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苗无性繁殖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探究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探究林木无性繁殖技术是一种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林木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林木种苗生产和林木扩繁等领域。
本文将探究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林木种苗的繁殖效率。
传统的林木繁殖方式多采用有性生殖方式,种子繁殖周期长,往往需要数年才能得到成熟的种苗。
而通过林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直接利用枝条或其他植物器官进行繁殖,繁殖周期明显缩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批优质的林木种苗,提高了林木种苗的产量和质量。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保留林木优良基因。
林木的种苗繁殖通过种子方式,存在着基因杂交和遗传变异的风险,种苗的品质和性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而通过林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将优良的林木个体直接复制,保留其优良基因,确保林木种苗的品质和性状的一致性,提高森林植被的质量。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还可以解决一些特殊林木繁殖的难题。
一些林木种子的采集和保存十分困难,或者种子的发芽率较低,种苗繁殖的效果不佳。
采用林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直接利用植物器官进行繁殖,绕过了种子发芽的环节,提高了林木的繁殖成功率,有效解决了这些特殊林木的繁殖问题。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林木的扩繁工作。
一些珍稀濒危的野生林木种类往往种群数量稀少,通过传统的有性繁殖方式难以扩大种群规模。
而通过林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通过大量繁殖而快速扩大种群数量,保护这些珍稀濒危的野生林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在林木种苗生产和林木扩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林木种苗的繁殖效率,保留林木的优良基因,解决特殊林木繁殖问题,扩大珍稀濒危林木的种群数量等,进一步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等。
在推广和应用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培训,并充分考虑到实际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林木育苗无性繁殖

林木育苗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育苗是指利用根、干、茎、枝、叶,培植促进生根育苗木的方法。
无性繁殖育苗包括:硬枝扦插育苗、嫩枝扦插育苗、埋条育苗、压条育苗、插根育苗、留根育苗、嫁接育苗等。
一、硬枝扦插育苗1、硬枝扦插育苗季节选择:硬枝插条多在春季进行,也可秋季扦插。
春插宜早,一般在腋芽萌动前进行。
秋插在土壤结冻前进行,采条即插,穗条不需进行沟藏。
对一些珍贵树种也可在冬季于塑料大棚或温室内进行插条育苗。
2、硬枝扦插育苗地选择(1)灌排水:扦插后灌水,以利于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又可满足插穗对水分的需要,有利于成活。
在土壤干燥时,要及时灌水,一般插后每隔3~5天灌水1次,共计灌2~3次。
灌水次数不宜过多,以免降低土温和影响土壤通气,不利于生根。
若土壤水分过多;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会导致插穗下端腐烂死亡。
苗木生根后更要适当延长灌水间隔期,可每隔1~2周灌水1次。
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圃地积涝。
(2)除萌及抹芽:在插条苗成活后,要及时选留1个健壮新梢培养苗干,除掉基部多余的萌生枝。
