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将金属、合金、塑料和其他材料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切削、磨削、抛光、打孔等工艺加工过程的总称。

机械加工工艺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机械加工制造工业、航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能源、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工件设计和规格: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需要明确工件的设计和规格,通常会根据工件形状、尺寸、所需精度等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

2. 选择工艺方法和机械设备:根据工件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切削工具和工艺方法。

切削工具通常包括旋转刀具、铣刀、钻头、车刀等,不同的切削工具适用于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材料。

3.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机械加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工件表面的清洁处理、装夹定位等工作,以确保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切削工艺:切削工艺是机械加工工艺的核心步骤,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切削工具进行切削、铣削、钻孔等工作。

切削工艺的实现需要通过合适的加工参数,例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以确保工件成型的质量和精度。

5. 精密加工工艺: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的工件,还需要进行精密加工工艺,例如磨削、打磨、抛光等工艺。

精密加工工艺可以进一步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6. 检验和质量控制: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结束之后,需要进行工件的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工件可以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高效、精确和灵活的加工。

通过使用不同的切削工具和工艺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进行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还可以进行批量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但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机械加工过程通常会产生噪音、粉尘和切屑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机械加工过程还需要较高的人员技术水平和设备投资成本。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进一步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实现了更高效、更精确的加工。

机加工工艺流程

机加工工艺流程

机加工工艺流程机加工工艺流程是将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组装成为成品的过程,包括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组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加工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并且展开详细描述。

一、材料准备机加工的第一步是材料准备。

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需要准备好加工用的原材料。

在准备原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原材料,一般要求材料质量好、结构均匀、无裂纹、气泡和锈蚀。

2.对于钢材等有特殊质量要求的材料,需要经过专门的抽样检验,以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3.对于大型工件,应采用吊运机具进行起吊,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工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在材料准备这一环节中,需要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快速高效地完成原材料的进货、检验等工作。

二、机械加工在完成材料准备之后,就需要进行机械加工了。

机械加工是指采用人工或机械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以期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主要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磨削等工艺。

1.车削工艺车削可以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特别适用于孔和轴类零件的制造。

车床是进行车削的主要设备。

在进行车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刀具和工件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切削速度。

(2)在车削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切屑和润滑液。

(3)在刀具磨损时需要及时更换,以保持加工精度。

2.铣削工艺铣削是指用铣刀将工件切削成所需的形状的加工方法。

铣床是进行铣削的主要设备。

在进行铣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铣削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进给速度。

(2)在铣削过程中需要清理切削部位和润滑液,以保证加工质量。

(3)在铣削相对较大的工件时需要采用工装夹持,以确保加工精度。

3.钻孔工艺钻孔是指用钻头将工件加工成孔的加工方法。

在进行钻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钻孔前需要确定钻孔位置和孔径。

(2)在进行钻孔时要保证切削液的流量和加工速度。

(3)在钻孔过程中需要适时清理切削部位和润滑液。

4.磨削工艺磨削是指采用砂轮或磨料将工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它体现了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和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机械产品生产过程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一)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到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

包括:1)毛坯的制造2)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3)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4)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热处理5)产品的装配、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直接生产过程: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位置产生一定的变化。

如: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

间接生产过程:不使加工对象产生直接变化。

如:工装夹具的制造、工件的运输、设备的维护等。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对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成品的方法和过程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同一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工序安排。

