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刑技 痕迹检验学分重点

刑技 痕迹检验学分重点

宇宙中一切事物运动留下的印记或迹象成为痕迹。

按照痕体的不同可以将痕迹分为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和特殊痕迹等。

按形态可以分为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按可视性可分为显在痕迹和潜在痕迹,等等。

形象痕迹的形成有三要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

手纹(详情请看书)29手纹,是指分布生长在人的手指掌面上的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成,包括指头纹、指节纹和手掌纹。

手纹可以分为的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乳突花纹:由许多乳头状突起排成的线条称为如图纹线,简称乳突纹;由许多乳突纹线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称为乳突花纹。

与乳突纹并行的凹线称为小犁沟屈肌褶纹:手指关节及手掌一定部位上所固有的粗大明显的沟纹称为“屈肌褶纹”,简称屈肌线。

皱纹:由于皮肤张弛、堆积活动所形成的细小而浅表的沟纹称为“皱纹”。

手纹的特点①具有人各不同的特殊性②具有终生基本不变的特殊性③具有触物留痕的客观性④具有认定人身的直接性手印的分类(详情请看书)P31一、按照表面形态变化分类。

手接触客体在其表面留下印痕,引起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

因此,手印可以分为立体手印和平面手印。

二、按照附着物变化状态分类。

依据附着物的变化状态,手印可以分为加层手印和减层手印。

乳突纹线的三角,就是指三个系统的纹线汇合构成三角状的部位,称为三角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详情请看书)P33一、弓型纹弓型纹是指由外围和根基两个系统所构成没有内部系统的花纹。

依其形态又分弧形纹和帐形纹两种。

二、箕型纹箕型纹是指内部花纹中心由一条或一条以上完整的箕型线所组成,通常具体有三个系统、一个三角花纹。

具体分为开口箕和闭口箕两种。

三、斗型纹斗形纹是指内部花纹中心由一条或一条以上完整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或曲形线等所组成,通常由三个系统、两个花纹角的花纹。

依其花纹内部形态,可以分为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双箕斗四种。

四、混杂型纹是指内部花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纹型组成、或形成畸特、结构杂乱而无法归入弓箕斗。

痕迹检验学_史力民_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学_史力民_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对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特殊痕迹)的发现、提取、分析方法及常规检验技术。

二、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各种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对象:本科:文检专业方向、视听资料专业方向、交通安全专业。

教学时间:第三学期,总学时:48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痕迹检验学》课讲授大纲第一章绪论(4学时)重点:1.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2.痕迹检验的程序难点:1.同一认定原理及应用第一节痕迹与痕迹检验的概念(0.5)第二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0.5)第三节寻找、发现、采取、记录痕迹(1)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0.5)第五节痕迹检验的程序(0.5)第六节痕迹检验的工作原理(1)第二章手印检验(14学时)重点:1.指纹的分类体系及其应用价值2.手纹特征的种类及其应用3.手印显现常规方法4.现场手印的分析步骤及方法5.手印鉴定的程序、步骤及方法难点:1.手纹特征的特定性及稳定性表现2.手印显现方法的要求和适用条件3.手印分析中诸特征的综合运用第一节手印的特点和作用(2)一、手印与指纹二、指纹的特点三、手印的作用第二节手印的形成与分类(1)一、手印的形成二、手印的分类第三节指纹的特征(3)一、乳突纹线的形态二、指头的基本类型三、手掌乳突花纹四、乳突花纹的细节特征第四节现场手印的勘查与提取(3)一、寻找、发现手印二、显现潜手印的基本方法第五节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1)一、分析、确定犯罪手印二、分析判断手印的遗留部位第六节记录提取现场手印与收取样本手印(2)一、记录现场手印二、固定、提取现场手印三、收取样本手印第七节手印的初步鉴定(2)一、鉴定的准备工作二、初步筛选三、初步比对四、综合评断思考题:1.指纹分类主要分哪几个步骤?各步的意义何在2.手纹的特征有哪些,其价值应怎样考核?3.寻找、发现、显现手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怎样综合分析手印的手别?5.捺印手印应注意哪些问题?6.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第三章足迹检验(12学时)重点:1.赤足的解剖结构、足型特征2.鞋的生产原料及加工工艺特征、穿用修补特征3.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常规足迹的发现、提取4.足迹鉴定的步骤及常用特征难点;1.局部足型特征2.磨损特征3.疑难足迹的固定、提取4.变形足迹的鉴定第一节足迹检验概述(0.5)一、足迹检验的特点二、足迹检验的作用第二节足迹的形成与分类(0.5)一、足迹的形成二、足迹的分类第三节足迹特征(3)一、赤足足迹特征二、穿鞋、袜足迹特征三、步法特征第四节足迹的变化(1)一、案犯心理状态和伪装二、鞋底与地面条件三、负重与负重方式第五节足迹的勘验与收集(2)一、寻找现场足迹二、发现确定案犯的足迹三、提取现场足迹和搜集样本足迹四、现场足迹记录第六节足迹分析(3)一、分析鞋种二、分析案犯的个人特点第七节足迹鉴定(2)一、预备检验二、分别检验三、比较检验四、分析评断与鉴定结论思考题:1.何谓足型局部特征?主要有哪些2.鞋子成型工艺有哪些?分别具有哪些特征?3.鞋的穿用特征有哪些?4.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有哪些?5.石膏制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魏中礼刘道朋编写司法检验实验室目录第一章痕迹检验概述第一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第二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第三节痕迹检验的条件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程序第二章手印检验第一节手印检验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二节手印检验的程序和方法第三节手印检验结论的评断与运用第三章足迹检验第一节足迹检验概述第二节足迹检验的特征和依据第三节足迹检验方法和综合评断第四章工具痕迹检验第一节工具痕迹检验概述第二节工具痕迹检验的分类第三节工具痕迹检验的方法第四节工具痕迹检验结论评断与运用第五章枪弹痕迹检验第一节枪弹痕迹检验概述第二节射击弹头痕迹检验第三节射击弹壳痕迹检验第四节射击情况的分析与判断第六章其他痕迹检验第一节牙齿痕迹第二节车辆痕迹第三节锁痕第四节整体分离痕迹第五节纺织物痕迹第六节玻璃破碎痕迹《痕迹检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时】36【开课学期】第5学期【教学对象】法学普通本科一、课程特点和教学定位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和司法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案件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痕迹检验技术对于促进侦查、狱政管理、法学等专业的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素养,提高法学综合能力意义重大。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性、实践操作性、文理综合性的特点。