随着插条苗的生长,要及时抹除苗干下部的侧芽和嫩枝,以利于苗木茎干的正常生长。
(3)中耕、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均可参照播种苗的管理实施。
3、硬枝扦插育苗:将穗条直插或斜插皆可,生产上以直插的居多。
扦插时要注意插穗的上下,必须使插穗下切口与土壤紧密接触,并防止擦伤插穗下切口的皮层。
为此,可用开沟法将插穗摆放好埋人土中;也可用干树枝、铁条等先在插床穿孔,再插人插穗,但穿孔的深度要比插穗长度稍浅一些,以使插穗能插到底土处。
扦插深度,一般以地上部露1个芽为宜;在干旱地区和沙地苗圃,可将插穗全部插人土中,上端与地面相平,插后踏实。
为了增加地温和保墒,应减少灌水次数,圃地可先用塑料薄膜覆盖,再用穿孔法扦插,并将插穗的外露部分土覆盖。
或者,先扦插后覆盖薄膜,但应注意在插穗萌芽时要及时在穗芽处开口,防止嫩芽被灼伤。
二、嫩枝扦插育苗嫩枝插条是在生长期中用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扦插育苗,也叫软枝插条育苗。
论林业中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

黪 【 技产发 】 高 术业 展 誊 新
论 林 业 中无性 繁 殖 育 苗 技 术 的 应 用
王 斌 东
( 江西省抚州 市东乡县林业局 江西 东乡 3 10 ) 380
摘
要 : 对无性繁殖育 苗技术进行简 单的概述 ,并对 其在 林业 中的应用及 技术要点进行 阐述。
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又称营养繁殖 。在林业上常 用 树木 营养 器 官的 一部 分和 花 芽 、花 药、 雌配 子体 等 材料 进行 无性 繁 殖 。花
药 、花 芽 、雌配 子 体常 用组 织培 养 法 离体 繁殖 。 生根 后 的植物 与母 株 法 的基 因 是完全 相 同的 。用此法 繁育 的苗 木称 无性 繁殖 苗 。 在林 业上 常用 树木 营养 器 官 的一部 分和 花 芽、 花药 、雌 配子 体等 材料 进 行 无性 繁殖 。花 药 、花 芽 、雌配 子 体 常用 组织 培养 法 离体 繁殖 。生根 后 的植 物 与母株 法 的基 因是完全 相 同 的。用此 法繁 育 的苗木 称无 性繁殖 苗 。 无性 繁殖 育苗 能够 稳 定地 保存 优 良品种 及类 型 ,获 取最 大遗 传增 益 。经 过无性 繁殖 的苗木 可 以提早开 花结实 ,缩 短培育 周期 ,因此无 性繁殖 育苗 技术 在经济 林木 的培育 中 日益重要 。通过 无性 繁殖育 苗可 以进 行 高接换种 ,利 用硒 木 的某 些特 性,增 强林木 的各 种抗逆 性和 生长潜 力 ,或 使树冠 高大 、矮化 。无
接 影 响嫁接 成 活率 。
性繁殖 苗生 长快 ,栽培初 期生 长也较 为迅速 ,繁 育技术 简单 易行 ,和 播种 育苗
相 比,省去 了种子消 毒 、种 子催 芽等 比较 复杂 的程序 。
林木育种学无性繁殖

一、无性繁殖的有关概念
1、无性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2、无性系(clone)
在此之前,台湾已用 胚胎细胞复制出了目前最 长寿且能繁殖的克隆猪。
多莉以后,美国又复制 出人类的近亲---两只猴子。
一、无性繁殖的有关概念
1、无性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2、无性系(clone)
1. 扦插繁殖(cuttage propagation) 1.2 影响树木生根率的主要因素 (3)枝条类别对生根的影响
表8-1 柳杉徒长枝和萌发枝生根比较
发根率 枝条类型 (%)
发根量(根/株)
〉10
9-4
〈3
徒长枝
59
萌发枝
82
51
31
18
72
2.3
5
水曲柳扦插生根情况 1年生枝条的生根率(IBA 100ppm,1hr)达到88%。 2年生嫩枝生根率(IBA 200ppm, 2hr) 达到38%。 3年以上的插条生根率较低,最高也仅有6.7%。
水曲柳扦插繁殖
四、无性繁殖技术的概述
1. 扦插繁殖(cuttage propagation)
1.2 影响树木生根率的主要因素
(4)采条季节对生根的影响
从很多试验中可观察到采条季节对生根 的影响。
最适宜的取材时间因树种和条件而异。一 般认为,早春,恰好在芽萌动生长前采条, 或在枝条伸长,刚开始木质化时采条为宜。
1、综合利用加性与非加性遗传效应,遗传增益较高。 2、无性系性状整齐一致,便于集约化栽培和管理。
树木种子繁殖不可避免地产生遗传分化,家系 个体生长表现出差异。
而同一无性系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表型相对一 致。
林学概论第二篇林木种苗繁育的综述

林学概论第二篇林木种苗繁育的综述
林木种苗繁育是林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到林木的繁殖、育苗和种苗质量改良等内容。