如图1-1所示的阶梯轴的加工:加工内容:1.加工小端面 2。

小端面钻中心孔图1-1 阶梯轴3.加工大端面 4。

大端面钻中心孔5.车大端外圆 6。

对大端倒角7.车小端外圆 8。

对小端倒角9.精车外圆10.铣键槽 11。

去毛刺工序方案1:工序1:加工内容1到9——车床工序2:加工内容10、11——铣床(手工去毛刺)工序方案2:工序1:加工内容1、2、7、8—加工小端工序2:加工内容3、4、5、6—加工大端工序3:加工内容9 工序4:加工内容10、11工序方案3:工序1:加工内容:1、2、3、4—铣两端面打中心孔工序2:加工内容:5、6、7、8—仿形车外圆、倒角工序3:加工内容:9—精车外圆工序4:加工内容:1—铣键槽工序5:加工内容:11—去毛刺2.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加工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
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
余量(yú liànɡ)的大小
① 与生产类型 (②lèi与xí生ng产)有关 (关 ③sh与ēn零g件ch的ǎn形)方状法和尺有寸有关 ④ 与工序有关
加工外圆面:
粗车:3~5mm
精车:1~1.6mm
粗磨:0.3~0.5mm
磨削 精磨:0.1mm以下
第十八页,共41页。
批2量) 专生用产。
为夹所()z夹某具以h具u一。:ā特定n定y位ò(t精nègd度ìn高g)零,件生的产特率定高(t,è d适ìn用g)工于序大专批门量设生计产和。制造的
3) 其它夹具 可调夹具;组合夹具;随行夹具等。
第十三页,共41页。
2. 夹具(jiājù)的 组成
钻套 挡铁
夹紧机构 工件
V形块
第三十三页,共41页。
3) 检验工序(gōngxù) 的⑴安零排件从一个车间送往另一个车间的前后;
⑵ 零件粗加工阶段结束之后(zhīhòu); ⑶ 重要工序加工的前后; ⑷ 零件全部加工结束之后(zhīhòu)。
六、机床与工艺装备 (z1h. 机u床ān的g选b择èi)的选择
⑴ 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 ⑵ 机床的生产率应与该零件生产类型相适应; ⑶ 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零件的外形尺寸相适应; ⑷ 应符合本厂现有的实际情况。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gōngyì)过程的 基础知识
§1 机械加工工艺(gōngyì)过程的基本概念 §2 工件(gōngjiàn)的安装和夹具
§3 工件工艺规程的制定
§4 典型零件工艺过程
第一页,共41页。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gōngyì)过程的基 础§知1 识机械加工工艺(gōngyì)过程的基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介绍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介绍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介绍引言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工艺,它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磨削、钻孔等操作,将其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工艺流程1. 设计和规划在开始任何机械加工过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设计和规划。

这包括确定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所需的特性。

2. 车削车削是最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之一。

它使用车床将旋转刀具与材料表面接触,通过去除材料来得到所需形状。

车削可以分为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平面车削等多种类型。

3. 铣削铣削是用铣床进行的一种切削方法。

在铣床上,旋转刀具以高速旋转,并沿着被加工物体移动。

这样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组合来实现多种形状和曲线轮廓的制作。

4. 钻孔钻孔是通过钻床或其他钻孔设备在材料上进行的加工。

它使用旋转刀具(钻头)来穿透材料并创建圆形的孔洞。

5. 切割切割是通过切割机进行的一种操作,可以将材料分为所需尺寸的零件。

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剪切、锯切和火焰切割等。

6. 磨削磨削是一种用磨具对工件进行研磨加工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7. 组装在完成各个加工步骤之后,需要将不同零部件组装在一起。

这可能需要使用焊接、螺纹连接或其他固定方式。

结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涵盖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操作。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并正确执行每个加工步骤,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零件。

机械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对于任何从事机械加工的人员来说,了解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概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概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概述引言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床和相关工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和尺寸上的加工的过程。

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对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进行概述,包括常见的工艺步骤、加工方法和加工工具等。

工艺步骤机械加工的工艺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设计工艺路线: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需要进行工艺路线的设计。

工艺路线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加工的先后顺序、工艺参数和机床设备的选择等。

2.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机床和刀具、夹紧装置等,并进行机床的调整和刀具的安装。

3.装夹工件: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在机床上,并进行夹紧。

装夹的方式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

4.加工工艺:根据工艺路线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工艺:–车削:利用车床对旋转工件进行切削。

