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一、选择题1. A2. D3. C4. D5. B二、填空题1. 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2. 信息内容信息内容以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和设施3. 一次信息资源信息4. 存贮密度大、体积小5. 文献检索数据检索6. 直接检索间接检索三、问答题1.(1)图书:大部分科技图书均可以提供某一科学领域的较为全面的知识或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相关的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可以使读者对于某一学科领域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期刊:期刊又称为杂志,是指具有固定名称,并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期刊外,目前在互联网中有大量的电子期刊。

(3)科技报告:科技报告又称为技术报告,是指研究人员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进展情况撰写的正式的报告。

(4)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提交并讨论的学术论文。

(5)专利文献:是指将科技信息和法律信息融为一体的,具有明显的知识产权特征的文献资料。

(6)学位论文: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毕业生为取得某种学位而撰写并提交的学术论文,是与学位制度相关的学术论文,分为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学士论文。

(7)标准文献:是指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的技术依据和原则,是经过权威机构验证和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

(8)政府出版物:又称官方出版物,是指各国政府部门和所属机构出版发行的文献,其内容比较丰富,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性出版物和科技性出版物两类。

(9)产品资料:是指厂商为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印发的宣传性出版物,一般包括产品样本、说明书、产品目录和厂商介绍等。

(10)报纸:报纸以报道新闻和评论为主,信息量大、实时性强、且传播面比较广,具有很好的通俗性,是重要的社会舆论工具和信息源。

2. 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信息检索答案

信息检索答案

一、名词解释(5x4=20分)1.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

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

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3.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4.查全率:是指检出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全部相关文献数量的比例。

5.引文索引:是一种将科技期刊、专刊、专题丛书等文献资料所发表的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出处等项目,按照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索引。

二、简答(5x6=30分)1.查找国内外学位与会议论文分别有哪些数据库?每类中分别举2个英文数据库(包括全称、简称与中译)和1个中文数据库。

(1)国内外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包括索引与摘要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如CALIS的《学位论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美国博硕士论文库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美国学位论文网络数字图书馆NDLTD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is and Dissertations)等。

(2)会议论文数据库包括:会议论文索引与摘要,如CALIS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OCLC会议数据库——《在会议上提交的文章索引》(Papers First),《会议出版物索引》(Proceedings),Web of Knowledge的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2.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哪些?它们各代表什么含义?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书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部分)第1章绪论【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文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层次可将文献分为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_文献。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__________,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_________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3.用规范化词语来表达文献信息__________的词汇叫主题词。

主题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利用能代表文献内容的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并按字顺序列实现检索。

4.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是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匹配的过程。

5.无论是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地思考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查找方法的过程。

检索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索工具按信息加工的手段可以分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共分___________个基本部类,下分________个大类。

8.索引包括4个基本要素:索引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出处指引系统。

答案1.零次,一次,二次,三次2.参考文献,引文3.内容特征4.检索提问词,文献记录标引词5.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及检索式,进行检索,获取原文6.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7.五,228.索引款目,编排方法二、判断题1.在检索信息时,使用逻辑符“AND”可以缩小收缩范围。

()2.逆查法是由近及远地查找,顺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按编制方法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信息检索导论课后答案

信息检索导论课后答案

信息检索导论课后答案【篇一:信息检索导论王斌译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casts 1 1home 4 1 2 3 4in2 2 3increase 1 3july3 2 3 4new2 1 4rise2 2 4sales4 1 2 3 4top1 1把所有文档中的词抽取,按顺序排序。

倒排记录也要按顺序排列,文档频率(几个文档中出现该词)要写习题 1-2a题1234approach 0 0 1 0breakthrough1 0 0 0drug 1 1 0 0for 1 0 1 1hope 0 0 0 1new 0 1 1 1of0 0 1 0patient 0 0 0 1schizophrenia1 1 1 1treatment0 0 1 0矩阵行是词,按顺序排列;列方向是文档编号。

某文档出现某词,相应位置填 1,否则填 0 b 题approach 1 3breakthrough 1 1drug 2 1 2for3 1 3 4hope 1 4new3 2 3 4of1 3patient 1 4schizophrenia 4 1 2 3 4treatment 1 3习题 1-71. kaleidoscope or eyes87009+2133122. marmalade or skies 107913+2716583. tangerine or trees46653+316812按估计的记录个数,从小到大的顺序124113145173174p2 31 54 101q11 2 4 11 31 45 54 101 173 174相等把文档编号添加到结果集,两个一起往后移;不相等小的往后移习题 1-10answer -while p1!=nil or p2!=nildo if docid(p1)=docid(p2)then add(answer,docid(p1))p1-next(p1)p2-next(p2)else if docid(p1)docid(p2)add(answer,docid(p1))p1-next(p1)elseadd(answer,docid(p2))p2-next(p2) return answer【篇二:信息检索导论-王斌第三次课后作业 (13-21) 】xt>1 、习题 13-2答: (i) 贝努利模型:三个文档具有相同的模型表示(ii) 多项式模型:文档 1 和文档 2 相同,文档 3 与它们都不同。

