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大风预警级别颜色是怎样划分的

【精品推荐】大风预警级别颜色是怎样划分的

大风预警级别颜色是怎样划分的

小编希望大风预警级别颜色是怎样划分的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本文概述:大风会毁坏地面设施和建筑物;海上的大风则影响航海、海上施工和捕捞等作业,为害甚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大风预警级别颜色是怎样划分的吧?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雾霾预警颜色级别是如何划分的呢?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统一京津冀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有关规定,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四级)、黄色预警(三级)、橙色预警(二级)和红色预警(一级),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大风预警级别颜色是怎样划分的吧?

1、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取值规则及说明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取值规则及说明 A.1 警报元素 A.1.1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的取值格式为:ZZZZZZDDDUUUXX_YYYYMMDDhhmmss_N,31位字符串。其中:——ZZZZZZDDDUUUXX: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见A.1.2; ——YYYYMMDDhhmmss:预警信息的录入时间,编码方式为日期时间型的基本格式,见A.1.3; ——N:同一单位、同一时间发布的预警信息的序列号,以0-9的数字表示,从0开始计数; A.1.2 发布单位代码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的取值格式为:ZZZZZZDDDUUUXX。其中: ——ZZZZZZ:6位行政区划代码,按照GB/T 2260的规定编码; ——DDD:3位机构行业编码,按照GB/T 4657的规定编码; ——UUU:3位发布单位内部二级编码,默认为“000”; ——XX:2位扩展编码,默认为“00”。 A.1.3 日期时间型 A.1.3.1 基本格式 日期时间型的基本格式为:YYYYMMDDhhmmss。采用北京时间,以14位数字字符串表示。其中: ——YYYYMMDD:8位数字,代表日历日期的年月日,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历日期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5.2.1.1); ——hhmmss:8位数字,代表时间的时分秒,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的当地时间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5.3.1.1); A.1.3.2 扩展格式 日期时间型的扩展格式为:YYYY-MM-DD hh:mm:ss±hh:mm。其中: ——YYYY-MM-DD:代表日历日期的年月日,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历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2.1.1); ——hh:mm:ss:代表时间的时分秒,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的当地时间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3.1.1); ——±hh:mm,代表与世界时的时差,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的当地时间与协调世界时的时差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3.4.1)。北京时间统一取值08:00。 A.1.4 预警状态 预警状态的字段代码如表A.1所示。

预警级别颜色气象预警等级介绍预警颜色级别怎么划分

预警级别颜色气象预警等级介绍预警颜 色级别怎么划分 这些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高温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表示。 (一)高温蓝色预警信号 预警级别颜色标准:48小时出现最高气温为35℃及以上。 (二)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三)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四)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雾霾预警级别颜色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 霾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 1.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2.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减少外出。 暴雨预警级别颜色介绍: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预警级别颜色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预警级别颜色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的发布,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逐级申请的原则,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后发布。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等。 第四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第五条预测预警的范围、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生产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对重大隐患报告的内容包括隐患现状、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预警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需要发布的预警信息要按预警级别统一报市政府审批,并通过应急管理办公室网站和相关政府网站发布。 第六条预警信息应当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 第七条社区各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第八条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御工作,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损害。 第九条各部门应当组织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条公众接到预警信息后,要配合政府及其有关单位做好应对工作。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预警信息。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一)非法向社会发布与传播预警信息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等通信网络,擅自更改或不配合发布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单位提供的实时预警信息的。 (三)违反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预警信息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预警级别划分

预警级别划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将事故响应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四级。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预警级别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 Ⅳ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Ⅲ级,可能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 Ⅱ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 Ⅰ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消除。 4.4.1.1如果预警级别为Ⅳ级,即发生一般事故或可能发生一般事故,即启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机构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抢险、善后等全部工作。 4.4.2.2如果预警级别为Ⅲ级,即可能发生3~9人人死亡事故,启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机构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根据事故级别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请求支援。 4.4.2.3 如果预警级别为Ⅰ、Ⅱ级,即可能发生10人及以上死亡事故,立即汇报龙口市、烟台市政府,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龙口市、烟台市政府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为烟台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根据事故级别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请求支援。

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编制依据 本预案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二、事件分类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以及对我市城市建设历史资料和危害现状的科学分析。 三、事件分级 本预案所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由低到高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全局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紧急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2)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

