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的配制 及性能测试
1-洗手液的配制及其性能测定

洗手液的配制及其性能测定摘要:本文自行设计了一套详细的洗手液配方,并对洗手液的多项性能进行了测定。
简化方法测泡沫高度、精密试纸测pH、重量法测固含量、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旋转黏度计测黏度。
实验表明配制的洗手液去污能力好、不伤手、气味芬芳、美观实用。
关键词:洗手液;表面活性剂;泡沫高度;pH;固含量;表面张力;黏度;cmc。
正文:目前,人们多用肥皂、洗衣粉、汽油、洗洁精等洗手。
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清洗作用,但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洗后皮肤常出现干燥、裂纹、脱皮等现象,而且对某些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手上的污垢去污能力很不理想,尤其是汽油等油类,由于具有毒性,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
而洗手液能避免上述缺点,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低。
一.洗手液配方设计如图示,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原理,可知LAS:AES=6:4~9:1时复配体系对油和水的界面张力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实验教材提示知LAS:AES=6:5而AES:6501=5:1时可使产品具有较好的粘度和低温稳定性。
以此可确定AES(70%)与LAS(35%)与6501的量。
而通过NaCl来调节黏度使之达到较合适的值。
AES在碱性溶液是中稳定的,但在酸性中容易水解,苯甲酸钠水解后呈碱性。
表1 洗手液配方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AES(70%)10 去污LAS(35%)13 去污6501 2 助洗甘油(丙三醇) 2 护肤苯甲酸钠0.5 防腐NaCl 适量增稠珠光剂 1 增色香精适量增香苹果绿适量调色去离子水至100溶剂二.实验过程1.洗手液的制备工艺(1)以配制100g产品为基准。
用200ml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10.0gAES,13.0gLAS和0.5g苯甲酸钠。
(2)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60g去离子水,在电炉上适当加热,搅拌使原料全部溶解。
(3)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2g6501,2g甘油和1g珠光剂,搅拌均匀,降至室温。
洗手液实验报告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的测定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09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01班马波019引言:本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选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的临界束胶浓度CMC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有较好的去污功能和保湿护肤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黏度洗手液以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小,能有效避免皮肤干裂,裂纹,脱皮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 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3)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 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4)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二、洗手液基础配方设计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2) 润肤保湿剂润肤保湿剂也是洗手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甘油的使用最广泛,它可在皮肤表面水分挥发后留下一层保护膜, 阻止或减缓皮肤内部水分的流失, 保持皮肤的润湿性。
3) 增稠剂在使用洗手液时, 如果黏度太小, 不易在手中滞留, 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NaCl, 它的价格便宜, 增稠效果好, 使用方便。
4) 减滑剂为了减少洗手液在洗涤过程中的滑腻现象, 增加皮肤的洗净感, 可在配方中加入一定的减滑剂。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试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试洗手液的配制及其性能测定武汉工程大学制药工程01班徐佳斌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
选择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能指标进行测定,探索了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临界胶束浓度cmc 的方法,以及利用边加NaCl 边测黏度的方法确定最佳NaCl 加量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保湿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目前,人们多用肥皂、洗衣粉、汽油、洗洁精等洗手。
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清洗作用,但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洗后皮肤常出现干燥、裂纹、脱皮等现象,而且对某些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手上的污垢去污能力很不理想,尤其是汽油等油类,由于具有毒性,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
