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毕业设计---35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分析

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分析

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分析摘要:在如今时代下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就是电能,而且因为电能在使用时比较便利还可以轻易进行较远距离的电能运输与控制,所以电能也开始被人们进行广泛使用。

电力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在电力线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格外注重对电力线路的设计工作,而在对35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分成的两个阶段,并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确保整个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

本文主要针对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工作的两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分析在电力系统当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就是电力的线路,因为电力线路主要负责的就是电能的运输与分配是非常主要的一项任务,一旦电力线路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彻底终端,严重的话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与机械设备的安全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对电力线路的设计工作一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

而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整体设计一共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初期设计阶段与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对导线型号、线路路径的选择,还有对杆塔基础与形状上的设计与选择等。

所以在对35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在进行施工之后的输电线路可以更加安全、经济的稳定运行。

一、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初期阶段的详细分析在35KV架空输电线路整个工程的设计工作当中最为主要的阶段就是初期的设计阶段,所以在进行这个阶段的线路设计时一定要将输电线路的路径不断的进行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对比,在所有当中选取最为适合的设计方案开始进行并确定出整体设计的标准原则。

1、对导线进行确定在对35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对使用的导线进行确定,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当中的负荷信息资料与选取的导线截面,最终在将所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来进行综合检验。

伴随着现如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如今无论是市民日常生活用电量还是各类行业的用电量都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中,另外有些电力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还没有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这就会在电力线路已经完成之后一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下进行运行。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
技术研 发
T E C HN oL o G Y A N DⅣ 刚 K E T
3 5 k V输 电线 路 设 计 与 施 工 方 案 分 析
彭凯莉
( 平顶 山供 电公 司 , 河南 平顶山

4 6 7 0 0 0 )
要: 输 电 线路 是 整 个供 配 电 网络 的核 心 组 成 部 分 , 是 工业、 农 业 发展 的 大 动 脉 。 由 于输 电 线 路 工 程 施 工 环 境 的 多 变
动的基本情况 , 进 一 步 确 定 避雷 线 保 护 角 的大 小 以 及 档 距 中 央
导线与其距离。一般情 况下 , 建议 采用接地 避雷 线 , 保 护角则
建议越小越好 , 最少要 < 2 0 。 , 这 样 能 达 到 较 好 的遮 蔽 效 果 。 此
1 ) 采用 悬 浮 抱 杆 、 组 立铁 塔 方 式 。首 先 结 合 当个 问题 , 即3 5 k V输 电线 路系统是 中性点 , 在线路设计 的时候 , 要 对无避雷 线部分 的线路 进行特 殊处理 , 比如可以采用导线三角形的排列方式 , 这样就可 以让 最上面 的
定位桩位置的选择是非常关键 的, 定位桩位置选择不 当会 影 响输 电线路 的安全运行 。因此 , 在选 择定位 桩位置 时 , 一定 要考察 地形环境 , 选择地势 相对平 坦 、 地质条件 好 的地区。 同 时要在与通讯线 之间 的距 离超过 2 0 m, 与公 路边 的距离 超过 1 5 m, 与周 围建筑物 的距 离超过 1 0 m的位 置安置定 位桩 。只 有这样才能从各方面保证输 电线路 的安全性 。
好施 工计 划 , 在施工图纸设计 时要 注意一些 关键 问题 : 图 纸 设
利, 给后期维护提供条件 ; 布线要安全可靠 。

35KV变电站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

35KV变电站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

35kV变电站设计原始数据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座35kV降压变电站,以10kV给各农网供电,距离本变电站15km和10km处各有一个系统变电所,由这两个变电所用35kV双回架空线路向待设计的变电站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站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500MVA。

本变电站有8回10kV架空出线,每回架空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为1800kVA;其中#1出线和#2出线为Ⅰ类负荷,其余为Ⅱ类负荷及Ⅲ类负荷,Tmax=4000h,cos φ=0.85。

