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的制备

合集下载

小苏打制作洗手液的原理

小苏打制作洗手液的原理

小苏打制作洗手液的原理
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NaHCO3),在制作洗手液中常用作一种碱性物质。

制作洗手液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碱性物质中和酸性物质,从而改变洗手液的pH值,对细菌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

洗手液中经常添加的一种酸性物质是柠檬酸(C6H8O7),它能够起到除菌的作用。

在制作洗手液时,将柠檬酸与水混合,得到柠檬酸水溶液。

在洗手液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碳酸氢钠)后,碱性的小苏打与酸性的柠檬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CO2)和水(H2O)。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NaHCO3 + C6H8O7 →CO2 + H2O + Na3C6H5O7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形成泡沫,使洗手液具有丰富的泡沫质地,提供更好的搓洗效果。

同时,碳酸的生成使洗手液的pH值变得更高,呈现弱碱性。

碱性物质的存在可以中和皮肤表面过多的酸性物质,保护皮肤。

此外,小苏打还具有去除污渍和异味的功能,可以去除手上的油脂、细菌和其他污垢,从而起到清洁和杀菌的作用。

杀菌洗手液原料及配方

杀菌洗手液原料及配方

杀菌洗手液的主要原料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表面活性剂:用于去除污垢和油脂,常见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钠、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等。

2.消毒剂: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常见的有酒精、氯己定、过氧化
氢等。

3.保湿剂:用于保持皮肤湿润,常见的有甘油、丙二醇等。

4.香料:用于调节洗手液的气味,常见的有柠檬香精、薰衣草香精
等。

5.酸碱调节剂:用于调节洗手液的酸碱度,常见的有柠檬酸、氢氧
化钠等。

杀菌洗手液的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配方示例:
1.75%酒精:20%
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
3.甘油:5%
4.柠檬酸:0.1%
5.去离子水:64.9%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具体的配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在生产和使用杀菌洗手液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洗手液配方制作方法

洗手液配方制作方法

洗手液配方制作方法以下给出一种简单的洗手液配方制作方法:
原料:
1. 香皂(透明或白色)
2. 水(矿泉水或纯净水)
3. 植物油(可以选择橄榄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等)
4. 甘油
5. 乳化剂(可以选择苏打水或山梨酸酯)
配比:
1. 香皂:100g
2. 水:400ml
3. 植物油:30ml
4. 甘油:15ml
5. 乳化剂:30ml
制作步骤:
1. 将香皂切成小块,放入一个搅拌容器中。

2. 加入水,轻轻搅拌均匀。

3. 加入植物油和甘油,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

4. 加入乳化剂,继续搅拌至乳化剂彻底溶解。

5. 将混合物倒入容器中,等待数小时至一夜,直到洗手液透明。

注意事项:
1. 选用的香皂最好是天然的,不含化学添加剂。

2. 植物油的种类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及肤质情况而调整。

3. 如果出现分层情况,可以重新搅拌均匀后使用。

4. 洗手液制作后可装入小瓶中使用,也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方。

自制洗手液配方

自制洗手液配方

自制洗手液配方
一、需要准备的材料:
半杯的水
1/2杯Castille肥皂
1汤匙橄榄油
20滴柠檬精油。

带泵盖的肥皂盒。

量杯
二、具体步骤步骤1
量出水,把它倒进肥皂分配器。

等量的肥皂和水会给你大量的肥皂水,同时你的手仍然很温柔。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稀释肥皂,你可以添加更多的水,直到你找到适合你的比例。

如果你使用的是泡沫洗手液,那就更容易做了。

首先添加肥皂。

在你的分配器中倒入1到2汤匙的Castile肥皂,然后用水把剩下的瓶子装满。

测量并将Castile soap添加到容器中。

轻柔地旋转肥皂和水,将原料混合,而不引发过多的泡沫。

步骤2
每个容器都是不同的,在开始使用一个肥皂配方之前,知道很多液体是有用的。

为了方便地发现你的容器的容量,把你的肥皂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一个量杯。

然后将其分成两部分,自定义大量洗手液所需的水和肥皂的量。

步骤3
加入1汤匙橄榄油。

加入少量的油可以保护和滋润你的手。

橄榄油是一种温和的油,适合所有的皮肤类型,而且它是大多数厨房的常见主食。

你可以用另一种喜欢的油,如甜杏仁、葡萄籽或荷荷巴油。

步骤4
加入20滴柠檬精油。

柠檬油具有强烈的收敛性和杀菌作用,其香气令人振奋和洁净。

橄榄油也可以作为一种载体油来分散柠檬精油。

因为油和水不能混合,所以你需要在每次使用前把肥皂搅拌均匀。

步骤5
使用时,将1到2个肥皂泵入你的手并将它们涂上泡沫。

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洗手液配方(知识学习)