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专业知识理论的内涵及司法实务所包含的丰富实践经验;学习和养育实践意识和职业精神;学习和掌握法律专业人才所必要的观察分析技术和技能。

本课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是培养法学和司法检验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理解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常规的检验原理、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巩固所学法学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知识讲解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知识讲解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内部资料,请勿外泄!此试题版权所有人归排版人李安所有。

试题一一、判断题:1.事物运动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称为痕迹。

………………………………………()2.犯罪活动中发出或产生的各种声音、烟雾、光线、气味、手印、足迹等都可以称为痕迹。

()3.痕迹的形成必须有承痕介质。

……………………………………………()4.一切痕迹的形成都少不了承痕体、造痕体、作用力、成痕介质的共同作用。

……()5.能造成痕迹的客体称为造痕体,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且硬度大于承痕体。

…()6.能保留痕迹的客体称为承痕体,只有具备可塑性、渗透性、沾附性和具有一定硬度的物体才能成为承痕体。

………………………………………………………()7.按承痕体的变化状况,可将痕迹分为手印痕迹、足迹痕迹、工具痕迹、枪弹射击痕迹及其它痕迹。

………………………………………………………………………………() 8、广义犯罪痕迹既包括记忆痕迹,又包括形象痕迹。

痕迹检验的对象是各种形象痕迹。

( )9、清晰、完整、不变形、特征稳定的痕迹,称为正常痕迹。

………………………………()二、选择题:1.痕迹是客体的形象变形,形象变形具体包括………………………………………………() A.客体自身的弹性形变 B.客体自身所沾附的灰尘减少 C.客体自身的塑性变形 D.客体保持原样2.以下检验属于痕迹检验的是…………………………………………………………………()A.人体伤痕检验 B.足迹检验 C.笔迹检验 D.毒品检验3.手触摸箱子,在箱子上留下手印,对于这个手印来说,箱子就是………………………() A.造痕体 B.承痕体 C.成痕介质 D.作用力4.寻找、发现和显现犯罪痕迹的原则是:………………………………………………………() A.先重点后一般 B.先静观后动观 C.先观察后显现 D.遵守显现程序妥善保护痕迹试题二一、判断题:1.指纹就是手掌面的乳突线花纹………………………………………………………() 2.捺印指纹的要求是:清晰、完整、不变形……………………………………………()3.指纹中乳突纹线,可按其形态和流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系统……………………………()4.指纹的内部系统纹线最为复杂,一般由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等组成,它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花纹。