而洗手液能避免上述缺点,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低。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应具有丰富而稳定的泡沫, 且易于冲洗, 能在硬水和常温条件下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3)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 以免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4)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 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5)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6) 产品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使用环境中能较长时间存放。
通常要求在 1 年以上的时间不变质,不沉淀分层, 不浑浊。
各项感官指标应符合国家或企业标准。
二、洗手液的基础配方设计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75%乙醇的配制及使用

75%乙醇的配制及使用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酒精洗手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下,酒精洗手液的需求量更是
大幅增加。
而在酒精洗手液中,75%乙醇的配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杀
菌配方之一。
本文将探讨75%乙醇的配制方法以及使用建议。
首先,配制75%乙醇的酒精洗手液需要以下材料,乙醇、过氧
化氢、甘油和蒸馏水。
具体的配制方法为将6升乙醇和1.5升过氧
化氢混合,然后加入250毫升甘油和142.5毫升蒸馏水,搅拌均匀
即可。
这种配方中,乙醇的浓度为75%,过氧化氢的作用是增强杀
菌效果,甘油则能够保持皮肤的湿润度。
其次,使用75%乙醇的酒精洗手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使用前应确保双手表面无明显污垢,然后取适量酒精洗手液均匀涂
抹于双手表面,揉搓至双手干燥。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0秒左右。
其次,酒精洗手液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另外,75%乙醇的酒精洗手液也不适合用于清洗开放性伤口。
总之,75%乙醇的酒精洗手液是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剂,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预防疾病的传播。
然而,使用时也需要严格按
照配制方法和使用建议来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75%乙醇的配制及使用。
洗手液配方(知识学习)

表1 洗手液配方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AES(70%)10.0 去污LAS(35%)15.0 去污6501 2.0 稳泡甘油 2.0 护肤苯甲酸钠0.5 防腐NaCl 3.0 增稠珠光剂 1.0 增色香精2滴\苹果绿2滴调色去离子水加水至100.0 溶剂2实验条件2.1洗手液的制备工艺(1)以配制100g产品为基准。
用200ml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10.0gAES,15.0gLAS和0.5g苯甲酸钠。
(2)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60g去离子水,在电炉上加热至60~70℃,搅拌使原料全部溶解。
(3)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6501,甘油和珠光剂,搅拌均匀。
(4)加入余量去离子水,适量香精和苹果绿,搅拌均匀。
(5)搅拌下缓慢加入NaCl,调节产品粘度。
2.2洗手液的性能测定方法2.2.1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1]2.2.1.1基本原理和方法提要将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缓滴下,使毛细管内的溶液受到的压力比样品管中试样液面上来得大。
当此压力差于毛细管端面是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毛细管口的气泡即被压出,压差的最大值Pmax可从压力计上读出。
若毛细管的半径为,则最大压力对气泡的作用力F=Πr2pmax;气泡在管口受到的表面张力为F=2πrδ则Πr2pmax=2πrδ∴δ=rPmax/2(而对于同一个毛细管来说r是一个定值)2.2.1.2试剂和仪器洗手液;表面张力测定装置1套;500ml容量5个2.2.1.3测定步骤(1)各种浓度洗手液的配制称取2.5g的洗手液于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浓度为1/500,其它的浓度则采用稀释的方式配取。
(2)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样品管内加入蒸馏水,使之刚与毛细管相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慢滴下,使毛细管口逸出的气泡速宽以3~5s一个为宜,记录压力计两侧最高和最低读数三次,求取△h的平均值,并同时记录温度.同法测定各浓度的洗手液的表面张力.2.2.2 PH值的测定[3]配制1%的洗手液溶液,用玻璃棒醮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其的PH值.2.2.3固含量测定[3]2.2.3.1方法提要用分析天平称取小烧杯的质量,再加入m1的洗手液,将烧杯放入高温炉中,105℃灼烧3h,取出,冷却到室温,称重,然后进行第二次,三次灼烧,直到两次称量不大于0.4mg,最后质量为m2。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制备生物多肽洗手液,并对其进行测试。
通过一系列步骤,如生物多肽提取、杀菌剂添加和稳定性测试,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多肽洗手液。
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手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使用。
1. 引言洗手液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通过洗手液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污垢和细菌,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
然而,传统的洗手液往往含有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物多肽洗手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洗手液,具有天然、环保和抗菌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生物多肽提取液、杀菌剂、稳定剂、水和容器等。
