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1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一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A级·学考达标练[2022·江苏省江阴高一期末]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示意图(图中的线示意形成沙丘的沙层)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 )2.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应在( )①沙丘陡坡一侧②沙丘缓坡一侧③沙丘移动的前方④沙丘移动的后方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家自制了一种集沙仪器,通过收集大风中的沙粒来研究风沙流情况。
图1是沙丘中集沙仪的安置位置示意图,图2是集沙仪剖面示意图(①~⑩为收集沙粒的管子)。
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风、水共同侵蚀D.风、水共同沉积4.管子内沙粒最多的是( )A.① B.②C.⑨ D.⑩海岸按照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
图1示意泥质海岸,图2示意基岩海岸及其各种地貌。
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图示中泥质海岸和基岩海岸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海水搬运 B.流水沉积、海水侵蚀C.流水侵蚀、海水侵蚀 D.流水搬运、海水沉积6.图2中各种地貌类型形成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按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B.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洞C.海蚀拱桥——海蚀洞——海蚀柱D.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十一常见地貌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后作业提高十一常有地貌种类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专门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2题。
)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由是()A.风力侵害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2.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专门貌发育越典型②天气越润湿,喀斯专门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益于喀斯专门貌的发育④喀斯专门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分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有大批的石灰岩散布,长久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专门貌。
第2题,水的溶蚀作用不单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且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含量与生物的活动亲密有关。
答案:1.C 2.C蛇曲是像蛇同样曲折的河流地貌。
以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4.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害作用、乙—聚积作用B.甲—侵害作用、乙—侵害作用C.甲—聚积作用、乙—聚积作用D.甲—聚积作用、乙—侵害作用3~4.分析:第3题,图中河流呈曲折形态,主假如由凹岸侵害、凸岸聚积形成的。
第4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害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聚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3.C 4.A牛轭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河流古迹湖。
以下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一样阶段。
据此达成5~6题。
5.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一样阶段,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6.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①地转倾向力的影响②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③凸岸侵害、凹岸聚积④凹岸侵害、凸岸聚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6.分析:第5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跟着流水对河面的冲洗与侵害,河流越来越曲,最后致使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本来曲折的河流被荒弃,形成湖泊,因这类湖泊的形状好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全国高一地理课时练习(2023年下半年)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下列关于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B. 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C. 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D. 水库盛行下沉气流【2】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A. 午后2时左右B. 午夜前后C. 日出前后D. 正午前后【答案】【1】B【2】C【解析】【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水库为低压,裸地和林地为高压,在同一水平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故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B对,A错;裸地相对于水体,比热容较小,温差较大,故C错.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水库处气压较低,故垂直方向上气流受热上升,故D错.【2】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说明是气温最低时,由于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刻是日出前后,故本题只能选D。
选择题暑假期间,山东省济南市的某同学到本省沿海的威海市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A. 陆地气温较低B. 正值白天C. 海面气压较低D. 正值夜晚【2】造成上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B. 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C. 水平气压梯度力D. 地转偏向力【答案】【1】B【2】B【解析】【1】图中应正值白天,故B正确,D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压高,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压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陆风。
A图中应发生在陆地气温较高时,故A错误;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面气压较高,故C错误。
【2】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
全国2023年高一地理后半期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铁路运输量少B. 公路运输装卸方便C. 公路运输成本低D. 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答案】D【解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取先根据货运需求,结合运距、运量、运费,最后决定运输方式。
山区客货运量虽小,但不是优先选取公路的主要原因,A错误。
公路运输装卸方便,可门对门运输,灵活性强,促使山区选择公路运输,但不是主因,B错。
公路运费受距离影响较大,运输费用较高,C错误。
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故通常优先选公路而不是铁路,D错误。
选择题有关山岳对交通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不能修铁路②山岳地区的交通方式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③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脊上,便于观光④山岳地区修铁路应因地制宜,规划好方案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B【解析】山岳地区公路建设难度较低、成本低,所以山地以公路运输为主,其次才是铁路,②正确。