痕迹检验技术 背诵笔记

痕迹检验技术 背诵笔记

痕迹检验技术第一部分人体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一)手纹的种类与特征【1】手的外形结构1.手指的组成:正常人有五个手指,依次排列为拇指、食指、中指、环指、小指。

特殊情况可能出现缺指、并指、多指、叉指等,其中拇指有两个指节,其余四指各有三个指节。

2.手掌的组成:手掌的组成可划分为五个部分:上边、下边、外边、内边以及内斜边。

①上边:连接食指、中指、环指、小指的手掌边缘,呈波浪形。

②下边:连接腕部的手掌边缘,呈蝶弧形。

③外边:小指根外侧下部至腕部的手掌边缘。

④内边:食指根内侧下部至拇指根内侧下部的手掌边缘。

⑤手掌内斜边(2015名词解释):拇指根内侧下部至腕部的手掌边缘。

3.手指外形结构:手指外形多呈圆柱形,指尖稍细,指根稍粗,粗细变化不明显。

4.手掌外形结构:人的手掌外部轮廓形态大致呈长方形,少数手掌呈正方形,个别手掌呈扁方形。

5.手印(2018名词解释):人手指,手掌正面的乳突纹线、小犁沟、屈肌摺纹、皱纹以及伤疤、脱皮、汗孔和细点线等皮肤花纹结构,即手纹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客体时所形成的能反映花纹结构与外形结构特点的印痕总称。

【2】手纹的皮肤组织特性1.手纹的表皮组织特性(2017简述题)①生发层:为表皮的最深层,紧贴真皮,是表皮的增殖部分。

②颗粒层:生发层浅部,此层细胞开始退化,细胞核萎缩,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

③透明层:位于颗粒层浅部,有透明角质颗粒和角母素,细胞对光有较强的反射性和折射性。

④角化层:位于表皮的最表层,细胞核己萎缩溶解,胞质内含有角蛋白,细胞已成为透明角质鱼鱗状角质板,此层细胞己经死亡,相互间失去联系,常以皮屑的形式脱落,有时成片脱落而形成脱皮。

2.手纹的真皮组织特性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皮下组织的浅层。

真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和抗应力能力,能起到保护肌体组织的作用。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①乳头层:与表皮生发层细胞镶嵌连接,与表皮凹处镶嵌的隆突部分形如乳峰,故称其为真皮乳头。

痕迹检验题教学提纲

痕迹检验题教学提纲

痕迹检验题教学提纲1、痕迹检验做出同一认定是依据痕迹具有的(特定性)。

2、(相对稳定性)为痕迹检验提供了可能性和时间上的保证。

3、构成双箕斗中心花纹的乳突线为(曲线形)。

4、终身基本不变是指手纹从胎儿在母体中第(六个月)形成完成开始,到死亡后完全腐烂或火化为止,处于量变的过程。

5、构成绞形斗中心花纹的乳突线为(螺形线)。

6、箕型纹是由(三个)系统构成;其内部系统是由(箕形)线构成。

7、一条纹线分出一条长度为5毫米以内的勾状短枝,称为小勾。

1、属于广义痕迹物证的是(A伤害人身形成的伤痕、血迹 B毒害案件中的残留毒品C作案人在现场扔下的工具D 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烟头E案犯遗留的纽扣)2、属于狭义痕迹物征的是(A案犯留下的汗液手印B案犯留下的鞋底花纹C案犯开锁留下的撬压痕迹D案犯遗留在现场的射击弹壳)3、痕迹的特点是(A客观反映性B相对稳定性C 特定性D关联性)4、痕迹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可分为(A人体痕迹C物体痕迹D 动物痕迹)5、按痕迹的形态分类,痕迹可分为(A平面痕迹C 立体痕迹)6、痕迹按造痕体与承痕体的作用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A静态痕迹D动态痕迹)7、按痕迹特征所反映的内涵分类,痕迹可分为(A动作习惯痕迹C形象痕迹D 整体分离痕迹)8、根据同一认定的主体分类,同一认定可以分为(A鉴定型同一认定D非鉴定性同一认定)9、根据同一认定的客体分类,同一认定可分为(A 人身同一认定B 场所同一认定C 物体同一认定)10、根据同一认定的依据分类,同一认定可分为(A形象特征同一认定B习惯痕迹特征同一认定C物质成分特征同一认定D时空位置特征同一认定E气味特征同一认定)11、根据同一认定的结论分类,同一认定可分为(A确定性同一认定 C非确定性同一认定)12、在不改变痕迹物质成分的前提下,增加痕迹色差,使其显现的方法,主要有(A附着法B镀膜法D光致荧光法E不可见光摄像法) 13、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痕迹物质的成分和化学性质,使其显色的方法,主要有(A颜色反应C沉淀反应) 14、痕迹鉴定书文字部分,正文的叙述由(A 绪论B检验C论证D结论)组成15、下列客体上遗留的新鲜汗液手印哪些可能碘熏法显现(A白纸D本色木E塑料物体)16、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包括(A弓型纹B 箕型纹C斗型纹D混杂型纹)17、依据附着物的不同变化分类,可以把手印分为(A加层手印C减层手印)18、记录手印的方法有(A照相法B录像C文字记载D绘制示意图)19、公开捺印的对象通常包括(A 服刑人员B被拘捕的在押人员C 收容劳教人员D 事主和平常可能接触出事地点的人员)20、粉末显现汗潜手印的操作方法包括( A直接刷显法B撒粉刷显法C磁性刷刷显法)21、手印的提取方法主要有(A 照相法B复印法C提取实物D制作模型)22、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原则(A先重点后一般B先静观后动C先观察后处理)23、根据形成手印的中介物质的不同,手印可分为(A汗液手印B 血液手印D油质手印) 10、手纹的特点(A人各不同B终生基本不变C触物留痕 D认定人身)填空题1、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 和作用力。

