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完整版
体格检查完整版

体格检查30分一份不丢不看后悔死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体格检查完整版教学内容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 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 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 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 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 分)。
精品资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 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 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 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 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 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 分)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 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 分)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体格检查 30 分一份不丢 不看后悔死
分享
一、体格检查 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 21 项:
全身体格检查(带汇报)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
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汇报:脉搏每分钟76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 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 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来自;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Omin内完成。
七版诊断“体格检查”部分完整版

第二篇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表2-0-1,图2-0-1),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许多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表2-0-1 体格检查常用的器具和物品必要的 选择性的 必要的 选择性的体温计 检耳镜 听诊器 检鼻镜 血压计 鹅颈灯 压舌板 音叉128Hz ,512Hz 电筒 近视力表叩诊锤 胶布 检眼镜 纱布垫 大头针或别针 手套 卷尺、直尺 润滑油 棉签体格检查的方法有五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要想熟练地进行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的体格检查,既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需要反复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体格检查的过程既是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也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过程,它也是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过程。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1.应以病人为中心,要关心、体贴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医师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4.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
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
检查结束应对病人的配合与协作表示感谢。
5.检查病人时光线应适当,室内应温暖,环境应安静;检查手法应规范轻柔;被检查部位暴露应充分。
6.全身体格检查时应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
7.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和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力求建立规范的检查顺序。
通常首先进行生命征和一般检查,然后按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的顺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根据病情轻重、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等因素,可调整检查顺序,利于及时抢救和处理病人。
体格检查完整版本.docx

体格检查 30 分一份不丢不看后悔死分享一、体格检查 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 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 6 分)(1)检查血压计( 1 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 1 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 1 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1 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 2 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 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6 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2 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 2 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 1 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1 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 2 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 6 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 2 分)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体格检查完整ppt课件

毛细血管搏动征: 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 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 动征(1分)。
水冲脉:
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 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
如水冲的脉搏(1分)。 (3)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2分) 枪击音:
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 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 亢进。
福建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EMERGENCY TRAINING
13
六、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
.
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 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福建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EMERGENCY TRAINING
12
五、外周血管检查(6分)
(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正确(2分)
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 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四角:剑突腹上角、胸骨角、肩胛下角,第七颈椎脊突)、 七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主要垂直标志线 四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及主要自然陷窝 三区:肩胛上区,下区,间区 (3分)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
福建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EMERGENCY TRAINING
7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 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 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 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一般检查1.确保器具齐备,并向病人说明检查注意事项。
站在病人右侧,开始测量体温,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贴近皮肤。
2.检查脉搏,计数至少30秒。
3.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4.测量右上臂血压,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隔1分钟左右。
测量完毕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5.观察被检者的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头部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使用手电筒。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14.检查调节反射。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检查角膜反射。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17.观察鼻的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的鼻通气。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颈部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
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样的方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
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被检者吞咽;同法检查甲状腺右叶。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一)全身体格检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1、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足分段进行。
3、遵循全身检查内容和顺序的基本原则。
4、体格检查应适应特殊情景的需要,面对具体病例应特别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状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四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位)。
6、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边问边查,核实补充。
7、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分钟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及顺序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棉签、直尺、卷尺等)(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6)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触诊桡动脉至少1分钟(7)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8)测右上肢血压二次2、头颈部(9)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10)触诊头颅(11)视诊双眼及眉毛(12)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13)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检查眼球震颤(14)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15)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16)检查集合反射(17)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检查乳突压痛(18)检查鼻外形及鼻腔(19)检查额窦,注意压痛(20)检查筛窦,注意压痛(21)检查上颌窦,注意压痛(22)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23)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24)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25)暴露颈部,检查颈椎活动度(26)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27)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30分一份不丢不看后悔死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Word 资料向气袖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确(2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Word 资料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分)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分)能讲出四项的,可得1分;仅讲出2项者,得0.5分。
Word 资料4、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6分)(1) 甲状腺触诊手确(3分);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1分)。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Word 资料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②③检查方法中可以任选一种,*作正确者得2分,如:Word 资料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1分。
(2)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1分)(3)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2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Word 资料5、外周血管检查(6分)(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确(2分);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Word 资料(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确(2分);①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1分)。
②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1分)。
(3)射枪音检查,*作正确(2分)。
Word 资料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二)胸(肺)、心、腹、神经(大项目)(任选二题共14分)胸部6、胸部视诊(7分)(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Word 资料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分);能指出上述全部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能提到4~5项者满分。
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Word 资料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7、胸(肺)部触诊(7分)(1)胸部(廓)扩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①前胸廓扩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Word 资料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确(2分);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作方法(2分)。
Word 资料*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分)。
8、胸(肺)部叩诊(7分)(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Word 资料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确(1分);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Word 资料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1分)。
③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1分)。
9.胸部(肺)听诊(7分)(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Word 资料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4分)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10、心脏视诊(7分)Word 资料(1)心脏视诊方确(3分);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1分)。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1分)。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1分)。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容,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Word 资料①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2分)。
②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1分)。
③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1分)。
11、心脏触诊(7分)(1)触诊手确(3分);Word 资料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1分)。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1分)。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1分)。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2分);(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2分);Word 资料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1分)。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1分)。
)12、心脏间接叩诊(7分)(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Word 资料(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2分);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1分)。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1分)。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3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Word 资料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
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2-3 Ⅱ 2-32-3 Ⅲ 3.5-4.53-4 Ⅳ 5-6Word 资料Ⅴ 7-9(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评分办法:①方法和结果正确正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