洗手液配方(知识学习)

表1 洗手液配方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AES(70%)10.0 去污LAS(35%)15.0 去污6501 2.0 稳泡甘油 2.0 护肤苯甲酸钠0.5 防腐NaCl 3.0 增稠珠光剂 1.0 增色香精2滴\苹果绿2滴调色去离子水加水至100.0 溶剂2实验条件2.1洗手液的制备工艺(1)以配制100g产品为基准。

用200ml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10.0gAES,15.0gLAS和0.5g苯甲酸钠。

(2)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60g去离子水,在电炉上加热至60~70℃,搅拌使原料全部溶解。

(3)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6501,甘油和珠光剂,搅拌均匀。

(4)加入余量去离子水,适量香精和苹果绿,搅拌均匀。

(5)搅拌下缓慢加入NaCl,调节产品粘度。

2.2洗手液的性能测定方法2.2.1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1]2.2.1.1基本原理和方法提要将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缓滴下,使毛细管内的溶液受到的压力比样品管中试样液面上来得大。

当此压力差于毛细管端面是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毛细管口的气泡即被压出,压差的最大值Pmax可从压力计上读出。

若毛细管的半径为,则最大压力对气泡的作用力F=Πr2pmax;气泡在管口受到的表面张力为F=2πrδ则Πr2pmax=2πrδ∴δ=rPmax/2(而对于同一个毛细管来说r是一个定值)2.2.1.2试剂和仪器洗手液;表面张力测定装置1套;500ml容量5个2.2.1.3测定步骤(1)各种浓度洗手液的配制称取2.5g的洗手液于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浓度为1/500,其它的浓度则采用稀释的方式配取。

(2)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样品管内加入蒸馏水,使之刚与毛细管相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慢滴下,使毛细管口逸出的气泡速宽以3~5s一个为宜,记录压力计两侧最高和最低读数三次,求取△h的平均值,并同时记录温度.同法测定各浓度的洗手液的表面张力.2.2.2 PH值的测定[3]配制1%的洗手液溶液,用玻璃棒醮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其的PH值.2.2.3固含量测定[3]2.2.3.1方法提要用分析天平称取小烧杯的质量,再加入m1的洗手液,将烧杯放入高温炉中,105℃灼烧3h,取出,冷却到室温,称重,然后进行第二次,三次灼烧,直到两次称量不大于0.4mg,最后质量为m2。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制备生物多肽洗手液,并对其进行测试。

通过一系列步骤,如生物多肽提取、杀菌剂添加和稳定性测试,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多肽洗手液。

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手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使用。

1. 引言洗手液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通过洗手液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污垢和细菌,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

然而,传统的洗手液往往含有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物多肽洗手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洗手液,具有天然、环保和抗菌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生物多肽提取液、杀菌剂、稳定剂、水和容器等。

2.2 实验步骤1) 生物多肽提取:将生物多肽提取液加入适量的水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搅拌,使生物多肽均匀溶解。

2) 杀菌剂添加:将适量的杀菌剂加入生物多肽溶液中,使其具有抗菌性能。

3) 稳定剂添加:为了增加生物多肽洗手液的稳定性,我们添加了适量的稳定剂,并进行充分混合。

4) 测试:对制备好的生物多肽洗手液进行一系列测试,如抗菌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抗菌性能测试我们采用平板计数法对生物多肽洗手液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

将洗手液涂抹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多肽洗手液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抑制了菌落的生长,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3.2 稳定性测试为了评估生物多肽洗手液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稳定性测试。

将洗手液装入密封容器中,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其外观和性能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多肽洗手液在不同温度下均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未出现明显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表明其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4. 结论通过生物多肽提取、杀菌剂添加和稳定性测试等步骤,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多肽洗手液。

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手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使用。

洗手液实验报告

洗手液实验报告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的测定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09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01班马波0902*******引言:本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选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的临界束胶浓度CMC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有较好的去污功能和保湿护肤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黏度洗手液以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小,能有效避免皮肤干裂,裂纹,脱皮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 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 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3)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4)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二、洗手液基础配方设计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2) 润肤保湿剂润肤保湿剂也是洗手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甘油的使用最广泛,它可在皮肤表面水分挥发后留下一层保护膜, 阻止或减缓皮肤内部水分的流失, 保持皮肤的润湿性。

3) 增稠剂在使用洗手液时, 如果黏度太小, 不易在手中滞留, 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 NaCl, 它的价格便宜, 增稠效果好, 使用方便。

4) 减滑剂为了减少洗手液在洗涤过程中的滑腻现象, 增加皮肤的洗净感, 可在配方中加入一定的减滑剂。

洗手液的生产工艺流程

洗手液的生产工艺流程

洗手液的生产工艺流程洗手液的生产工艺流程洗手液是一种可以有效清洁手部的卫生用品,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工艺流程来制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洗手液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材料准备洗手液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溶剂、表面活性剂、水、调理剂、防腐剂等。