2.2 实验步骤1) 生物多肽提取:将生物多肽提取液加入适量的水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搅拌,使生物多肽均匀溶解。
2) 杀菌剂添加:将适量的杀菌剂加入生物多肽溶液中,使其具有抗菌性能。
3) 稳定剂添加:为了增加生物多肽洗手液的稳定性,我们添加了适量的稳定剂,并进行充分混合。
4) 测试:对制备好的生物多肽洗手液进行一系列测试,如抗菌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抗菌性能测试我们采用平板计数法对生物多肽洗手液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
将洗手液涂抹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多肽洗手液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抑制了菌落的生长,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3.2 稳定性测试为了评估生物多肽洗手液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稳定性测试。
将洗手液装入密封容器中,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其外观和性能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多肽洗手液在不同温度下均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未出现明显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表明其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4. 结论通过生物多肽提取、杀菌剂添加和稳定性测试等步骤,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多肽洗手液。
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手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使用。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摘要:液体洗手液主要由水、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增稠剂、香精、色素等构成。
通过本实验,了解洗手液的功能、配方设计和主要原料的作用及制备工艺,自行设计配方,拟定详细制备工艺条件和性能测定方法;掌握表面张力、pH值、固含量等性能指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洗手液的配制(包括基本配方、配制方法)、性能的测定(包括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pH值的测定、固含量测定、黏度测定、泡沫高度测定)。
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备出了去污能力较强、气味清香、颜色较鲜艳的洗手液。
关键词:洗手液去污能力黏度表面活性表面张力绪论:本次实验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
选择了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溶液的酸碱度、固含量、黏度、泡沫高度等),进行测试与鉴定。
从多方面,较全面地考察了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保证了实验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正文:一、本次实验的药品有:AES(70%)、LAS(35%)、6501、甘油、苯甲酸钠、NaCl、珠光粉、香精、盐基玫瑰红、去离子水等。
二、实验仪器:200mL烧杯一个、玻璃棒一支、1000mL容量瓶五个、加热电炉一个、粘度计一个、100mL量筒一个、托盘天平一个、分析天平一个、pH试纸若干等。
三、实验方法和过程:Ⅰ.洗手液的配制(1)基本配方(见表一)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AES(70%)8—12去污NaCl1—2增黏LAS(35%)10—15去污珠光粉1增色65012助洗香精适量甘油2护肤盐基玫瑰红适量调色苯甲酸钠0.5防腐去离子水至100溶剂(2)配制方法:①以配制100g产品为基准。
用200mL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AES、LAS、苯甲酸钠。
②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60g去离子水,在电炉上加热至60—70℃,搅拌使原料全部溶解。
③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6501、甘油和珠光剂,搅拌均匀,降至室温。
洗手液制备实验报告

洗手液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洗手液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洗手液的成分及作用;
2.学习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3.掌握洗手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4.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界面活性剂、抗菌剂、香精、保湿剂等。
它可以使手部油脂、污垢和细菌迅速分解,彻底清洗手部的污垢及细菌,从而达到消毒、杀菌、保护手部皮肤的目的。
洗手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有黏度、PH值、稳定性等。
实验步骤:
1.将75%乙醇加入搅拌桶中,并开始搅拌;
2.将硫酸三丁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400等添加入搅拌桶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分散;
3.将适量的甘油加入搅拌桶中,并继续搅拌高速5分钟,待混合均匀;
4.调节PH值至7.0,加入保湿剂、香精调整口感,搅拌均匀,即可制得洗手液。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制得了一定质量标准的洗手液。
对于洗手液的成分和作用,学生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操作
技能。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中要戴手套,避免化学物品直接接触皮肤;
2.在调节PH值时要细心、耐心,避免PH值偏高或偏低。
