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河海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版

合集下载

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期末考试(重点)

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01 名词解释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物:地面上天然和人工的各种固定物体。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平面图:表示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图。

地形图:表示地面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图。

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长度与其相对应地面上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地面实际水平长度。

意义:a.决定测图的精度;b.决定地形图的比例尺。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用h表示。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用d表示。

山脊线(分水线):山脊最高点连成的棱线。

山谷线(集水线):山谷最低点连成的棱线。

地性线:山脊线与山谷线的总称。

坡度(i):等高距(h)与等高线平距(d)的比值。

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成反比,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平距越小,则地面坡度愈陡;反之,等高线平距越大,则地面坡度愈缓。

碎部测量:以图根控制点为依据,测定控制点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按规范规定的图式符号绘制地形图。

碎部点尽可能选在地形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籍:地籍是记载每宗土地及附属物的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利用现状或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是以图件和表册形式对土地进行登记和表示的描述,并记录着土地的动态信息,是土地的户籍。

地籍测量:测定和调查地籍资料并编绘成地籍图的工作。

02 地形图的分类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小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1:100万03 比例尺的分类图示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

04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图廓(内图廓,外图廓)和坐标格网;图名、图号和接图表;三北方向线;直线比例尺和坡度比例尺05 地物的表示方法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注记符号四种。

06 等高线的种类a.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工程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工程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的内容划分;(1)按施工建设阶段划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三个阶段(2)按服务对象划分:建设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

3工程测量设计、施工、运营个阶段的主要内容(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程或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区进行建设,则还要对地层的稳定性进行观测。

(2)建设施工阶段:首先要定线放样,作为实地修建的依据,定线放样的基础是建立不同形式的施工控制网。

此外,还要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作为施工质量的监督,进行工程质量监理。

(3)运营管理阶段:主要是变形观测,对于大型工业设备,还要经常性的检测和调校,以保证其按设计安全运行。

为了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还应建立工程信息系统。

4工程测量学的内容(1)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测绘(1)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2)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3)工程的变形检测分析和预报(4)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5)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5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特点?可实现哪些工作?(1)具有高精度、快速、遥测、无接触、可移动、连续、自动记录、微机控制等特点。

(2)可进行精密定位测量、准直测量,可测量坐标、偏距、倾斜角、厚度、表面粗糙度和平直度,还可测量振动频度以及物体的动态变化等。

第二章、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与信息管理1按工程建设进行的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测量工作、施工建设阶段测量工作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测量工作。

2规划设计阶段测量工作: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

方法是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数字化测绘地形图、纵横断面图或数字摄影测量成图。

施工建设阶段测量主要任务: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的标定建(构)筑物的歌部分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

高程异常:地面点大地高和正常高之间的差即为高程异常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差距是从大地水准面沿法线到地球椭球体面的距离。

垂线偏差: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u,即是垂线偏差。

2)原因有三点,第一,地球各处重力不均与,第二,参考椭球面方位不同,第三,椭球面的大小不同。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还睡吗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响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总地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最接近的地球椭球参考椭球:某个国家或地区所建立的与本国或本地区最为严密的椭球独立网:只有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如一条边、一方位角和一个起算坐标)的三角网非独立网:有多于一套起算数据的三角网。

大地高:地面某一点沿法线方向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正常高:地面某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正常高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正高: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似大地水准面:从地面点沿垂线向下量取正常高所得倒的点构成的连续曲面。

正常位水准面:根据正常重力位确定的水准面理论闭合差:由于水准面不平行面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水准原点: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一个固定点,定出这个点的高程作为全国水准测量的起算高程,这个固定点称为水准原点控制测量学的涵义: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控制测量学的内容:①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知识②建立地面控制网所必须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③地面控制网的建立;④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⑤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1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2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3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控制点)的水平和高程,建立控制网,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高程异常:地面点大地高和正常高之间的差即为高程异常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差距是从大地水准面沿法线到地球椭球体面的距离。

