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法报告模板
YCS2000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报告模板

审 核:
探测位置及现场情况
数据处理:
图中巷道12米---18米有大型机器,对数据采集范围有一定影响导致所测测点较少,该结果仅供参考.
探测日期:
数据文件:
YCS2000矿用瞬变电磁仪探测报告
**矿**巷道**(位置)
探测方向:****顶板(迎头)
探测位置示意图
成果分析:
根据数据处理分析,迎头退后8米---24米顶板剖面所探测控制范围有处低阻异常区,图中蓝色区域就表示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区.
希望结合本矿井地质资料加强防范,进行打钻验证.
探测区域地质素描图
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证:
瞬变电磁法巷道侧帮报告

金辛达煤业井下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报告一、地质任务本次探测工作的要紧目的为:1. 轨道下山工作面的赋水性散布情形;二、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特点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大体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能够利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搜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阻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搜集与处置相较又有专门大的区别。
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阻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样能够有效说明100m 左右。
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双侧)地层,这对确信异样体的位置带来专门大的困难。
实际资料说明中,必需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形综合分析。
具体来讲矿井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1.受矿井巷道的阻碍矿井瞬变电磁法只能采纳边长的多匝回线装置,这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较数据搜集劳动强度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本钱低;2.采纳小规模回线装置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降低体积效应的阻碍、提高勘探分辨率,专门是横向分辨率;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样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体会说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一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很多;4.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样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能够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必然深度内含水性异样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能够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必然范围内含水低阻异样体的发育规律;5.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在高阻地域若是用直流电法勘探要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须有较大的极距,故其体积效应就大,而在高阻地域用较小的回线可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故在一样的条件下TEM较直流电法的体积效应小得多。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根据使用瞬变电磁法进行的超前探物探测,以下是我们得出的报告:1. 概述: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用于获取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和电磁性质。
通过将电磁信号传播到地下并测量其响应,可以识别地下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本次超前探物探使用了瞬变电磁法进行地下探测。
2. 实施过程:在超前探物探中,我们选择了适当的瞬变电磁法仪器,并依据待探区域的需求进行了测量。
仪器通过发送短时间的脉冲电磁信号到地下,然后记录接收到的反射信号。
使用不同的接收器和电磁信号传播路径,我们可以获取地下不同深度的信息。
3. 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测量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通过分析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强度和延迟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出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
具有高电导率的地下介质可能表示存在含水层或含有金属成分的区域,而低电导率则可能表示存在岩石或矿物质。
- 地下构造特征:通过观察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的强度和形状变化,我们可以确定地下的构造特征,例如断层、裂隙或洞穴等。
这些特征对于地质和工程勘察都具有重要意义。
- 地下水资源:根据电磁信号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我们可以推断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测提供了重要的地下信息,有助于了解地下介质的性质、构造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根据我们的测量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数据分析来更全面地了解地下情况,并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请注意,以上报告仅根据文本理解和常识假设生成,具体的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测报告需要根据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写。
XX煤矿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报告

