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测微尺标准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测微尺的校准标准

金相显微镜校准规范:1、物镜场曲将金相显微镜物镜安装好,将0.01mm标准测微尺放在工作台上并压紧;旋转调焦旋钮,将焦点调整在测微尺的中间,视场中心成像清晰,此时将千分表测头与工作台表面相接触并对好表的零位;再次旋转调焦旋钮,把焦点调整到测微尺的边缘,使视场边缘成像清晰。
观察千分表,其Zda偏移量即为该物镜的场曲误差,其余物镜以此类推进行校准。
金相显微镜物镜场曲误差的指标如下:10x≤0.20mm、25x≤0.10mm、40x≤0.07mm、63x≤0.065mm、100x≤0.04mm。
2、物镜放大倍数的正确性金相显微镜装上10x标准目镜和被检物镜,将0.01mm标准测微尺放在工作台上并压紧。
观察时测微尺应与目镜中的分划板相符合,其偏移量则是放大倍数的误差。
其余物镜以此类推进行校准,其误差不大于5%。
3、目镜分划板的准确度将带分划板目镜的镜头旋下,把分划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并调好焦距;调整工作台,使分划板的水平线与纵向导轨行程平行并对好零位,按每20格测量一次,直至第100格,其误差不大于5μm。
4、物镜成像清晰范围用被检物镜及10x目镜对测微尺或金相试样进行调焦,使成像清晰。
当视场中心像Z清晰时,测得视场内的成像清晰范围的误差不低于60%。
5、各物镜相对于目镜的格值装上金相显微镜的10x目镜,将0.01mm标准测微尺(推荐使用随机0.01mm测微尺)放在工作台上并压紧;调整测微尺标尺轴线与金相显微镜目镜分划板标尺轴线平行,并读出目镜分划板i条刻线里包含测微尺n条刻线数,该物镜相对于目镜的格值为:C=n/i×0.01mm。
其余物镜的格值以此类推进行校准。
6、金相显微镜示值误差①方法一这一检定法应在不同的放大倍数条件下进行。
Z宽的单刻线样板用于检定放大倍数Z小的物镜,其余依此类推。
将单刻线样板置于金相显微镜的工作台上,调整仪器使样板在视场出现清晰的象,借助仪器工作台的微分筒移动样板,使单刻线的应用段连同两个记号呈现在仪器目镜的分划板中;旋转目镜角度,使样板的刻线方向与分划板的刻线垂直,并读出在单刻线宽度上所包含的分划板的刻线数。
测量显微镜操作指南说明书

测量显微镜操作指南说明书一、引言测量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对测量显微镜正确操作的详细说明,以帮助用户充分发挥其功能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二、器材准备在开始使用测量显微镜之前,请确保以下器材的准备:1. 测量显微镜主机:保证显微镜主机完好无损,镜头清洁。
2.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根据需要调整倍数。
3. 光源:确保光源充足且均匀,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
4. 校准标准物:选择适当的标准物进行校准,如标尺或标准样品。
三、调整显微镜1. 将测量显微镜主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水平。
2. 使用调焦手轮将物镜调至低倍数,将目镜视距调至适合的位置。
3. 通过调节液晶屏或透镜,确保目测视野清晰且无明显畸变。
4. 使用刻度盘校准器来检查目测视野中的刻度与实际值的差距,进行调整直至准确无误。
四、测量操作1. 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上,调整样品位置以确保其与测量尺度平行。
2. 使用调焦手轮将物镜调至所需倍数,通过调节目镜视距和焦距,使样品清晰呈像。
3. 使用刻度盘校准器或双目镜测微仪进行精确测量,记录结果。
4. 若需多个测量点,移动样品或显微镜台,重复上述测量过程,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测量显微镜之前,确认测量范围和要求,并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组合。
2. 操作时需小心轻柔,避免碰撞和摩擦,保持显微镜镜头的清洁。
3. 在进行测量前,对测量范围内的标准物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注意光源的充足和稳定性,保持适当的照明亮度,以避免影响样品的观察和测量。
5. 根据需要进行标定和校准,并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量参数。
六、维护与保养1. 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测量显微镜电源,并将其安全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2. 定期对显微镜进行清洁和维护,除去镜头上的污渍和尘埃,确保视野的清晰和准确。
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测微尺放在光线明亮、平整的工作台上,并确保显微镜测微尺清洁无尘。
2. 调节目镜:先调节显微镜的目镜,将其对准样本。
使用目镜的焦距调节旋钮,将样本的图像清晰地看到。
3. 定位测微尺:用手轻轻将显微镜测微尺放在目标上,并确保它与目标平行。
使用显微镜的升降装置,调整显微镜测微尺与样本的距离,使测微尺的线缝恰好出现在样本的图像上。
4. 读取测量结果:目镜中的目标可能看起来有点模糊。
使用测微尺的放大倍率调节,将样本缩放到所需大小以便测量。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上的刻度线,测量样本的尺寸。
5. 记录和计算:在测微尺上,通常有刻度线和数字刻度显示结果。
读取刻度线上与样本长度对应的数字,将其记录下来。
根据显微镜测微尺的放大倍率,可以计算出样本的实际尺寸。
6. 清洁和储存:测量完成后,务必清洁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无纺布小心擦拭。
将测微尺存放在干燥、无尘的地方,以避免损坏和污染。
请注意,在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时,需要小心避免任何碰撞或勾连到显微镜测微尺上,这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结果和损坏。
显微镜测微尺使用和计算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
显微测微尺是用来测量标本物体大小、长短的工具。
它分为目镜和物镜测微尺两种。
目镜测微尺观察到的标本大小,必须通过物镜测微尺测得的数据换算后,才是标本的真实大小。
一、目镜测微尺是一圆形玻片,内有一把小尺,通常为5mm长,分为50小格。
二、物镜测微尺是一特制的载玻片,中央有一小圆圈,圈内有一长度为1mm(1000微米)的小尺,它分为100小格,每小格为10微米。
三、使用方法:
1、取下目镜,旋下顶端透镜,将目镜测微尺放入(将有刻度一面朝下),再旋紧顶端透镜并放入筒内。
2、将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
观察寻找载物台上的物镜测微尺,找出后将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一端重叠对齐,再看目镜测微尺占满物镜测微尺几小格,即可换算出标本究竟大小多少。
3、如目镜测微尺50小格占满物镜测微尺68小格(即为680微米),其计算方法是:680微米/目镜50小格=13.6微米,即为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3.6微米。
4、如要更换物镜倍数,还要重新校正换算。
5、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后,应在显微镜手把上标明此镜7× 10× 20× 40×等放大倍数时,其每小格目镜测微尺的长度。
15J测量显微镜操作规程

