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横断面测量记录表(测表12)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计算偏角值δ1
后视p2点,拨角90°±δ1,得p1点的
横断面方向。
切线角β1=L12/2RLS·180°/π δ1=90°-β1-θ12
(θ12是p1至p2的方位角,可由p1、p2点的切线支距法的坐标求得)
二、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一)要求:按前进方向分成左右两侧,分侧测量横断面方向上各边坡点间(或至中桩)的 平距及高差,平距及高差的精度要求一般为0.1m。
三、中桩测设的基本程序
1.测设线路交点(JD)(线路统一)坐标 根据沿线布设的(导线)控制点,及交点的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点的放样”功能,实地测 设出交点,并测出交点坐标以进行检核。
2.中线(线路统一)坐标的计算 (1)直线段中桩 由交点坐标和桩号里程,按“坐标正算”公式,可计算出各中桩的坐标。
四、中桩高程测量(纵断面测量)
绘制时一般先将中桩标在图中央,再分左右侧按平距为横轴,高差为纵轴,展出各边坡点, 绘出的横断面图。
设计线
道 路 中 线
设计标高
地面线
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简介
一、基本原理
中线测设:计算中桩坐标
全站仪点位放样(极坐标法)
纵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中桩点的高程(电池波三角高程测量)
横断面测量:确定横断面点位 全站仪测量断面点位的高程(电池波三角高程测量)
用全站仪测高程和水准仪测量高差是不同的,全站仪是在要测量的两点分别架仪器和立棱 镜,水准仪是在两点中间架仪器。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首先在BM1点架仪器,BM2架棱镜,精确的测量两点 之间的高差。D·tanα+BM1仪器高-BM2棱镜高,就 可以得到BM2的高程,把两点的高程相减就得到两 点之间的高差,再吧仪器搬到BM2,后视BM1,把两 个高差取平均值,这种方法叫做“对向观测或双向 观测”用同样的方法测BM3。
横断面测量说明

横断面测量说明书一、使用简介1.1 编码说明:采用全站仪8位编码外业采集,前2位是备注(外业带备注对照表出去);第3位为起始点标识符“1”或“0”和加点符“2”或“3”,其中起始点为“1”,其它点为“0”,遇到不好到达的或要估算的点第3位输“2”(前)或“3”(后),分别表示内业表格上、下空一行,以便于内业处理;第4-8位是桩号(+号不要,0必须输)。
例:17001550表示第1+550条横断面上的点,备注为“河滩”。
1.2 作业流程:全站仪导出数据后,首先运行断面程序,选择对应的数据格式,生成带有编码的点坐标数据文件(南方数据格式);经检查数据无误之后,即可转换成标准的断面成果表。
二、运行环境及安装2.1 WIN98、ME、2000、XP平台上要装有WORD表格(最好有AUTOCAD2000或AUTO2002)。
2.1 把“横断面程序”文件夹安放在D盘下,并在“安装断面程序”文件夹下点击setup.exe,进入安装过程。
(可以装在任何一个目录下)三、外业操作1、使用仪器包括索加2110、2010,拓普康206,徕卡905、702、405。
其中徕卡仪器如果测不用改编码的点时,编码将存贮不到内存中,内业时可以根据上一点编码来进行下几个测点的复制和粘贴。
2、外业人数为2-3人,1人观镜,1-2人跑尺,手工只记录估算的、测不到的点号以及测站点号和转点点号备注,记录方式:上一个点号+(-)距离+(-)高差以及备注,同时对测错的点或不想要的点要做点号记录,内业时把其删除。
3、(1)当全站仪内存有已知坐标数据时,而且也需要展绘测点坐标时,按数字形化地形测量方法进行设站、定向。
设站点(X1,Y1,Z1),定向点(X2,Y2,Z2)。
(2)当无已知中桩坐标时,那么事先预输好假定的两个坐标,测站点号可以开头加一字母以区分其它测点,设站坐标都为(10000,10000,0)或(0,0,0),例如a1(0,0,0)(注:点号不要超过4位),测站点一般不输编码,只作手工记录断面桩号及备注。
路基横断面复核记录表

路基横断面测量记录表
左11 左12 右1 右2 右3 右4 右5 右6 右7 右8 右9 右10 右11 右12 中桩 点名 中桩 点名 左1 左2 左3 左4 左5 左6 左7 左8 左9 左10 左11 左12 右1 右2 右3 右4 右5 右6 右7 右8 右9 右10 右11 右12 中桩 点名 中桩 点名 左1 左2 0, 0, , , , , , , , , , , , , 0 -0.324 中桩设计高程 279.443 0,0 -0.04,-0.81 -0.36,-0.81 -1.3,-0.02 -4.06,1.09 -10.29,5.07 -21.61,5.29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左11 左12 右1 右2 右3 右4 右5 右6 右7 右8 右9 右10 右11 右12 中桩 点名 中桩 点名 左1 左2 左3 左4 左5 左6 左7 左8 左9 左10 左11 左12 右1 右2 右3 右4 右5 右6 右7 右8 右9 右10 右11 右12 中桩 点名 中桩 点名 左1 左2