在生产工艺开始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各种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第二步:搅拌混合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将已准备好的原材料逐步加入搅拌器中。

搅拌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并达到需要的浓度。

搅拌的时间和温度会根据具体的配方来确定。

第三步:加热杀菌搅拌混合后的液体需要经过加热杀菌的过程。

加热杀菌的目的是消除潜在的细菌和微生物,并延长洗手液的保质期。

加热杀菌采用高温蒸汽或其他杀菌设备,温度和持续时间根据产品配方来确定。

第四步:冷却加热杀菌后的洗手液需要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降至适宜的水平。

冷却可以通过自然冷却或使用冷却设备来实现。

第五步:调整pH值洗手液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可能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在这一步骤中,将适量的调理剂或酸碱调节剂加入洗手液中,以调整pH值至适宜的范围。

第六步:添加香料和色素洗手液常常添加香料和色素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在这一步骤中,将适量的香料和色素加入洗手液中,并搅拌均匀。

第七步:充装和包装最后一步是将制造好的洗手液进行充装和包装。

这通常包括将洗手液倒入容器中,并对容器进行密封。

包装可以选择塑料瓶、玻璃瓶或其他合适的容器。

整个洗手液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过程。

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洗手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放心使用洗手液,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防止传播细菌和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手液的制备及其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探究洗手液的基本组成及其洗涤原理,从而确定洗手液的配方和生产制备流程。

实验原理:
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国内外加快了对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生产,其产量和品种增长迅速。

它是一种负载“功能”型化工材料,可有效地改进相关行业的生产工艺,提高效率,改善环境并节约能源。

表面活性剂是双亲结构,其分子结构包括长链疏水基团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两个部分。

但具有双亲结构的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主要为烃类,来自油脂化学制品或石油化学制品,烃类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饱和烃包括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其碳原子数大都在8—2O之间不饱和烃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双键和三键有弱亲水基作用,有助于降低分子的结晶性。

亲水基种类很多,有离子型(阴性,阳性和两性)及非离子两大类。

按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要具备良好的润湿性、渗透性、乳化性、分散性、增溶性及发泡与消泡等性能,这些性能的综合就是洗涤剂的洗涤性能。

表面活性剂在洗手液中的作用机理:
洗手液中的分子由亲水的基团和疏水的集团组成,当洗手液涂在手上时,疏水的集团(亲油性)把手上的油脂包裹起来,同时亲水的基团留在外面,当用手洗的时候,亲水基团和水解和就把油脂带到水中了。

此外,洗手液中还要含有基体,粉体,防腐剂,香料,溶剂,高级烃,增粘剂等。

基体包括液体类(如醇类,酮类,去离子水,矿物油)和油脂类(如椰子油等各种植物油,动物油)两种。

粉体包括淀粉,高岭土,二氧化硅等。

防腐剂分为抗细菌防腐剂和抗氧化防腐剂两种。

一般来说,洗涤剂是各种化合物组成,所以某些原料会有不好的味道,加入香料就是为了遮盖那些不好的味道,使产品的可用性增强。

香料又可分为植物香料,食用香精,日用香精,合成香料,精油等。

溶剂包含水,醇,酮,油类四种。

而洗手液中的高级烃通常是用18烷到60烷之间的这些烷类。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如NaCl、NH4C1、KCl等.其价格便宜,增稠效果好且使用方便,CMC和可溶性淀粉等。

除此之外,洗手液的其他成分还有EDTA等。

配方比例调整原则:先定增稠方式和比例,然后定去油原料、防腐、香精的品种和用量,最后定产泡原料的用量。

⑴抗冻洗手液配方:
RH-300 1.0
RH-7100.4
AES 6.0
K12 1.0
6501 1.0
甘油0.4
珠光浆 1.5
盐 2.3
防腐剂香精适量
水至100
果冻状况10 ℃不果冻
3℃不果冻
生产工艺:
1.将计量的部分水加入釜中,开搅拌,加入RH-710,继续搅拌5~10分钟,分散至均匀,然后继续搅拌或停机40分钟左右,溶解成透明粘液。

2.加入AES,6501,RH-300,K12针,珠光浆,搅拌至溶解均匀。

3.需要时加入柠檬酸调节PH值。

4.用剩下的水溶解盐,加入调节粘度。

5.加入香精,防腐剂,搅拌均匀即可。

部分名词解释:
增稠剂:RH-300是缔合型聚丙烯酸,具有增稠、稳泡、螯合、乳化、分散等多种性能,适用于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洗手液、洗衣液(皂基体系除外)等产品中。