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42℃;年最低温度-5℃;年平均气温25℃;海拔高度150m;土质为粘土;雷暴日数为30日/年。

35KV变电站设计一、变电站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1.负荷计算的意义和目的所谓负荷计算,其实就是计算在正常时通过设备和导线的最大电流,有了这个才可以知道选择多大截面的导线、设备。

负荷计算是首要考虑的。

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

如果计算结果偏大,就会将大量的有色金属浪费,增加制作的成本。

如果计算结果偏小,就会使导线和设备运行的时候过载,影响设备的寿命,耗电也增大,会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无功补偿的计算、设备选择2.1无功补偿的意义和计算电磁感应引用在许多的用电设备中。

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交变磁场,每个周期内释放、吸收的功率相等,这就是无功功率。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都要平衡。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相互关联。

22=+S P QS——视在功率,kVAP——有功功率,kWQ——无功功率,kvar由上述可知,有功功率稳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cosφ越小则需要的无功功率越大。

如果无功功率不通过电容器提供则必须从该传输系统提供,以满足电力线和变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的电力需求。

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供给,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

为此对电力的国家规定:无功功率平衡要到位,用户应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自然,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入与它的负载和电压的基础上变更或切断,避免无功倒送回来。

35kv输电线路设计

35kv输电线路设计

35KV输电线路设计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供电12姓名:张洪亮学号:192014/6/15摘要建设110kV变电站35kV配电室出线到35kV变电站的单回路架空送电线路。

本次设计新建35kV架空线路来保障用电安全。

本次架空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当地地形合理选择架空线路径;架空线导线的确定;架空地线的选择;金具的选择;架空线路的防雷设计;杆塔定位、杆塔结构的选择、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的处理;基础的设计等。

本设计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保证供电可靠,经济性合理,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关键词:35kV,线路设计,杆塔,防雷前言“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的交流或±800千伏的直流电网。

目前,中国超高输电线路以220千伏、330千伏、500千伏交流输电和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为骨干网架。

全国已经形成5个区域电网和南方电网。

“特高压电网”在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上已经被作为战略构想提出,即建设“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的特高压骨干网架”。

此前,只有前苏联和日本建成过1000千伏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但是,日本特高压线路建成后一直按500千伏降压运行。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特高压线路也开始降压运行。

意大利兴建的特高压实验工程有两座联络变电所和20公里线路,但由于用电量未见增长,也未纳入商业运行线路。

同时,特高压电网在输电线路走廊的选择、杆塔结构、导线截面、分裂导线根数及分裂间距等方面,将涉及到电磁环境、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等环保问题。

第一章架空线路1.1架空线路设计研究现状输电线路按结构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由于电缆线路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费用远高于架空线路,所以除了特殊情况外,目前广泛采用架空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是电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面临着缺电这一问题,国家正在加紧电网建设,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在这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是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架空电力线路的造价和安全性、适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1. 引言1.1 背景介绍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承载电能传输的主要设施之一,其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电力需求的增加,35kV输电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日益繁重。

为了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保障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对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

传统的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隐患较多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35kV输电线路设计要点、施工流程、安全考虑、材料选用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为改善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水平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要点,掌握其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研究35kV输电线路的安全考虑、材料选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提升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对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还能为未来输电线路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电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相关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支持。

2. 正文2.1 35kV输电线路设计要点35kV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包括:1.选址规划,根据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负荷情况确定合适的输电线路走向和位置;2.线路参数设计,确定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感、容量等参数,以及合适的导线截面和杆塔结构;3.过载能力设计,考虑输电线路在极端负荷条件下的过载能力,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4.绝缘设计,选择适当的绝缘材料和结构,保证线路在潮湿、污染等条件下的绝缘性能;5.地线设计,合理设置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确保线路的接地效果符合规定要求;6.防雷设计,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保护线路不受雷击影响;7.通信设计,设计线路通信系统,保障线路之间的通讯联络。

