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实训手册总结报告

静脉输液实训手册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我们组织了本次静脉输液实训活动。

通过实训,我们对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将实训手册总结如下:二、实训内容1. 静脉输液的目的和适应症静脉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将药物、营养液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静脉输液的目的和适应症,包括补充水分、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输血,输入药物等。

2. 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实训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以下几种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1)周围静脉输液:包括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和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2)外周静脉中长度导管的置管与维护。

(3)经皮中心静脉置管与维护。

(4)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

3.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3)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避免穿刺失败。

(4)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5)根据医嘱调整输液速度,确保治疗效果。

4.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空气栓塞:预防措施包括排尽输液器中的空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液,采取急救措施。

(2)静脉炎: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穿刺部位,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反复穿刺。

一旦发生,给予局部热敷、抗感染治疗等。

(3)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长时间压迫血管。

一旦发生,给予抗凝治疗等。

三、实训心得体会1. 提高专业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操作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静脉输液是一项严谨的工作,要求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实训,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责任,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密闭式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

密闭式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

.
.'
密闭式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
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静脉输液法(密闭式)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及特殊药物,应在确知针头已进入血管内时再加药。

3、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4、输液瓶内加入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按排。

5、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6、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病员可选用头皮静脉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需要用夹板固定,加强巡视。

7、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员主诉,观察针头及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度注意有无药液漏出。

8、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9、持续输液24小时者,需每天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瓶。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它通过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送到人体静脉中,以达到迅速治疗疾病或滋养身体的目的。

然而,虽然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禁忌症,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我们需要注意静脉输液的适应症。

静脉输液适用于各种情况,如补液、输血、给药等。

在一些急性疾病或外科手术后的康复期,静脉输液可以快速补充体液和营养素,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此外,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如癌症等,也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提供药物治疗。

然而,静脉输液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需要我们谨记。

首先,注射液体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不同的药物或液体有不同的成分和浓度,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静脉输液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输液前,需要对皮肤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使用无菌器具进行操作。

注射速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引起血管扩张或充血,导致不适或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确定输液速度,并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

一些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静脉输液。

例如,儿童、老年人和孕妇需要根据其身体特点和药物特性来确定适当的输液方式和剂量。

对于有心脏病、肾脏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用量,以避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等,需要特别小心使用。

这些药物可能对身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输液速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禁忌症。

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注意无菌操作,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都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监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静脉输液这一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静脉输液健康教育

静脉输液健康教育

静脉输液健康教育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静脉中,以达到治疗或补液的目的。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内容。

1. 静脉输液的目的和适应症静脉输液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当患者失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时,静脉输液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 给药:某些药物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才能发挥作用,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 营养支持:对于无法正常进食或吸收营养的患者,静脉输液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2. 静脉输液的准备和操作静脉输液需要在医疗机构或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以下是一般的准备和操作步骤:-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保持舒适的姿势,通常是平躺或半卧位。

医护人员会检查患者的静脉,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

- 消毒和穿刺:医护人员会用消毒剂清洁患者的皮肤,并使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静脉。

穿刺后,会固定针头以防止脱落。

- 输液设备准备:医护人员会准备输液袋、输液管、输液针头等设备,并连接好。

- 输液速度和剂量:根据医生的嘱托,医护人员会设置适当的输液速度和剂量。

他们会监测输液过程中的患者反应和输液速度,以确保安全。

- 输液结束:当输液完成时,医护人员会将输液设备拆除,并为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3.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风险静脉输液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 输液部位感染:如果穿刺部位没有正确消毒或保持清洁,可能会导致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进行充分的消毒,并定期更换输液部位。

- 过敏反应:某些患者对输液中的药物或液体成分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医护人员会在输液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 输液反应:有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输液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医护人员会及时处理这些反应,并调整输液速度或剂量。

- 静脉损伤:如果穿刺不当或静脉过于脆弱,可能会导致静脉损伤、出血或血肿。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和目的及话术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和目的及话术

今天给大家演示的操作是静脉输液。

一、操作者自身准备:着装规范,指甲已修剪,7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双人核对医嘱:1床张三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静脉输液,立即执行,双人核对医嘱无误。

二、评估环境:周围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

评估患者:(1)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张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您今天所有的治疗及护理都是由我来完成的。

请先让我核对下您的手腕带好吗?核对无误,再核对床头卡。

(2)目的:由于您发热,根据您的病情,遵医嘱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静脉输液。

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这样说您能理解吗?(3)您有对什么药物过敏吗?那您待会想在哪只手输液呢?让我看下您的右手的血管情况好吗?这跟血管弹性较好,粗直、无疤痕、硬结、红肿,适合输液,您需要大小便吗?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那您休息下,我去准备下用物。

三、用物准备:(1)再次双人核对医嘱和药物。

(2)检查液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在有效期内,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对光反射溶液无沉淀、无絮状物。

打开瓶口。

)(3)检查安尔碘已开启,在有效期内。

(松瓶盖)(4)棉签已开启,在有效期内。

(顺势消毒瓶口两遍)(5)输液贴在有效期内,无漏气。

(6)输液器在有效期内,外包装无漏气。

(插输液器)(7)再次核对,签名及时间,协用物至病人床旁。

四、实施流程(1) 再次核对腕带及床头卡、液体。

请再次告诉下我您的名字好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我准备给您输液了,请您放松。

(将静液架放于适当位置。

拆包装关调节器,固定头皮针接口),挂液体,第一次排气,输液管无气泡。

(2)垫治疗巾和止血带。

在穿刺点上方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

那我待会就在这给您输液了,请您不要紧张。

松开止血带,输液贴贴到治疗巾上,第一遍消毒皮肤。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cm。

)再次扎止血带,同样的方法第二次消毒皮肤。

(3)操作中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

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

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输液是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它通过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入人体血液循环中,用于治疗疾病、补充体液等。

