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来信

合集下载

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

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

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南极考察,环境恶劣,队员们与环境作斗争,全身心的投入考察活动中,将南极的考察结果带回祖国。

下面店铺整理了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篇一南极考察队的叔叔:您们好!我是一名在浙江绍兴鹤池苑小学四年级(1)班上学而且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我很想知道您们最近在南极考察时发现了哪几个新化石或是新线索,能否拍成照片寄给我看一看吗?当然我还想知道其它的信息,比如你们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惊险又刺激的故事能讲给我听听吗?我更想知道的是您们在考察的过程中还发现过什么东西?您们有没有在行进的途中发现过海盗船呀?您们在遇到重重困难时不怕苦,不怕累,坚信自己的信念,一直顽强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南极考察队的叔叔您们辛苦了!祝工作顺利傅乐颖同学2-15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篇二尊敬的南极科学考察队:你们好!首先,我们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向即将奔赴南极科学考察的队员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随着“雪龙”号的一声长笛鸣响,可敬的英雄们——第27次南极考察队就要从鹏程深圳正式起航,开始奇妙的极地之旅了。

回顾昨天的历史,我们仿佛历历在目。

是你们一次次肩负历史的使命、祖国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告别祖国、告别亲人,奔赴严寒极地去探索“寒极”、“风极”、“白色沙漠”的奥秘。

多少个日日夜夜,你们餐风露宿,不畏艰险,顶风冒雪,乐此不疲,为我国带回很多有价值的南北极地的科学资料,也为探索地球的未知领域的资源以造福人类带来福祉。

敬爱的科考队员们,考察一路惊涛骇浪、冰雪交加,你们即将航行冰区,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山站、南极站开始漫长的南极极夜考察生活,我们全体卓雅人衷心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吉祥!最后祝全体科考队员一路顺风,凯旋归来!此致敬礼深圳市南山区××学校11月10日给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封信篇三南极科考队的叔叔们:您们还好吗?在路上顺利吗?我是卓雅小学四(1)班的张梓雯,我之前去“雪龙”号参观过,您们还记得吗?自从您们离开港口,开始向南极进军,我就想给您们写一封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案

【导语】《长⼤以后做什么》教材内容有三部分,第⼀部分⽂字内容,⾸先明确了交流内容——不但要说⾃⼰长⼤后想做什么及原因,还要了解⼩组同学长⼤以后想做什么。

同时明确了交流范围是⼩组内。

第⼆部分内容是插画内容,有四幅图,四种职业⼈物——消防员,⽼师,护⼠和厨师。

这部分内容是给孩⼦界定“做什么”的意思,主要是长⼤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同时激活孩⼦的⽣活经验,引导孩⼦联系⾝边⼈的职业,选择⾃⼰喜欢的职业。

第三部分是对⼝语交际的操作要求,要清楚表达⾃⼰长⼤以后想做什么,还要简单说明理由,缺⼀不可;另⼀个就是要认真听,听清楚同学长⼤以后想做什么;发现⾃⼰感兴趣的内容多问⼀问,倾听与提问也缺⼀不可。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引导学⽣⽤普通话进⾏⼝语表达,完整简要地说出⾃⼰的理想、愿望:我长⼤了想做什么⼯作?为什么想做这个⼯作? 2.引导学⽣简要地与同学说说⾃⼰的愿望。

3.让学⽣养成在⼝语交际时做到认真、努⼒地听,有礼貌、有兴趣、有⾃信⼼地说。

【教学重点】 乐于与别⼈交流“我长⼤了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作说明⽩。

【教学难点】 能向别⼈说清楚⾃⼰为什么长⼤了想做这个⼯作 【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

学⽣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情境导⼊ 1.介绍⼀位家长。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向⼤家介绍⼀个⼈,他是谁呢?(出⽰照⽚)(课件出⽰)对,他是咱们班XXX同学的爸爸。

咱们请他来介绍介绍他的爸爸,好不好? ⽣:我爸爸是⼀名教师,就在我们学校⼯作。

他培养过200多名优秀的学⽣。

师:你觉得他的爸爸怎么样? 咱们班还有谁也想来介绍⾃⼰的⽗母?昨天⽼师让⼤家回去找你⽗母的照⽚,带来了吗?好,把照⽚拿出来,让⼤家看⼀看,这样⼤家对你⽗母的印象会更深些。

(⼩组内交流) 2.根据推荐,指名上台交流。

师:介绍完了爸爸妈妈,觉得他们很棒吧?想不想来夸夸他们?谁来? ⼩结:是呀,咱们的爸爸妈妈有的是做教师的,有的是做医⽣的,也有的是做⼯⼈的,他们在不同的⼯作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虽然他们⼯作很⾟苦,但是他们是对社会有⽤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索《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及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

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

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

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教师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二、学一学,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