痕迹检验 复习资料

痕迹检验 复习资料
5工具的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在痕迹检验中各起什么作用?一般特征:根据痕迹推断工具种类,以缩小寻找工具的范围。个别特征:是每个工具所特有的特征,查看是送检的嫌疑工具的那个部位留下来的现场痕迹,再对其嫌疑工具比对,确定具体的作案工具。
6有哪些常见的撬压方式?
答:扩缝撬压,拆离撬压,扭转撬压,夹持撬压。
9工具痕迹现场分析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㈠推断工具种类①推断撬压工具②推断打击工具③推断擦划工具④推断剪切工具⑤推断刺切工具推断割削工具㈡分析真伪现场①先与后的矛盾②有与无的矛盾③轻与重的矛盾④大与小的矛盾⑤里与外的矛盾⑥新与旧的矛盾㈢串并案件: ①工具痕迹的一致②手段与习惯的一致㈣分析作案人的特点①分析作案人的动作习惯②分析作案人的身高③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
1工具痕迹检验有什么作用?
答:①推断作案工具种类②分析作案手段和作案人职业特点③确定真伪现场④为串并案件提供依据⑤认定或否定嫌疑工具⑥利用附着物或分离物进行微量物证分析。
2什么是工具痕迹的可认识性?
答:尽管工具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甚至有的分布还很广泛,胆就具体一个案件来讲,依据该案件现场的条件、环境,使用工具的时间、地点及作案人的行为习惯等,都有它的特定性。因此,对现场出现的工具痕迹,通过分析或实验是可以被认识、了解和掌握的。
㈡接触角度的变化:影响其的有前角、偏角、侧角。前角就是工具前进方向的切削面与承痕体表面构成的角,前角的的变化就是工具与承痕体接触部位的变化一旦改变必然会引起线痕特征凹凸结构的变化,即导致线痕质量的变化。侧角就是工具某倾斜表面与承痕客体表面的夹角,当侧角越大接触面积就越大,形成擦痕面宽,线条数多;越小时,接触面积就越小,形成擦痕面窄,线条数少。偏角就是工具与承痕体接触线与擦划痕迹中心线索构成的角,偏角变化时必将引起线痕质量的变化与线痕总宽度的变化。当垂直时接触面积最宽凹凸线条状特征能真实反映工具接触部位凹凸点的形状,偏角变大或变小,总宽度变窄、间距减小。综上所述就是影响擦划线条变化的原因