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我局调度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联合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3)较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政府调度多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4)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我局调度个别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全市建设系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并有效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对接。 五、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急处臵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试验方法第2部分:余辉亮 度的测定》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由于其可以利用日光或灯光储光在夜晚或黑暗处发光,因而广泛应用在夜间应急指示,光电子器件或元件、仪表显示,弱光照明,建筑装饰,工艺美术及国防军事(如夜行地图)等诸多方面。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稀土长余辉荧光粉》是2010年制定的。该标准涉及了相对亮度、中心粒径、发射主峰、发光颜色和色品坐标这五个指标。 随着稀土长余辉产业的发展,以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的应用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发光纤维、发光油墨、发光陶瓷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广。另外,随着稀土长余辉发光制品应用技术的改进,对现有的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的粒度和亮度指标均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原标准经过几年的使用,发现相对亮度这个指标没有实际意义,生产企业与应用客户的沟通均采用余辉亮度这个指标,特别是国外客户明确提出几个时刻点的余辉亮度要达到多少mcd/m2才属于合格产品。鉴于以上几点,2010年制定的《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的产品标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为了使新修订的产品标准能真实地反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使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收集汇总了目前生产企业:内蒙古天彩稀土发光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力光源有限公司,大连路明集团,淄博天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济南陆美斯发光材料有限公司,佛山钜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等和应用客户的意见,建议在国家标准中增加1~10μm 长余辉荧光粉的性能指标,细化中心粒径范围。结合生产企业和客户的使用意见,本次标准的修订是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对级别,中心粒径范围和牌号做了适当的调整。将相对亮度更改为余辉亮度,因为企业在使用长余辉荧光粉时只考察荧光粉的余辉亮度,并不考察其相对亮度,而且原国家标准GB/T 24980-2010中相对亮度的测定,需要测试待测样品的余辉亮度和国家标准样品的余辉亮度,待测样品的余辉亮度除以国家标准样品的余辉亮度,得到待测试样的相对亮度,测试程序复杂。为此,急需对国家标准《稀土长余辉荧光粉》GB/T 24980-2010进行修订,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一、台风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大雾 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 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 米、大于等于5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 米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 三、冰雹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四、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

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

我国已有的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 一、预警级别划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将事故响应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四级。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预警级别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 Ⅳ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Ⅲ级,可能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 Ⅱ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 Ⅰ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消除。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级标准 Ⅰ级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Ⅱ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三、鼠疫 预警级别分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重大鼠疫疫情(Ⅱ级)为Ⅰ级 预警,较大鼠疫疫情(Ⅲ级)为II级预警,一般鼠疫疫情(Ⅳ

级)为Ⅲ级预警,动物间鼠疫疫情达到下列强度时为IV级预警:局部地区出现动物鼠疫暴发流行,且波及到县级以上城市;或 动物鼠疫发生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地区,对人群构成严重威 胁。) 鼠疫分级 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发生 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 点连续发生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1)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数1~4例; ?(2)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19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县(市)。 ?一般鼠疫疫情(Ⅳ级) ?腺鼠疫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1~9例

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统一、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上海市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预警信息的定义) 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第四条(预警信息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一般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第五条(预警信息发布原则) 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遵循“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规范发布”的原则。 “分类管理”是指负有相关种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职能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预警信息的制作、审核和签发工作。 “分级预警”是指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根据预警分级标准进行相应级别的预警发布。 “平台共享”是指需要向社会或特定对象发布的预警信息,应通过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 “规范发布”是指通过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要明确预警覆盖范围、预警受众对象、预警发布渠道和预警响应规则。 第六条(预警发布中心)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红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重大(橘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较大(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一般(蓝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

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扩展资料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随着时代发展,气象预警的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0种,为人们所熟悉的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将退出历史舞台。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示范区突发事件预警预防机制,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客观、权威地向全社会提供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X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社会安全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预警信息,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预警信息级别。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和一般(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