–铣削:利用铣床对工件进行切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和曲面。

–镗削:利用镗床进行孔的加工。

–钻削:利用钻床进行孔的加工。

–切割:利用剪切机进行材料的切割。

–磨削:利用磨床进行工件表面的加工,主要用于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攻丝:利用螺纹加工机进行螺纹的加工。

–镶嵌:利用镶嵌机进行零件的组合和装配。

–焊接:利用焊接设备进行工件的连接,常见的有气焊、电焊、激光焊等。

–热处理:对工件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5.检验和调整: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检验和调整,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6.完成工艺:检验合格的工件进行清洗、组装和包装等,最终完成工艺。

加工方法机械加工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设备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和尺寸的切削。

2.成形加工:成形加工是通过塑性变形对工件进行加工。

常见的成形加工方法包括锻造、压力成型、拉伸、胀管等。

3.去除加工:去除加工是通过去除工件表面的材料来达到加工效果。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工艺过程组成
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到生产出成品的全部劳 动过程的总和。包括原材料运输、保管、生 产准备、制造坯料、机械加工、装配、检验 及试车、油漆和包装等。
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坯料) 的性能、尺寸和形状,使之变成成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一系列工序组成。
(二)、工艺基准 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于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使用 的基准称工序基准。 工序基准到被加工表面尺寸称为工序尺寸。
工序基准
2. 定位基准 工件上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基准称为
定位基准。 C、D、A为定 位基准。
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3.测量基准 在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2.成批生产
成批制造相同的工件,每隔一定时间又重复进行的生 产。每批制造相同工件的数量称为批量。
按批量大小,成批生产又分为大批、中批、和小批生产 三种。 实际生产中,成批生产通常指中批生产。 机床制造厂多属成批生产。 3.大量生产
一种产品制造数量很多,多数工作地点经常重复地进 行一种工件某一工序的加工。 如汽车、拖拉机、轴承的制造。
M面为测量基准
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的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 在机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
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装配基准为M 、 N
四、机械加工精度及其获得方法 (一)、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 寸、形状、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 寸、形状、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零件加工过程中工艺尺寸链
(3)装配尺寸链:由装配精度与构成装配精度的 全部相关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通过机械加工设备进行加
工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
几个步骤:
1. 确定工件图纸和工艺要求:根据零件的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等要求,并选择合适的
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2. 准备原材料:根据要加工的零件尺寸和材料要求,选取
合适的原材料,如金属材料、塑料等,并进行切割、锯断
等预处理。

3. 粗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在机床上进行初步的加工操作,如铣削、车削、钻孔等,以将工件的形状加工到接近最终
尺寸。

4. 精加工:在机床上进行细致的加工操作,如切割、磨削、镗削等,以达到工件的精度要求和表面质量要求。

5. 钻孔:根据要求进行钻孔操作,如孔径、孔深、孔间距等。

6. 车削:利用车床进行车削加工,如外圆车削、内圆车削、车削平面等。

7. 铣削:利用铣床进行铣削加工,如平面铣削、立式铣削、倒角铣削等。

8. 磨削:利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如外圆磨削、内圆磨削、平面磨削等。

9. 组装:将加工好的各零件进行组装,形成成品产品。

10. 检测和质量控制:对成品产品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要求的尺寸和质量标准。

11. 表面处理:对成品产品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铬、镀锌、喷涂等,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12. 包装和出厂:对成品产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然后送交客户或出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工件的安装与基准
第三节工艺过程的制定
第四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实例
§6.1 基本概念
一、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性能、尺寸和形状、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由一系列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进给等组成。

二、生产过程
在机械制造中,从原材料到成品之间各个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由原材料到成品之间各个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三、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1、生产纲领
工厂或产品的生产纲领是指包括备品和废品在的该产品的年产量。

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 为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年);Q 为机器产品的年产量(台/年);n 为每台机器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a 为备件百分率(%);β为废品百分率(%).
2、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
)1)(1(βα++=Qn N
§6.2 工件的安装与基准
一、 工件的安装
直接找正安装 划线找正安装 使用夹具安装
二、工件的定位
(一)六点定位原则
机床夹具
物体的六个自由度
一个物体在空间可以有六个独立运动。