15J测量显微镜操作规程1.使用方法1.1将被测物件牢靠的安置在测量工作台上后,开始转动显微镜调焦手轮,获得清晰视场。
1.2使目镜中十字分划丝与被测试样初始基准(包括点、线、面)相重合,记下X(Y)轴的示值,作为初读数X0(Y0)。
1.3然后旋转X(Y)轴测微器,再使目镜中十字分划丝与所求测距的基准(包括点,线,面)相重合,记下X(Y)轴的示值,作为测量读数X1(Y1)。
1.4读数X1(Y1)与X0(Y0)的差即为所测结果。
1.5测量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2注意事项2.1随使用者眼睛视读,应预先调节目镜,使见到清晰的狮子纹花丝。
2.2安防目镜的位置需将十字分划丝与测量台X-Y轴方向重合,方法:十字丝对准一直线物体,当沿X(Y)方向移动时,十字丝始终保持与物体边缘或直线重合既可,然后用目镜止紧螺钉固定。
2.3显微镜调焦时,先将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工作表面时,然后逐渐上升,至见到清晰图像为止。
2.4反光镜使用条件,被测物件属于透明体,工作体积甚小未能充满市场者;在边缘外进行测量时,可随光源方向转动反光镜,取得适当亮度的视场,应该避免直射光线,以免发生耀光,影响测量精度。
2.5工作地点偏暗则应用灯光照明,但希望光源先经过磨砂玻璃滤过,并尽量使光线对物体垂直照明,以免产生阴影,影响测量精度。
2.6显微镜支架在立柱上必须用旋手止紧之,防止使用不慎时发生下降,使仪器受损。
2.7转动测微器进行测量时,应朝同一方向运动,以免由于其它因素产生空位,影响测量结果。
2.8如果对固定的一些尺寸进行测量时,应该在测微螺杆上分段使用,以防止局部螺纹经常使用受到磨损,影响仪器的精度。
2.9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应对同一尺寸进行多次测量,再取平均值,这样可以把人为的偶然误差减低到最小程度。
2.10做精密测定时工作地点必须维持温度变化在(20±3)℃以内。
显微镜测微尺标准操作规程