垂线偏差: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u,即是垂线偏差。

2)原因有三点,第一,地球各处重力不均与,第二,参考椭球面方位不同,第三,椭球面的大小不同。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还睡吗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响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总地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最接近的地球椭球参考椭球:某个国家或地区所建立的与本国或本地区最为严密的椭球独立网:只有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如一条边、一方位角和一个起算坐标)的三角网非独立网:有多于一套起算数据的三角网。

大地高:地面某一点沿法线方向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正常高:地面某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正常高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正高: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似大地水准面:从地面点沿垂线向下量取正常高所得倒的点构成的连续曲面。

正常位水准面:根据正常重力位确定的水准面理论闭合差:由于水准面不平行面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水准原点: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一个固定点,定出这个点的高程作为全国水准测量的起算高程,这个固定点称为水准原点控制测量学的涵义: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控制测量学的内容:①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知识②建立地面控制网所必须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③地面控制网的建立;④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⑤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1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2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3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控制点)的水平和高程,建立控制网,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复习题讲解

控制测量复习题讲解

1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2控制测量三个阶段基本任务:①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

②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

③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3重力等位面:我们把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数个。

4重力等位面(水准面)特性:①水准面具有复杂的形状。

②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③每个水准面都对应着唯一的位能W=C=常数,在这个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亦即所做的功等于0,即dW= -g s ds ,可见水准面是均衡面。

④在水准面上,所有点的重力均与水准面正交。

于是水准面又可定义为所有点都与铅垂线正交的面。

5大地水准面:由于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故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曲面。

6似大地水准面:由于地球质量特别是外层质量分布的不均性,使得大地水准面形状非常复杂。

大地水准面的严密测定取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学科知识,目前尚不能精确确定它。

为此,前苏联学者莫洛金斯基建议研究与大地水准面很接近的似大地水准面。

这个面不需要任何关于地壳结构方面的假设便可严密确定。

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而在大陆上也几乎重合,在山区只有2-4m 的差异。

似大地水准面尽管不是水准面,但它可以严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7我们选择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外业的基准面,而与其相垂直的铅垂线则是外业的基准线。

8我们选择参考椭球面作为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而与其相垂直的法线则是内业计算的基准线。

9大地高H 是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PPo ;正高是地面点 沿实际重力(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PP 1;正常高是地面点沿正常重力(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PP 2。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doc(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控制测量知识总结1野外测量的基准面为大地水准面,基准线为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的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为参考椭球面,基准线为参考椭球面的法线。

由于地表起伏以及地层内部密度变化造成质量分布不均,所以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控制测量计算的基准面2大地水准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的海水面扩展并延伸到大陆下面,进而构成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

垂线偏差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不可能处处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3大地坐标系在椭球面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B,L,H)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_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_轴与地球赤道面和格XX均子午面的郊县重合,Y与__轴正交_.,y,_4高斯平面坐标系:L=6N-3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L=3n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Y坐标的规定值与自然值关系Y=N100XXXX0000m 500000m y5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精细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等6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密度;统一的规格7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原因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而变化影响:多值性;产生理论闭合差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环形水准道路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8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外表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只与点位纬度有关正常位水准面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等位面重力异常地面点实测重力加速度与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的差值重力位水准面与实测重力加速度相应的重力等位面9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得高程系统正高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测绘考试知识点总结

测绘考试知识点总结

测绘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测绘学基础知识1. 测量原理与方法测量原理和方法是测绘学的基础,包括物理学、数学、地球测量学、大地测量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测量原理和方法是测绘学的核心内容,是测绘技术的基础,也是测绘工作的核心内容。

2. 测绘学基本知识测绘学基本知识是测绘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三角测量、地面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学、城市规划、GIS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测绘学基本知识是测绘学专业的技术基础,也是测绘学科的核心内容。