为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抗冻拉丝剂RH-710系特殊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温防果冻,高温稳粘作用,提供拉丝效果,是中低档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的理想原料。

外观(25℃):白色粉状
pH值(1%水溶液): 6.0-8.0
水分:小于5%
pH值(1%水溶液): 1.0-3.0
粘度(30℃,mPa.s):≥1000

新型配方洗手液:
洗手液表面活性剂+珠光浆+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水+香精+色素+防腐剂=洗手液。

原料用量参考(以每百斤水下料来计算)
1、防腐。

防腐必须结合:防腐剂含量、保存时间、气候变化、温度调节、水质好坏来计算加入防腐剂,没有统一的指标,需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掌握。

2、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放500--700克。

3、拉丝粉放50--100克。

4、色素视需要的浓淡自定,常规是放1克。

5、香精视需要的浓淡自定,常规是放5--20克。

6、洗手液表面活性剂视配方成本的需要来定。

7、珠光浆视需要的多少自定,常规是放500克。

8、其他特别功能助剂另行自己添加。

生产工艺:
以下是二种生产方法:
1、生产中低端产品工艺:使用电钻搅拌机搅拌,作用:混合搅拌。

2、生产中高端产品工艺:使用高剪切乳化机和其他乳化设备:按设备要求来生产。

3、生产流程:先将洗发水表面活性剂、珠光浆、保湿柔亮剂、香精、色素、防腐剂、其他特别功能助剂放入水中,用电钻搅拌机搅拌,确认完全溶化。

然后将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拉丝粉放入溶液中,搅拌5分钟,等待15—30分钟左右稠度自然产生,产生一定稠度(不是非常稠)然后加入碱性物质,让水质呈碱性,会马上产生很好稠度,然后后加磺酸将水质
PH值调到6--7。

1小时后进行均质搅拌。

静置一夜消泡后就行了。

⑶预防各种细菌的-免洗洗手液配方:
组份含量(重量%)
K12 18
APG 4
甜菜碱 3
杀菌剂0.5
氯化钠适量
EDTA 0.2
香精、染料适量
水至100
简介:APG是性能温和去污力强的一类天然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接近100%,复配以阴离子K12和两性表面活性剂、杀菌剂。

该配方具有很好的清洁和杀菌性能。

洗手液制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泡沫过多难消:是搅拌过浅、水过少形成的,自己调整。

2、水溶液过滑:拉丝粉放多了,所以会滑,减少用量。

3、保质期不长:你寻找这几个原因:周转桶、生产工具、包装的细菌传染,防腐剂含量、水质好坏、气候变化、温度高低都会影响保质期
4、出现沉甸现象:是均质搅拌太马虎。

多搅几下。

5、如何在车间消毒:在生产车间应该装一个紫光灯来灭菌。

6、泡沫不多:添加表面活性剂。

7、几天就变质:忘了放防腐剂,春夏秋冬都要放,冬天少放夏天多放。

8、变稀了:变质了会先变稀,然后变臭,是细菌感染的问题。

需加强生产车间的灭菌工作。

也可能是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感染的问题。

9、稠度差一点:添加适量的增稠粉
10、水质要求:保质二个月以上的要求用去离子水生产,否则水中金属离子会使活性剂的效果减弱。

去离子水是需要水处理器生产。

未来洗手液的发展趋势:
目前洗手液市场处于启蒙认知阶段,产品生命周期长,因而市场机会更为可观。

原因是:洗手液的消费范围是公共场所以及居家、旅游等,稳定性强,集团消费力极强大;洗手液的主要目标消费群是容易接受新观念的一代,其“崇拜时尚、从众”的社会消费观念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而其必将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产品。

所以,从洗手液的产品特性、市场前景来看,它是一个市场生命周期长、蕴藏着丰富市场潜力的产品。

由此看来,洗手液毕竟是化妆品市场细分之下的新产品,从启蒙到普及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且其市场推广的难度及风险莫测,这是其目前的市场劣势。

但是,任何一个新产品必将孕育着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由于洗手液是一种日用生活消费品,依靠的是重复性消费,而不像学汽车、电脑学习机等市场周期短的投机、过渡产品只是一次性消费。

总结:
此次化妆品的制作实验,我们小组在网上图书馆以及各种论坛上查阅了相关文献,摘取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再结合我们两人的一些总结成稿,其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信通过做实验以及搜集更多的文献,我们对化妆品的知识将会更加了解,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洗手液的发展方向:
产品形式多样化,产品功能多样化,绿色环保型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日用化学品科学期刊,杨亚莉,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杨晓东,李平辉,化学工业出版社。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陈之平,邹世春,北京科学出版社。

武汉工程大学期刊。

百度百科,百度文库。

戴岚,免冲洗洗手液的杀菌效果与毒性观察[期刊论文]-中国消毒学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