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与组材
选材与组材

《选材与组材》教学设计例文一家,避风的港湾。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她—家。
家是母亲,用温柔的手抚摸着你,用深情的眼光凝视着你。
家使你奋发向上,家使你高兴,也使你忧伤。
家就像一只五味瓶,充满了各种滋味。
我的家小而不和平,家里有六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叔叔、弟弟和我。
我的弟弟人小鬼大,我从不让他,他也从来不饶我,有时会为了一根线或一根树枝而打起来。
小时候,我喜欢织纸篮子,然后在蚊帐的四角挂上。
有时打开窗户,一阵风吹过,纸篮子迎风飞舞,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这是我最喜欢看的景观。
有一次,我正在看“鸟儿”,弟弟跑过来看着我这痴呆呆的模样,说:“糟了,你傻了还是呆了?可别吓我呀!”要是你看见我,也许会觉得我真的傻了呆了。
我眼睛一动也不动,嘴里还在流口水呢!可是叫我怎能咽下这口气?“呆你个头呀,你才呆了呢!”我用眼睛狠狠的盯着他,希望他会怕我。
“呀,还凶呢!瞪着你的大眼干啥?以为我会怕你?”“你怎么着?想打架怎么的?”我吼道。
“唰……”,我的“篮子”被他一把撕了。
“你赔我的小篮子!”我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因为他撕的是我织得最好的一个。
“哈哈哈哈……”弟弟大笑起来。
“怎么样?怕我不敢撕吧?”看着他得意洋洋的样子,我更加生气了。
“我告诉妈去。
”我呜咽着。
“怎么了?是不是弟弟把你打了?”妈问我,我点了点头,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妈妈。
妈妈没有打弟弟,也没有打我,她把弟弟叫在一边,说了半天,后来弟弟向我认了错。
再后来我和弟弟也没有发生“战争”了。
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妈妈教训弟弟的方法。
这就是妈妈对我们的爱,使我们家风平浪静。
例文二老人们常说: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
可我年方而立,却不知为什么也老是爱回忆过去!忆海中,儿时的我和我儿时的野豌豆,总是那么清晰明亮。
支颐少思,便可见黄绿相间的一面面山坡上,这儿一丛,那儿一堆绿油油的藤儿,牵扯在茶树上、草丛间或者铺在田野里,飘着星星点点的小叶儿,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朵,结出豌豆一样形状但却比豌豆小得多的果荚,我们亲昵地称它为“野豌豆”。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作者: ————————————————————————————————日期: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要想写好文章,选材是关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材料,靠积累。
要积累,靠观察,靠收集。
占有材料,途经一般有三:1、从生活中汲取。
沸腾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2、从书籍中收集积累。
人不能事事经历,书籍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
3、整合生活素材,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而生发出新的材料。
选择材料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
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
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一、材料要真实。
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
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
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
作文选材和组材

