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工艺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工程特点、重点 (3)五.现场施工条件 (4)六.主要安全隐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安全管理 (4)㈠.安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㈡.安全管理体系 (4)㈢.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㈣.安全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㈤.安全要求(规定)与防护措施 (4)八.各工序的具体安全措施 (13)㈠.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 (13)㈡.模板安装的安全措施 (15)㈢.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6)㈣.钢筋加工、搬运、安装的安全措施 (17)㈤.施工用电安全防护 (17)㈥.安全措施主要工作量 (18)㈦.安全生产材料组织 (18)九.应急预案 (19)㈠.应急预案 (19)㈡.应急与救援 (19)一.编制目的1.贯彻武钢建工集团建设公司建政通[2005]5号文件精神,对于安全危险性较大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防止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砂石地基施工、垫层施工以及地基处理。
2施工准备2.1材料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砾料,也可采用细砂,但应按设计要求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且颗粒级配良好。
级配砂石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含泥量不宜超过5%。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100mm。
2.2机具设备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手推车、标准斗、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皮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3作业条件2.3.1砂石地基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等的检验,如有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
2.3.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2.3.3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沟槽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4技术准备2.4.1编制砂石地基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2对施工中所用的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进行试验检验。
2.4.3对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检验砂石质量:对天然级配砂石进行检验;对人工级配砂石应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3.2.2铺筑砂石3.2.2.1铺筑砂石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为150~200mm,不宜超过3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基底面标高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形,踏步宽度不小于500mm,高度同每层铺筑厚度,斜坡坡度应大于1:1.5,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DBJ/T 61-29-2005 J10692-2006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DB2005-12-29 发布 2006-03-01 实施I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陕 西 省 建 设 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Construction Craft standard of building foundation主编部门:陕西省建设厅西省建设厅 实施日期:Construction Craft standardof building foundation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 61-29-2005 J10692-2006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批准部门:陕 陕西省技术质量监督局2006年3月1日II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Con on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发行开本:850×1168 1/32 印张:8.75 字数:235千字统一书号: 85369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回陕西省标办退换(邮政编码 710032)struction Craft standard of building foundati DBJ/T 61-29-2005J 10692 -2006*西安昭阳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06年5月第一版 2006年5月第一次印刷印 数:1—5000册 本册定价: 40.00本套定价: 590.00 (共14册).07/(陕)002.b969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III陕西省建设厅、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发布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陕知各设区市城乡建设规划技术监督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级各有关部门: 公办理建立发行和技术条文解释。
陕西省建设厅2005年12月29日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4项)的通陕建发 [2005] 189号局(建委、建设局)、质量 根据省建设厅《关于组织编制<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通知》,由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陕西建工集团总司、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四联智能技术公司共同主编的《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共计十四分项标准,已经省建设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通过,批准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 /T61-29-2005至DBJ /T61-42-2005,依据《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经典)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平方米。
本工程地下二层,地上XX层,建筑高度为XX 米。
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JGJ59-201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 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三、施工部署1. 施工进度: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XX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阶段:XX天- 地基处理阶段:XX天- 桩基础施工阶段:XX天- 框架结构施工阶段:XX天- 装饰装修阶段:XX天- 竣工验收阶段:XX天2. 施工组织: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
3. 施工工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600mm,桩长为XX米。
四、施工工艺及措施1. 钻孔灌注桩施工(1)桩位测量: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测量,确保桩位准确。
(2)钻孔: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桩长0.5米。
(3)清孔: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清孔至设计孔径。
(4)灌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强度。
(5)桩头处理:桩头高出设计地面0.5米,桩头部分采用切割方式处理。
2. 桩基检测(1)桩基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2)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
(3)检测过程中,应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五、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海门市建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标准附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标准2003上海工艺名称:地基基础工程工艺标准编制人:陈岗王士广陈锦华审查人:批准人:编制日期:2003—02—15批准日期:2003-02-28执行日期:2003—03—01说明本标准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二版2002年12月第十次印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03G101-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97G36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011-2001)及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编制。
预制桩施工工艺桩的制作程序如下:制作场地的压实、整平场地地坪作三七灰土或浇筑混凝土支模绑扎钢筋骨架、安装吊环浇筑混凝土养护至30%强度,拆模支间隔端头模板,刷隔离剂,绑扎钢筋浇筑隔桩混凝土用同样方法间隔重叠制作第二、三、四层桩70%强度吊起100%强度运输、堆放。
采用重叠制桩时,重叠层数应根据地面容许荷载和施工条件确定,但一般不超过4层.一、桩帽焊接桩帽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严格按97G361图集中的有关要求及JGJ18-96、JGJ81-91等验收规范施焊。
1、将钢板垫高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将钢板摆平,矫正钢板使之达到平直后切割.并做好割口的清理工作,根据图集的要求,由专人划线.2、检查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开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输送阀门调节减压器,将氧气和乙炔瓶调节到所需的工件压力,用预热火焰把割件加热到燃烧温度,再开启切割氧射流,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切割.3、钢筋与钢板搭接焊时,焊缝宽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0。
