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路的选择与控制及半偏法知识点总结
半偏法测电阻原理

半偏法测电阻原理
半偏法测电阻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它基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的值。
在半偏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首先需要连接一个电源、一个测量电阻的电阻器和一个测量电流的电流表。
将电源的负极与电阻器的一端相连,再将另一端与电流表相连。
然后,将电源的正极与电阻器的另一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接下来,需要调节电源的电压,并通过电流表来测量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来计算电阻器的电阻值。
半偏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利用了电流与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当电流通过一个固定电阻时,其大小与通过它的电压成正比。
也就是说,如果电流增加,那么通过电阻器的电压也会增加。
因此,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半偏法测电阻时,要确保电源的电压是稳定的,并且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此外,测量时要注意保持电路的稳定,避免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之,半偏法测电阻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值。
通过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和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阻的数值。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及电阻的测量方法总结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一、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方法步骤:1、按图接线,图中R 1 、R 2 为电阻箱2、先只合下S 1 ,调节R 1使电流表指针满偏.3、再合下S 2,保持电阻R 1不变,调节R 2使电流表指针半偏,记下R 2的值.4、若R 1>> R 2,有Rg= R 2 误差分析:定性分析:电表满偏时,电表与1R 串联入电路,电路总电流为g I 电表半偏时,电表与2R 并联后再与1R 串入电路,近似认为干路电流未变化,而流过电表电流为2g I 则)2(2g g g g I I R I R -⋅=⋅得R R g =。
但是由于2R 的并入,电路总电阻R 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即22g g I I I >-,故g R R <,所测值偏小练习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实物连接:练习2、有一电流表○A ,量程为1mA ,内阻R g 约为100Ω。
要求测量其内阻。
可选用的器材有:A 、电阻箱R 0,最大阻值为99999.9Ω;B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 Ω;C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 Ω;D 、电源E 1,电压约为2V ,内阻不计; E 、电源E 2,电压约为6V ,内阻不计;F 、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a 、断开S 1和S 2,将R 调到最大; b 、合上S 1,调节R 使A 满偏;c 、合上S 2,调节R 1使A 半偏,此时可认为的A 的内阻R g =R 1。
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 1应该选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 应该选择 ;电源E 应该选择 。
(ⅱ)认为内阻R g =R 1,此结果与R g 的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相等”)二、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电阻 方法步骤:1、按图接线,图中R 0 为电阻箱.2、把R 先滑到a 点,先合下S ,调节R 0=0,再调R 使电压表指针满偏;3、保持变阻器电阻R 不变,调节R 0使电压表指针半偏,记下R 0的值.4、若R 0>> R ,有R V = R 0误差分析:定性分析:电表满偏时,表两端电压为g U ,电流为g I 。
电阻测量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图1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R+Rg+Rx+r)= E/(R内+R X)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 (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电表的校准和半偏法测量电阻

