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非洲猪瘟的思考
引起猪高烧不退常见疫病的中草药疗法新探

引起猪高烧不退常见疫病的中草药疗法新探引起猪高烧不退的常见疫病有很多种,如猪瘟、猪链球菌性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传统的抗生素疗法在一些病例中可能并不起作用,因此中草药疗法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探。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草药对于引起猪高烧不退的常见疫病的疗法效果,以期为猪养殖业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一、中草药在猪瘟防治中的应用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呕吐、腹泻、皮肤出血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然而在一些病例中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而中草药具有温和的特点,并且既能抑制病毒,又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被广泛用于猪瘟的防治中。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桑黄、连翘、黄芩、板蓝根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猪瘟引起的高烧不退症状。
桑黄能够清热解毒、清肺泄热,对于猪瘟引起的高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连翘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缓解猪瘟引起的呕吐腹泻症状;黄芩和板蓝根则能够清热解毒、抗病毒,对猪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合运用这些中草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疫病猪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对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猪链球菌性疾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全身不适、厌食、呼吸急促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然而链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使得传统抗生素疗法在一些病例中并不起作用。
而中草药在治疗猪链球菌性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草药中有很多具有抗菌、抗炎、解毒功效的药物,常用的包括黄连、黄柏、金银花、紫苏等。
这些中草药可以抑制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猪链球菌性疾病引起的高烧、全身不适等症状。
黄连和黄柏都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功效,能够有效控制链球菌感染;金银花和紫苏则能够清热解毒、抑菌消肿,对于猪链球菌性疾病引起的呼吸急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猪链球菌性疾病的防治中,中草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兽医学角度看非洲猪瘟防控

从中兽医学角度看非洲猪瘟防控史万玉(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烈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病猪主要表现发热,厌食,喜卧,萎顿,虚弱;胸、腹、会阴、腿部皮肤发红;耳朵、腹部或后腿呈蓝紫色或出血;初期便秘或腹泻,继而呕吐、便血;妊娠母猪流产。
该病死亡率高,死亡快,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中兽医学与中医学一脉相承,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动物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传统实践医学。
历史上为动物疾病的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中兽医学是如何认识非洲猪瘟的其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有何独到的见解和措施?文章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中兽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兽医学认为疾病是动物机体自身或动物体与环境之间不能够维持平衡的一种状态。
中兽医学所说的平衡是指一种动态的平衡,即,机体的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均在一个最高限和最低限的范围内波动。
当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平衡即被打破,机摘要: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以来,养猪企业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上,纷纷尝试各种防控措施进行复养。
中兽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兽医学,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如何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文章从中兽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防控传染性疾病的理念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应用中兽药防控非洲猪瘟的建议,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非洲猪瘟;中兽医药;扶正;祛邪;防控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frican swine fever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anglesWanyu Shi(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1, China)Abstract: Since the outbreak of African swine fever(ASF) in China in August 2018, the pig enterprises have triedto apply vario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breeding based on doing a good job in biological safety.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TCVM), as a traditional veterinary discipline in China, how to play its unique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frican swine fever(ASF)?