信息检索题库 答案(终极版)分析

信息检索题库 答案(终极版)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课后作业1.(第1章•单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召开了以(A)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并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A、信息素养B、信息安全C、信息检索D、信息评价2.(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ABCD)A、信息知识B、信息意识C、信息能力D、信息伦理3.(第1章•多选)信息意识具体包括(ABCD)。

A、充分认识到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B、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高效、快速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善于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或方案;C、对信息具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善于根据社会需要主动发现自身的信息需求;D、具有通过获取信息强化自身学习能力的想法和观念,遇到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获取信息找寻答案。

4.(第1章•多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是拓展视野,使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信息资源。

B、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训练信息获取能力,使人们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C、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培养信息利用能力,使人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D、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而信息素养教育自身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关系。

5.(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是指:基于(ABC),通过确定、检索、获取、评价、管理、应用信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重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

A、信息意识B、信息知识C、信息伦理D、信息评价6.(第1章•多选)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中包含5项标准和22项具体指标。

下列属于5项标准的是(ABCD)。

信息检索答案

信息检索答案

第一章(共58題)1.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资料性工具书()。

DA.类书 B.百科全书 C.年鉴 D.索引2.下列哪项工具书是资料性工具书()。

CA.字典 B.书目 C.年鉴 D.索引3.检索工具的特点是()。

CA.完整性、分散性、查考性 B.综合性、参考性、易检性C.完整性、易检性、查考性 D.易检性、综合性、分散性4.下列哪项不是印刷版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BA.部首法 B.检索词 C.拼音法 D.笔画笔形法5.高级检索不包括的检索技术是()。

CA.截词检索 B.布尔逻辑检索 C.嵌入检索 D.位置检索6.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与”的符号是()。

CA.+ B.- C. * D./7. 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或”的符号是()。

AA.+ B.- C. * D./8. 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非”的符号是()。

BA.+ B.- C. * D./9.高级检索的检索特点是()。

DA.组配检索、清晰检索、限定检索 B.清晰检索、限定检索、模糊检索C.组配检索、清晰检索、模糊检索 D.组配检索、模糊检索、限定检索10.“中国大学”这个检索词中,中间共嵌入了几个检索词()。

AA.3个 B.6个 C.9个 D.不确定11.WWW检索工具,主要检索WWW站点上的资源,通常称为搜索引擎,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很多,下列哪个不是搜索引擎的网址()。

DA. B.C. D.12. 信息检索中的检索词可分为四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检索词的分类()。

DA.表示主题的检索词 B.表示作者的检索词C.表示分类的检索词 D.表示数据的检索词13.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D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14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B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15.索引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B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16.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的文献是()B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17.被称为“线索性文献”的文献是()B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18.综述主要提供的是()C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19.述评主要提供的是()C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20.一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AA.原创性 B.检索性 C.综合性 D.参考性21.二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BA.原创性 B.检索性 C.综合性 D.参考性22.三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DA.原创性 B.检索性 C.分散性 D.参考性23.被称为“参考性文献”的文献是()C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24.被称为“研究文献的文献”的是()C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25.被称为“原始文献”的文献是()A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26.被称为“第一手资料”的文献是()A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27.下列哪项是年鉴的基本特征:()BA.揭示文献内容出处B.连续出版C.以编年形式D.提供形象化资料28.供寻检、征引、辑佚历史文献之用的资料工具书称为()。

信息检索题库+答案(终极版)

信息检索题库+答案(终极版)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课后作业1.(第1章•单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召开了以(A)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并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A、信息素养B、信息安全C、信息检索D、信息评价2.(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ABCD)A、信息知识B、信息意识C、信息能力D、信息伦理3.(第1章•多选)信息意识具体包括(ABCD)。

A、充分认识到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B、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高效、快速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善于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或方案;C、对信息具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善于根据社会需要主动发现自身的信息需求;D、具有通过获取信息强化自身学习能力的想法和观念,遇到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获取信息找寻答案。

4.(第1章•多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是拓展视野,使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信息资源。

B、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训练信息获取能力,使人们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C、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培养信息利用能力,使人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D、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而信息素养教育自身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关系。

5.(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是指:基于(ABC),通过确定、检索、获取、评价、管理、应用信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重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

A、信息意识B、信息知识C、信息伦理D、信息评价6.(第1章•多选)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中包含5项标准和22项具体指标。

下列属于5项标准的是(ABCD)。

信息检索答案

信息检索答案

1、信息素养或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那些?答:信息素质是指用户在利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制动参与信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理念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强烈的信息意识、系统化的信息理念、综合信息能力等内容。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文献的组成要素?答: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和需要,把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其中关系而形成的对象实体。

