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选修3必考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三重点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三重点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选修3知识要点专题1 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这种技术是在生物体外,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2.基因操作的工具包括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3.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

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能够识别DNA中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开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4.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双链DNA片段连接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脂键。

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酶分为两类:T4DNA连接酶和 E.coli DNA连接酶。

5.目前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和λ噬菌体的衍生物。

6.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7.作为基因进入细胞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对宿主的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直接人工合成。

3.PCR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加以复制,使其数目呈指数方式增加。

需要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4.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高考备考生物选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备考生物选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1)两种DNA 连接酶(E ·coliDNA 连接酶和T 4—DNA 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 ·coliDNA 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T 4DNA 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效率较低。

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 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DNA 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 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 从基因文库中获得、人工合成、PCR 扩增。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了解基因组文库和CDNA 文库)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关键步骤)(1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 片段 ,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常用的转化(导入)方法: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双子叶植物),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三基础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高中的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经常会不重视选修三的内容,虽然选修三的生物知识只是一个拓展性的内容,但是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选修三基础知识点总结篇1生态工程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的概念(1)原理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2)操作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已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3)结果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生态工程。

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影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性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1、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类型主要原理注意问题农村综合发展物质循环再生原①核心:沼气工程型生态工程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②优点: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可更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①“综合”表现在同时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②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生态工程模式应各具特色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考虑树种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②考虑树种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稳定③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策略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主要措施:退耕还林主要困难:解决迁出湖区居民的生计问题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种植耐旱的灌木、草和树②确定合理载牧量③改良表土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①解决大气污染措施:禁止使用有铅汽油②水污染:减少或禁止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启示:使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高考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高考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高考生物选修三知识点生物学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门选修科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深度。

在高考中,选修三生物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掌握并理解。

本文将针对高考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之一,也是选修三生物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知识点中,同学们需要掌握和理解基因、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以及遗传的规律等相关知识。

1.基因和DNA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在细胞核中,基因以DNA的形式存在。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这一结构使得DNA具有复制和遗传信息的功能。

2.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的突变或重组等现象。

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发生错误的复制或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遗传变异,而重组则是指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组合。

这些变异对遗传物质的多样性和遗传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遗传的规律在遗传与进化中,还有一些重要的遗传规律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

例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该基因由父母各自提供,基因在生殖细胞的分离等),哈代定律(性别决定机制,离子连接等)等。

这些规律通过实验和观察而形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传的过程和机制。

二、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是选修三生物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和对策。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物种类和个体数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依赖。

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不同环境中逐渐改变其遗传特征的过程。

在高中生物选修三中,生物进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进化的证据:通过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共同祖先等证据,可以推断出物种的进化关系和进化历史。

2.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是导致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遗传变异,使适应环境的特征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3.人类进化:人类的进化历史可以通过化石记录和基因组比较等手段进行推断。

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是大约6000万年前的一种类似猴子的动物。

4.进化与生态系统:生物的进化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影响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相互依赖关系。

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护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高中生物选修三中涉及的生物多样性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物种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种的形成和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2.功能多样性: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如食物链中的不同层级、生物能量流动等。

保持功能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3.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保持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4.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生物群落组成的,不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保护和维护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关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与物质的转化和循环。

以下是高中生物选修三中涉及的生态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辐射到地球,经过生物体内部的转化和传递,最终以热能散失。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复习提纲-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复习提纲-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复习提纲-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说出基因工程的含义并指出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

基因工程....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说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含义及作用特点。

3.说出DNA连接酶的作用。

4.简述质粒的含义、特性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5.解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在基因工程诞生中的意义。

6.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

7.描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的几个步骤。

(P6图)8.举例说出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原理。

(P8简答题2)9.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遗传育种、疾病治疗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0.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培育过程。

(P9图)11.说出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12.说出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

(补充)13.关注基因工程的新进展。

14.尝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一个解决生活中疑难问题的方案。

(P13简答题)1.说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含义。

2.简述克隆的含义及在不同水平上的克隆技术的含义。

3.描述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4.举例说出克隆的基本条件。

5.简述植物全能性的含义。

6.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P22图)7.说出植物克隆成功所需的条件。

8.简述植物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的方法和意义。

9.简述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操作过程和应用。

10.认同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11.说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原理和意义。

(P26图)12.简述动物细胞组织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P29图)13.说出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

14.描述细胞系和细胞株的含义。

15.简述动物的克隆培养法。

新课标第一网16.简述动物的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

(P32图)17.简述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说出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

18.简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和核移植的程序。

19.列举动物细胞培养与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动物体细胞克隆)和发展前景。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易考知识点背诵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晶。

基因工程是在DN 心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又叫做DNAlt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牛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子的某种特定的核音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二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 一一DNA1接酶⑴两种DNAS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S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 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t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DNA^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⑵与DN谦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苴豆加到已有的核甘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1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一一载也(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 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检,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CDNAK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C,引物结合到互补DNAA连;第三步:加热至70〜75C,热稳定DN谦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2020届高考生物选修三必考基础知识点总结提纲(重点版)

2020届高考生物选修三必考基础知识点总结提纲(重点版)

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专题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昔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昔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DNA连接酶2.“分子缝合针”—⑴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昔酸加到已有的核昔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一一载遂(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二)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o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3.(1)原理:DNA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程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 60°C,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C,热稳定DNA 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选修3必考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1/ 8
专题 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Z&X& X&K]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1)两种DNA 连接酶(E·coli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 T4DNA 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 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 NA 连接酶是连接两个 DNA 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 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 DNA 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3/ 8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 _。

3.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 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 90~95℃DNA 解链;第二步:冷却到 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 DNA 链;第三步:加热至 70~75℃,热稳定 DNA 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 DNA 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 DNA 短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Ca2+ 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 D NA 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 DNA 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5/ 8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 杂交。

]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功能。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转录翻译专题 2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 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过程:
7/ 8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