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复习资料

第1课 变化的世界1.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答:事物在形态上、本质上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叫变化。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4.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5.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6.可采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 等。

第一单元 天气 第2课 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关于天气的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3)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破脸。

3.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

利用气象谚语的优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帮助人们预测天气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足: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较差,会误导人们。

4.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拨打112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7.紫外线强度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1.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

2.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

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复习重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复习重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地球与天空1.1 地球1.1.1 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1.1.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赤道略微膨胀。

- 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1.3 地球的自然资源- 土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 水资源: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等。

1.2 天空1.2.1 太阳- 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 太阳的光和热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能量。

1.2.2 月亮-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于其绕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的。

1.2.3 星星- 星星是宇宙中的恒星。

- 星星的亮度与距离、大小和发光能力有关。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2.1 生物2.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 生物体具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

2.1.2 生物的分类- 植物:绿色开花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等。

-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

- 其他:微生物、真菌等。

2.2 环境2.2.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光、水、温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

- 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2.2.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通过呼吸、排泄等活动影响环境。

- 生物可以通过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等方式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单元:物质与变化3.1 物质3.1.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氧气等。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空气、海水等。

3.1.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3.2 变化3.2.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冰融化、物体运动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植物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茎的生长。

2.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动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幼体到成体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和产卵。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变化,如溶解、融化、凝固等。

4.环境与生态: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等,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食物链。

5.健康与生活: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

6.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只是对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土壤的组成1.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小草等生物。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3、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水?4、将湿润的土壤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添加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6、列举提高土壤肥力的三种方法?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施农家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1. 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黏质土。

3.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

它们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西瓜、花生、红薯、仙人掌等。

5、壤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好,耐旱耐涝,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如:月季、桂花树等。

6、黏质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大多数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土中生长?黏质土沙粒含量少,质地黏重,透气性差,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缺乏,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

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芦苇、水稻、莲等。

7、黏质土有什么用途?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保护土壤资源1.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部分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全面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全面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复习要求:1、熟记本提纲内容。

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家长予以严格监督并签字.2、认真复习《作业本》。

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一、电单元科学概念: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2、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 V交流电,有触电危险,我们一般不用它做实验;干电池里1。

5 V的直流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3、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

5、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6、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橡皮、纸…….9、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0、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12、带静电的梳子能吸引(碎纸屑)13、电池串联,小灯泡并联,小灯泡更亮。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1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理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理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

本文主要针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研究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并总结了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眼保健操
本章主要研究了眼保健操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眼保健操等。

第二章动植物的种类
本章介绍了动植物种类的分类方法,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等。

第三章动物的生活和栖息地
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活起居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性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第四章食品与健康
本章介绍食品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包括营养成分、饮食结构、食品安全、五谷杂粮等。

第五章物体与材料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体与材料的相关知识,包括物体的性质、形状、材料的种类、特点等。

第六章四季变化
本章介绍了四季变化的知识,包括了春夏秋冬的时间、气候和景象变化等。

第七章地球与月亮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与月亮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公转和自转、月亮的形状、月相变化规律等。

第八章身体卫生
本章介绍了身体卫生知识,包括人体各脏器的功能、保持身体
健康的方法等。

总的来说,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内容较为丰富,有许多有趣
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强技能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分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分析

、制造“电路检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1、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2、电池的铜帽一端是(正极),锌壳一端为(负极)。

3、用导线直接将电池的两端连接起来会发生(短路),不仅小灯泡不会发亮,电池还会很快被损坏。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的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5、试验用小电池的电是每块1.5V的直流电。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6、可能造成电路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A、小灯泡坏了。

B、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C、电池没电了。

D、导线中间断了等等~7、人是导体,大地也是导体,很多潮湿的物体也是导体,我们在生活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要好好的保护绝缘材料。

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等等~~8、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

9、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课本插图:1、课本第5页《小灯泡示意图》2、课本第6页《简单电路连接》3、课本第8页《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重点试验:1、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乐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你认为有几种可能就画几种可能)二、新的科学概念: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

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3、构造齐全的花,由花瓣、花萼、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油菜花是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如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复习要求:1、熟记本提纲内容。

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家长予以严格监督。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第一单元:电科学概念: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带同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4、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5、干电池的一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干电池里1.5V的直流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一般不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8、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点亮小灯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9、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0、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11、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

13、把两个灯泡顺次连接起来连接到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叫(串联),我们家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光不太亮。

1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橡皮、纸……。

16、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7、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18、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是(接触式)的,有些是(非接触式)。

19、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20、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1、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2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2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通电的部分用金属材料.24、为了找出电路故障,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电路检测器由(电池)、(导线)、(小灯泡)三部分组成。

