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三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检测反馈自学对学群学展学疑学评学测学任务一1.完成任务单一。
1. 交互批改任务单一。
每一题20分,你的成绩=你的得分+对方被你所扣的分数。
2、相互说出条件和问题,1.组长找出任务单一容易做错的题,并找出原因。
2.全组成员齐心协力,想办法使他不会做错。
1.选出小组代表将本组做错的题写在黑板上。
2.书写后,面向全班同学,按所写的内容响亮地给老师和同学当“老师”,进行讲解,并做到:该自问自答的就自问自答,该请同学回答的就请同学回答。
3、小组代表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你组展学后,接受其他小组或其他同学对你组的提问或进攻,要求你们组作出回答和防守。
其他组给你组刚才的表现打分:1.书写工整快速2分;2.站姿大方2分;3.面朝大家2分;4.语言流连2分;5.表达正确2分。
(0.5分为单位)迎接老师的当场考试或追问任务二1.找出96页例题1-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试着完成例1和例2双方核对任务二,并检查对方同分母分数加减方法是否正确。
1.全组对不同的方法结进行统一。
2.小组内说出每一个人的方法,组长听取组员意见后进行综合,总结出分正方形的方法。
1.选派小组代表,将几种不同的方法写在小黑板上或任务单上。
2.另派代表,面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说说理由。
任务三1、想一想:教材97页的例3,可以把试题中的1看成什么?该怎么完成例6.双方讨论任务三。
1.全组对任务三作出结论。
1.派代表将本组的讨论结果说一说。
任务四.完成练习二十三上的1-2-3-4-5-7题作业。
任务单一写出下一.填空(口答下面各题)1. 里面有( )个 。
里面有( )个 。
2. 3个( )是 。
5个( )是 。
3.( )个 是 。
( )个 是 。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作业设计一. 我会填1.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或相减,分母( ),分子( )或( )。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调动旧知,探究铺垫1.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87 和89 和1812 和24 8 和12 4 和9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两种特殊情况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填空。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依据什么填的,以引发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回顾。
3.比较分数大小。
4/5和7/85/16和7/122/9和1/35/21和3/14充分的知识基础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因此复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都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做准备。
有了扎实的旧知识基础,探究新知的成功才会成为可能。
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的谈话:(出示信息窗1)从情境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谈话: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填埋处理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2.回收处理与其他方法处理的垃圾,哪类多?3.堆放处理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对于像1、2这样的问题是关于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可及时让学生口答解决,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对于像3这样的问题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这两个分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涉及到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
一个是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一个是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第三个是分子、分母各不相同。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第【1】篇〗在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这一课的时候,当我看到例1中的分西瓜的情景图,再看看例题中用圆形来代替西瓜,我就觉得,情景图好像不太好。
因为,这是分数的简单计算的超始课,学生从过去的整数运算,转入学习分数的加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觉得抽象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圆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等于几个几分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之所以觉得情景图不太好的原因,是因为用圆形来代替椭圆形的西瓜,不够直观。
而且,例2用了一张长方形纸的5/6,拿走其中的二份,来讲解分数的减法,我觉得也是不太好,“一张长方形纸无故的少了一份”,对于以这作为起始课,我觉得也有必要用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作为情景。
究竟举什么例子好呢?在思索中,我看到了上一页一家人分蛋糕的一幅图(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我的灵感马上来了,不如就以小红生日,然后一家人分蛋糕来作为情景图,毕竟,用圆形来代替蛋糕,更加的贴切,更加的直观。
我又想,既然是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蛋糕,出现了3/8,1/8,2/8三个分数,不如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我和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我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这样,既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同时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谓一箭双雕。
至于书本的例题,则可以作为练习,让学生自主去解决。
在课堂实施中,虽然三年级学习的只是分数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不明白分数单位这一概念,但我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的算理,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就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并能说出计算的依据。
因而,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出错较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
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西瓜,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答下面各题。
(1)4/9里面有()个1/9。
(2)5/6是5个()/6。
(3)7/8里面有7个()/()。
(4)2个1/9是()。
2、说说分数的具体含义。
3/5 2/9 4/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师: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
哥哥吃了2块,妹妹吃1块。
你能提出什?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分吃西瓜的情境。
(挂图)1、学习例1:(1)师: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2)师:哥哥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2/8)师:妹妹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1/8)(3)师:看到黑板上的2/8、1/8,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哥哥吃得比妹妹多些;生2:2/8比1/8大;生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生4: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5: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4)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列式:2/8+1/8和2/8—1/8=的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开展探究。