35kV 输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方案

35kV 输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方案

35kV 输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方案摘要:35kV 输电线路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具有较大难度,且其中的过程十分复杂,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同时做好预防措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时也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提升工程质量。

对35kV 输电线路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施工方案。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输电线路对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保障人们正常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不管是在设计还是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把握好细节之处,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1.35kV 输电线路的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是输电线路能够稳定运行、投入使用的前提,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地形、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制定最初的设计方案。

35kV 输电线路的基础设计也是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布线位置的选择在对 35kV 输电线路所覆盖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勘察时,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说可能经历的大风、大雨、雷电等各种极端天气,以及高温、低温气候,同时将输电线路的走线情况考虑在内,是否会对建筑造成影响,在不影响建筑稳定性的情况下再铺设各种管线。

在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后,布线时仍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在设计 35kV 输电线路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线路绕开建筑物、旅游区、人群密集、人流量大的地方,避免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布线位置不要太偏僻,否则不利于后期维护;在布线时,要确保安全性。

输电线路定位桩位置选择定位桩位置是 35kV 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一旦位置不合理就会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在选择定位桩位置之前,要对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充分考虑到地形和环境因素,尽可能选在地势平坦、地质条件好的区域,与此同时,定位桩的位置要和通讯线保持在 20m 之外,与公路的距离在 15m 之外,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要超过10m,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同时也不会为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建筑功能性的正常发挥带来影响。

35KV输电线路保护设计-35KV输电线路保护

35KV输电线路保护设计-35KV输电线路保护

摘要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效益。

但是一旦发生故障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就会破坏稳定运行,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线路继电保护非常重要。

根据线路继电保护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本次课程设计首先介绍了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发展,然后详细介绍了35KV线路主保护及后备保护的选择与整定,35KV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及防雷保护,最后介绍35KV系统的微机保护。

关键词:继电保护;主保护;整定;微机保护目录1 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发展 (1)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1)1.1.1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1)1.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 (1)1.2 继电保护的发展 (2)2 35KV线路主保护选择与整定 (4)2.1 电流、电压保护整定计算考虑原则 (4)2.1.1 电流、电压保护的构成原理及使用范围 (4)2.2 电流闭锁电压保护 (5)3 35KV线路后备保护选择与整定 (12)4 35KV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 (17)5 线路及变压器防雷保护 (18)6 微机保护 (19)6.1 微机保护的软硬件组成 (19)6.1.1微机保护的特点 (19)6.1.2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结构 (19)6.1.3微机保护的软件组成 (20)6.2 微机保护的算法 (21)6.3 35KV系统微机保护配置 (22)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1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发展1.1 继电保护的作用1.1.1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各类故障和各种不正常情况。