5倍,焊缝厚度不得小于0。
35d.4、钢帽焊接采用坡口角接接头,坡口宽度为钢板厚度H+1mm,其焊缝偏差为+3。
采用满焊,不允许出现根部收缩,咬边裂缝,表面焊渣必须全部清除掉,不允许出现表面气孔。
5、钢帽焊接应平直方正,不允许出现倾斜串角或翘曲现象,焊缝必须饱满.二、钢筋笼制作1、纵向钢筋和箍筋应扎牢,连接位置不应出现偏斜现象,纵向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在同一连接区焊接接头不得超过主筋的50%,错开长度不得小于35d 及500mm。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完整版)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foundation1 总则1.0.1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GB50300配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套使用。
1.0.5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一般为浅层地基。
2.0.2重锤夯实地基heavy tamping foundation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强夯的锤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强夯地基dynamic consolidation foundation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4注浆地基grouting foundation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0.5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0.6高压喷射注浆地基jet grouting foundation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或先钻孔后将注浆管放至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或水从喷嘴中射出,边旋转边喷射的浆液,使土体与浆液搅拌混合形成一固结体。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土方工程降低地下水1. 执行标准1.1 GB/TI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2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3 GB50202—200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1.5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 作业程序2.1 施工准备2.1.1 工程施工中,若地下水位较高,在挖土方前,应根据工程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制定降水方案。
并根据方案配置施工机具。
2.1.2 降水方案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或两者相结合等措施降低地下水。
采用正铲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等挖方时,应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底面不少于0.5m。
2.1.3 井点降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法、电渗井点法、深井井点法,其中常用的轻型井点法、喷射井点法、管井井点法。
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可按下表1.2.1选用。
降水类型及适用条件表1.2.12.1.4 主要设备材料2.1.4.1 集水坑法:水泵2.1.4.2 井点降水法:2.1.4.2.1 轻型井点法:井点管(包括滤水管和井管两部分)、集水总管(一般用内径为75-100mm的无缝钢管),集水箱、排水管真空泵和离心泵。
2.1.4.2.2 喷射井点法:有装有内管和喷射器的井点管、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离心泵、循环水槽、导水总管、排水管等。
2.1.4.2.3 管井井点法:深井泵、离心泵、井管(滤水管和井壁管)。
3. 操作步骤3.1 集水坑法集水坑法是在基坑底部挖掘排水沟和集水沟,地下水沿排水沟向集水坑汇集。
用水泵将集水坑的水排到基坑以外。
这是一种较简单的降水施工方法。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2)基坑(槽)底、排水沟底、集水坑底应经常保持一定的深差;(3)集水坑应与基础底边有一定距离,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4)边坡坡面上如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应设置排水沟,浆水引出坡面;(5)土层中如有局部流砂现象,应采取防治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80米,共25层。
工程地基采用桩基础,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
本方案针对地基与基础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技术要求进行学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编制材料需求计划,确保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3. 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求,配备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并进行维护和调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任务,合理安排劳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5. 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规划,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1.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
2. 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基施工,确保桩基质量。
3. 筏板基础施工: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确保基础质量。
4. 地下室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确保地下室结构稳定。
5. 地上结构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结构质量。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五、质量保证措施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质量责任。
2.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
4.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安全保证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
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
4. 定期对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环境保护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合理处理施工废水,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基基础工程工艺及安全技术
措施(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地基基础工程工艺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版)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
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
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
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1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
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 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
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2-1
项次夯具的种类重量(kg)虚铺厚度(mm)备注
1木夯40~80200~250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轻型夯实工具?200~250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压路机机重6~10t200~300双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
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
项次土料种类灰土最小质量密度(g/cm3)
123轻亚粘土亚粘土粘土1.551.501.45
3.10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雨、冬期施工:
3.11.1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3.11.2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
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
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4.1保证项目:
4.1.l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留槎和接槎。
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2-3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2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1515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6.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
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
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
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
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5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
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6.6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
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灰土的试验报告。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