -7.5.1.2、智能后检索功能.............................................................................................................. - 325 -7.5.1.3、视频智能分析功能......................................................................................................... - 326 -7.5.1.4、人脸检测识别功能......................................................................................................... - 326 -7.5.1.5、一体化联防体系.............................................................................................................. - 327 -7.5.1.6、报警分级管理.................................................................................................................. - 327 -7.5.1.7、报警联动............................................................................................................................ - 328 -7.5.1.8、预案管理............................................................................................................................ - 330 -7.5.1.9、视频巡查............................................................................................................................ - 331 -7.5.2、业务系统综合日志管理..................................................................................... - 331 -7.5.3、日常工作检查督导 .............................................................................................. - 332 -7.5.4、安保人员值班管理 .............................................................................................. - 333 -7.5.5、安保人员信息管理 .............................................................................................. - 333 -7.5.6、预案管理................................................................................................................. - 334 -7.5.7、安保人员值班管理系统..................................................................................... - 335 -7.5.8、应急演练系统模块 .............................................................................................. - 335 -7.5.9、安保人员值班管理系统接入模块................................................................... - 336 -7.5.10、视频巡逻功能........................................................................................................ - 336 -7.5.11、巡视自动排班........................................................................................................ - 336 -7.5.12、警情案件管理........................................................................................................ - 337 -7.5.13、警情随时发布........................................................................................................ - 337 -157.5.15、统计报表................................................................................................................. - 338 -7.5.16、统计分析决策........................................................................................................ - 338 -7.6、智慧安防平台优势 .. (339)7.6.1、数字化集成 ............................................................................................................ - 339 -7.6.2、全覆盖监控 ............................................................................................................ - 339 -7.6.3、多样化存储 ............................................................................................................ - 340 -7.6.4、电子地图综合管控 .............................................................................................. - 340 -7.7、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 (343)7.7.1、监控系统设计........................................................................................................ - 344 -7.7.1.1、行政审批中心指挥中心 ............................................................................................... - 344 -7.7.1.2、行政审批中心一级指挥中心...................................................................................... - 344 -1.1.1.1二级监控中心 ......................................................................................................................... - 346 -7.7.1.3、监管及其他值班室......................................................................................................... - 347 -7.7.1.4、分控终端............................................................................................................................ - 348 -7.7.2、智能分析应用........................................................................................................ - 349 -7.8、门禁管理系统 (350)7.8.1、系统拓扑图 ............................................................................................................ - 352 -7.8.2、系统功能................................................................................................................. - 353 -7.8.2.1、与监控系统联动.............................................................................................................. - 353 -7.8.2.2、实现对指定区域分级、分时段的通行权限管理................................................. - 353 -7.8.2.3、实时显示、记录所有事件数据;............................................................................. - 353 -7.8.2.4、反潜回、防尾随设计.................................................................................................... - 354 -7.8.2.5、支持门互锁功能.............................................................................................................. - 354 -167.8.2.7、系统支持多种开门方式 ............................................................................................... - 355 -7.8.2.8、多指关联............................................................................................................................ - 355 -7.8.2.9、支持防胁迫密码输入功能........................................................................................... - 355 -7.8.2.10、系统可采集各种事故信号(火警、匪警等),及时记录并报警.................. - 356 -7.8.2.11、抓拍功能............................................................................................................................ - 356 -7.8.2.12、控制器可脱机工作......................................................................................................... - 357 -7.8.2.13、电子地图远程开门......................................................................................................... - 357 -7.8.2.14、多级权限............................................................................................................................ - 357 -7.8.2.15、设备运行状况监控......................................................................................................... - 357 -7.8.2.16、报警系统联动、紧急开门........................................................................................... - 358 -7.8.2.17、应急蓄电池供电.............................................................................................................. - 358 -7.8.2.18、强制关门功能.................................................................................................................. - 358 -7.8.2.19、里外校验开门模式......................................................................................................... - 359 -7.9、在线巡更管理系统 (359)7.9.1、电子地图、巡更路线、巡更点 ....................................................................... - 362 -7.9.2、巡更人员、巡更班组.......................................................................................... - 364 -7.9.3、巡更班次、巡更排班.......................................................................................... - 364 -7.9.4、巡更计划................................................................................................................. - 366 -7.9.5、报警记录显示和查询.......................................................................................... - 366 -7.9.6、巡更记录、漏巡等记录查询............................................................................ - 367 -7.9.7、能够按以下查询某个日期段内的巡更刷卡记录:区域、巡更路线、巡更点、巡更人员和间、巡更人巡更班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