路基横断面测量记录表
右12 中桩 点名 中桩 点名 左1 左2 左3 左4 左5 左6 左7 左8 左9 左10 左11 左12 右1 右2 右3 右4 右5 右6 右7 右8 右9 右10 右11 右12 中桩 点名 中桩 点名 左1 左2 左3 左4 左5 左6 左7 左8 左9 左10 左11 左12 右1 右2 右3 , 0 -0.159 右12 中桩 0 -0.253
中桩里程 中桩实测高程 296430 272.313 平距 高差 0.15 0.01 1.15 0.74 2.3 0.99 15.25 1.29
0.1 0.1
关于计量附件资料的要求

xx~xx~xx~xx(xx)高速公路xxx工程项目关于计量附件资料的要求监理单位:xxx监理公司监理机构:总监办对计量资料附件要求:(一)分项工程开工报告1)、监表6:工程分部(项)开工申请批复单2)、监表5:施工放样报验单附件:与分项工程相应的测量记录表3)、监表2: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附件:1、分项工程施工方案;2、进场人员名单4)、监表15:施工材料报验单附件:1、各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材料;2、原材料进场检验报告;3、承载比(CBR)试验报告、标准击实报告;4、砼(砂浆)配合比报告;5、进场设备报验单(二)、质检资料1、路基土石方工程A、清表:路基记录表6填方地段原地基处理检查表2、土(石)方路基:A、监表8检验申请批复单B、测表3水准测量记录表C、测表5路基路路面高程检测记录、计算表D、测表6路基路面纵断高程、横坡、宽度检测记录表E、测表10全站仪平面位置检测表F、测表12横断面测量记录表G、检表1土方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H、检表2石方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I、路基记录表20平整度、宽度、横坡度检查记录表J、路基汇总记录表2、3、4K、土(石)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报告(试验资料)(压实度试验资料试坑深度应与测量资料一一对应)3、软土地基:A、监表8检验申请批复单B、测表3水准测量记录表(原地面、挖后、换填后的高程)C、测表10全站仪平面位置检测表D、检表3软基处理砂垫层现场检查记录表E、检表4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软基处理现场质量检验表F、检表5碎石桩(砂桩) 软基处理现场质量检验表G、检表7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现场质量检验表(土工格栅)H、检表6-1强夯处理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I、路基记录表09强夯施工检查记录表J、路基记录表07地基处理检查记录表(用于软基处理)K、路基记录表08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施工检查记录表L、路基记录表11软土地基沉降量观测记录表(一)M、路基记录表12软土地基沉降量观测记录表(二)N、路基记录表16基坑底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O、软土地基承载力试验报告P、碎石桩触探试验报告Q、砂岩泌水性报告R、各种材料回填的压实度试验报告现场收方单4、涵洞:1)、管涵:A、监表8检验申请批复单B、测表3水准测量记录表C、测表10全站仪平面位置检测表D、路基记录表16基坑开挖现场检查记录表E、检表150管座及涵管安装现场质量检验表F、检表12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现场质量检验表G、每道涵洞附检表148涵洞总体现场质量检验表H、动力触探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2)、盖板涵A、监表8检验申请批复单B、测表3水准测量记录表C、测表10全站仪平面位置检测表D、路基记录表16基坑开挖现场检查记录表E、检表16 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F、桥梁记录表1 