3.制备过程中注意各种化学试剂的安全储存和操作。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制得了一定质量标准的洗手液,并得到了本次实验的一些启示,如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问题、操作细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试洗手液的配制及其性能测定武汉工程大学制药工程01班徐佳斌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
选择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能指标进行测定,探索了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临界胶束浓度cmc 的方法,以及利用边加NaCl 边测黏度的方法确定最佳NaCl 加量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保湿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目前,人们多用肥皂、洗衣粉、汽油、洗洁精等洗手。
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清洗作用,但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洗后皮肤常出现干燥、裂纹、脱皮等现象,而且对某些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手上的污垢去污能力很不理想,尤其是汽油等油类,由于具有毒性,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
而洗手液能避免上述缺点,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低。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应具有丰富而稳定的泡沫, 且易于冲洗, 能在硬水和常温条件下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3)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 以免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4)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 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5)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6) 产品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使用环境中能较长时间存放。
通常要求在 1 年以上的时间不变质,不沉淀分层, 不浑浊。
各项感官指标应符合国家或企业标准。
二、洗手液的基础配方设计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选择表面活性剂总的原则是兼顾去污性与安全保护性。
在进行配方设计时, 一方面要选择去油和去污能力较强的表面活性剂, 以便快速彻底地清除干净油污; 另一方面, 应考虑到手部皮肤是有生命的、娇嫩的和有感觉的, 易受到化学品的伤害, 应选择脱脂能力低、刺激性低、性能温和并且无毒、与皮肤相容性好的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虽然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但由于在单独使用时去污效果尚不理想,在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由于静电作用易形成胶束, 因此, 在洗手液配方中, 一般选择去污能力较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表面活性剂, 再配合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辅表面活性剂。
最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 或AESA) , a - 烯基磺酸盐(AOS) 和仲烷基磺酸钠( SAS) 等。
AES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具有良好的去污、乳化、润湿和发泡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硬水性能, 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小,其铵盐AESA 性能更加柔和。
AOS 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丰富的泡沫, 是洗手液中的常用品。
SAS 也常用于人体皮肤清洁剂, 具有良好的泡沫与低刺激性, 可替代部分AES 。
配方中可选择两性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表面活性剂, 该类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有良好的配伍性能,泡沫丰富而稳定, 柔软性好, 对皮肤的刺激性小, 生物降解性好, 并具有很好的黏度调节作用。
常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椰油烷基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 、椰油单乙醇酰胺和乙二醇二硬脂酸酯等, 几种协同作用可增强洗涤效果。
在洗手配方中一般不使用对皮肤刺激性较强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
根据我国洗手液行业的标准规定, 洗手液配方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应不低于90%。
2) 润肤保湿剂润肤保湿剂也是洗手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可在皮肤表面水分挥发后留下一层保护膜, 阻止或减缓皮肤内部水分的流失, 保持皮肤的润湿性。
通常选择相对分子量较大、可溶于水和沸点高的醇类物质, 例如液体石蜡、甘油、乙二醇、山梨醇、丙二醇和烷基糖苷等。
但润肤剂含量过高时会使产品有黏腻感,同时会降低产品的去污能力, 并具有消泡作用, 因此添加量不宜过多, 一般在1%~3%。
3) 加脂剂表面活性剂虽赋予洗手液基本的清洗功能, 但在洗去手上污垢的同时, 也会脱除皮肤上的油脂, 若长期使用仅由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洗手液, 会使皮肤皲裂、粗糙和失去弹性, 尤其是干性皮肤。
因此, 洗手液与其他洗涤剂不同, 洗涤后的肤感也是洗手液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避免表面活性剂的脱脂作用使皮肤感到干燥, 在配方中应加入一定的润肤保湿剂, 以防止皮肤变得干燥。
可选用酯类物质, 常用的有甘油酸酯、甘油椰油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椰油基聚乙二醇酯、辛基羟基硬脂酸酯、聚季铵盐- 7、甘油和泛醇等, 可选择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 发挥滋润皮肤的效果。