山西维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题目:显微镜测微尺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OP-ZL-006-01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颁发部门:质量部制作备份:2分发部门:质量部实施日期:1.目的:成立显微测微尺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显微镜测微尺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显微镜测微尺利用的治理。
3.职责:质量部QC负责该设备的日常利用和保护。
质量部QA负责监督检查本标准的实施情形。
4.内容:目的利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观看目标物的细胞和后含物,测量其直径、长短。
原理(1)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Nmm长度刻成N×10等分。
依照需要能够选用C-2,C-3,C-4,C-5,C-6 ,C-7型号。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份刻有等分线的载玻片,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10µm,专门校正目镜测微尺。
在镜台测微尺上取得的读数确实是目标物细胞的真实大小。
本实验室用C-1型号。
操作步骤(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筒内的隔板上,使刻度朝下(字体呈正面)。
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使刻度朝上,并对准光源。
先用低倍镜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改用高倍镜观看,当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目镜测微尺的“0”点与镜台测微尺的某一刻度重合,然后,认真寻觅两尺第2个完全重合的刻度。
计数双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2)计算公式因为镜台测微尺刻度每格长10µm,因此由(1)公式计算出所校正的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镜台测微尺格数×10目镜测微尺的每格长度(µm)= (1)目镜测微尺格数例如:目镜测微尺20小格等于镜台测微尺3小格,镜台测微尺每格10µm,那么3小格的宽度为3×10=30µm,那么,相应地在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大小为:3×10= µm20(3) 注意事项()目标物的测量重复4次,取平均值;()先低倍再高倍;()重叠线格数越多误差越小;()当改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需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
1. 使用显微镜前需确认电源已断开。
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显微镜的电源线或插头。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放入显微镜镜筒或物镜内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 操作人员需注意保持显微镜和工作台面的清洁整洁,防止实验品或显微镜被污染。
4. 在更换物镜和目镜时,需要轻柔而稳定地操作,防止损坏显微镜镜片。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显微镜,并调节亮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地显示在显微镜镜头下。
2. 用丝杆调节显微镜的高度,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到物镜下,并用夹子将样品固定好。
3. 通过调节聚光镜和调焦机构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节聚光镜可以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而调焦机构可以改变样品与物镜之
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清晰成像的效果。
4. 在观察过程中,需注意适当的休息,预防视觉疲劳。
5. 观察结束后,需要关闭显微镜,归还实验室管理员,并做好设备清理和维护工作。
三、维护保养
1. 每次使用显微镜后,需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镜片,确保没有尘埃或指纹。
2. 定期对显微镜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处理。
3. 使用显微镜的环境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灰尘和杂物进入显微镜内部,影响其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关于《显微镜操作规程》的一些基本要点,仔细遵守这些规程,确保了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良好的工作效率。
测量显微镜操作规程

测量显微镜操作规程测量显微镜是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本文将介绍测量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1.前置准备•准备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样品。
•准备测量显微镜:将测量显微镜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显微镜的高度和视角,使样品位于显微镜的视野中。
2.装载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在显微镜台上,并使用调节螺旋装置轻轻转动样品,直到找到合适的测量位置。
•使用切换装置将目镜和物镜与光路连接起来,并观察样品,调整样品位置,使所需测量的部位进入视野中。
•将光学测量装置连接到显微镜上,例如目镜放大器等3.测量样品•调整光源:适当调节光源,使样品清晰可见,但不要过亮,以免损坏显微镜。
•调节物镜:首先使用最低放大倍率调节物镜,使得样品的整体形状和结构可以清楚看到。
然后,增加放大倍率,逐步放大所需测量的部位,直到所需精度最高。
•测量尺寸和距离:使用测量仪器对样品进行测量。
当需要测量样品上的角度、尺寸、距离等时,需要使用带有刻度的测量仪器对样品进行测量。
•记录测量数据:对每次测量进行记录,包括所测量的参数和测量数据等,并及时保存。
4.操作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时,应轻柔操作,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显微镜。
•测量显微镜使用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尤其是光源是否调节恰当,以保障测量精度。
•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
•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进行集中管理,并定期对显微镜进行维护保养。
结语以上是测量显微镜的操作规程,包括前置准备、装载样品、测量样品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在使用测量显微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障实验的进行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维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题目:显微镜测微尺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OP-ZL-006-01 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颁发部门:质量部制作备份:2
分发部门:质量部实施日期:
1.目的:建立显微测微尺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显微镜测微尺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显微镜测微尺使用的管理。
3.职责:
3.1质量部QC负责该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3.2 质量部QA负责监督检查本标准的实施情况。
4.内容:
4.1目的
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观察目标物的细胞和后含物,测量其直径、长短。
4.2 原理
(1)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Nmm长度刻成N×10等分。
根据需要可以选用C-2,C-3,C-4,C-5,C-6 ,C-7型号。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等分线的载玻片,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10µm,专门校正目镜测微尺。
在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目标物细胞的真实大小。
本实验室用C-1型号。
4.3操作步骤
(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筒内的隔板上,使刻度朝下(字体呈正面)。
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
上,使刻度朝上,并对准光源。
先用低倍镜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改用高倍镜观察,当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目镜测微尺的“0”点与镜台测微尺的某一刻度重合,然后,仔细寻找两尺第2个完全重合的刻度。
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2)计算公式
因为镜台测微尺刻度每格长10µm,所以由(1)公式计算出所校正的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镜台测微尺格数×10
目镜测微尺的每格长度(µm)= (1)
目镜测微尺格数
例如:目镜测微尺20小格等于镜台测微尺3小格,镜台测微尺每格10µm,则3小格的宽度为3×10=30µm,那么,相应地在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大小为:
3×10
= 1.5µm
20
(3) 注意事项
(3.1)目标物的测量重复4次,取平均值;
(3.2)先低倍再高倍;
(3.3)重叠线格数越多误差越小;
(3.4)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4) 目标物大小的测定
取下镜台测微尺,将目标物制片置于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找到目的物。
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标本的长和直径。
测定目标物时,测量10个。
用最大和最小的数值来表示目标物大小的范围。
4.4实验结果
(1)分别求出使用低倍镜(10X),高倍镜(40X)时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低倍镜: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 ×10(μm)= μm
高倍镜: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 ×10(μm)= μm (2)测量10个目标物的大小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