其中故障一般可分为两类:横向不对称故障和纵向不对称故障。

浅谈35KV输电线路设计

浅谈35KV输电线路设计
・ 1 2 2・ 2 0 1 5 年7 月
水电工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K V输 电线 路设 计
杜 坤
国 网 冀北 滦 南县 供 电公 司 , 河北 唐 山 0 6 3 5 0 0
摘 要: 本 文 结合 农 网 改造 的 实践 经 验 ,对 3 5 K V 输 电 线路 设 计 进 行 简要 阐述 。 关键 词 : 3 5 K V 输 电 线路 ; 设 计 中图分类号 : T M7 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5 8 6( 2 0 1 5 )3 0 - 0 1 2 2 _ O 1
3 5 K V输 电线路 的设计 ,一般 分为初步设计和施 工 图设计 两个 阶段 ,内容包括 : 线路 路径选择 、测量 、导线型 式选 择、 杆塔 型式选择 、杆塔 受力分析 、杆塔基础设计 、导线和避雷线 应力弧垂计算 以及 工程预算等 。3 5 K V输 电线路设计应确保施 工后的输 电线路运 行经济合 理、安全适用 、确保 安全无 故障运
系统 ,也就 是说 ( 3 5 KV线路允许单相接 地短时运行 ,那 么在 线路设计时 ,应把无避雷线部分线路尽量采用导线三角形排列 方式 ,使最上面一相导线充当避雷线的作用 。 1 . 4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型式 1 . 4 . 1 杆 塔 设 计 在工程设计 中,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 、运 行。 行考验过 的成熟杆塔 型式 。对新型杆塔 的设计 ,需要充分研 究 1 初 步 设 计 初 步 设 计 是 工 程 设 计 的 重 要 阶 段 , 主 要 的 设 计 原 则 都在 初 设计理 由,一般经过科学试验后再选用 。 步设计 中加 以明确 。着重对不同的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的技 1 . 4 . 2基础设计 基础 型式的选择 要按 照全 线地 形、地质 、水文等 情况 ,以 术经济 比较 ,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达成诸如土地使用、林木砍 及 基础 受力条件 ,来确定基础 型式。钢 筋混凝土 杆和 铁塔的基 伐等相关协议 。 础按其受力型式划分, 可分为 : 上拔、 下压类基础和倾覆类基础 。 1 . 1导线 、避雷线的确定 根据系统规划提供 的负荷资料及所选定 的导线截面 ,结合 前者主要承受上拔力和下压力 ,如 电杆的拉线盘、底盘 ,均属 后者主要承受倾覆力矩 ,如卡盘 ,就属于这种基 目前 了解 到的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校验 。由于我 国国民 于这种基础 ;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加上个 行业缺 乏长远规划 ,往往 当线路一 础 。铁 塔 基 础 一 般 采 用 装 配 式 预 制 基 础 ,在 粘 性 或 沙 性 土 中宜 建成 ,很 快就达 到满 负荷运 行。经过 几年后 ,多数线路都在超 采用灌注桩基础 。 负荷 的情 况下运行,不仅损耗 高,而且 导线连接 点发热 ,运行 1 . 4 . 3合理地进行通讯保护设计 很不安全 。因此,导线 截面 的选 择宜偏大而不 宜偏 小。导线确 电力线路与通讯线交叉跨越时 ,其交叉角应符合 “ 线 路设 计规程 ”规定 ,跨越 I 级通 讯线路时 ,交叉 角应>4 5 。; 跨越 定后 选定避雷线规格。 I I 级通讯线 时,交叉角应> 3 0 。 ; 跨越I Ⅱ级通讯线时不作规定 。 1 . 2 气象条件 的选择 5 K V 电力线路 有防 电保 护时 ,对 通讯线 的垂直距 离不 小于 3 在 进行输 配 电线路设计 时,首先要 明确 当地 的气 象条件 。 3 米。 气象条件 应根据当地的有关气象资料和 当地 已有线 路在 当地气 米 ,电力线路五 防电保护时 ,对通讯线 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5 2 施工 图设计 是按照初步设计 原则和设计 审核意见所 做的 象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 行综合考 虑。 风速、覆冰厚度和大气温度 的取值成 为气 象条件组合。气 具体设计 。 