XX煤矿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报告根据要求,以下是关于XX煤矿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报告,报告内容将包括原理、应用、结果分析等方面。
一、引言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勘探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通过测量地下矿藏特征的变化,可以提供煤矿资源及其分布的相关信息。
本报告将详细探讨XX煤矿中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应用效果及结果分析。
二、原理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利用瞬变电磁场的特性,通过发射线圈产生电磁场,再利用接收线圈接收地下物质对电磁场的响应。
当电流在线圈中瞬时变化时,产生的电磁场会引起地下各种物质中的电流和电磁场的变化。
通过测量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得到地下物质的电阻率、磁导率等信息,从而判断地下矿藏的存在与性质。
三、应用1.地下矿藏勘探: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可以用于地下矿藏的勘探,通过测量地下不同深度的电磁特征,可以识别出潜在的煤矿分布情况,并提供有关煤矿储量和质量的信息。
2.煤层顶板检测:通过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可以检测煤层顶板的电磁特征,判断煤层顶板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弱面、裂隙等,从而提前预防煤层顶板的塌陷和事故的发生。
3.煤层气勘探: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可以用于煤层气的勘探,通过测量地下煤层气体的电磁特征,可以判断煤层气的存在及储量情况,并提供对煤层气开采的指导。
四、结果分析在XX煤矿的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工作中,我们运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仪器,对特定区域进行了勘探。
1.地下煤矿分布情况:通过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我们确定了XX煤矿的分布情况,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煤矿资源,为煤矿的开采提供了重要参考。
2.煤层顶板异常情况:我们发现了煤层顶板的一些异常特征。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预测煤层顶板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塌陷和事故的发生。
3.煤层气储量预测:通过对煤矿区域进行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我们确定了煤层气的存在,并对其储量进行了初步预测。
这为后续的煤层气勘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是一种有效的煤矿勘探方法,可以提供地下矿藏的相关信息。
10123回采工作面瞬变电磁探测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XXX镇XXX煤矿矿用瞬变电磁法(10123回采工作面)成果报告2019年04月25日目录1 简述 (2)2 地质资料 (2)2.1 岩性资料 (2)2.2 水文地质资料 (2)3 探测仪器 (3)3.1 矿井瞬变电磁仪简介 (3)3.1.1 矿井瞬变电磁法基本理论及探测方法 (3)3.1.2 基本原理 (4)3.1.3 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5)3.1.4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方向设计 (6)4 现场探测布置和探测任务 (8)4.1 探测任务 (8)4.2探测布置 (8)5.探测结果解析 (9)5.1 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解析 (9)6 结论 (10)1、简述2019年04月25日10123运巷剩余140.0m、10123风巷剩余180m未回采。
为了查清10123回采工作面的富水性情况,使用YCS50瞬变电磁仪进行探测。
2 、地质资料2.1岩性资料12#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上煤组,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之下,煤类有一定的变化,属较稳定型煤层。
平均可采厚度2.98米,两极值0.44-7.94米,。
其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夹矸多为炭质泥岩。
煤层顶板为为浅灰色粉砂岩与菱铁岩互层;底板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夹似层状及透镜菱铁岩。
2.2 水文地质资料为一大致东倾的的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359°,倾向近东,地层倾角一般30-33°左右,北端增大,在36°左右。
在这一单斜构造的背景上,发育有一定数量的断层,较大的断层十分稀少。
破坏煤系的断层和影响煤层形态的缓波状起伏仅在井田部分地段出现,其余地段构造简单。
因此,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当属中等类型。
我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且矿井的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采空区的控制。
3 探测仪器3.1 矿井瞬变电磁仪简介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仪器采用矿用本安型YCS50瞬变电磁仪,该仪器具有抗干扰、轻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瞬变电磁法的研究与应用实习报告

瞬变电磁法的研究与应用实习报告学校:宿州学院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11资源勘查工程姓名:黄照旺学号:2011107115实习时间:2014年10月指导老师:刘向红1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瞬变电磁法测量原理是,介质在一次电流脉冲场激励下会产生涡流,在脉冲间断期间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其周围空间会形成随时间衰减的二次磁场。
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规律主要取决于异常体的导电性、体积规模、埋深,以及发射电流的形态和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接收线圈测量的二次场空间分布形态来了解异常体的空间分布。
2瞬变电磁法的特点与电法勘探相比,瞬变电磁法除了具有很强的穿透高阻层能力及抗人工源方法随机干扰影响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探测深度大。
(2)较高的。
(3)信息丰富。
(4)穿透高阻层能力强。
(5)方便易行。
装置形态灵活多样,可随不同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施工场地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装置,测地工作简单、工效高。