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G、桥梁记录表5 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检查记录表H、检表149 涵台现场质量检验表I、检表151 盖板制作现场质量检验表J、检表152 盖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表K、检表156 一字墙和八字墙现场质量检验表L、每道涵洞附检表148涵洞总体现场质量检验表M、砼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原材料试验报告注意事项:1、基坑开挖表格没有规范值,按施工规范要求填写。
河道测量

在河道测量中,除了部分陆上测量工 作外,主要是水下下部分的测量工作。由于 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水下地形情况,因此 不能依靠直接测定地形特征点来绘制河道 纵横断面图和水下地形图,必须采用均匀 测点法来进行绘制;水下地形点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也不像陆上地面点那样可以直接 测量,而必须通过水上定位和水深测量进 行确定。在深水区和水面很宽的情况下, 水深测量和测深点平面位置的确定是一项 比较困难的工作,需要采用特殊的仪器设 备和观测方法。因此,本章在介绍河道纵 横断面和水下地形测量前,必须重点介绍 水位测量、水深测量和测深点的定位方法。
2.高程的测定 断面基点和水边点的高 程,应用五等水推测量从邻近的水准基点 进行引测确定。如果沿河没有水准基点, 则应先沿河进行四等水准则邑.每隔1— 2km设置一个水准基点。
(二)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在断面基点上安冒经纬仪,照准与河道主流 垂直的方向,倒转望远镜在本岸标定一点作为横 断面后视点,如图所示。由于相邻断面基点的连 线不一定与河道主流方向恰好平行,所以横断面 不一定与相邻基点连线垂直,应在实地测定其夹 角,并在横断面测虽记录手簿上绘一略图注明角 值,以便在平面图上标出横断面方向。 为使测深船在航行时有定向的依据,应在断 面基点和后视点插上花杆。
2.换能器的安置 水中气泡能阻止和吸收超 声波,为了避免气泡干扰,换能器应固定 在离开船头约为船长1/3一l/2的地方,并 浸入水面0.5m左右。此时,在所测水深中应 加入换能器的吃水深度。
第四节 河道纵横断面测量
在河道纵横断面测量中,主要工作是 横断面图的测绘。河道横断面图及其观测成 果即是绘制河道纵断面图的直接依据。
二、同时水位的测定
测定同时水位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河段上的水面坡
降。
对于较短河段,为了测定其上、中、下游各处 的同时水位, 可由几人约定按同—时刻分别在这些 地方打下与水面齐平的木桩。再用四等水准测量从 旧近的巳知水准点引测确定各桩顶的高程,即得各 处的同时水位。 在较长河段上,各处的同时水位通常由水文站 或水位站提供。不需另行测定。如果备站没有同一时刻 的直接观测资料,则须根据水位过程线和水位观测记录, 按内插法求得同一时刻的水位。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

第一章 绪论7、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第二章 水准测量1、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mv h mv h mv h mv h mv h m v h mm f mf m h mh h h AB AB 820.61833067.0715.3551.65H H 551.65633067.0716.2847.62H H 847.62533067.0263.1594.61H H 594.61433067.0121.3723.64H H 723.64333067.0413.2316.62H H 316.62733067.0363.4967.57H H 6886543712067.0852.3919.3 3.9193.715-716.2263.1121.3413.2363.4852.3967.57819.616656554544343323221211A 1=⨯-+-=++==⨯-++=++==⨯-++=++==⨯-+-=++==⨯-++=++==⨯-++=++=±=+++++±==-==++-+=∑=-= 8、调整图2-40所示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步骤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步骤
嘿,你知道不?道路纵横断面测量那可是个仔细活儿呢。