种苗繁育对于林业的发展和林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种苗繁育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母树和进行合适的繁殖方式,获得优质的种苗,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林木需求。
种苗繁育可以通过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方式进行。
自然繁殖是指利用林木的自然生殖能力进行种苗繁育,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种子,进行发芽和苗期管理等活动,获得优质的种苗。
无性繁殖是指利用林木的无性繁殖能力进行种苗繁育,包括扦插、嫁接、分株等方式。
人工繁殖是指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种苗繁育,包括人工授粉、人工授精和组织培养等方式。
人工授粉和人工授精主要用于改良优质母树基因和培育优良品种。
组织培养是指通过体细胞分裂、植物器官培养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优质的种苗。
种苗质量改良是种苗繁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种子质量改良和苗木质量改良两方面。
种子质量改良主要通过选择优良的母树和进行合适的种子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生长能力。
苗木质量改良主要通过合理的育苗管理和优化的育苗介质,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
总的来说,林木种苗繁育是林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种苗繁殖、育苗和种苗质量改良等内容。
种苗繁育对于林业的发展和林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繁殖与苗木培育的技术创新

林木繁殖与苗木培育的技术创新林木繁殖和苗木培育技术的创新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于森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提高林木的繁殖效率和苗木的质量,成为了当前林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林木繁殖和苗木培育两个方面,探讨当前的技术创新及其在可持续森林管理中的应用。
一、创新在林木繁殖中的应用1. 种子处理技术的创新种子是林木繁殖的基础,种子处理技术的创新对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常见的松树为例,传统的种子处理方法通常是浸泡处理,而现如今,新技术逐渐应用,如超低温贮藏、激素处理等,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林木的繁殖。
2. 无性繁殖技术的创新无性繁殖技术是通过无性生殖手段繁殖林木,如嫁接、插条、组织培养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无性繁殖技术不断涌现,使得繁殖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利用微细胞分裂技术,实现同一植株分裂为多个无性系,从而大大提高繁殖效率和品种纯度。
二、创新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1. 土壤管理技术的创新土壤是苗木生长的基础,传统的土壤管理方法多为施肥、深翻等。
然而,随着对土壤生态功能的认识加深,新的土壤管理技术逐渐兴起。
例如,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引入有益微生物,修复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苗木生长环境,进而促进苗木生长。
2. 水分管理技术的创新水分是苗木生长的关键要素之一,传统的水分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灌溉、排水等。
然而,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的水分管理技术应运而生。