象 条 件 的 组 合 既 要 反 映 自然 的 变 化规 律 以及 它 们 同 时 出 现 的 可 ( 1 )对 初 选 的 、经 过 评 审 的最 佳 线 路 方 案进 行 实 际 测 量 放 2 )完 成 必 要 的 、详 细 的 图纸 设 计 。 其 中 包 括 能性 ,又要考虑技 术经济上的合理性 ;既反映客观实际的危险 线 、打 杆 位 桩 。 ( 程度 ,保证线路的运行、施工、检修工作等的安全,又要考虑 线 路路径 图、杆塔 明细表 、交叉跨越表 、平断面 图、杆塔 图、 3 )提供 经济上的合理及计算上方便 。在技术上要使线路在危险的情况 金 具图、绝缘子 穿组装 图、铁塔基础 图等详细图纸。( 下 ( 大风 、覆冰有风、低温 、持续高温 )能够正常运行,在断 完 整的、准确 的材料表 ,提供技术施工 设计 说明书及预算书 。 线情况下不倒杆 ,事故不扩大 。在 内过 电压、最大风速时,导 3 3 5 K V输电线 路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 1 )变 电所 3 5 KV进 出线与架 空线路 终端 引线配 合适 当, 线对地不发生 闪络事故 ,在最高温度或覆冰时保证导线对地有 足够 的安全距离 ,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 便 于进出线架设 ,同时注意 3 5 K V 架空线防雷保护 范围和所 区 防 雷 保 护 范 围相 衔接 。 ( 2 ) 防 线测 量 中 设 计 人 员 一 定 要 亲 临 现 1 . 3 导 线 避 雷 线 的 绝 缘 配 合 及 防 雷 设 计 场, 设 计 中理 论 与 时 间相 结合 ,以实 际地 形 地 貌 进 行 杆 位 设 置 , 1 . 3 . 1 绝 缘 配 合 设 计 ( 1 )绝缘强度 区段划分 : 送 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按清洁区和 选择合理杆型。( 3 )设计中对 输 电线路沿线地质、地貌、水文 污秽 区来划分 。以污秽性质 、附盐密度、污盐距离 、气候条件 等情 况,应详 细勘 测,选 择合理 的 电杆埋 深、卡盘 、底 盘规 并根据实际情况 , 做好 电杆根部 的防碱 防腐处理 。( 4 )“ T ” 及 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等来划分污秽 区段和污秽等级 ,并提 出防 格, 污 秽 措 施 ,确 定 不 同 的绝 缘 设 计 。( 2 )绝 缘 子 串及 片 数 ,按 需 接的输 电线路 ,需设计 出该 “ T”接 点采 用 的杆 型,并应具体 5 )设计中选择的钢芯铝绞线要注 明钢芯 要 选 择 悬 式 和 耐 张 绝 缘 子 串 的型 式 ,按 电压 等 级 、荷 载 条 件 来 说明连接布置方法 。( 选 择 不 同型 式 的绝 缘 子 串 的片 数 ,并 说 明各 种 绝 缘 子 串 的使 用 截 面 大 小 。( 6 )设 计 中 对 输 电线 路 路 径 说 明应 清 楚 、 准 确 简 明、 7 )严格执行先勘察 、后设计 、再施 工 条件 。( 3 )硅橡胶合成绝缘子 的应用 : 确保 电力系统安全 运行, 逻辑严谨、通俗易懂 O( 三 提高供 电可靠率是对 电力企业考核 的一项重要指标 , ’ 而不断运 的原则 ,严禁违反基建程序 、边勘察 、边设计 、边施工 的 “ 用高科技材料又是解决这个 问题 的有效途径 。硅橡胶合成绝缘 边 ”工 程 。 根据上面勘测 、定位、计算及选择情况 ,绘制 出线 路施 工 子作为一种新产 品具有重量轻 、体积小 、抗 闪络 、耐老化 、免 平断面 图、杆型组装 图、金具加工 图等施工 图纸 。并按 国家对 检修 、免维护等优 点,开始在 3 5 K V 线路 上得 到广 泛的应用。 概预算标准 的规定编制工程概预算 ,经过各项 审核 、审批 后予 1 . 3 . 2 防雷设计 防雷保护 : 按送 电线路 的电压等 级,通过地 区雷电活动情 以实 施 。 况和 已 有 线 路 运 行 经验 来确 定采 用 避 雷线 根 数 ,确 定避 雷线 的 参 考 文 献 保护 角、档距 中央导线和避 雷线 的最 小距 离。 『 1 】 原 河峰 . 架 空送 电线路 勘测 设计 [ J ] . 东北 电力 试验研 究院 考虑到 3 5 KV 线 路 系统 是 中 性 点 不 直 接 接 地 的小 电流 接 地 1 9 8 9( 6):9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三梅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