选材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一、写父爱、母爱1、我生病了,父亲或母亲半夜或不顾下大雨送我去医院看病。
陪了我一个晚上,早上醒来时,她(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2、放学了,下起了大雨,父亲或母亲送伞来,父亲或母亲不顾自己淋湿了衣裳为自己遮伞。
3、妈妈为我做一顿好吃的饭菜,给我送上一杯热牛奶。
二、写老师1、我生病了,老师焦急地送我到医院看病。
2、我生病住院,老师到医院为我补课。
3、老师带病坚持给同学们上课,备课、改作业到深夜。
4、我遇到了做不来的题,老师耐心地讲给我听。
5、老师惩罚了自己,想到老师也是为自己好,理解并原谅了老师。
三、写同学1、放学下雨了,自己没带伞,同学不顾自己淋湿了衣裳为自己打伞。
2、自己和同学发生了误会,误会消除了,同学转学搬到了其他城市。
3、同学耐心地帮自己讲题。
4、自己和同学有约定,同学或自己因事失信,后来知道原因得到谅解。
一、选材要真实学生习作:写母亲一直关心“我”学习,其中有一段:记得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妈妈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
”一、选材要真实(一)、写父爱或母爱1、《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让我去闯练。
2、《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指导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3、《社戏》中:我不能去看社戏,母亲宽慰我,叮嘱我不要招外祖母生气,让外祖母担心;我们去看社戏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看戏回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母亲,母亲很生气,怪回来得迟。
(二)、写老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不回答我提出的怪问题,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先生入神地大声朗读;惩罚学生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语文》教案《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语文》教案《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学目标:1.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方法;3.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选材方法;2.记叙文的组材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选取生动、具体的素材;2.如何组织素材,写出生动、具体的记叙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故事素材、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则生动、具体的故事开场,引入记叙文的主题。
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记叙文的魅力。
二、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即通过讲述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叙述一个故事。
2.讲解记叙文的特点:情节连续、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等。
三、讲解记叙文的选材方法(15分钟)1.教师介绍如何选取生动、具体的素材:可以是身边的故事、自己的经历、历史事件等。
2.教师示范选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挖掘故事的细节和情感。
四、讲解记叙文的组材技巧(15分钟)1.教师介绍如何组织素材:根据事情发展的逻辑,将素材串联起来,构建故事情节。
2.教师示范如何组织素材,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
五、实践训练(3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故事素材,进行选材和组材练习。
2.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一篇记叙文。
六、展示分享(1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记叙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收获,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八、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下节课的作业:写一篇自己的记叙文,并按照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选材和组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是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选材不够生动具体和组材不够连贯流畅的问题。
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
选材和组材

选材有那些要求呢?
1、真实,如老舍《我的母亲》 2、典型,如林清玄《好雪片片》 3、有意义,
组材
定义:所谓组材,就是对准备好的材 料进行裁剪和组织,进行谋篇布局。 重点:一定要围绕文章中心。 基本要求:1、安排好段落和层次。 2、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3、安排好过渡和照应。
才华横溢
请以“提醒”为话题,写一篇800 字的作文。
2、关注时事,文章合为时而著。
我们还可以将笔触伸及社会大生活,关 注新闻热点,洞察人情冷暖,感悟域外风 情,总之,这也是我们撷取素材的极为丰 富的仓库。如:近日,长春市光明路上一 家小店写着“拍摄中请微笑的字样”。这 是提醒人们店内装有摄像头,警告小偷注 意自己的行为。这个稍显俏皮的提醒语, 没想到让店内有了另一种收获:张贴“拍 摄中请微笑” ,很多顾客都留下了笑容。
4、善于思辨,近水流深醒人目。
静听流水,智者无声,人文生活之外 还有奇趣神秘的自然世界。如: 王莲,叶子巨大,背面有很多粗大的 叶脉,它们像坚韧的骨架牢牢地支撑着叶 面,承受人们难以想象的重量。它提醒人 们:保持内心的强大,就能承受巨大的压 力。一条义犬为保护主人的生命,在浮冰 的海水中奋力游动,当它把主人拖上岸时, 身体几乎冻僵。然而,它甩甩身上的冰碴 儿,继续跟随主人的脚步。它提醒人们: 坚守“义”,就无怨无悔。
6、遍览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关于“提醒”的话题,我们还可以写课外 名著给我们的提醒:《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保尔的战斗经历提醒我们,做人要 坚强;《复活》,聂赫留朵夫公爵真实细 腻的心理独白,提醒我们,做人要懂得自 省;再如《繁星.春水》用灵动的文字,提 醒我们要爱自然,懂得感恩。 由此,何须踏破铁鞋,灯火阑珊,天涯 何处无“素材”?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作文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阅读知识短文,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2、通过训练学生运用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
教学难点:选材的典型性教学方法:写作训练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二、新授: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
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
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一)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
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
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
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
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
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
立意,审题,组材,选材,行文排序