3. 地图学基本知识地图学是测绘学的核心分支学科,是测绘地理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地图学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内容、地图的制图原理、地图的分类、地图的投影、地图的使用和地图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4. 测绘工程测量测绘工程测量是测绘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地形测量、水文测量、建筑测量、地形测量、运输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测绘工程测量是测绘学专业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5. GPS和遥感技术GPS和遥感技术是当今测绘学领域中的热门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GPS和遥感技术包括GPS定位原理和方法、GPS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6.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是现代测绘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原理和方法、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定位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定位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7.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当今测绘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包括GI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GIS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景、GI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测量基础1. 测量基础知识测量基础知识是测绘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包括《测量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测量问题解决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测量问题解决是测绘学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包括测量工作的组织、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测量成果的发布等方面的知识。

河海大学测量学复习重点

河海大学测量学复习重点

1河海大学测量学复习【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测量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1、测量学的定义:测量学是研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科学。

一般来说,完成一个大型工程需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1)勘察阶段 2)设计阶段 3)施工阶段 4)运营阶段2、测量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和测定地表、地下(水下)空间点的位置和几何形状并绘制成图——测绘地形图,供各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用图。

(2)各种工程的施工放样测量。

将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大小尺寸、高低测设到地面上,以便施工。

(3)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运行管理中的变形观测,如位移(包括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垂直度倾斜观测等,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3、测量学的应用:城镇、农业、林业、地质、水利、电力、公路、铁路、建筑、矿山、工业、军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运营;资源调查、管理;规划设计、建设;制造等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旋转椭球面、参考椭球面、大地原点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同一地面点在不同大地坐标系中具有不同的坐标值2、测量的基准线和基准面基准线:通过地面某点的铅垂线为该点的基准线。

基准面:测量上作为点位投影面和计算点位高程的基准面(也称为起算面)。

测量外业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法线和参考椭球面第三节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1. 坐标 1)地理坐标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① 高斯正形投影 ② 高斯投影的性质a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一条直线,且长度没有变形,其余经线为凹向纵轴的对称曲线。

b .赤道也投影为一条直线,其余纬线凸向对称于赤道。

c .投影前后所有角度不变,经纬线仍保持互相垂直;d .除中央子午线外,高斯投影面上任一长度均变长,且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

③ 高斯投影的分带与编号a 、6°分带法:从格林尼治零度经线起每6°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 L 0=6N-3b 、3°分带法:从东经1°30′起,每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120个投影带 L 0=3N ④高斯投影的坐标表示a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的直线为X 轴、向北为正,以赤道投影后的直线为Y 轴,向东为正,它们的交点为坐标原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控制测量的概念、任务。

概念:为了某项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需要,在较小区域内布设足够的控制点,将控制点以一定的关系连接构成工程控制网,按照国家或部门颁布的规程、规范所进行的控制测量,称为工程控制测量。

任务:1、建立用于地形图测绘的测图控制网。

2、建立用于施工放样的施工控制网。

3、建立用于变形监测的变形监测网。

2、专用控制网,布设特点,布设要求。

专用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控制网是为工程的施工放样或变形监测而专门建立的,因此成为专用控制网,由于它用途明确,因此应根据特定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布设特点、要求:对于大型工厂的施工控制网,应将主要建筑物的主轴线纳入到控制网,以便今后以主轴线为基准线进行施工放样,以提高金属结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等的安装精度,对于桥梁控制网,应尽量将桥梁的主轴线纳入到控制网中,或者沿桥梁主轴线两侧布网,为了提高桥墩施工放样的精度,控制网设计时,要使桥轴线方向的精度高于其他方向,对地下、水下的开挖与贯通工程(铁路隧道、城市地铁、跨江跨海水下通道等),应沿着贯通方向布网,并设法减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对于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变形监测网设计不仅要考虑控制点的稳定性、使用方便和所能达到的监测精度,有时还要考虑在某一特定方向上所能达到的监测精度。