例如,滴灌技术可以根据苗木的需水量,精确供水,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三、技术创新对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启示技术创新在林木繁殖和苗木培育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利用,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
例如,应用新的种子处理技术,可以筛选出更加适应环境和抗病虫害的良种,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稳定性。
同时,应用新的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增殖和保存珍稀树种,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林木的人工培育与育种技术

林木的人工培育与育种技术林木的人工培育与育种技术旨在通过人为干预,促进木本植物的生长、改良基因,以提高其生产力、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下面将就林木的人工培育与育种技术进行说明。
一、人工培育技术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通过无性生殖方式,将林木的某一部分(如茎、叶、根等)单独分离并扦插、分株、嫁接等手段,使其生长成独立植株的过程。
这种方式对于保持良种纯度、加快繁殖速度以及维持品种优良性状有很大的好处。
2.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利用外植体(如叶片、幼嫩茎尖、胚、种子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特定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使其形成幼苗、植株,用于繁殖纯种林木的技术。
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能保持纯度、无季节限制等优点。
3. 切芽扦插切芽扦插是指将林木的侧芽或芽眼切割下来,埋植到相应的培养基中,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条件培养,使其生长成幼苗。
此技术常用于林木繁殖的大规模生产,适用于多数阔叶树和少数针叶树。
二、育种技术1.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指通过挑选出具有某些期望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交配和后代选择,逐代进行选择和筛选,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优良树种的育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使目标性状随每一代的选择逐步集中,进而加快改良速度。
2. 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指通过不同基因型的树种进行人工授粉或授花,使其杂交形成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不同亲本的优点,将其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达到改良树种的目的。
3. 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源自于其他物种的功能基因导入目标树种,从而改变其遗传性状的育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以及产量等。
总结:林木的人工培育与育种技术是现代林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切芽扦插等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质树种。
而选择育种法、杂交育种法和基因工程育种法等技术则可以进一步改良树种的性状,提高其经济和生态价值。
第七章无性繁殖与采穗圃

4.2
种质资源的保存
4.2.1保存对象 1)对育种具有特特殊价值的; 2)生产上重要的; 3)可能有潜在利用价值的。 4.2.2保存方式 1)就地保存法 2)异地种植保存法 3)组织培养保存法 4)种子低温保存法 可达150年以上 5)超低温种质保存法:是在-800C以至-1960C(液氮 低温)的超低温下保存植物细胞或组织、器官。