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定位排杆,各种校验,代表档距的计算,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金具的选取。

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对杆塔的组立施工进行了简要的设计,还简单地设计基础并介绍基础施工。

关键词:导线避雷线比载应力弧垂杆塔定位1 前言电力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不论是对于国家的各种经济建设还是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输电线路则是电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缺电这一问题,国家正在加紧电网建设,许多地方新建和改建了一批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也就相当重要了,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是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针对一条具体的输电线路——35kV三梅输电线路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比载、临界档距、应力弧垂、安装弧垂的计算,排定杆塔位置,进行各种杆塔定位校验,进行防振设计,选择接地装置,完成绝缘子串的组装图、杆塔地基基础设计、杆塔组立施工设计等,涵盖了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1.1课题相关技术1.1.1自立式铁塔地基基础的设计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

它的作用是用来承载输电线路的杆塔。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每年用于电力基础设施,特别是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投资日益增加。

输电线路中自立式铁塔基础的设计关系到自立式铁塔在受到各种设计条件允许外力作用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自立式铁塔的稳定取决于所选基础的抗拔稳定和基础地基的承载能力。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型式的设计是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影响输电线路工程整体造价的重要环节。

铁塔基础的设计应结合输电线路沿线的地质、施工条件和杆塔型式的特点综合考虑。

有条件时应采用原状土基础,一般情况下铁塔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基础;运输或浇制混凝土有困难的地方,可采用预制装配式基础或金属基础;必要时可采用桩基础。

输电线路自立式铁塔抗拔基础和抗压基础的设计必须保证铁塔基础的抗拔稳定和基础地基承载能力的可靠。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架空地线和架空导线的应力选择应符合铁塔受力条件。

(2)铁塔基础的地质参数要尽可能准确,必要时采用钻探确定。

(3)使用新的电力行业标准提供的基础计算公式对实际工程中选择的铁塔基础进行受力计算和分析。

1.2 课题研究目的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是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课题与输电线路工程专业联系比较紧密,通过这个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使我们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及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更好的从事线路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专业基础,达到了培养工程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1.3 本课题的工作任务本课题是在给定35kV三山变~梅山变线路工程设计的基本条件和地形图、平断面图的情况下,完成导、地线应力及弧垂计算,线路分段、杆塔定位和杆塔型式的确定,杆塔塔头荷载计算,防振,接地设计计算,铁塔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设计,针对该杆塔的特点进行杆塔施工方案设计等内容。

2 工程概况为了进一步改善梅山岛的投资环境,提高该地区的供电可靠性,特新建1条从三山变~梅山变的35kV线路,配合现役的江穿梅3117线,对梅山岛实行环网供电。

本工程从35kV三山变35kV间隔出线。

受地形条件影响,须对原三山3115进行改道。

在现3115线西侧平行3115线30m左右距离新建电1~电10至正大鸡厂附近与3115线39#塔连接,而利用原3115线的40#~49#塔作为三山变~梅山变35kV环网线中的出线段1#~10#塔。

线路全长12.154km,全线架设地线,除13#~25#塔之间5.007km架设双根地线,其余7.147km架设单地线。

线路所经地段大部分为山地,部分茶树、花木等经济作物。

输电线路采用LGJX-150/20稀土铝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GJX-35稀土铝钢绞线。

本段线路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区较多,污染比较严重,线路经过地区污秽等级为Ⅲ级。

根据宁波地区污秽分布,本工程所处区域的泄漏比距要求不小于2.8cm/kv。

设计气象条件为典型气象Ⅱ区,最大设计风速为35m/s,覆冰厚度为0mm,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5℃。