(6)受地形影响小。
具有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及地质效果好等优点。
3野外工作方法3、1测量装置瞬变电磁法地面测量装置有以下几种:(1)单线框装置(2)共线框装置,(3)环式线框装置(4)分离式线框装置(5)双线框装置(6)固定发射移动接收装置3、2测网设计测线方向和点、线距是测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测线方向尽量与预测地质体走向垂直。
当采用固定发射移动接收装置时,发射线框长边应平行地质体走向,这样可获得最佳电磁耦合。
当采用共线框和双式线框装置进行普查时,相邻测点线框一般不重叠。
点距一般等于线框边长,详查时,相邻测点线框可重叠百分之五十。
3、3干扰与控制瞬变电磁法野外观测中常见干扰有两种。
一种是人工设施的干扰,另一种是电磁噪声。
通常采用在干扰源为中心与原发射线框相对称的位置放置另一个相同的发射线框来控制人工设施干扰,采用该措施可大大降低干扰信号。
在较新型的数字瞬变电磁仪中采用了多次叠加式滤波的方法使这些干扰得到有效的压制。
瞬变电磁法报告

瞬变电磁法报告引言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是一种非侵入性地下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地质调查和水资源评价等领域。
该方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对电磁场的响应,可以获取地下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等信息,从而推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和水文特征。
本报告将介绍瞬变电磁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其在勘探领域的应用情况。
原理瞬变电磁法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场传播理论的。
其核心原理是在地下埋设主发射线圈和用于接收电磁信号的线圈,通过给主发射线圈施加瞬变电流,产生瞬变电磁场。
这个瞬变电磁场会感应地下的电流,进而产生感应电磁场,其中电磁场的传播过程会导致接收线圈中电磁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接收线圈中的电磁信号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等物理参数。
仪器设备瞬变电磁法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两部分。
发射线圈通常由一对同心圆线圈组成,中间隔离一段距离,并通过一个高电压电流源施加瞬变电流。
接收线圈通常也是一对同心圆线圈,与发射线圈对应放置。
为了减少噪音干扰,接收线圈一般会使用差分模式进行测量。
此外,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仪器还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器和电缆等。
数据处理方法瞬变电磁法的数据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解释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校正和数据滤波。
校正过程主要是对接收线圈信号进行校正,去除仪器和噪音引起的偏移。
滤波过程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高频噪音和低频漂移等。
解释处理是根据已校正并滤波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反演算法对地下电阻率进行推测。
常用的解释处理方法包括二维反演、三维反演和测深等。
应用情况瞬变电磁法在矿产勘探、地质调查和水资源评价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矿产勘探中,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的矿床和矿体分布情况,帮助寻找矿产资源。
在地质调查中,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法推测地下构造和地质体分布,辅助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
瞬变电磁法报告模板

左线出口(1)************隧道左线出口ZK27+687~ZK27+587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预报报告***********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项目名称:************************数据采集:报告编写:复核:审核:***************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目录一、工作概况 (1)二、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 (1)三、测点布置及施工方法 (2)四、现场工程地质分析 (3)五、瞬变电磁法的资料解释 (5)六、结论及建议 (8)*****************隧道左线出口ZK27+687~ZK27+587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预报报告一、工作概况2014年8月18日下午,我单位对******************口掌子面ZK27+687处进行了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工作,其目的在于:查明前方赋存水情况。
现场情况:掌子面、附近拱顶及边墙无渗水现象。
二、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瞬变电磁法的激励场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回线形式(或载流线圈)的磁源,另一种是接地电极形式的电流源。
下面以均匀大地的瞬变电磁响应为例,来讨论回线形式磁偶源激发的瞬变电磁场,从而阐述瞬变电磁法测深的基本理论。
在导电率为σ、导磁率为μ的均匀各向同性大地表面敷设面积为S 的矩形发射回线在回线中供以阶跃脉冲电流⎩⎨⎧≥<=000)(t t I t I (1)在电流断开之前(0<t 时),发射电流在回线周围的大地和空间中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磁场,如图1所示。
在t=0时刻,将电流突然断开,由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立即消失。
一次磁场的这一剧烈变化通过空气和地下导电介质传至回线周围的大地中,并在大地中激发出感应电流以维持发射电流断开之前存在的磁场、使空间的磁场不会即刻消失。
图1 矩形框磁力线由于介质的欧姆损耗,这一感应电流将迅速衰减,由它产生的磁场也随之迅速衰减,这种迅速衰减的磁场又在其周围的地下介质中感应出新的强度更弱的涡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线出口(1)
************隧道左线
出口ZK27+687~ZK27+587瞬变电磁法
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项目名称:************************
数据采集:
报告编写:
复核:
审核:
***************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工作概况 (1)
二、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 (1)