”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历次南极考察纪念封

历次南极考察纪念封

历次南极考察纪念封
中国从1984年进行极地考察,到2023年已经进行了39次南极和7次北极考察。

以下为你介绍部分历次南极考察纪念封:
- JF4《中国南极考察》纪念邮资封:1984年12月11日邮电部发行,发行量506213枚,面值8分,售价0.18元,黄里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

- 第39次南极考察返航纪念封:2023年4月3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4月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也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

至此,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已圆满完成任务。

如果你对某个特定的南极考察纪念封感兴趣,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学设计_模板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学设计_模板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学设计_模板《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们想去南极看一看吗?(出示课件)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地了解南极。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⑵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⑵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⑶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⑷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⑸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作业。

假如你是齐澎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他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提示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

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南极冰川之旅作文左右(五篇)

南极冰川之旅作文左右(五篇)

南极冰川之旅作文左右(五篇)第一篇:南极冰川之旅作文550字左右小舒近年来地球环境不断恶化,冰川不断融化。

为了侦查南极自然环境,我和胆小的表弟还有探险爱好者叔叔,一起踏上了南极之旅。

我们把指南针和手电筒装进背包,清晨准备乘直升机飞到南极。

下了飞机,入眼是一片冰川和刺眼的反射光。

我们激动坏了,瞪大双眼打量着这冰雪世界。

叔叔领着我们参观南极的奇观,我们一边听一边拍下所见到的南极奇观。

就在我们刚拍下一张即将融化的冰山照片时,突然,身后传来“嗷呜~”的吼声,一群南极狼在不远处对我们虎视眈眈!我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瘫坐在地,紧紧牵住已经吓傻的表弟不知如何是好。

“砰”!只听一声枪响,狼群四散逃开,原来是叔叔用枪吓跑了狼群。

叔叔扶起我们,询问道:“没受伤吧?别怕,对付它们我有经验。

”待我和表弟缓过神来,我们三人又继续踏上征途。

天色渐暗,暴风雪弥漫起来,我们迷路了,表弟担心地说:“姐姐,不如我们回去吧,我害怕。

“不行!为了保护环境,一定要拍完!”表弟被我坚定的语气感染了,用力点了几下头,继续前行。

我们依靠指南针在风雪中辨别方向,坚持拍下了所有的奇观照片时,天已完全黑了,我们也累得精疲力竭。

此时,上空飞来一架直升机,我灵机一动,利用背包里所有东西摆成了SOS的求救信号,再高举手电筒晃动光线以引起直升机的注意。

终于,直升机的轰鸣声渐渐向我们靠近,我们得救了!“铃铃铃。

”闹钟响了,我睁开眼,原来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梦。

我真希望自己能体验这样一场惊险又有意义的探险,尽全力做一些事情,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第二篇:南极冰川之旅作文550字左右兔兔开心果探险,一直令我神往。

我想去空气清新的热带雨林;又想去飞沙走石的撒哈拉沙漠;更想去寒风刺骨的南极。

南极,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地方。

正因如此,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探个究竟。

我十分想去那里,又担心未知的环境,于是我请了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向导老王,约了性格活泼的妹妹,带上准备好的帐篷等野外求生的必备品,还有足够的干粮和水等物资,从地球上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乘坐游轮向着神往的南极进发。

致南极科考队的一封书信

致南极科考队的一封书信

致南极科考队的一封书信
尊敬的刘顺林领队,王建忠船长,尊敬的中国南极科考队全体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我们是人大附中海洋社的同学。

得知雪龙号成功营救俄罗斯船只“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后在返航途中意外受阻的情况,海洋社同学们一边为您们的国际人道主义壮举感到骄傲和敬仰,一边为雪龙号受阻倍感焦急。