学生操作交流,形象感知,获得正确印象。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导学案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方法策略】
本课时是在初步认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之后进行的整体1减几分之几。
本课时在编排是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提供几何直观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悟分数的含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卡、探究卡、练习卡
教师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各种可用分数表示的图片。
学生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各一张、彩色笔。
【学习过程设计】。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3 分数的简单计算项目内 容1.想一想,填一填。
(1)56是( )个1( ),3个17是( )( )。
(2)红 红 绿绿 绿 绿蓝 蓝 蓝 红色占大正方形的( )( )。
绿色占大正方形的( )( )。
蓝色占大正方形的( )( )。
2.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
28+18=( )2个( )加1个( )是( )个( ),就是( )。
3.举一反三。
( )+( )=( ) 36-16=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只有( )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计算时,( )不变,( )相加减。
我还知道了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可以把1写成与减数的( )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5.看图计算。
19+89=( ) 1-25=( )6.小试身手,计算下面各题。
39+49=15+25= 67-17=1-18=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认识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1. (1)5637(2)2949392. 涂色略381818318383.283858264. 分母分母分子分母5.99356.79355778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6-9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课前一、自主学习1、我会填。
(1)3/4里有()1/4 (2) 3/5里有()个1/5(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2、观察课本99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1)我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西瓜就是它的——(2)哥哥吃了2块,就是2个——,妹妹吃了1块,就是1个——(3)根据以上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课中二、小组合作学习例1、例2、例31、2/8+1/8该怎么计算呢?想:2/8是2个——,1/8是1个——,2个1/8加1个1/8是——个——,就是——,所以2/8+1/8=——。
2、我会算5/6-2/6。
想:5/6是5个——,2/6是2个——,5个1/6减去2个——,剩——个——,就是——,所以5/6-2/6=——。
3、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1-1/4=()1可以看作——个1/4,就是4/4.1-1/4=——-1/4=()4.我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三、班级展示班内展示合作学习内容,交流收获。
四、质疑探究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
五、达标测试。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他补充,评价)1、计算:1/2+1/2= 4/5-2/5= 1-7/9= 2/7+2/7= 1-1/8= 3/5+1/5= 2、一块巧克力,晓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4、有几种填法?()/5+()/5=4/5 ( )/9-( )/9=1/9五、自悟自得:今天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8.3《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大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大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
2.看图填一填。
3个81是( ),7个81是( )。
85里面有( )个81。
1里面有( )个81。
3.猜一猜看看是绿的,打开是红的,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
(打一水果)谜底是:( )二、探究新知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一个西瓜,哥哥吃了82,弟弟吃了81,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1)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2)要求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应该怎么列式?列式: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加数( )相同。
(4)可以怎样计算?画图试试。
方法一:涂一涂方法二:( )个81加( )个81,等于( )个81,也就是( )。
(5)说一说:为什么82+81不等于163呢?(6)通过计算,大家有什么发现?(7)算一算。
=+7174 =+3131=+9295=+6165 =+5352=+6262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65-62=( )(1)猜一猜,65-62=( )。
(2)验证。
( )个61减去( )个61,剩下( )个61,就是( )。
(4)得出结论:65-62=( )。
(5)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6)算一算。
=105108- =7375- =8787-=5154- =3132- =6364-(7)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 ),分子相( )。
3.探究1减几分之几1-41=( )(1)想一想1可以看作是多少?1可以看作( )个41,就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学法指导:
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6-9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课前
一、自主学习
1、我会填。
(1)3/4里有()1/4 (2) 3/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
2、观察课本99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1)我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西瓜就是它的——
(2)哥哥吃了2块,就是2个——,妹妹吃了1块,就是1个——
(3)根据以上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
课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例1、例2、例3
1、2/8+1/8该怎么计算呢?
想:2/8是2个——,1/8是1个——,2个1/8加1个1/8是——个——,就是——,所以2/8+1/8=——。
2、我会算5/6-2/6。
想:5/6是5个——,2/6是2个——,5个1/6减去2个——,剩——个——,就是——,所以5/6-2/6=——。
3、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1-1/4=()
1可以看作——个1/4,就是4/4.
1-1/4=——-1/4=()
4.我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
三、班级展示
班内展示合作学习内容,交流收获。
四、质疑探究
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
五、达标测试。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他补充,评价)
1、计算:
1/2+1/2= 4/5-2/5= 1-7/9= 2/7+2/7= 1-1/8= 3/5+1/5= 2、一块巧克力,晓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
4、有几种填法?
()/5+()/5=4/5 ( )/9-( )/9=1/9
五、自悟自得:
今天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后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
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