三、测点布置及施工方法 (2)
四、现场工程地质分析 (3)
五、瞬变电磁法的资料解释 (5)
六、结论及建议 (8)
*****************隧道左线出口
ZK27+687~ZK27+587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一、工作概况
2014年8月18日下午,我单位对******************口掌子面ZK27+687处进行了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工作,其目的在于:查明前方赋存水情况。
现场情况:掌子面、附近拱顶及边墙无渗水现象。
二、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
瞬变电磁法的激励场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回线形式(或载流线圈)的磁源,另一种是接地电极形式的电流源。
下面以均匀大地的瞬变电磁响应为例,来讨论回线形式磁偶源激发的瞬变电磁场,从而阐述瞬变电磁法测深的基本理论。
在导电率为σ、导磁率为μ的均匀各向同性大地表面敷设面积为S 的矩形发射回线在回线中供以阶跃脉冲电流
⎩⎨⎧≥<=0
00)(t t I t I (1)
在电流断开之前(0<t 时),发射电流在回线周围的大地和空间中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磁场,如图1所示。
在t=0时刻,将电流突然断开,由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立即消失。
一次磁场的这一剧烈变化通过空气和地下导电介质传至回线周围的大地中,并在大地中激发出感应电流以维持发射电流断开之前存在的磁场、使空间的磁场不会即刻消失。
图1 矩形框磁力线
由于介质的欧姆损耗,这一感应电流将迅速衰减,由它产生的磁场也随之迅速衰减,这种迅速衰减的磁场又在其周围的地下介质中感应出新的强度更弱的涡流。
这一过程继续下去,直至大地的欧姆损耗将磁场能量消耗完毕为止。
这便是大地中的瞬变电磁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存在的电磁场便是大地的瞬变电磁场。
r/bm
r/bm r/bm
r/bm
t/σ=1.6
图2 穿过Tx 中心的横断面内电流密度等值线
三、测点布置及施工方法
本次瞬变电磁法勘探仪器采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研发的YCS4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装置形式采用多匝重叠回线装置,发射频率为
8.3Hz ,发射线框采用多匝1.5m×1.5m 矩形回线。
本次探测分为探测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扫描,水平方向扫描左右各90°范围,每18°一个测点,共
11个测点,垂直方向相似,扫描上下各75°范围,每15°一个测点,共11
个测点。
探测布置示意图如下图3。
(a)
(b)
(a) 掌子面横向扇形探测方式 (b) 掌子面上下扇形探测方式
图3 测点布置示意图
四、现场工程地质分析
本次探测时,华蓥山隧道的掌子面里程为ZK27+687,且掌子面岩性为石灰岩,岩层产状301°∠76°,裂隙走向220°、倾向120°∠76°,岩石层理、节理裂隙发育,且岩体硬度一般,岩体风化程度中等。
1
L1线瞬变测点
布置平面图
56711
1L2线瞬变测点布置剖面图
56711
图4 掌子面照片
(a)
(b)
图5 掌子面地质地质素描图
五、瞬变电磁法的资料解释
开始
原始数据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
绘制初始多测道断面图
选择处理时窗范围、滤波参数、畸变数据剔除
绘制多测道断面图、视电阻率断面图
结束
图6 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流程
瞬变电磁法的资料解释步骤是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根
据晚期场公式计算视电阻率曲线,然后进行时深转换处理,得到各测线视电阻率断面图。
最后,根据探测区域的地球物理特征、TEM响应的时间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矿井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划分地层富水区分布范围。
(一)、左右水平仰角0°扇形探测情况
野外采集数据经过数据编辑、滤波处理、视电阻率计算、时深转换等步骤,可得如下图7物探成果图。
由图7综合分析可知,掌子面正前方探测范围70~100m内存在相对低阻异常区,推测该范围内地层含水量相对较高,但其存在径流性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掌子面正前方0~70m范围内视电阻率相对较高,该区域地层含水量少,不存在径流性地下水。
具体异常分布区域见图7的标注部。
地层相对高含水区域
图7 横向扇形探测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二、左右水平仰角30°扇形探测情况
野外采集数据经过数据编辑、滤波处理、视电阻率计算、时深转换等步骤,可得如图8物探成果图。
由图8综合分析可知,掌子面上前方探测范围90~100m内存在相对低阻异常区,推测该范围内地层含水量相对较高,但其存在径流性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掌子面上前方0~90m范围内视电阻率相对较高,该区域地层含水量少,不存在径流性地下水;掌子面右上前
方(仰角30°方向)80~100m 内存在明显低阻异常区,推测该异常区域含水量较高,可能存在岩溶富水区。
具体异常分布区域见图8的标注部。
图8横向扇形探测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三、纵向扇形探测情况
野外采集数据经过数据编辑、滤波处理、视电阻率计算、时深转换等步骤,可得如图9物探成果图。
由图9综合分析可知,掌子面正前方探测范围90~100m 内存在相对低阻异常区,推测该范围内地层含水量相对较高,但其存在径流性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掌子面正前方0~90m 范围内视电阻率相对较高,该区域地层含水量少,不存在径流性地下水。
岩溶水富集区
地层相对高含水区
图9 上下纵向扇形探测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六、结论及建议
综合物探成果资料得出:在本次探测掘进头前方100m范围内,掌子面正前方0~70m范围内视电阻率相对较高,该区域地层含水量少,不存在径流性地下水;掌子面正前方探测范围70~100m范围内地层含水量相对较高,但其存在径流性地下水的可能性极小;掌子面右上前方(仰角30°方向)80~100m区域含水量较高,可能存在岩溶富水区。
2、从探测效果看,掌子面附近有台车等机电设备,对感应二次电磁场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到了探测的准确性。
本次探测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但是任何物探技术手段都存在一定多解性和局限性。
瞬变电磁法探测要与地质分析、地质钻探相结合,根据现场具体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尽量降低物探资料的多解性。
3、建议在物探异常区特别是物探含水区域,应超前钻探验证物探结果
的准确性,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4、施工中如出现涌水量突变的情况,应及时撤离人员,并向有关领导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