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frican swine fever(ASF), we analyzed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s and the concep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rom TCVM angle, we also ga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veterinary drug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frican swine fever(ASF).Key words: African swine f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TCVM); Strengthening vital qi; Eliminating pathog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体便处于发病状态。
非洲猪瘟中药治疗

非洲猪瘟可以使用中药进行防控,具体的药物是“防威灵”。
该产品是根据温疫的发生与流行特点,依据中药君臣佐使的原则,防威灵专门针对防控非瘟病毒而研发,组方科学而严谨。
抗非瘟病毒原理是:本品通过益气生血、固本培元、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来达到扶正袪邪、机体康复目的。
用量是:预防保健:1kg/吨料,长期添加或每月使用15天。
紧急防控:6kg/吨料,疫情严重地区8kg/吨料,连续使用7天。
然后改为3kg/吨料,连续使用2周。
注意事项是:1. 本品在疫苗接种期间可以正常使用。
2. 本品不能和其它中药同时使用,以免影响疗效发挥。
3. 本品因载体或批次不同颜色略有差异,不影响产品质量。
4. 长期使用本品低剂量保健,是构建猪群自然健康的较佳方案。
5. 防威灵配合威可宁同时使用,形成防控闭环,效果更佳。
案例是:浙江金华地区xxx养殖场XXX老板,母猪150头存栏1500头该场于2020年1月份感染非瘟,使用XXX公司产品方案数天,效果不佳,猪群感染发病数量持续增加,客户打听到威立德公司防威灵+威可宁方案市场反馈不错,抱着试试态度,先用了7天,猪群精神状况有所好转,12天后猪群逐渐稳定,新感染病例不再出现,随后30天内回访,客户反映出生仔猪腹泻严重,经用其它方案治疗无效,同时也排除了伪狂犬感染的可能性,技术老师认为还是和非瘟病毒感染有关系,建议防威灵+威可宁方案持续使用,一个月后再次回访,母猪产仔一切正常,生产成绩稳定。
销售该药品的河南威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提醒广大养殖者:动物机体健康,才是减少疾病发生的关键;动物机体减少抗生素使用,才是健康之根本;本品可有效改善动物机体的健康度,达到减少疾病发生和减少抗生素用量的目的。
中药组方在复养猪场防控 非洲猪瘟上的成功应用

中药组方在复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上的成功应用在猪场经营管理中,非洲猪瘟一直是养猪户们头疼的问题。
非洲猪瘟主要通过病毒传播,可造成猪的急性出血热、高热、呕吐、腹泻、虚弱、苦痛以及整体的血丝出现,不仅使得猪群死亡率居高不下,还对猪价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在猪瘟防控方面,中药组方在复养猪场的防控非洲猪瘟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从原理上讲,中药组方在猪瘟防控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中草药的抗病毒和提高猪体免疫能力的作用来防控非洲猪瘟。
中药组方在复养猪场的应用并非简单的在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即可,需要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和猪群的健康状况,科学合理地配方使用。
一般来说,中草药的防病毒作用可以帮助猪群提高抵抗力,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非洲猪瘟在猪群中的传播。
中草药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增强消化功能等作用,有助于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科学配方使用中药组方,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群免疫力,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猪瘟防控中,中药组方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猪场环境卫生和猪群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要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
要加强对猪群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控制猪场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水平,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中药组方在复养猪场的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猪场和猪群情况差异很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配方和使用。
不同的中草药成分和用量也需要根据猪场的情况进行科学选择和调配。
在中药组方的应用中,需要充分尊重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
近年来,一些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中采用中药组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某猪场在非洲猪瘟高发季节采用了科学配方的中药组方,将中草药制成粉末或者提取液添加到猪场饲料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猪群的免疫力明显提高,出现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猪群整体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猪价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对于中药治疗猪病有感

2 情、 流产等。 脾主散精上输于肺 , 脾气旺盛 , 则肺气充足 , 脾气不足则肺气也虚 , 育肥猪表现为鼻盘干
2 肾阳不足则脾气也弱 , 脾气弱, 不能输精 于肾, 则肾气也不足 , 所 以脾与 肾相 互滋助 , 肾气不足 :
力迟缓 等 。 ;
: 引起猪不发情、 不排卵, 用催情药效果差, 用西药催情则会引起发情不排卵、 卵巢机能减退、 子宫张
: 伤 胃, 燥与湿相辅相成。脾与 胃互为表里, 例如 : 由消化不 良引起 的腹泻, 影响脾气, 表 象似脾虚泻 , :
2 但不能重点治脾而应消食健 胃, 痢止而脾气也得以恢复; 相反, 若见猪双眼无神 , 尾巴下垂, 采食减
少, 行动迟缓 , 单纯健 胃消食 而不见奏效 , 而应以补脾为主 , 反能治愈。因此健脾与健 胃两者殊难分 : 开, 必须分清主次, 有所侧重, 以求治本。 :