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铁路难度大、成本高,较少选择修建铁路,而不是不能修建,修铁路应因地制宜规划好方案,①错误,④正确。
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要考虑地形因素,较少分布在山脊上,山脊修建难度太大,对当地环境破坏较大,③错误。
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对图示地区交通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 修建交通运输干线,成本高,难度高B. 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C. 修建的公路一般比较平直D. 河流众多,可以以水运为主【答案】A【解析】根据经纬度结合等高线判断,该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活跃,地质复杂,山区修路难度大难度大,成本高,A正确。
本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质条件复杂,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线路的选取需要谨慎,B错误。
山区公路的修建沿等高线修建,降低坡度,所以弯曲程度大,C错误。
本区河流众多,但地势落差大,不利于水运,D错误。
选择题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 (比例尺为1:100 0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1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海水的运动A级·学考达标练人类的某些运动往往和海水运动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是在夏威夷旅游的游客所拍摄的某项海上运动,该海上运动利用了()A.海浪的能量B.潮汐的能量C.洋流的能量D.海啸的能量2.下列海水运动形成与风无关的是()A.海浪B.潮汐C.洋流D.风暴潮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
2020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
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4.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A.6时B.11时C.16时D.21时[2023·北京昌平区模拟]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支势力较强的洋流,这支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洋流是()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6.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冬暖夏凉D.温和多雨下图为某海区洋流分布图。
据此完成7~8题。
7.有关图中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甲为寒流B.乙为暖流C.丙为寒流D.丁为暖流8.有关图中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缩短了欧洲至北美洲的航行时间C.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渔场D.抑制了不同纬度海区的热量交换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简述判断依据。
(2)在澳大利亚大陆东侧洋流所在海域画两条过洋流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 第11课时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中东、欧洲西部课时练习(一)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二部分第11课时东半球其他的地区——中东、欧洲西部一、选择题中东地区不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读中东地区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五海”中不是真正的海的是( )A.①B.②C.③D.④D [里海地处内陆,与海洋和其他湖泊无联系,是一个内陆湖。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D.黑海及其沿岸地区A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013·上海高考)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家纷至沓来……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4.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3.C 4.A [第3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
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
第4题,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
所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
]下图是世界四个著名的海峡或运河图。
读图,回答5~7题。
5.扼守世界“石油宝库”海运出口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6.全部属于一个国家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7.大致与北京纬度相当的是( )A.①B.②C.③D.④5.D 6.B 7.B [第5题,“石油宝库”指波斯湾,其海运出口为霍尔木兹海峡,是图中的④。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1含答案

课时作业11大气热力环流一、选择题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图为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A.阳伞效应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热力环流2.图中房后山林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增大夜晚房屋前后的温差,便于纳凉B.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空气湿度C.增加白天房屋前后的温差,便于通风D.减小白天房屋前后的温差,便于通风江西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省内最大湖泊O周边的湖陆风进行了研学活动,下图为四个观测点(①~④)(图1)及某观测点一天中风速示意图(图2)。
据此完成3~4题。
3.一天中风速示意图绘制的观测点是()A.①B.②C.③D.④4.由图可知,一天中该地()A.陆风最大风速大于湖风B.湖风为西风,陆风为东风C.湖风持续时间长于陆风D.湖陆温差最大时约为14时广东省不少地方都有中秋“烧番塔”的习俗,祈求来年丰收,阖家幸福,火苗高就代表吉祥。
下图为“烧番塔”实景图(图甲)和过程原理图(图乙)。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图乙所示“烧番塔”过程原理不同的是()A.城市风B.火山喷发C.山谷风D.海陆风6.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值的大小关系是()A.①>③B.③>②C.①<④D.②<④某同学在参观古村落时,发现房子之间由宽、窄巷子间隔组成。
窄巷子与房间窗户相通,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光照时间短。
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宽巷、窄巷各自的作用是()A.采光和通风B.通风和遮阳C.防盗和防火D.行车和行人8.窄巷也叫做冷巷,能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其地理原理是()A.热岛效应B.狭管效应C.热力环流D.保温作用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发明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集中、极具隐蔽性的火灶,深受野外单兵和户外生存者的喜爱。
图左为“德克塔火洞景观图”,图右为“德克塔火洞剖面示意图”。
2023年高一地理下册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 侵人岩B. 喷出岩C. 变质岩D. 沉积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特征。
具有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选择题玄武岩可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的外墙装饰、市政道路、广场、住宅小区的地面铺装,更是各类仿古建筑、欧式建筑、园林建筑的首选石材。