25、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物体是否是导体或绝缘体。

26、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27、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28、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

29、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的树下、空旷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30、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答: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了;电池盒坏了;导线折了。

31、为了避免落地雷对房屋的破坏,人们在屋顶最高处安装金属制造的避雷针和避雷带。

32、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为什么?答:因为水和人体都是导体,容易发生触电危险。

33、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与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4、写出小灯泡的基本构造:( 玻璃泡 )( 灯丝 )( 金属架 )(连接点)35、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你将准备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不亮原因检测方法解决方法灯泡坏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法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灯泡两个连接点看是否变亮,确定是不是灯泡的故障。

灯座松了,没连上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法电池没电了替换法把电池换到无故障的电路里,看是不是电池的原因我能回答:36、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铜、铁、铝、铅、铅芯、人体、大地、酸碱盐等。

37、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陶瓷、玻璃、橡胶、橡皮、纸、油、纯净水、干燥的空气等。

38、我知道要安全用电,必须做到: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不用湿手、湿布擦拭灯泡、灯管;不在电线下放风筝;不爬电线竿等。

科学实验:1、熟悉实物图和简单电路图。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或绝缘体。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科学概念:1、一棵油菜由__根___、_茎____、_叶__、__花、果实_、_种子____六部分组成。

2、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3、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当的温度。

4、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后发育成长形成种子。

5、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6、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7、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

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8、解剖一朵油菜花的工具是(镊子),解剖油菜花的正确顺序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在观察时,要解剖油菜花是因为(油菜花太小,用放大镜还难以看清楚里面的构造)。

9、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

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10、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11、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

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

12、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单性花一定是(不完全花)。

13、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

14.雄蕊可以分为花药、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

15、成熟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

16、植物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17、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可以更好的粘住花粉。

写出你知道的传播花粉的方法。

答:虫媒花、鸟媒花、风媒花。

18、完全花有:油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白菜花等。

19、即是单性花又是不完全花的是:南瓜花,丝瓜花,西瓜花,黄瓜花,冬瓜花等。

20、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风__传播;如蒲公英,靠_动物传播,如番茄;靠_水_传播,如椰子等。

21、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

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

2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

23、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

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

24、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

可以发育成__一株植物_25、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

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养料的作用。

26、动物在繁殖上与植物有相似的地方:分为雄性和雌性,卵(受精)后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7、像青蛙、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像猫、狗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

28、产卵繁殖的动物:鸟类、两栖类(青蛙等)、昆虫(蜻蜓、蚂蚁等)、软体动物(蜗牛、田螺等)、爬行动物(乌龟、蛇等)、鱼类……29、一个鸡蛋有壳(保护作用)、气室(提供空气)、蛋白(提供营养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和胚(发育成小鸡)30、(受精的)生鸡蛋是由壳、蛋青、蛋黄、胚组成的,而没有经过受精的鸡蛋是没有胚的,所以不能孵小鸡出来。

31、熟鸡蛋的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蛋青),上面的小白点是(胚),它是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分。

32、胎生动物:大象,鲸鱼,老虎,羊等33、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孵出小蝌蚪。

34、在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才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35、绿色开花食物有根(胡萝卜)茎(甘蔗,芹菜)叶(白菜,菠菜)花(黄花菜)果实(苹果,香蕉)种子(绿豆,蚕豆)六部分组成。

36、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你知道有哪些吗?请举例说明。

弹射传播:喷瓜、油菜、凤仙花、大豆种子小而圆,有果荚,会炸裂。

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蒺藜种子较轻,有刺或钩。

番茄、野葡萄、樱桃果实鲜艳,味美汁多。

风力传播:槭树、蒲公英、蓟种子轻,有绒毛或翅。

水流传播:莲蓬、椰子种皮坚硬,不易在水中腐烂。

35、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①充足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足够的空气36、将种子与其相适应的传播方式连起来。

苍耳水流传播莲蓬弹力传播油菜荚风力传播蒲公英动物传播37、研究鸡蛋,把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蛋壳发育成小鸡蛋黄保护胚胎,做缓冲剂蛋白保护作用胚提供氧气气室直接提供胚胎养料38、39、40、41、第三单元:食物科学概念: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把食物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手指脱皮,口腔溃疡,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运动量大时,可以补充含有(糖类)的食物。

5、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

膳食营养原则:多种搭配;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食暴饮……6、烧熟可以杀灭细菌、使食物味道更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7、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8、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

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

(也可说潮湿,较高温的环境霉菌更容易生长。

)发霉食物含有害物质(不能)食用。

9、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微生物(霉菌、细菌等)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用冷冻、晒干、腌制、真空包装、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就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0、观察食物包装袋,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条件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