1.电压表,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如图甲、乙所示
分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若改装后的电流表示数比标准表稍小一些, 可以给并联电阻再并一个较大的电阻 B、若改装后的电压表示数比标准表稍小一些 ,可以给串联电阻再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 C、小量程电流表内阻为Rg,并联一个电阻R, 改装后电流表量程是原来的 Rg R 倍
R
D、为实现对改装电表的逐格校准,可采用限 流式电路
2.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 毫安表的改装电路图. (1)已知毫安表满偏电流为1mA,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为 120,和为定值电阻.若将开关S2扳到接线柱a,电表量程 为4mA;若将开关S2扳到接线拄b,电表量程为16mA.
则根据题给条件,定值电阻的阻值应选__1_0__Ω__,__3_0_Ω___.
(2)现用一量程为16mA,内阻为20的标准电流表对改装电表的16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 需选取的刻度范围为1mA~16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800和1600,则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1_6_0_0__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由于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不准,造成改装后电流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偏
半偏法测大于Rg; (2)R是变阻器或变阻箱,R'是电阻箱。
2.步骤: (1)只闭合S1,调节变阻器R,使电流表读数满偏。 (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S2,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读数半偏。 (3)读出的R值,则Rg=R'
3.误差分析 分析:R并比Rg小些,干路中的电流I增大 了,所以,当电流表的读数半偏时,通 过R'中的电流大于I/2,所以R'小于Rg.
测量电路的选择与控制及半偏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电表的改装一、电流计G 的原理和主要参数电流表G 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产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且指针偏角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即θ=kI ,故表的刻度是 均匀 的。
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表头内阻R g :即电流表线圈的电阻满偏电流I g: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 满偏电压U :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故U g = I g •R g二、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改装的目的是:测量更大的电压方法:若量程扩大n 倍,则应给电流表 串 联一个电阻。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 ,电压表的内阻越大。
扩大倍数: 接入电阻的阻值:三、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改装的目的是: 测量更大的电流扩大倍数: 接入电阻的阻值: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并联的电阻值越小,电流表的内阻越小。
知识点二,电流表的内接与外接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Rx 、RA 、RV 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g U n U =(1)R g g g U R R n R U ==-g I n I =1g g g RI R R R I n ==-① 当Rx ≫RA 时,宜用内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② 当Rx ≪RV 时,宜用外接法,即小电阻用外接法。
可记忆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2)公式计算法:(定量判断RX 相对大小的方法)(3)试触法:当Rx 、RV 、RA 阻值都未知时,如图3可把电压表的一个接线端分别接b 、c 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由图:接b :外接法,电压准确,电流偏大。
接c :内接法,电流准确,电压偏大。
)①若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若接b (用外接)法,电压表分流太显著,实验误差大。
因此应接c (内接法) ② 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则说明若接c (内接法)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显著,实验误差大。
则宜接b (外接法)。
小结:(1)Rx 大致已知:大内、小外。
(2)Rx 未知:试触法 若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即U U II ∆<∆宜外接。
半偏法

半偏法与改装专题1电流计(表头)由于构造的原因,一般只能测量较小的电流和电压。
如果要用它来测量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就必须进行改造,以扩大其量程。
万用表的原理就是对微安表头进行多量程改装而来。
1、表头的主要参数的测定表头(毫安表、电流计)的主要参数:量程和内阻。
量程是指针偏转满刻度时可测的最大电流值g I ,也称满偏电流。
表头的线圈有一定内阻,用g R 表示。
测量内阻g R 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替代法。
考查方式一 测电表内阻两种半偏法测电阻1 限流半偏法(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R 为电位器(或滑动变阻器),R′为电阻箱,G 为待测电表。
(2)实验操作顺序①按原理图连结好电路,断开S 1、S 1,将R 阻值调到最大;②合上S 1,调节R ,使电表G 达到满偏;③保持R 阻值不变,再合上S 2,调节R′,使G 达到半偏;④断开S 1,记下R′的阻值;⑤在R>>R′时,R g =R′。
(3)误差分析本实验是在R>>R′的情况下,并入R′后,对总电阻影响很小,即认为干路电流仍等于I g 时,近似认为R g =R′。
但实际上并入R′后,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I>I g ,通过R′的电流I R'>I g /2,因此,R g >R′即R 测<R 真。
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而且R g 越小,测量误差越小。
2 分压半偏法(1)实验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R 为滑动变阻器,R′为电阻箱,V 为待测电表。
(2)实验操作顺序①连结电路,断开S ,并将滑片置于最右端,调节R′=0;②合上S ,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电表达到满偏;③保持滑片位置不动,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表半偏;④断开,记下R′的读数;⑤在R<<R′时,R v=R′。
(3)误差分析本实验是在R<<R′的情况下,串入R′后,对回路总电阻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分压部分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当电表半偏时,认为:R v=R′。
电阻测量方法汇总

电阻测量方法汇总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 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 是内阻为Rg 、 满偏电流为Ig 的电流计。
R 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 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 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R+Rg+Rx+r )= E/(R 内+R X ) 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 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 (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图 1图2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 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04.半偏法测电阻