衷心祝愿雪龙号早日脱困,平安回到祖国!
人大附中海洋社的成立源自于与雪龙号的一次偶遇。

20XX年夏天,海洋社的陈金石和张泽一同学在冰岛旅游时,有幸参加了欢迎雪龙号的仪式,并登上雪龙号参观学习。

在船上,我们参观了指挥室,实验室,停机坪,了解了简单的极地实验方法、极地科考任务等。

我们还非常幸运和王建忠船长合影纪念。

通过与雪龙号的零距离接触,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祖国海洋科研突飞猛进的开展。

回国后,两位同学发起成立了人大附中海洋社,传播海洋知识,探索海洋奥秘。

从此,雪龙号的每次行程,都牵动着同学们的心。

海洋社全体同学坚信雪龙号一定能冲破浮冰阻隔,顺利返航!你们是海洋社同学们心中的英雄!人大附中海洋社同学向您们致敬!
人大附中海洋社201X年1月5日。

续写南极之恋500字以上

续写南极之恋500字以上

续写南极之恋500字以上一对孤男寡女在世界尽头守护爱,在极寒之地迸发爱,在生死边缘拥抱爱。

银装素裹的大地、白雪皑皑的群山、晶莹剔透的冰川、气势莽莽的雪原,南极那遗世独立的绝尘宁静、旷世悠远尽入眼帘。

而蹒跚行走的企鹅、慵懒晒太阳的海豹、飞翔盘旋的贼鸥,也尽显南极生灵的优美。

用南极之寒反衬人性之暖,以无情的大陆反衬深情的世界。

当坠机发生之后,富春救出断了一条腿的如意,用行李箱做成爬犁,如纤夫一般拉着这受伤的女人行进之时,便注定了他们为了生存而相互依存的命运。

面对伤痛折磨、物资匮尽的困境,没有共同点的两人重新审视对方,在磨合中接纳彼此,相互依偎的他们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在穿越生死的75个极地日夜自我救援中,没有救援信号,食物供应短缺,严酷恶劣的天气的困扰,两人始终在绝望中找寻希望。

于是在南极这片苍茫纯净的大陆上,患难见真情的他们开出了最最纯粹的爱情之花。

富春如探险家那样每一次外出踏上求生的路程,都是同大自然抗争的冒险,都是用生命来行走。

饥寒交迫中顶风冒雪翻山前进,巨型雪崩中疯狂拼命奔逃,掉进冰裂缝苦苦找寻出口,落入冰冷刺骨的海水被冻成冰雕人,甚至得了雪盲症双目短暂失明。

但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他都没有放弃过求生的心,用倔强的意志打破了死神的召唤。

因为他知道如意等着他回去,带回食物,带回生的希望。

如意忍着巨痛躺在木屋里,不能行走的她吃过期食品,独自等待着富春的归来。

她的大声呼喊让得了雪盲症富春找到木屋方向,她宽衣解带用自己的体温来融化富春冰冻的躯体。

富春每一次外出都是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他们每一次再聚都是劫后余生。

那所荒废的小木屋虽狭小破旧,方寸空间因他们温暖彼此的情感,而升腾着融融暖流,弥漫着绵绵情意。

这里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心灵的归所。

意外到来的小企鹅给他们带来生活乐趣,两人雪地看海的段落浪漫又温情,即便也那一团捡回的人屎都带有爱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来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认识书信格式,了解回信的一般特点。

4.了解南极的一些知识,感受亲情,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6.南极来信读信一遍又一遍真高兴我看合影最冷积雪不化(介绍)南极企鹅动物胖乎乎海豹放心条件好温暖如春你好好听话争取进步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想想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3.置疑:爸爸在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卡片抽读生字词,正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个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4)齐读课文。

3.老师简介回信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讨论:我和妈妈为什么特别想念爸爸?“四个月”说明了什么?爸爸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3.用“特别”说话。

4.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世界”的写法。

五.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写了什么。

二.学习二至四段1.轻声读第二段。

想想着一段介绍了南极的什么。

(1)南极的气候怎么样?理解“积雪很厚”、“终年不化”的意思。

指导朗读。

(2)南极主要有哪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看图认识“企鹅”和“海豹”,老师简介它们的一些习性和特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天气这么冷,爸爸在哪儿的生活怎么样?自由读第三段。

(1)指导看图,简介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情况。

(2)老师小结:国家关心……工作者以苦为乐。

(3)齐读课文第三段。

3.爸爸最后有什么希望?齐读。

引导学生想象更大进步的具体内容。

三.总结全文1.齐读课文。

2.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看拼音写汉字。

(拼音略)世界黄河歌曲动物事情合影争取家务2.读写词语。

(课后第三题)3.用“非常”、“争取”说话。

二.朗读课文1.范读课文。

想想爸爸回信写了些什么?2.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齐读课文。

三.作业抄写词语。

(课后第三题)7.乡下孩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主要板书计划:7 乡下孩子怀里黄鹂欢唱背上野菊盛开捉蝴蝶编故事阳光下生含草叶吹歌曲旷野里长挖野菜撑猪肚逮小鱼猫乐坏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写字、朗读、组词、说话。

课外: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

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

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欢唱编织含动听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

(动作演示)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

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

左右结构。

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

曾:十二笔写成。

上中下结构。

上部“”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

注意绞丝旁的写法。

(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

左右结构。

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

含:七笔写成。

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

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训练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4)小结图意。

2、指名读课文。

3、分小节讲读。

第一小节(1)指名读(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

(5)学生答。

(6)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1)指名读(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8)齐读第四小节(1)指名读(2)这一小节的一句话同上面三个小结里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吗?认真读后再回答。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小结(4)齐读三、总结课文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

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三课时一、指名读课文二、朗读指导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

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

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

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

“乡下孩(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

三、背诵课文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试背。

3、各人轻声试背。

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6、同座互相背。

7、全班齐背。

四、作业练习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中()合()都()坏()串()含()猪()2.用“编织”“动听”练习说一句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