(四)采穗母树的培育:为了多生产穗条, 必须根据树种生长的特性进行控制和培养, 主要的关键是控制植株的高生长,促进萌 发大量的侧枝。采穗树的培育在以下几种: 1、灌丛式采穗母树的培育:适用于桉树和 杨树等速生而又萌芽性很强的树种。 2、断顶促萌灌丛式母树的培育: 3、高干圆柱式母树的培育:适用于主干发 达的针叶树种,如柳杉,杉树等。 (五)采穗圃的管理:管理工作包括深翻、 施肥、中耕、除草、排水、灌溉、及病虫 害防治等。
二、无性繁殖方法 无性繁殖方法有很多,如扦插、嫁接、压 埋条、组织培养等。在林木育种上主要的无性繁殖方法有以下 种: (一)扦插和插穗复壮 见教材90—92页 (二)嫁接和嫁接不亲和
嫁接:产将一个植株的芽或短枝接到带根系的另一植株的茎干 根段上,使两者形成层结合,形成新的植株。其中前者称为接 而承受接穗的部分,即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嫁接是当前 木育种中收集、保存基因型、营建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方法。 原因有:许多树种特别是繁殖老龄材料不能采用扦插;嫁接采 成熟树木树寇上方的接穗,能提前开花结实,矮化树寇;可增 嫁接植株对当地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可作为复壮的手段。 (三)组织培养 略
林木遗传育种学
蒲尚饶: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组织,在 适当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称 为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 一、无性繁殖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有性育种,无性繁殖,这是当今林木育 种的一种趋势。杂交取得杂种,通过培育、 鉴定、选择获得优良的单株,要在生产中 推广,一要繁育出更多的相同的优良单株, 同时还要作区域化栽培试验,确定新品种 的推广区域。最后成为一个优良的新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育苗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育苗是指利用根、干、茎、枝、叶,培植促进生根育苗木的方法。
无性繁殖育苗包括:硬枝扦插育苗、嫩枝扦插育苗、埋条育苗、压条育苗、插根育苗、留根育苗、嫁接育苗等。
一、硬枝扦插育苗1、硬枝扦插育苗季节选择:硬枝插条多在春季进行,也可秋季扦插。
春插宜早,一般在腋芽萌动前进行。
秋插在土壤结冻前进行,采条即插,穗条不需进行沟藏。
对一些珍贵树种也可在冬季于塑料大棚或温室内进行插条育苗。
2、硬枝扦插育苗地选择(1)灌排水:扦插后灌水,以利于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又可满足插穗对水分的需要,有利于成活。
在土壤干燥时,要及时灌水,一般插后每隔3~5天灌水1次,共计灌2~3次。
灌水次数不宜过多,以免降低土温和影响土壤通气,不利于生根。
若土壤水分过多;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会导致插穗下端腐烂死亡。
苗木生根后更要适当延长灌水间隔期,可每隔1~2周灌水1次。
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圃地积涝。
(2)除萌及抹芽:在插条苗成活后,要及时选留1个健壮新梢培养苗干,除掉基部多余的萌生枝。
随着插条苗的生长,要及时抹除苗干下部的侧芽和嫩枝,以利于苗木茎干的正常生长。
(3)中耕、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均可参照播种苗的管理实施。
3、硬枝扦插育苗:将穗条直插或斜插皆可,生产上以直插的居多。
扦插时要注意插穗的上下,必须使插穗下切口与土壤紧密接触,并防止擦伤插穗下切口的皮层。
为此,可用开沟法将插穗摆放好埋人土中;也可用干树枝、铁条等先在插床穿孔,再插人插穗,但穿孔的深度要比插穗长度稍浅一些,以使插穗能插到底土处。
扦插深度,一般以地上部露1个芽为宜;在干旱地区和沙地苗圃,可将插穗全部插人土中,上端与地面相平,插后踏实。
为了增加地温和保墒,应减少灌水次数,圃地可先用塑料薄膜覆盖,再用穿孔法扦插,并将插穗的外露部分土覆盖。
或者,先扦插后覆盖薄膜,但应注意在插穗萌芽时要及时在穗芽处开口,防止嫩芽被灼伤。
二、嫩枝扦插育苗嫩枝插条是在生长期中用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扦插育苗,也叫软枝插条育苗。
由于嫩枝的组织幼嫩,并含有丰富的生长激素和可溶性糖,酶的活化旺盛;有利于插穗形成愈合组织和生根。
所以,它主要用于一些采用硬枝插条不易生根的树种。
如银杏、松类、落叶松以及一些常绿阔叶树种但嫩枝插条对培育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细致的管理,如管理不当易被菌类感染而腐烂。