2、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的数据,即信息=数据+处理3、信息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性的实体对象,信息可以被数字化。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的认知和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历练所积累的一切经验的总结。

情报的概念:是被人们所利用的信息、被人们感受并可交流的信息。

文献的概念: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组成要素: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同时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和情报中心收藏的全部馆藏。

3、信息、信息资源包括那些类型?答:1)信息的类型:从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瞬时发生的声、光、热、电、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缓慢的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信息交流、动物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

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等2)信息资源类型:根据存储媒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4、文献有那些类型?将文献划分成这些类型的依据是什么?答: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可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试听型和机读型文献信息源2)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3)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5、信息(文献)检索的方法与途径,详细论述检索步骤?答: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分析课题的主要内容、确定课题的文献类型、确定检索时间范围、分析用户的检索评价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根据检索课题的要求,选择最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检索工具书,不同的资料类型就应该选用不同的数据库3、确定检索策略:确定检索途径、制定检索策略4、调整检索方案:确定了具体的检索方法之后,就要利用所用数据库,在一定的年代范围内具体查找,以获得文献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习题《信息检索》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根据新编教学大纲内容选答)第一讲信息检索基础知识1.简述大学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与学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共称为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

大学图书馆既是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又是学习资源中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学深造的场所,是学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第二课堂。

2.简述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答:信息的概念:一般来说,信息是指与客观事物相联系,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被发出、传递和感受,对接受对象的思维产生影响并用来指导接受对象的行为的一种描述。

从本质上说,信息是反映现实世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状态及规律的信号与消息。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人类信息。

文献的概念: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具体地说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信息、知识和文献之间的关系是: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消息,信息经过人脑加工形成知识。

只有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信息经过加工,上升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这种再生信息才构成知识。

知识信息被记录在载体上就形成文献。

3.何谓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有何特点?所谓信息资源,就是信息的来源。

各种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与利用的信息的集合总称为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多媒体、非规范、跨时间、跨地域、跨行业、多语种等特点。

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信息交流交织在一起,使传统的人类信息交流链的格局被打破,各方在网络上既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也可以是传播者和使用者,对学术交流环境和信息利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试述《中图法》的体系结构及其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作用。

《中图法》将人类知识分为马列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5大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中图法》的基本大类及其序列是第一级类目,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全部类目。

《中图法》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作用是: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标引文献内容、数据或其他信息形式,把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及其外表特征简明而有效地揭示出来;沟通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的思想,引导检索人员和标引人员理解一致,避免漏检和误解,使有规律的检索成为可能,从而获得最佳查全率和查准率。

5.试析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检索,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

6.常用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有哪几种?有何特点?答:信息检索工具是指用以报道、存储和查找信息线索的工具。

检索系统是指由一定的检索设备和加工整理好并存储在相应的载体上面的文献集合及其他必要设备共同构成的,具有存储和检索功能的信息服务设施。

常用的有:(1)手工信息检索工具: 手工信息检索工具是指普通卡片目录、书本式文摘和索引。

其特点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后编制成的二次文献,只为读者提供纸质文献的出处和线索。

(2)手工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书本式检索工具(期刊式检索工具、单卷式检索工具、附录式检索工具)和卡片式检索工具。

①期刊式检索工具:指在一个题名之下,定期连续发行的一种检索工具。

②单卷式检索工具:这种检索工具多数是以一定的专题内容而编印的,选题一般具有独立的意义。

它专业性强,收集的文献比较集中,往往积累反映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文献,并以特定范围的读者作为对象。

③附录式检索工具:这种检索工具的特点是:不是单独出版,而是附在书刊之后,有书附文献录,刊附文献录等,分别附于图书、期刊、文章末或其间。

④卡片式检索工具:把每款条目写在或印在一张卡片上,然后按一定的方法把卡片一张张排列起来,成为一套卡片,就形成了图书信息部门最传统实用的卡片式检索工具。

卡片式检索工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它在编制过程中就可以边出版边排序边应用,缩短从编制工具到用户使用之间的时间。

(3)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是指由计算机、通信网络、检索终端设备和数据库组成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

其特点是:检索途径多、信息新颖、检索方便灵活、速度快效率高、内容广泛。

7.何谓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答:从对文献的生产加工层次来看,文献可以分成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专著、报纸、期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样本等成品文献属于一次文献,即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信息进行首次加工(固化)而成的文字记载。

对一次文献进行再加工,通过整理、提炼和压缩,并按其外部特征(题名、作者、文献物理特征)和内容特征序化,形成另一类新的文献形式——书目、索引、文摘,这就是二次文献。