考
文
献
p e r a t u r e o f e a r l y —we a n e d p i g s u n d e r c o mme r c i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P L U S K E J R, WI L L I A MS I H, A HE R N E F X . N u t r i t i o n o f t h e
’
’
I \
2
^
:
¨
^
^
¨
■
2
2
^
^
对于中药 治疗猪病有感
:
¨
■
:
1 ) 从 中医角度来分析 , 猪发病率高、 治疗效果差主要是脾虚 胃燥所 引发的。 脾与 胃以膜相连 , 位 :
结合中医药理论治疗猪病,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本文将畜牧堂徐朝岭老师用中医药来治疗猪病的心得和感受,徐老师认为中医药治疗猪病很有实践意义。
今天给分享一个疑难杂症的病例吧。
徐朝岭老师在实践中发现用《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治疗疾病其实是很有普及意义的。
徐朝岭老师曾在封丘遇到一个养猪户,主人已经绝望了,说死马当活马医了。
原来一头怀孕的母猪已经近半个月不怎么吃料了,最近几天也不喝水了,不发烧,能起来走路,走路有些晃,问了很多兽医知道这种情况都不给看了,直接让卖掉;养殖户感觉再有一个月就要生猪仔了,卖了太可惜,之前打针、吃药、灌药等都不管用。
结合中医药理论治疗猪病,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徐朝岭老师去看了一下,猪能走路,不喝水已经持续4天,没见大小便,养殖户说尿是红色的、很少,以前的粪便都是干粪球。
《黄帝内经》有“发热三天为汗,三天后为泄”、“人(动物)不吃不喝七天七夜后可以死”。
徐老师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开方:每天上午母猪赶入附近杨树林小棍打着连续运动四五个小时,排出宿粪,增长阳气;口服呼毒蓝环净50~80克、磺胺间甲氧30克,每天一次;买40支开塞露,每次用温开水从肛门灌入10支,直到惯出的粪便为正常色状,一天内达到效果;给猪吃西瓜(当时瓜没有下来,2元钱一斤,还是很贵的)。
第二天说效果很好,猪排出宿粪,能吃少量西瓜了;第三天能吃很多西瓜,下午让吃糖水泡馒头一个;第四天继续吃西瓜、吃糖泡馒头,第五天慢慢恢复中,不让用西瓜了(贵)。
一周后仍然活动、吃西瓜、吃料等,已经正常,但是这次有病养殖户怕了,所以继续给母猪开小灶。
20多天后产小猪13头,其中在体内死亡2头,其它正常。
通过这次治病说明《黄帝内经》给猪治病效果是很好的,2000多年前的理论现在仍然很实用。
希望养殖界朋友们西医治不了的病,用中医试试。
畜牧堂欢迎广大养殖户通过手机应用视频在线咨询牲畜疾病,我们专家会为大家给出诊疗方案,供大家参考,尽快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大家排忧解难。
中药对非洲猪瘟效果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任何有效疫苗可以使用。
猪感染非瘟后,存在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现象。
过度的免疫反应使体温迅速升高,破坏了正常的生化反应。
中药是通过益气生血、固本培元、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来达到扶正袪邪、机体康复的目的。
它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是双向的,既能抑制免疫,也能增强免疫,能起到免疫平衡作用。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平衡作用主要体现在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绝对数量正常及相对值平衡上。
中药中很多成分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任何一种抑制病毒的物质要起效果,必须在体内达到最低抑制浓度。
因此,试图依靠任何一种抑制病毒的模式去控制病毒病,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1)在病毒感染48h内,才能起效果。
一旦病毒进入细胞,任何抗病毒药都无效。
.2)必须每天服用,使抑制病毒的物质维持有效浓度。
中药中抑制病毒的有效成分,实际上含量很低,要想获得足够量的有效物质,需要大量的投入。
因此,中药的抗病毒机理,往往是体现在对免疫的调控
及抗机体损伤上,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
河南威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领域科研技术和中药超分子活化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技型公司。
公司和南方科技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度合作,把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动保领域得以转化并应用。
代表产品有:防威灵、威可宁、兰易宁、御诸宝、御禽宝、科立壮,安全绿色高效,获得了牧场高度认可。
老中医怎么看非洲猪瘟

事实证明:“温疫”(传染病)已成为中国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第一杀手,尤其是当前发生的非洲猪瘟更是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当前的现实是:养猪人恐慌!相关人迷茫!恐慌的是:怕非洲猪瘟传入场内,引起全场猪的覆灭;迷茫的是:面对这种形势不知道该怎么办?“温疫”能不能防控?非洲猪瘟到底能不能防控?答案是肯定的!一、什么是“温疫”?明代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在其《温疫论》中说:“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
清代防治“温疫”名医周杨俊,在其著作《温热暑疫全书》中说:“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古代中医说的已很明确。
换成中兽医的话来说:“一畜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
一般来说,温病在散发的情况下(个别发生)不称为疫,如一旦引起大的流行,而且发病急剧的,即称为“温疫”。
现代医学和兽医学认为: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这就是传染病的定义。
简单通俗地讲:古今中医、中兽医讲的:“温疫”,就是指现在的传染病,特别是指急性、烈性一类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现在所发生的非洲猪瘟等病。
二、“温疫”发生的原因:中(兽)医认为:“温疫”是由感受疫疬之毒或四时不正之气而引发的急性温热病。
《黄帝内经》中曰:“四时不节,即生大疫”。
《温疫论》中说:“疫者感天地之疬气,......”,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知道“温疫”的发生与流行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但已在实践中总结出它是四时不正之气(疫疬邪毒)所引起。
《黄帝内经》中又讲到:“邪之所至,其气必虚,......真气内存,则邪不能入,疫可却矣。
”“温疫”致病的原因,虽然是感受外邪温毒,但其发病与机体内在因素,即正气虚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外邪必须在机体正气内虚,抗病能力减弱,不能低于外邪的情况下,才能侵入机体而发病。