工痕复习提纲

工痕复习提纲

1.工具痕迹常用有哪几种分类方法,分别是如何分类的?凹陷类痕迹,线条类痕迹,凹陷痕迹和线条类痕迹的统一;按痕迹的形态分,按工具发挥的功能分2.工具痕迹三要素?加载客体,承载客体,作用力或工具,被破坏客体,力3.撬压痕迹的特点?成对出现,支、重点两两对应,受力方向相反4.打击痕迹的特点?一次打击作用形成一次痕迹5.钳剪痕迹特点?6.刺切痕迹的特点?7.凹陷痕迹的结构?痕壁,痕底,痕起缘,痕止缘8.钳剪痕迹的特征?9.撬压痕迹形成方式有哪些?平动撬压(拆离撬压和扩缝撬压),转动撬压,夹持撬压10.钳剪痕迹咬合特征包括什么?11.钻痕特征有哪些?金属钻与木钻有孔洞区别?钻痕孔壁上的痕迹呈螺旋形的花纹,孔洞的直径大小,它基本上反映出钻头直径,孔洞入口附近可能出现的弧形擦痕,可反映出钻卡头的尺寸,洞底的形状、角度12.线条痕迹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1)压力大小的影响(2)接触角度的影响(3)工具与客体接触状态的影响(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13.如何确定现场工具痕迹是犯罪所留?(1)仔细观察痕迹的新旧程度,排除无关“工具痕迹”(2)仔细研究工具痕迹所在的位置与犯罪活动有无关联性(3)仔细研究所有现场痕迹的关联性,确认工具痕迹14.如何利用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1)痕迹的出现的次序(2)必要痕迹出现与否(3)破坏现象与痕迹的状况(4)痕迹的尺寸与客体的空间环境15.凹陷类痕迹与线条痕迹鉴定方法。

分别检验;1.对检材工具痕迹的检验(1)观察分析痕迹情况(2)分析工具对形成痕迹的影响(3)分析承受客体对痕迹的影响(4)选用比对用的痕迹(5)区别重叠与变形的痕迹 2.对嫌疑工具痕迹的检验(1)嫌疑工具是否有条件形成现场痕迹(2)现场痕迹是工具的哪一部分留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痕迹检验
狭义:指两个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反映形象。

一能反映出造痕客体接触部位外部形态结构,二能反映出造痕客体作用力的规律特点,三能反映出承痕客体自身变化形态与结构特点。

痕迹的形成的三个基本因素:造痕客体,承痕客体,作用力。

痕迹的分类:
1 痕迹的表现形式:立体与平面、显见与潜在、静态与动态
2 造痕客体的类别:人体、动物体、物体
3 痕迹特征所反映的内涵:形象、动作习惯、整体分离
痕迹检验:简称痕检,是检验人员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运用痕迹检验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现场痕迹与犯罪事实、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关系的一种刑事科学技术。

任务:1 为分析判断案情提供科学依据2 为处理痕迹提供技术方法 3 为查缉犯罪嫌疑人提供有效手段4 为侦查、起诉、审判活动提供证据
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受审客体与被寻找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进行检验与论证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同一:指客体自身相一致,即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

同一认定的分类:1 按被鉴定客体的属性:人身、物品、场所 2 按被鉴定客体的特征:客体形态结构特征、客体运动习惯特征3 按被鉴定客体的完整与否:完整体、分离体4 按鉴定的结论:肯定性同一认定、否定性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的意义:1 为侦查和诉讼提供根据 2 人痕迹检验奠定科学理论基础3 促进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
手纹的特性:1.人各不同,指指相异2.终身基本不变3.排列有序4.触物留痕5.认定人身指头乳突乳突纹的分类:弓形纹(弧形纹:左、无、右倾;帐形纹:左倾、无倾、右倾)、箕形纹(左右、正反)、斗形纹(环形斗:左倾、无倾、右倾;螺形斗:顺时、逆时;绞形纹:顺时逆时;双箕斗:顺逆;曲形斗:顺逆;囊形斗:左右、正反)、混杂形纹。

手印的寻找:1.现场进出口和路径2.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3.作案工具及犯罪遗留物4.现场其他相关物品
痕迹鉴定程序:委托鉴定、受理鉴定、指派或聘请鉴定人
鉴定的步骤: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判、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的审查:对鉴定主体是否具有鉴定资格、对鉴定客体的审查、对鉴定方法和过程的审查、对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关系的审查。

工具痕迹:简称工痕,是指作案人利用工具破坏(或侵害)现场客体时,引起承痕体受力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离而形成的形象痕迹。

三个基本特征:工具痕迹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形。

工具痕迹一定是持械行为。

这种痕迹应是持械直接作用所为。

特点:多发性、立体性、多变性、多样性、稳定性、附着物和分离物多
作用:通过对工具痕迹的检验,推断工具种类、推断出作案人的条件及作案手段、揭露伪装或伪造现场、为并案侦查提供依据、为破案诉讼提供证据。

工具痕迹的宏观形变:压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枪弹痕迹:是指在射击过程中,枪支在子弹上以及子弹在被射物上形成的痕迹。

枪弹痕迹的分类:枪痕、弹痕、射击残留物痕迹。

任务:勘验枪案现场,提取枪弹痕迹;分析形成条件,确定枪案性质;鉴定发射枪支,提供破案证据;检验枪弹性状,查明枪案真相;分析弹道诸元素,验证枪案情节;建立、管理和查对枪弹痕迹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