4) pH 调节剂人体的皮肤pH值为5.15~6.15, 呈酸性, 通常可加入柠檬酸调节产品至中性或者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酸碱度接近。
5) 增稠剂在使用洗手液时, 如果黏度太小, 不易在手中滞留, 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
一般情况下, 黏度为0.16 Pa·s 较为理想, 但当总表面活性剂含量为10%时, 溶液黏度只有0.12 Pa·s, 因此, 一般应添加一定量的增稠剂。
增稠剂亦称黏度调节剂, 洗手液具有一定的黏稠度既可改善产品外观, 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也可方便使用。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NaCl、NH4 Cl 和KCl 等, 它们价格便宜, 增稠效果好, 使用方便。
NaCl 的使用量一般为1% ~4% ,加入的量过多时, 反而会降低黏度。
NH4Cl 的增稠效果最好, 但调节的范围较窄, 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还可使用高分子聚和物作为增稠剂, 如PVP、PV A 和PAA 等。
也可用烷醇酰胺作为增稠剂,烷醇酰胺具有洗涤效果和稳定泡沫作用。
应注意黏度也不要调节得过大, 否则不易挤压和冲洗。
洗手液的生产实验证明, 4%的椰油酸二乙醇胺添加量可使黏度达到此要求。
6) 抗硬水剂为保证洗手液在硬水中也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在配方中可加入少量螯合剂来提高产品的抗硬水性能, 常选用EDTA - 2Na 或者柠檬酸, 其性能都较温和。
7) 减滑剂为了减少洗手液在洗涤过程中的滑腻现象, 增加皮肤的洗净感, 可在配方中加入一定的减滑剂。
C18~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在洗手液中局部形成较大的表面张力, 减少洗涤过程中的滑腻感, 可选用其中性能温和的作为减滑剂。
8) 防腐剂为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 保证产品有一定的存放期, 必须在洗手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杀菌防腐剂。
应选择无毒、对皮肤无刺激、色泽浅和价廉的防腐剂, 常用的有苯甲酸钠、石碳酸、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凯松等。
凯松是一种高效防腐剂, 用量少又高效, 其成本仅为对羟基苯甲酸酯的 1 /3, 近些年使用较广泛。
9) 外观调节剂为了使产品令人感到愉悦, 可在洗手液中加入适当的香精和颜色。
一般可选择水果香型、花香型或清香型的香精调节香气。
香精的档次和品种很多, 可根据洗手液产品的档次进行相应地选择。
赏心悦目的颜色也会给产品增加不少魅力, 为此, 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色素, 颜色的选择应柔和、温馨且明亮, 常选用桔黄色、粉红色、天蓝色或者淡绿色。
洗手液可制成透明液体或是不透明液体, 若产品需要加工成不透明的颜色时, 还可添加珠光液或者遮光剂。
注意香精和染料都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三、洗手液的制备工艺1) 以配制100g 产品为基准。
用200ml 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10.0gAES,12.5gLAS 和0.5g 苯甲酸钠。
2) 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60g 去离子水,在电炉上加热至60~70℃,搅拌使原料全部溶解。
3) 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2g6501,2g 甘油和1g 珠光剂,搅拌均匀。
4) 加入余量(约10g)去离子水,适量香精和盐基玫瑰红,搅拌均匀。
5) 搅拌下缓慢加入NaCl (先加1g 再边测黏度边加Nacl 直到达到最大黏度)。
四、洗手液实际配方(确定NaCl 质量后换算每种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实验温度:五、洗手液的性能测定方法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基本原理和方法提要将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缓滴下,使毛细管内的溶液受到的压力比样品管中试样液面上来得大。
当此压力差于毛细管端面是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毛细管口的气泡即被压出,压差的最大值Pmax可从压力计上读出。
若毛细管的半径为,则最大压力对气泡的作用F=Πr2pmax; 气泡在管口受到的表面张力为F=2πrδ则Πr2pmax=2πrδ∴δ=rPmax/2(而对于同一个毛细管来说r 是一个定值)表面张力用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对数作图,在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时,曲线出现转折点,该点的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试剂和仪器洗手液;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1 套;500ml 容量瓶 1 个,1000ml 容量瓶 4 个测定步骤1) 各种浓度洗手液的配制称取0.2g 的洗手液于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浓度为1/5000,其它的浓度则采用稀释的方式配取。
2)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样品管内加入蒸馏水,使之刚与毛细管相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慢滴下,使毛细管口逸出的气泡速宽以3~5s 一个为宜,记录压力计两侧最高和最低读数,求取△h,并时记录温度.同法测定各浓度的洗手液的表面张力.注意事项1) 仪器系统不能漏气。
2) 所用毛细管必须干净、干燥,应保持垂直,其管口刚好与液面相切。
PH 值的测定配制1%的洗手液溶液,用玻璃棒醮取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再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其的PH 值.pH=7实验结果讨论六、产品分析洗手液的颜色悦目,香型受到广大人群的欢迎,≈7对人体的皮肤没有刺激作用,黏度大于0.341 Pa·s,洗手液在手中滞留时间较长有较高去污能力。
七、结语本文虽然提出了洗手液的配方和其性质的测定方法,也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有一些提高, 但是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