塔型选用情况:本段线路属山区,考虑到防雷要求,电压等级,经济性,用三角形排列,因此选用35kV三角形转角杆塔和上字型直线杆塔。

基础型式根据地质和地形情况,直线塔和耐张塔大部分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少数直线塔采用岩石基础及掏挖基础。

金具、绝缘子型号选择及绝缘配合,导线换位,房屋拆迁,对弱电流线路的影响,均按35KV电压等级考虑,今后升压改造时,可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处理;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以及防雷接地,均按相关规程确定。

3 导线应力弧垂计算及曲线绘制3.1导线应力弧垂曲线的绘制步骤3.1.1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见下表3-1。

表3-1 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项目计算项目最大风速最厚覆冰安装有风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外过有风外过无风内过电压年均气温应力曲线导线ΔΔΔΔΔΔΔΔΔ地线ΔΔΔΔΔΔ弧垂曲线导线ΔΔΔ地线Δ注带Δ者为需要绘制的曲线,无Δ者为不需要绘制的曲线3.1.2应力弧垂曲线的计算步骤(1)确定工程所采用的气象条件;(2)依据选用的架空线规格,查取有关参数和机械物理性能;(3)计算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比载;(4)选定架空线各种气象条件下的许用应力(包括年均运行应力的许用值);(5)计算临界档距值,并判定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6)判定最大弧垂出现的气象条件;(7)以控制条件为已知状态,利用状态方程式计算不同档距、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值;(8)按一定比例绘制出应力弧垂曲线。

3.2导线应力弧垂曲线计算3.2.1整理计算用气象条件见表3-2表3-2 计算气象条件表气象项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厚覆冰最大风安装有风外过有风外过无风内过电压年均温气温(℃)+40 -10 -5 +10 0 +15 +15 +15 +15 风速(m/s)0 0 10 30 10 15 0 15 0冰厚(mm)0 5 0 0 0 0 03.2.2导线LGJX-150/20有关参数见表3-3表3-3 LGJX-150/20导线参数表截面积(mm2)导线直径(mm)弹性系数(Mpa)温度膨胀系数(1/℃)抗拉强度(Mpa)安全系数计算拉断力(N)许用应力[](Mpa)年均运行应力[](Mpa)单位长度质量(Kg/km)164.50 16.67 73000 19.6×10-6269.29 2.80 46630 96.18 67.32649.4上表中的抗拉强度用以下公式计算pj46630=0.95=0.95=269.29164.50TAσ⨯pσ——抗拉强度,即架空线的瞬时破坏应力,Mpa——计算拉断力,N——截面积,安全系数:根据设计规程导线的安全系数K≥2.5。