利用二次文献,选择有关的一次文献再加以分析、综合而编写出来的第三个层次的文献形式—专题报告、综述、进展以及手册、百科全书、年鉴等工具书,这就是三次文献。

8.何谓信息素质?信息素质与知识创新有何关系?答:信息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质包括:工具素质、资源素质、社会结构素质、研究素质、出版和传播信息素质。

一个人的知识既来源于他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又来源于其他个体(包括前人)的知识。

为此,他必须阅读科学文献,掌握有关的思想、事实、理论和方法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综合和研究,才能有所创新。

能否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有没有能力获取创新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有关。

换言之,一个人的信息素质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知识就无法创新,这是人们的共识。

9.何谓信息检索的方法与途径?常用法中包含哪三种检索方法?答:(1)所谓信息检索的方法,即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

检索文献信息采用什么方法,与检索的课题、性质和所要求的文献类型以及检索工具的现状有关。

所谓信息检索的途径,就是在检索文献信息时可遵循的思想线索。

其出发点是检索者检索课题时所依据的内容特征或外表特征。

(2)常用法是信息检索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又称一般查找法或工具法。

包含顺查、倒查和抽查三种检索方法。

10.试述布尔逻辑算符检索的含义与功用。

答:(1)布尔逻辑算符检索的含义:布尔逻辑算符检索是指通过标准的布尔逻辑关系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间逻辑关系的检索方法。

主要的布尔逻辑关系符有三种:逻辑与(“AND”或“*”)、逻辑或(OR或“+”)、逻辑非(NOT 或“-”)。

在数据库检索式中,可以对检索字段进行逻辑组配,也可以对检索词进行逻辑组配。

但在不同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中,所使用的逻辑符号有所不同,中文数据库一般使用“*”、“+”、“-”,外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一般使用“and”、“or ”、“not”,中文搜索引擎一般使用“”(空格)、“+”、“-”。

(2)布尔逻辑算符检索的功用:逻辑与的组配方式:A*B或者A and B ,表示两个概念的交叉和限定关系,只有同时含有这两个概念的记录才算命中信息。

作用:增加限制条件,即增加检索的专指性,以缩小提问范围,减少文献输出量,提高查准率。

逻辑或的组配方式:A OR B或者A+B,表示检索含有A词,或含有B词,或同时包含A、B两词的文章。

作用:放宽提问范围,增加检索结果,起扩检作用,提高查全率。

逻辑非的组配方式:A not B或者A-B,表示检索出含有A词而不含有B 词的文章。

作用:逻辑非用于排除不希望出现的检索词,它和“*”的作用相似,能够缩小命中文献范围,增强检索的准确性。

在上述逻辑算符中,其运算优选级顺序为NOT,AND,OR,但是可以用括号改变它们之间的运算顺序。

例如,(A OR D) AND B,表示先执行“A OR D”的检索,再与B进行AND运算。

第二讲信息检索工具与常用综合性中英文参考数据库1.解释下列名词:工具书、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1)工具书:所谓工具书,是汇集某一学科或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料,按照特定的体例和排检方法编排,专供人们查阅、征引或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专门文献。

它有图书和期刊两种形式,是人们检索文献和查考事实、数据信息的参考工具。

(2)索引:索引是将报刊书籍中某些重要的或有意义的信息,如书名、刊名、篇名、主题、人名、地名等分别摘录出来,按一定的方式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供检索的工具。

(3)文摘:文摘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摘录文献内容的精华,如论点、论据、数据、结论、提要等等,按一定方式编排的检索工具。

(4)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汇集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学科门类所有知识的概述性检索工具,它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等各科专门术语、重要名词(包括人名、地名、物名、事件名称等),分别列出条目,并加以详细的叙述和说明,并附有参考书目。

百科全书集各种类型工具书之大成,被称之为“工具书之王”。

(5)类书:类书是辑录前代文献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骈词丽语等资料,供查检、征引、校勘和辑佚古代文献的一种工具书。

(6)政书:政书是专门记叙典章制度沿革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状况的工具书。

(7)年鉴:年鉴是一种按年度出版的工具书,它系统汇集一年中的重要时事文献信息,学科进展概况,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有关统计资料。

(8)手册:手册是汇集某一学科或某一主题需要经常查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公式资料和章程规范等信息资料,供读者随时翻检的工具书。

2.简述现代书目的主要类型。

答:现代书目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更多的类型。

(1)从书目的功能划分:有登记书目、通报书目、新书目录、推荐性书目等。

(2)从书目的学科范围划分:有综合性书目、专题(学科)书目、地方文献书目、个人著述目录等。

(3)从书目的馆藏范围划分:反映图书馆馆藏文献、为读者提供查询的有馆藏目录、联合目录。

(4)从收录文献载体形式划分:有图书目录、报纸目录、期刊目录、丛书目录、方志目录、乐谱目录、非书资料目录等。

(5)从书目载体和记录方式划分:有印刷型书目、机读目录、网络版书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