我跟你讲讲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步骤哈。
有一回啊,我路过一个正在施工的道路。
嘿,就看到一群人拿着各种仪器在那儿忙活着。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才知道他们在做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这测量啊,首先得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就像你出门得知道从哪儿走到哪儿一样。
他们在路边插了几个小旗子,标好了起点和终点。
我看着那些小旗子,心想,这还挺有讲究呢。
然后呢,就是设置测量点。
沿着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一个点。
这些点就像道路的小卫士,等着被测量呢。
他们用尺子和粉笔在地上画好点,可认真了。
接着,就是用仪器测量了。
有个大哥拿着一个像望远镜一样的东西,对着那些测量点看。
我问他这是啥,他说这是水准仪,能测量高度。
还有个人拿着一个长长的杆子,在测量点上竖起来。
他们配合得可默契了。
测量完高度后,还得测量宽度。
他们用皮尺在道路上拉来拉去,记录下每个点的宽度。
我看着他们忙得满头大汗,就觉得这工作还真不容易。
最后,就是把测量的数据整理好。
画成图表啥的,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他们坐在小板凳上,拿着笔和纸,认真地计算着。
从那个施工现场出来后,我就一直记得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步骤。
嘿,这还挺有意思的呢。
以后要是我再看到有人在测量道路,我就知道他们在干啥啦。
希望大家也能了解一下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横断面测量报告

我部依据已上报的《施工控制点放样及横、纵断面复测计划》,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于2007年6月2日开始进行主坝、副坝及溢洪道施工区的施工控制点的放样和原始横、纵断面的复测工作,至2007年6月11日完成上述测量外业工作。
1、施工控制点的放样经过和结果:依照计划用全站仪架立在已复核过的控制基准点上,按照已上报计划中的施工控制点坐标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直接在主坝、副坝及溢洪道施工区内施放出分布在坝轴线上、横断面上、轴线拐点等处能起到控制施工的控制点(以在木桩上的钢钉作为标记);施放出的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成果已复核无误,可以作为开挖边线的放样依据。
(各控制点的坐标及平面分布图见附件1、2)2、原始横断面的实测经过和结果:A、主坝、副坝原始横断面的复测经过和结果:依据计划并根据主坝、副坝轴线处的实际地形对计划中的断面位置做了个别调整,按照计划中的方法,用全站仪测出每个横断面上地形变化处各点的地面高程及相对于主、副坝坝轴线的水平距离。
然后根据测量原始记录,在CAD上绘出相应横断面的实测地面线,再根据设计大坝横断面尺寸、坝轴线位置及坝顶高程绘出大坝横断面图,将大坝横断面图套进各个断面上的实测地面线上,即可得到各个断面上的大坝横断面图。
B、溢洪道原始横断面的复测经过和结果:依据计划并根据溢洪道轴线处的实际地形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对计划中的断面进行了加密,仍按照计划中的方法,用全站仪测出每个横断面上地形变化处各点的地面高程及相对于溢洪道轴线的水平距离。
然后根据测量原始记录,在CAD上绘出相应桩号横断面的实测地面线,再根据现场会议中统一的溢洪道断面尺寸、坡降绘出各个桩号的溢洪道横断面图,将各个桩号的溢洪道横断面图套进相应断面上的实测地面线上,即可得到该断面上的溢洪道横断面图。
同时直接用CAD的面积查询功能计算出该断面的开挖及填方面积。
依此方法得出每个横断面的开挖及填方面积,然后计算出相邻两断面的平均面积,再根据各断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用“平均断面法”求出相邻两断面间的开挖及填方量;依此方法逐段进行计算,最后将各段方量累积得出开挖及填方量挖方量为(实测土石方量计算表、溢洪道实测横断面图、原始横断面实测测量记录详见附件) 3、原始纵断面的实测经过和结果:依据计划,并按照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现场指定的溢洪道的轴线起点、拐点及方向,用全站仪架立在基准控制点上,依次测出该轴线纵断面上地形变化处各点的坐标及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