常见的输液目的包括给药、补液、营养支持等。

在进行输液治疗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

目前常用的输液途径有静脉输液和皮下输液两种。

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迅速起效的情况,如急性感染、失水、急救等;而皮下输液适用于需要持续或长时间的输液治疗,如肿瘤化疗、慢性疾病等。

根据疾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

其次,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穿刺技巧等细节。

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部消毒,使用无菌器械进行穿刺,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检查输液器等设备的完整性和无菌性,确保输液液体没有杂质,并且输液针头没有断裂或变形。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另外,药物运输温度的控制也很重要。

有些药物对温度比较敏感,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存放和运输温度。

一般情况下,常用药物的适宜运输温度为20℃-25℃,超出此范围可能导致药物效果降低或药物损坏。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来确定,以避免药物过快进入血液造成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血管扩张和心脏负担,可能导致水肿、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而输液速度过慢则会延缓药物起效时间。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此外,输液时还要观察病人的体征和自觉症状,并定期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过敏反应、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停止输液。

另外,输液结束后要做好引流处理,避免药物残留或液体滞留。

综上所述,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药物的有效给药、补充体液等有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输液治疗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确保输液的安全性、控制药物运输温度、注意输液速度,并监测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患者和亲属不能在输液过程中随意调节。 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 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 肿等。
16
不宜空腹输液
饥饿状态本身有时就会诱发或加重 药物的不良反应。
空腹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 胃肠道毛细血管,刺激胃肠黏膜,引 起胃液分泌过多。若此时胃里没有食 物进行中和,会出现反酸等症状。
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 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超短波理疗,如 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7
药物不良反应
• 皮肤 • 胃肠道 • 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
8
护理
• 当临床上必须联用两药时,两组药液之间 加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冲管。
• 轻者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因: 穿刺时刺破血管;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
血管外。
• 表现: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
畅,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 组织坏死。
10
液体外渗
• 预防: 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
体的活动,经常检查巡视。 • 护理:
发生液体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 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降低颅内压等
3
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发热反应(最常见) • 静脉炎 • 药物不良反应 • 液体外渗 • 循环负荷过重
4
发热反应
•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 症状: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1H

发冷、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头痛
• 护理:
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高热者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14
调节输液速度
• 原则: 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

输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输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输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输液是指将药物、营养液等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以达到治疗、补充营养等目的的一种医疗方式。

在临床应用中,输液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输液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注意注意事项,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输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输液的目的1. 治疗疾病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例如,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可以通过输液的方式快速进入患者的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通过输液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2. 补充营养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手术后、病情严重等,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

这时,医生会通过输液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液,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腹泻、呕吐等,患者可能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此时,医生会通过输液的方式给予患者适当的液体和电解质,以恢复水电解质平衡。

二、输液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输液方式在选择输液方式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输液方式。

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应选择中心静脉输液或外周静脉输液,以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2. 保持输液器材的清洁和消毒输液器材的清洁和消毒是保证输液安全的基本措施。

医护人员需要在每次使用前对输液器材进行消毒,并保持其干燥和清洁。

3. 注意输液速度和剂量输液速度和剂量是决定输液效果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设置输液速度和剂量,以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输液速度和剂量不足或过量的情况。

4. 监测输液反应输液反应是指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例如,过敏反应、静脉炎等。

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输液的安全。

5. 定期更换输液器材输液器材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增加静脉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溶液及作用
1.晶体溶液
(1)5%~10%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能。

(2)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供给电解质。

(3)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调节酸碱平衡。

(4)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利尿脱水。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

(3)水解蛋白注射液——促进组织修复,主要用于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4)浓缩白蛋白注射液——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3.其他静脉高营养液。

二、输液目的与适应证
1.目的
(1)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5)利尿消肿。

2.适应证
(1)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

(2)不能由口进食或不能消化经口摄人的食物。

(3)某些药物易被消化液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时。

(4)各种中毒及严重感染时。

三、静脉输液的部位与方法
评估病人
1.周围静脉输液法
(1)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是上肢静脉、下肢静脉。

(2)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
①根据穿刺的目的和输液时间:一般注射量大、输液时间短者可选用大静脉;需长期输液则由远端末梢小静脉开始选择使用。

②根据药物的性质:有刺激性、黏稠度大的药物宜选用较大的血管。

③根据病人静脉的状况:一般多选择平直、柔软、有弹性的静脉,注意皮肤状况,有淤伤、血肿应避开,已多次穿刺的部位应避免再次穿刺。

④根据病人的安全、活动和舒适的需要:静脉穿刺部位应尽量选择病人活动最少的部位,如避开关节部位。

(3)密闭式输液法
(4)开放式输液法
(5)静脉留置针
2.头皮静脉输液法
3.颈外静脉穿刺法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

3.需长期输液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4.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空气,药液滴尽前要按需及时更换溶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针头和输液器衔接是否紧密,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滴速是否适宜以及输液瓶内溶液量等,及时记录在输液卡或护理记录单上。

6.需24h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7.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五、输液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3)针头阻塞
(4)压力过低
(5)静脉痉挛
2.滴管内液面过高
3.滴管内液面过低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