从岩石的分类来看,玄武岩属于()A. 侵入岩B. 喷出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有气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选择题某校学生到野外郊游,发现此地的人利用当地的石灰岩建了一座水泥厂。
该地岩石具有的特点是()A. 具有片理构造B. 有流纹或气孔C. 有层理构造,可能找到化石D.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石灰岩属沉积岩,其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可能找到化石,其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A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选择题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 页岩、石灰岩B. 砾岩、大理岩C. 砂岩、玄武岩D. 石英岩、花岗岩【答案】A【解析】试题有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页岩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选择题“仙人烟囱”位于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的腹地卡帕多奇亚。
据介绍,喷出的大量岩浆冷却、钙化,凝固成的风化岩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外力作用侵蚀出一条条沟壑,便形成了陡峭的神奇烟囱景观。
结合材料分析“仙人烟囱”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 花岗岩B. 大理岩C. 石灰岩D. 玄武岩【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仙人烟囱”是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风化岩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岩浆喷出地表后多形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形成的,大理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石灰岩为沉积岩,故ABC 错误,该题选D。
选择题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名贵建材已用于普通家庭的装潢,大理石(岩)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A. 大理石(岩)价格昂贵,用它装潢,显示富有B. 大理石(岩)质地坚固,美观耐用C. 大理石(岩)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D. 大理石(岩)能够较好地调节室内气温,使室内冬暖夏凉【答案】B【解析】大理石(岩)是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而成,是一种变质岩;主要由粒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组成,一般是白色或带有黑、灰、褐等颜色的花纹,有光泽,质地坚固,美观耐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故B 正确;依据材料,该建筑材料已用于普通家庭装修,故A错误;CD 大理石(岩)无此作用,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选择题
1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热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2. 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3. 从土壤条件来分析,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在
A.广泛分布红壤的地区 B .广泛分布盐碱土的地区
C.肥沃的冲积平原 D .黑土分布广泛的温带草原
4. 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B .地形C .土壤D .水分
5. 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A.运费少 B .质量高C .科技含量高D .生产资
料投入多
6. 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
B. 因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区都能发展种植业
C. 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粮食、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D. 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
政府政策有关
左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
变化过程。
据图完成7〜8题。
7. 图中所示的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 是
A. 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 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 灌溉水源、大棚
D. 优良品种、城市
8. 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 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B .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 .科技的发展
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回答9〜10题。
9. 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 B .国家政策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 D .气候条件的差异
10. 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 .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 热条件不一样
C .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 .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 产方式不一样
二、综合题
(1 )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适
当方框内:
①土壤②地形③政策
④市场⑤交通运输
(2) 如对A B
因素利用不
11.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劳力 B ------------------------------- 废渣,废水
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__________________ ;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 ____________ ;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12.阅读材札回答冋题。
材料一从浙江出口到欧关的香茹原来走海运至少癸丰介月时间,形横到査茹保稣度。
弼浙江磐安一菇农在姜国加州摩根山高山农业菇矣料植场承包了30亩地‘请了8名荃西孑人科植杏菇。
他将接种、发茵等工序在国内左成,再捋培育好的菴棒运到矣国,采捅的杏茹直接通过当她的销售金业钥售,使姜国消费者能吃到当夭采摘的蒔杏茹。
材料二萌棒是腊将杂木盾(78%人麦抿(20%}、锹1%卜石膏(1%}均匀涯合,装入塑料卑,经过一系列技禾处理后,再接上茵种.
⑴加州的农业生产居美国第一,果蔬生产占美国的一半。
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
(2討斤江的菇农去美国承包菇类种植场,其区位因素主要o
(3}试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经营方式的合理性。
(4丄“菌棒属于原材札通关比香菇方便;日本和韩国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菌棒。
”试从环境的角度分析日本和韩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菌棒的原因。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A
2.B
3.C
4.C
5.A
6.D
7.C
8.A
9.D 10. C
10. (1) B A C E D(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3〉E (4)地形.气候(,热土壇
加州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和光照充分,但夏季降水少,容易发生旱灾。
(2沖场广阔,接近市场
(3丙」用了美国现有的农业基础倚山农业菇类种植场投入了相对廉价的墨西哥劳动力,利用了美国的销售公司进入市场,通过原料和技术的输出,发挥了生产环节中的各个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菌棒的主要原料是杂木屑,菌棒作为原材料进口,关税较低。
日本和韩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菌棒生产香菇,其实质是进口木材,减少对本国林木的砍伐,保护本国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