实验:半偏法测电阻一、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测小电阻) 1. 测量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第一步,闭合1S ,调节1R 使电流表指针满偏;第二步,保持1R 不变,再闭合2S ,调节电阻箱2R ,使电流表指针半偏,读出2R 的值,则2R R g 。
2. 误差分析:当闭合1S 并使电路电流为g I 时,闭合2S ,电路总电流大于g I ,故闭合2S 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2g I 时,通过2R 的电流大于2g I 。
由于2R 与电流表并联,故2R <g R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1R 远大于g R ,这样由于2R 的并入对电路中的电流影响不大。
3.注意事项(1)电阻箱2R 不能用滑动变阻器替代。
(2)1R 远大于g R 本质上指的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远大于g R 。
(3)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时,E 尽量选大一些。
二、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测大电阻) 1. 测量原理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第一步,闭合开关S 之前,将电阻箱R 的阻值调到零,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滑到左端。
第二步,闭合开关S ,调节滑片P 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满刻度0U 。
第三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再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021U (半偏), 读取电阻箱的阻值R ,则有V R =R 。
2. 误差分析考虑到实际情况,当把电压表示数调为满刻度0U 后,再调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变为021U 时,加到电压表与R 两端的电压值实际已超过0U ,即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值已大于021U 。
因此R >V R ,即测V R >真V R ,此种方法测量值偏大。
应使'R 远小于V R 。
3.注意事项(1)电阻箱R 不能用滑动变阻器替换。
(2)'R 远小于V R 本质上指的是'R 与并联的部分的阻值远小于V R 。
(3)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时,E 尽量选大一些。
综上所述,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时,用电压半偏法,测量值偏大;当待测电阻远小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时,用电流半偏法,测量值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电表的改装
一、电流计G 的原理和主要参数
电流表G 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产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且指针偏角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即θ=kI ,故表的刻度是 均匀 的。
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
表头内阻R g :即电流表线圈的电阻
满偏电流I g :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 满偏电压U :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故U g = I g •R g
可记忆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2)公式计算法:(定量判断RX 相对大小的方法)
时,用内接法为大电阻即当
),(x V A x x
V
A x R R R R R R R R >>。
时,用内、外接法等效即当)(V A x x
V A x R R R R R
R R ==时,用外接法。
为小电阻即当),(x V A x x
V A x R R R R R R
R R <<
(3)试触法:当Rx、RV、RA阻值都未知时,如图3可把电压表的一个接线端分别接b、
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
(由图:接b:外接法,电压准确,电流偏大。
接c:内接法,电流准确,电压偏大。
)
①若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若接b(用外接)
法,电压表分流太显著,实验误差大。
因此应接c(内接法)
②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则说明若接c(内接法)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显著,实验误
差大。
则宜接b(外接法)。
小结:
(1)Rx大致已知:大内、小外。
(2)Rx未知:试触法
且划变接
1.优先限流接法,因为它电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1)当测量电路的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
(2)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压变化范围大),或要求电压从0开始变化时;
(3)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很多,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时。
分压,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E(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接电源的正负极,滑片接一条支路,也
就并联在电路中)
限流,电压的变化范围是X-E(也就是不能调处0电压,这个是一端不接,也就是只连接两根导线,串联在电路中)
一般接电路优先考虑的是限流,因为,功耗小。
但是需要电压从0开始变化的时候,就要使用分压法了,测伏安特性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分压法。
知识点四.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1.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测电阻
①按图1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②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
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并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
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④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x的阻值等效,即Rx=R0
2.用电压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测电阻
①按图2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②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
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并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
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④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x的阻值等效,即Rx=R0
知识点五.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一.半偏法测电流的内阻
1、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是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电路.
2、实验步骤:
①先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满偏.
②保持R1不变,闭合开关S2,调节R2,使电流表的指针处于半偏
状态,则电流表的内阻R g=R2.
3、实验条件: ①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 的内阻,②选用电动势较大的电源
4、实验误差:R 测
<R
真。
当开关
闭合后,干路中的总电流是变大的,当电流表
半偏时,通过电阻箱
的电流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要大,根据并联分流规律可知,半偏法
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要比电流表的实际内阻小。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即,这
样就可近似认为开关闭合前后干路中的总电流是不变的。
另外,必须使用电动势较大的
电源。
二.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1、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是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的电路.
2、实验步骤:
①先闭合开关S 1和开关S 2,调节R 0使电压表指针满偏;
②保持R 0的滑片不动,断开开关S 2,调节R,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则电压表的内阻R V =R.
3、实验条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 0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
即,这样就可近似认为调节电阻箱的阻
值后,滑动变阻器的左端电阻分得的电压仍然为
满偏电压。
但事实上调节的阻值后,
分得的电压增大,当电压表半偏时,电阻
箱
两端电压比电压表两端电压要大,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半偏法测出的电压表的内
阻要比电压表的实际内阻大。
当
时,
近似成立,且选择电动势较小的电源也可以减小相对误
差,当然为使电压表指针能达到满偏,必须满足,故要选择电动势略大于电压表的
满偏电压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