1、嫩枝扦插采条:从生长健壮的幼年母树上,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
采条期因树种而异,前期生长的树种如赤松等,在高生长停止,针叶生长即将结束之前采条最好;大多数树种适合在半木质化时采条。
采穗适期为5~8月份。
同样,在采条时要选择健壮的幼龄母树或根孽条。
采条宜在早晨进行,剪下的枝条要立即用塑料布包好或放在水桶中并覆盖遮荫,防止其失水萎蔫。
2、嫩枝扦插剪取插穗:嫩枝扦插的插穗长度一般为5~15厘米,带有2~4个节间,上切口距最上一个芽1~2厘米,下切口呈斜面并靠近腋芽0.5厘米,以利于生根。
叶片应尽量保留;阔叶树要留3~4片叶,只去掉插穗基部的部分叶片或针叶。
3、嫩枝扦插技术要点(1)插壤:为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适当的水分,防止嫩枝插穗腐烂,一般用干净(经高锰酸钾等消毒)的蛙石、珍珠岩、石英沙、河沙等作插壤。
(2)扦插深度:2~4厘米为宜,切勿过深,以利通气。
(3)扦插密度:以插穗叶片相连接,但不相互重叠为度。
(4)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前最好用ABT生根粉或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促进生根,方法与硬枝插条基本相同,药剂浓度要稍低一些。
4、嫩枝扦插插后管理:嫩枝扦插插后应注意控制水分和湿度、控制温度和光照、练苗和移栽等几个方面。
(1)嫩枝扦插水分和湿度的控制。
为了防止插穗失水枯萎,扦插后必须经常喷雾或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以保持80%~95%为宜,一般每天喷水2~3次,如气温高时每天喷3~4次。
每次喷水水量不能过大,以达到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而又不便插壤过湿为目的。
插壤中尤其不能积水,否则,易使插穗腐烂,为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多采用自控定时、间歇喷雾或电子叶喷雾装置。
(2)嫩枝扦插温度和光照的控制。
温度控制:嫩枝扦插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度~28度为宜。
如温度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遮荫或通风等。
但因插穗生根需要其叶片合成物质的供应,需要有适宜的光照条件,采用遮荫措施降温时,遮荫度不能过大,以利于插穗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采用全光喷雾法进行嫩枝插条成活率较高的原因也在于此。
(3)嫩枝扦插行炼苗和移栽炼苗:插穗生根后,若用塑料棚育苗时,要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透光度,使扦插苗逐渐适应自然条件。
秒植:插穗成活后要及时进行移植,或移于苗圃地,或移于容器中继续培育,因为插壤中有机质和其他养分有限。
在移植的初期,应适当遮荫、喷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可提高成活率。
其他管理参照硬枝插条育苗部分。
三、埋条育苗埋条是将枝条平放,埋于苗床促其发芽、生根的育苗方法。
此法也包括将带根的一年生苗作育苗材料进行埋条育苗,称为埋苗法(埋棵法)。
待其发芽生根并长到一定高度时,再逐一将母条切断,即成为独立的苗株。
本法因枝条较长,贮藏的营养物质较多,利于生根,只要有一处生根,即可促进全条成活,故多用于扦插难成活树种的育苗。
但此种育苗方法存在出苗不整齐、产苗率较低等缺点。
1、埋条育苗季节:埋条育苗多在春季进行。
采条及其贮藏与插条法相同,但要截去枝条梢端生长发育不充实的部分。
埋条育苗多用低床育苗,以南北向为宜,床宽1.2~1.5米,长度为种条长度的2倍,床的两端均为灌水沟。
2、埋条育苗技术要点:顺床开沟,沟的深度要超过种条粗度2厘米左右,将种条梢端交叉相对。
平放于沟中;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
种条的基部要埋在床端灌水沟的垄背内,以利于种条基部切口从灌水沟中吸收水分,在种条发芽生根期间苗床不需灌溉,故称为基灌埋条育苗法;埋苗育苗也同样,将苗木根系埋于苗床两端水沟垄背内。
3、埋条育苗地管理:幼苗出土前只通过垄沟供水,可防止苗床土壤板结。
待苗木出土后再进行苗床灌溉。
苗高达10厘米左右时,在苗茎基部培土促进生根。
到夏季当每株苗都生出根时,再按株断开种条,促进其自根的发育。
四、压条育苗压条育苗是将母株上的枝条直接埋于土壤或包于湿润基质中,待生根后再切离母株的育苗方法。