以右图为例,它在直角坐标系OXYZ 中可以有三个平移运动和三个转动。

三个平移运动分别是沿X 、Y 、Z 轴平移运动,记为Z Y X \\
三个转动分别是绕X 、Y 、Z 轴的转动,记为Z Y X
//
习惯上把六个独立运动称作六个自由度,如果采用一定的约束措施,消除物体的六个自由度,则物体被完全定位
X
自由度示意图
六点定位原理
任何一个物体在空间直角坐6个自由度——用Z Y X Z Y X
,,,,,
表示。

要确定其空间位置,就需要限制其 6 个自由度 将 6 个支承抽象为6个“点”,6个点限制了工件的6 个自由度,这就是六点定位原理。

(二)六点定则的应用
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 超定位
(三)工件的基准
基准的概念:
是在确定零件上其他面、线或点的位置准确度时所依据的该零件上的面、线或点。

基准的分类:
设计基准:是指设计零件图样时用以确定其他面、线或点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工艺基准: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基准,总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度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装配基准: 指当零件装配成部件和机器时,用以确定零、部件在机器中位置的基准.
§6.3 工艺过程的制定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图样是否完整、正确
零件选材是否恰当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否合理
二、坯料的选择
轴杆类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
锻件毛坯(如发动机轴)
轧制圆钢毛坯(光轴、直径变化较小的轴)
铸钢毛坯(如凸轮轴、曲轴等)
球墨铸铁毛坯
铸造+焊接(大型构件、特殊性能要求的轴杆类)
锻造+焊接
盘套类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
齿轮毛坯(按实际使用和尺寸大小选择)
带轮、飞轮、手轮等(灰口铸铁、球墨铸铁)
法兰、垫圈等(铸铁件、锻件或冲压件)
模具(通常采用锻造毛坯)
机架、箱体类零件毛坯的选择
一般基础件(受力情况与承压为主,采用灰铸铁件)
受力复杂件(铸钢铸造、或型钢焊接)
比强度、比模量要求件(铝合金或铝镁合金铸成形)
三、加工余量的确定
在毛坯加工成零件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各道工序中切除的那层金属,称为该工序的工序余量。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粗基准的选择
1、选取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选取要求余量均匀的表面为粗基准
3、选取便于装夹的表面为粗基准(二)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统一原则
3、自为基准原则
4、互为基准原则
五、工艺路线的拟定
(一)加工阶段的划分
(二)加工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3、辅助工序的安排
六、工艺文件的编制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6.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实例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步骤
对零件的工艺分析
毛坯的选择
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阶段的划分
定位基准的选择
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各工序加工余量的选择
典型零件工艺过程
一、轴类零件
二、箱体类零件
底座底面和对合面的任意100㎜×100 ㎜围平面公差为0.015㎜
底座对合面对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100:0.05
主要孔的尺寸精度为IT6;圆柱度公差为0.07㎜
各孔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4,各孔外侧端面对其公共轴线垂直
度公差为0.1
主要孔间中心距的公差为0.2㎜,彼此间平行度公差为0.074㎜主要孔的轴线必须保持在对合面,其偏差不得超过0.2㎜
主要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µm
三、盘套类零件
板金下料钳工划线铣削两圆弧槽钻孔钻阶梯孔铣削外形磨削上下两表面检查
下料棒料粗车外圆,分两次装夹,切槽切断,打中心孔用两顶尖孔定位精车外圆检查
钣金下料钳工划线钻孔铣削外形磨削上下表面检查
钣金下料钳工划线刨削外形磨削上下表面钻孔
插齿检查
下料棒料车削外形、孔滚齿钳工划线铣削外形去毛刺检查
下料板料调质刨削外形钳工划线钻孔铣削
去毛刺发黑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