示,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X区人民政府、示范区各职能部门应按照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明确的各类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结合实际确定本单位预警信息级别。 第五条预警信息发布原则。 提前预警。X区人民政府、示范区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突发事件日常监测和分析评估,需要发布预警信息的,按照规定程序尽快申请,力争早发现、早预报、早发布、早预防。 分级负责。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必须按照规定权限、应对程序、响应级别分级实施。省政府主要发布一级、二级预警信息,必要时相关职能部门可发布三级、四级预警信息;示范区管委会主要发布三级预警信息,必要时相关部门可发布四级预警信息;X 区人民政府负责发布四级预警信息。 统一发布。X区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示范区各职能部门在完成预警信息审核流程后,交同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 属地管理。X区人民政府及示范区各职能部门负责本地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工作。 第六条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突发事件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

四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学校须停课

四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学校须停课 气象专家做客天天热线解答新版气象预警信号有关问题 本报记者金柱报道根据最新颁布实施的《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当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幼 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应当停课。昨天上午,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处的资深气象专家做客本报“天天热线”,解答了市民最为关注的新版气象预警信号的有关问题。 深圳是一个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台风、暴雨、强对流、高温、寒冷等灾害一年四季交替影响。1994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防洪防风规定》,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确定了以城市防灾为主要目的的暴雨、台风预警信号。随后预警系统在12年中进行了3次修改,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后的预警系统将更加适应深圳防灾预警的需要。 气象专家解释说:最初的预警信号只有台风和暴雨两类,共9个信号;2001年修订的信号增加到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强雷电、大风六类共14个信号。目前新版预警信号增加至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大风、冰雹、雷电、干旱、火险等十一类26个信号。相对全国的气象预警信号来说增加了大雾预警信号、灰霾预警信号、冰雹预警信号、干旱预警信号、火险预警信号。使预警信号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发生在深圳的气象灾害种类。 此外,新信号与旧信号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黑色”从此退出了信号的颜色体系。信号基本等级由原来的黄、红、黑3级改为蓝、黄、橙、红4级。取消原警告信号,统一为预警信号。据气象专家分析:目前我市实施的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信号与全国、广东省基本相同。全国与广东省的雷雨大风信号我市分解为大风和雷电两种预警信号。同时,深圳是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常出现秋冬连春旱、夏秋连旱等较为严重的旱情;近年灰霾天数明显增多,影响日益明显。因此我市还增加了干旱、灰霾预警,这些信号是深圳独有的。 气象专家提醒:在深圳范围内执行的是我市的预警信号系统,不要与广东的信号系统混淆。譬如在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在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南中建议中小学停课;《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中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措施中明确规定,在发布上述4种信号时中小学停课。 此外,针对一些市民来电反映的新版预警信号在电视屏幕上不够清晰、分辨率不够高的实际问题,气象专家回应道:从市民那里收集的意见表明新版信号的设计的确存在一些缺陷,但由于这是全国统一的模式,要作出调整尚需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市气象局已经向我市有关部门和省气象部门呈递了汇报,希望对市民所提出的意见尽快进行调整,让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能真正切实发挥作用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二、暴雨预警信号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各部门领导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各部门领导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3、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4、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5、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部门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4、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5、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6、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三、高温预警信号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员工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最新版】

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客观地向社会提供权威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应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可参照本办法实行。 第四条预警信息要素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时间、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内容。

第五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及时无偿、规范发布”的原则。 需要向社会发布的预警信息经审批后,通过江苏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 第六条预警信息的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信息的分级标准按照《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类突发事件省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预警信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委托的部门、单位在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区域内发布。 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并向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地区或相关地区人民政府通报。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及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及等级划分 一、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三级,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森林火险等级为三级。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防御指引: (1)有关部门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加强巡山护林和野外用火的监管工作; (3)做好扑火救灾充分准备工作; (4)进入林区,注意防火;在林内或林缘用火要做好防范措施,勿留火种、乱丢烟头。 2、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森林火险等级为四级。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防御指引:

(1)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加大巡山护林力度,严格管制野外火源; (3)做好扑火救灾充分准备,进入防火临战状态; (4)在重点火险区要设卡布点,禁止带火种进山; (5)在林内或林缘禁止户外用火。 3、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森林火险等级为五级。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防御指引: (1)加强值班调度,密切注意林火信息动态; (2)进入紧急防火状态,森林消防队伍要严阵以待; (3)发布戒严通告,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4)组织镇、村干部和护林员、森林公安加强巡山护林,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设卡布点,严禁带火种进山,及时消除林火隐患; (5)发生森林火灾时要及时、科学、安全扑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火险等级的划分 森林火险等级是指火灾发生的危险性或可能性大小。它是根据气温、湿度、降水量、可燃物含水率和连续干旱的程度等确定的。目前,国家防火办和国家气象局规定,森林火险用五级制表示: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及级别 二、暴雨预警信号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各部门领导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各部门领导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3、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4、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5、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部门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4、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 措施; 5、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6、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部门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三、高温预警信号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员工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 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四、寒潮预警信号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 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 突发事件共分四类四级。 一、一般突发事件(蓝色) (一)自然灾害类。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和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3人(不含3人,下同)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下生命、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灾害及一般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指造成3人(道路交通事故5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下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指出现乙类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传染病疫情,5人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其它一般性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指造成3人以下人员伤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二、较大突发事件(黄色) (一)自然灾害类。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和风暴潮、台

风、山体滑坡等造成3人以上(含3人,下同)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上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灾害,以及发生M≥5.0级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受伤,或危及5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重大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达6小时以上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指发现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肺炭疽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甲类传染病疫情,5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或新发生的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重大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三、重大突发事件(橙色) (一)自然灾害类。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大风和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水库溃坝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00人以上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以下的灾害,以及发生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0.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地震灾害,连续燃烧72小时以上的森林火灾和造成重大损失的生物灾害。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以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图标,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种颜色,同时并附于其代表的含义和防御指南;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当你通过各种媒体获得这类信息后要引起注意,当看到或听到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后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种避险准备;当看到或听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时,建议中小学要停课,户外活动、特别是高空、水上作业要停止,并迅速离开危房和危险地方,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未能及时撤离时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一、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图标表示 蓝色含义: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含义: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 含义: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

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的发布,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全镇行政区域内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逐级申请的原则,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后发布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等。 第四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

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和宣布解除警报。 第五条预测预警的范围、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生产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对重大隐患报告的内容包括隐患现状、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预警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需要发布的预警信息要按预警级别统一报市政府审批,并通过应急管理办公室网站和相关政府网站发布。 第六条达到二级以上预警级别、县政府已同意启动Ⅱ级以上应急响应的预警信息,由县政府应急办根据有关规定,统一负责相应预警级别的信息发布工作。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三级、四级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由市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授权。 镇区政府各有关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后,可以根据需要和有关规定发布专项预警信息。 第七条预警信息应当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 第八条镇政府各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

关于天气灾害颜色级别响应的规定

××煤矿关于雷雨季节气象灾害预警中 对颜色信号的响应级别规定 在雷雨大风预警中,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煤矿响应级别对应也为四级:分别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有预警时,调度室值班调度员首先通知井下各地点的排水要压到最低值,然后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颜色:蓝的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煤矿对蓝色的响应级别定为第四级:接到蓝色预警后的处理流程为:1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将信息用飞信方式发送给有关人员——2通知值班矿领导掌握情况——3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和专业科室技术人员收到信息后,要做好事故预想准备,可以不到矿调度室集合,生产正常进行——4调度室做好记录。 二、颜色:黄的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煤矿对黄色的响应级别定为第三级:接到黄色预警后的流程为:1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将信息用飞信方式发送给有关人员——2通知值班矿领导掌握情况并作出指示——3矿雨季“三防”应急预

案领导小组成员收到信息后,要做好事故预想准备,可以不到矿调度室集合——4机电科×××、生产科×××和机一队×××(电工)要在矿待命,到调度室签到,生产正常进行——5调度室做好记录。 三、颜色:橙的含义: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煤矿对橙色的响应级别定为第二级:接到橙色预警后的流程为:1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将信息用飞信方式发送给有关人员——2通知值班矿领导到调度室协调组织——3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调度室×××、安检科×××、机电科×××、生产科×××和机一队×××(电工)要到调度室签到,在矿待命——4各单位做好随时停止生产和撤人的准备,待雷雨大风发生后,由“三防”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井下各地点是否停产和撤人,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5调度室做好记录。 四、颜色:红的含义: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煤矿对红色的响应级别定为第一级:接到红色预警后的流程为:1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将信息用飞信方式发送给有关人员——2通知值班矿领导到调度室协调组织——3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