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程,应根据具体对象和要求进行分析,合理地选择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并进行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3、工程控制网布设原则
原则: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具有足够的精度。

3具有一定的密度。

4、遵照相应的规范。

4、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起算元素,观测元素,独立网和非独立网。

布设形式:三角形网,导线网,GPS网。

起算元素:起算坐标,起算边长,起算坐标方位角。

观测元素:水平角,边长。

独立网:如果网内只有必要的一套起算元素,则称该网为独立网。

非独立网:如果网内有多余必要的一套起算元素,则称该网为非独立网。

5、三角形网等级,四等三角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

等级: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8、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起算元素
布设形式:水准网、测距三角高程网、GPS高程网。

起算元素:高程控制点。

9、水准网等级,二等水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10、测距三角高程网等级,GPS高程控制网等级
测距三角高程网等级:四等、五等
GPS高程控制网等级:五等及以下
11、平面控制点点位设计要求
1、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2、充分利用旧点
3、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

4、离
公路、铁路和建筑物等一定的距离5、选在开阔的地方6、图形结构良好
12、高程控制点点位设计要求
1、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施测、扩展
2、充分利用旧点
3、离公路、铁路等一定的
距离4、墙上点选在稳固的建筑物,点位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5、变形监测基准点
远离变形区,避免较大形变。

6、尽可能布设成环形网或节点网7、水准路线避免跨
越障碍物8、水准路线避开强电磁场。

12、控制网的质量标准,优化设计的分类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质量标准:精度、可靠性、灵敏度、费用。

设计的分类: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类设计(图形设计)、二类设计(权设计)、三类设计(改进设计)。

解决的主要问题:
1零类设计:也称为基准设计,固定参数是A;P待定参数是X;Qx,是指在给定图形和观测精度的情况下为待定参数X选定最优的参考基准,使Qx最小。

2一类设计:也称为图形设计,固定参数是P,Qx,待定参数是A,是指在给定观测精度和平差后点位精度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最佳的图形结构。

3二类设计:也称权设计,固定参数是A,Qx,待定参数是P是指在满足给定图形A和平差后点位精度Qx的情况下,通过全网观测量的合理配合,使平差达到预期的效果。

并使观测两最少或不超过一定范围。

4三类设计:也称改进设计,固定参数是Qx,待定参数是A和P,是指在原网基础上通过设计新点位,增加新观测值以及改变观测值得权,来达到全网点位精度Qx的要求。

13、控制网技术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1、测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概况
2、控制测量的目的、任务、精度要求和完成期限
3、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控制点成果及标志保存情况,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和利用情况
4、控制测量依据的任务书、规范、规程及有关的技术标准
5、控制网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选择、布设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控制点标志图等
6、观测方案的论证
7、现场勘测报告
8、人员组织、作业计划、上交成果和经费预算
9、有关技术问题的说明10、工程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14、控制点点之记
点位在实地选定后,打下木桩作为简易标志,四等及以上的控制点应绘制点之记。

点之记上应填写点名、等级、所在地、绘制点位略图,标注于本点有关的特征点的方向和距离,并尽可能对建标、埋石的建议。

15、精密经纬仪系列下标的含义
标称精度DJ07,DJ 1,DJ 2,DJ 6,DJ 15,
D和J是《大地测量》和《经纬仪》,07,1, 2, 6, 15是该仪器以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

16、方向观测法,配置度盘的概念
方向观测法:1在测站上安置仪器,2完成仪器的对中和整平,使仪器处于盘左位置,选择成像清晰的方向作为起始方向,3先照准零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对各个方向逐一观测,最后闭合至起始方向。

再将仪器变换到盘右位置,依次观测,最后闭合至起始方向。

配置度盘:
σ为刻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值m为测回数j为测绘序号
i为刻度盘最小间隔划分值ω为测微盘分格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