此法在末生根前由其母体供应养分和水分,育苗成活率较高,多用于插条和埋条法不易成活的树种,如苹果的矮化砧木品种、樱桃等。
压条方法主要有低压法和空中压条法两种。
1、低压法:低压法即利用母株基部的枝条进行压条,因压条的方式不同又分为直立压条和水平压条。
在前一年秋季或早春萌芽前,将母株基部于第六至第七个芽处平茬,促进其多萌生枝条,当年夏季或第二年春季,利用其萌生的枝条进行压条育苗。
2、直立压条法:直立压条法是在母株基部堆土,将母株全部萌生枝的基部均埋土15~20厘米促其生根(也可分几次培土),生根后将其断离母体即成苗木,所以也叫堆土压条法。
为了促进生根,可先将枝条基部讲行环割(切断皮层)或缠拧一圈细铅丝,再进行埋土。
3、水平压条法:水平压条法:以母株为中心向外开放射状沟,沟深15厘米左右,再把枝条分别平压于沟中,用带杈的干枝或带钩的粗铁丝插人土中,将其固定,待枝上的芽萌发生长到20厘米左右时,将沟埋平,并在每株苗木基部培土促进生根,生根后分别将其与母条断离,促进根系发育成为独立植株。
母株由于连年切断萌芽枝条,根桩逐渐生高,继续压条困难。
所以,每5~6年要复壮1次,即沿地面截断母株根桩,促其萌发新条,每10~12年要更新母株。
4、空中压条法:空中压条法是在母树的树冠上,对当年生或一年生枝进行压条的一种方法。
先对拟压条的枝条基部进行环割或环剥(环状剥皮的宽度应为枝粗的1/10左右),再用湿润的苔藓、锯末、蛙石等作基质包裹伤口,外加塑料薄膜等保湿物,两端捆扎严密。
要保持基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干燥时要及时加水。
为促进生根,环剥处最好用ABT 生根粉处理。
生根后断离母体成苗。
五、插根育苗插根是用根段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它与插条育苗的不同之点在于,插条是由扦插的穗条上生出新的不定根而成活,插根则是由穗根上形成的不定芽萌发而成活。
有些树种插条生根比较困难,成活率较低,而用根繁殖则比较容易成活,如山杨、刺槐、板栗、玫瑰、黄刺玫等,均可用根繁殖,尤其用苗木或幼树的根作繁殖材料效果更好。
即便从成龄树取根进行根繁,也可使苗木起到幼化的作用。
1、采集根条时间:采根宜在树木休眠期,从苗木、幼龄或壮龄母株上采根。
北方不宜在严冬采根,以免树木的根受到冻害。
所采取根的粗度(直径)在0.5~2厘米左右为宜。
采根后要立即采取保湿措施,防止失水。
根条的贮藏方法与插条相同。
2、截取根穗:一般在扦插前制穗,随剪截随扦插,并时刻注意保湿,防止日晒。
根穗截制长度10~20厘米,大头粗度不应小于0.5厘米。
扦插时,必须注意根的上下端,根穗是上端粗,下端细。
3、插根育苗的技术要点:插根多用低床,也可用高垄,在春季进行。
根穗比较细软,扦插时既较难入土,又容易受损伤影响成活率。
因此,对插床必须细致整地,使土壤疏松。
插前要灌足底水。
扦插时最好采用开沟或挖穴埋插,上切口略低于地表,覆土1厘米左右,插后踩实。
扦插后至幼芽出土前,如土壤不太干,不宜灌水,以防降低土温或水分过多,影响发根和萌芽,甚至引起腐烂。
对根系多汁的树种,根穗易腐烂,在扦插前应放置阴凉通风处1~2天,使其略失水后再扦插(插后适当灌水,不宜过湿)。
根插后圃地用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成活率,但幼芽出土后要及时在出芽处将地膜穿孔使芽苗伸出,防止日灼。
六、留根育苗留根育苗是利用母株的根孽,或在苗圃地起苗时留在土壤里的根系培育苗木的方法。
适用于根孽性较强的树种,如刺槐、火炬树、香花槐等,也叫根孽育苗。
1、利用母树的根孽育苗:在早春在环母树2米以外的适当地方开沟,沟宽20~30厘米,深40厘米左右,切断根系,然后填土30厘米左右并灌水,以促进母株的根孽萌发。
当根孽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距苗木10~15厘米切断母株根系,以促进其自根的发育,待成苗后出圃。
也可利用母树自然萌生的根孽苗,但应当先将野生根孽苗移植于苗圃培育1年,使其根系得到良好发育再起苗出圃,称为归圃育苗。
2、苗圃地留根育苗:一般先用埋条法或插条法育苗,但当年不起苗只平茬,以培育良好的根系。
第二年秋季起苗开始留根。
起苗时,先将苗木周围20厘米左右的侧根切断,再挖出苗木,留下部分根系,然后施肥,平整土地后灌水。
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再次灌水,进行浅松土,松土深度3~6厘米,再平整床面。
在幼芽出土前,尽量不灌溉以防止土壤板结,出土后及时灌水和松土除草。
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间苗和定株,并在幼苗基部培土,促进其多生根。
其他管理与插条育苗相同。
七、嫁接育苗嫁接是切取植物的枝或芽作接穗,接在另一植株的茎干或根(叫砧木)上,使之愈合成活为一个独立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