取K=2.80许用应力[]由以下公式计算p269.29==96.182.80K σσ=年均运行应力:在采取防震措施的情况下,不应超过的25%。

因此平均应力由以下公式计算cp p []=25%=67.32σσ⨯3.2.3导线LGJX-150/25比载的计算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可由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公式求得: 以下公式的符号如下:—— 比载,Mpa/m b ——覆冰厚度,mm ;v ——风速,m/s ;q ——架空线单位长度质量,kg/km ;g ——重力加速度,g=9.80665m/s ;——风速v 时的理论风压,Pa ;μsc ——风载体型系数,线径d <17mm 时μsc=1.2,线径d 17mm 时c=1.1; d ——架空线外径;——风速不均匀系数,35KV 的数值见表3-4表3-4 35kv 线路用风速不均匀系数设计风速(m/s )10及其以下15 35及其以上计算杆塔荷载 1.00 1.00 0.70 校验杆塔电气间隙1.000.750.61(1)自重比载()331qg 649.49.806650,0=10==38.7110164.50A γ--⨯⨯⨯(2)冰重比载 ()()()()3332b d+b 516.6755,0=27.7281027.7281018.2610/164.50Mpa m Aγ---⨯+⨯=⨯⨯=⨯(3)垂直总比载()()()()-3-3-33125,0=0,0+5,0=38.7110+18.2610=56.9710Mpa /m γγγ⨯⨯⨯ (4)无冰风压比载1)、安装有风()()23104230,10=sin 100.625101.00 1.216.677.6010Mpa /m 164.50f sc W dAγαμθ--⨯⨯=⨯⨯⨯=⨯2)、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时:()()231542330,15sin 100.625151.00 1.216.671017.1010Mpa /m 164.50f sc W dAγαμθ---=⨯⨯=⨯⨯⨯=⨯计算风偏时:()2315420,15=sin 100.625150.75 1.216.67164.50f sc W dAγαμθ-⨯⨯=⨯⨯=3)、最大风 计算强度时:()230420,30sin 0.625300.75 1.216.67164.50f sc W dAγαμθ=⨯=⨯⨯=计算风偏时:()2304230,30sin 0.625100.61 1.216.6710164.50f sc W dAγαμθ-=⨯=⨯⨯⨯=(5)覆冰风压比载()()()2105235,10=2sin 0,625101.00 1.216.672510164.50f sc W d b Aγαμθ-=+⨯=⨯⨯+⨯⨯⨯(6)无冰综合比载 1)、安装有风()()()()()2261422-3-30,10=0,0+0,10=38.7110+7.6010=γγγ⨯⨯2)、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时:()()()()()()2261422-3-30,10=0,0+0,10=38.1710+17.1010=42.32/Mpa m γγγ⨯⨯计算风偏时:()()()()()()226142-3-3015=0,0+0,15=38.7110+12.8310=40.74/Mpa m γγγ⨯⨯,3)、最大风速 计算强度时:()()()()()()2261422-3-3-30,30=0,0+0,30=38.7110+43.8910=56.5210/Mpa m γγγ⨯⨯⨯计算风偏时:()()()()()()22614223330,300,00,3038.711038.251054.4110/Mpa m γγγ---=+=⨯+⨯=⨯(7)覆冰综合比载()()()()()()2273522-3-3-35,10=5,0+5,10=56,9710+11.1610=32.6710/Mpa m γγγ⨯⨯⨯由以上计算可列表格3-5表3-5 各类比载计算结果汇总表比载类别计算结果备 注 自重比载(Mpa/m ) ()310,038.7110γ-=⨯冰重比载(Mpa/m )()325,018.2610γ-=⨯垂直总比载(Mpa/m ) ()335,1056.9710γ-=⨯无冰风压比载(Mpa/m )安装有风()-340,10=7.6010γ⨯μsc=1.2 αf=1.00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风偏) ()-340,15=17.1010γ⨯ ()-340,15=12.8310γ⨯μsc=1.2 αf=1.00 μsc=1.2 αf=0.75 最大风 (计算强度) 最大风 (计算风偏)()-340,30=43.8910γ⨯ ()-34030=38.2510γ⨯,μsc=1.2 αf=0.70 μsc=1.1 αf=0.61覆冰风压比载(Mpa/m ) ()-355,10=11.1610γ⨯ μsc=1.2αf=1.00 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Mpa/m )安装有风()-36010=7.6010γ⨯,μsc=1.2 αf=1.00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强度) 内过电压、外过有风 (计算风偏)()-360,10=42.3210γ⨯ ()-360,15=40.7410γ⨯ μsc=1.1 αf=1.00 μsc=1.1 αf=0.75 最大风 (计算强度) 最大风 (计算风偏)()-36030=56.5210γ⨯, ()-36030=54.4110γ⨯,μsc=1.1 αf=0.70 μsc=1.1 αf=0.61覆冰综合比载(Mpa/m )()-375,10=32.6710γ⨯μsc=1.2αf=1.003.2.4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条件(1)可能控制条件的有关参数见表3-6现实中,某些气象区最大风速和最厚覆冰时的气温并不相同,不能只从比载的大小来确定二者哪个可能是控制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