如果正气很足,邪气是不可能侵入的,疫疬也就不会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慢性型:病程14-21天,发烧、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关节肿胀;消瘦或发育 迟缓,体弱。通常局部皮肤溃疡、皮肤红斑凸起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 但很难 康复。死亡率30低于30%。
• 根据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分型、分期、分症状治疗:
1、急性型治疗:
• 急性初期:发热恶寒、纳差、沉郁、乏力、呕吐、流涕:可考虑使用柴葛解肌汤合藿朴夏 苓汤加减:柴胡20g、葛根30g、黄芩12g、白芍10g、生石膏30g、羌活10g、桔梗10g、藿香 10g、茯苓10g、厚朴10g、姜半夏10g、生苡仁20g、白蔻仁10g、泽泻15g、青蒿12g、生甘 草10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120公斤的病猪,则 以上药物加一倍。
• 养殖户普遍担心的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可 高达90%-100%。
• 猪瘟自古就有,出现之后迅速蔓延不分季节,一直是养猪业的大敌,在古代面对猪瘟古代 养猪人是怎么解决的呢,当然是靠中药了。我国近年来不断出现使用经方成功治愈动物疾 病的案例。中医药治疗非洲猪瘟大有可为。
二、临床症状
•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发病和死亡率高为特征。
•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往往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 度,约持续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时,体温始下降为其特征,同时临床症状直到 体温下降才显示出来,故与猪瘟体温升高时症状出现不同,最初三至四日发热期间 ,猪只之食欲,显出极度脆弱,猪只躺在舍角,强迫赶起要它走动,则显示出极度 累弱,尤其后肢更甚,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快约三分之一,显呼吸困难,浆液或 粘液脓性结膜炎,有些毒株会引起带血之下痢,呕吐,血液变化似猪瘟,从三至五 个病例中,显示有50%之白血球数减少现象,淋巴球也同样减少,体温升高时发生 白血球性贫血,至第四日白血球数便降至40%才不下降,未成熟中性球数增加也可 观察到,往往发热后第七天死亡,或症状出现仅一、二天便死亡。
三、病理变化
• 在耳、鼻、腋下、鹛腹、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 色斑,耳朵紫斑部分常肿胀,中心深暗色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 ,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肉眼可见到。显微镜所见,于真皮内小血 管,尤其在乳头状真皮呈严重的充血和肉眼可见的紫色斑,血管 内发生纤维性血栓,血管周围有许多之嗜酸球,耳朵紫斑部分上 皮之基层组织内,可见到血管血栓性小坏死现象,切开胸腹腔、 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许多澄清、黄或带血色液体,尤其在腹部 内脏或肠系膜上表部分,小血管受到影响更甚,于内脏浆液膜可 见到棕色转变成浅红色之瘀斑,即所谓的麸斑(BranFlecks),尤其 于小肠更多,直肠壁深处有暗色出血现象,肾脏有弥漫性出血情 形,胸膜下水肿特别明显,及心包出血。
• 1. 超急性型: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100%。
• 2. 急性型:病程4-15天,发烧体温高达41-42度、沉郁、厌食、不愿走动、蜷缩在一 起取暖,耳朵腹部四肢出现青紫区和斑点状或片状出血点;可视粘膜潮红、发绀; 眼、鼻有粘液脓性分必物;呕吐;便秘或拉稀、粪便带黏液变到血液(黑便);呼 吸频率增加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 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死亡率90-100%。
四、症状分型
• 非洲猪瘟病猪主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易识别,通常有以下几 种或全部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 虚弱、难以站立,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 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 死胎或弱胎。依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呕吐、发斑、下利赤白脓血、最后体温下降、阳脱阴亡而死。 • 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里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
者即病。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 自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而后发。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 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 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黄、舌黑、苔刺等证。” • 所以非洲猪瘟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猪感天地之疠气,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非洲猪瘟也是经口鼻传染,也有发热、发斑、下利、呕吐、神昏等症状。
五、传播途径
•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或采食受非洲猪瘟病毒污染 的物品而经口传染或通过昆虫吸血而传染。短距离内可经空气传 播,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 等均可间接传播本病。
六、中医辨证分析与治疗:
• 传播途径:由口鼻而入 • 临床症状:突发高热、持续高热、食欲下降、神疲乏力、呼吸困难、脉数、目赤、
中药治疗非洲猪瘟的思考
一、概述
• 2019年末,中国的生猪存栏数量比前一年减少1.1亿头猪,同比下跌27.5%,又受到今年疫情 冲击,生猪养殖和供应更趋紧张,猪肉价格因此始终难有明显回调。
• 去年猪肉市场价由8元涨到30多元,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不少 养殖户也不打算恢复养殖规模,一是由于仔猪的价格也上涨许多,二是听说还有疫病发生 。
• 猪瘟感染不分季节,主要病邪性质有两大类,一类是温热类,另 一类是湿热类,温热类疫病多由口鼻传入,属于呼吸道感染,而 湿热类的多属肠胃道感染。吴又可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 、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 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非洲猪瘟是烈性传染病,死亡率 高,病势凶猛,当属于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