立意,审题,组材,选材,行文排序摘要:一、立意的重要性1.立意是文章的灵魂2.立意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和深度3.立意要准确、有新意、有针对性二、审题的关键性1.理解题目要求2.分析题目关键词3.确保文章符合题目要求三、组材的原则1.围绕立意选取材料2.材料要真实、典型、有说服力3.材料要丰富多样,体现广度和深度四、选材的方法1.从生活中选取素材2.从阅读中积累素材3.从个人经历中选取素材五、行文排序的技巧1.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段落2.注意过渡和衔接3.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正文: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精准、有新意、有针对性的立意。
立意的确立,需要我们关注社会现象、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提炼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题目关键词,确保文章符合题目要求。
确立了立意后,我们需要进行组材,即围绕立意选取材料。
在选材时,我们要遵循围绕立意、真实典型、丰富多样的原则。
材料的真实性是文章的基础,典型的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更具广度和深度。
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挖掘生活中的亮点;我们也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素材,借鉴名篇佳作,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个人经历中选取素材,以真实的故事和感受,引发读者的共鸣。
选好材料后,我们需要考虑行文排序。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更易理解。
在行文排序时,我们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段落,注意过渡和衔接,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总之,立意、审题、组材、选材和行文排序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课件

总结词: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
描写,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和精神风貌。
01
详细描述
02
选择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
作为主角。
03
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行为习惯。
04
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和心理活动。
05
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或细节,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06
写作实践三:写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总结词:通过对自然或人 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作者
的情感和思考。
选择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 景观作为主题。
可以穿插一些历史或文化 背景,丰富景观的内涵。
详细描述
注意观察和描绘景物的细 节,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彩、形状、声音等。
通过描绘景观传达作者的 情感和思考,使文章更具
深度。
THANKS
感谢观看
人物形象鲜明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比较鲜明, 有独特的性格、外貌、语言等特点, 能够让读者对人物有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的分类
写人类记叙文
叙事类记叙文 写景类记叙文
02
记叙文的选材
选材的原则
01
真实原则
02
典型原则
03
新颖原则
04
具体原则
选材的方法
观察积累
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书 籍、观看影视作品等方
详细描述
幽默风格的语言以诙谐、风趣为主要特点,通过夸张、比喻、反讽等手法,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发读者的 笑声和愉悦感。这种风格的语言通常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刻画社会现象等方面,能够让读者在欢笑中领悟生活的 真谛。
06
记叙文的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一:写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念之美,破茧成蝶 这是一个普通的公园,我坐在一条普通的长椅 上享受旁边一棵普通的大树带来的浓荫。不经意间 我扭头一看,呵,竟看到了一只颤动的蝶蛹——美 丽的蝴蝶将要破茧而出了。 我紧张地注视着蝶蛹, 里面的小蝶正努力挣脱的束缚,也不知过了多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蝶终于将茧撕开一个口,见到了光明,它继续挣 扎着抖动着,而我则在心里暗为小蝶加油。 时间一 分一秒过去,小蝶终于破开了茧,张开它紫色的翅 膀,飞向那遥远的天空,飞向那它不可预知的幸福。 我看着小蝶离去,微笑了。是小蝶破茧时不懈的信 念,使它拥有飞翔的幸福。 这,也是一种美吧!
课堂实践
• 《美,就在我们身边》
• 1、自由构思选材。 • 2、相互合作分析、比较,选出最 合适的,并陈述理由。 • 3、组材、布局谋篇,完成提纲。
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 四、材料要切题
• 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 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 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 力地突出中心。 • 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 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 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 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 予以割舍。
美,就在我们身边
也许是过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我眼睛里渐渐没有 了斑斓的美丽,而只剩下了层层暗淡的色彩。于是有一 天,我踏上了寻找丢失的美的旅途。 自然之美,小河流水
追随着耳边“叮叮咚咚”悦耳的流水声,我来到一 条小溪旁。涓涓细流,淡绿的安详的色彩,上面架着一 座晃晃荡荡的小木桥——这样一条小溪在普通乡村中很 容易可以看到。我凝视着小溪,看成群结队的小鱼儿嬉 游,看水草在水中柔柔摆动,看一片碎玉搬的波光粼粼。 轻风吹起我的发梢,我的头顶上,蓝天对我微笑。我张 开双臂伸向天空,一刹间体会了鸟儿飞翔的快乐。我想, 也许这就是一种美吧!
记叙文组材
1、安排好段落和层次。
(记叙文通常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空间的转换安排结 构。) 2、安排好详略。 (与中心关系密切——详写;辅助材料—— 略写。) 3、安排好过渡和照应。 (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上下文 之间的照应。)
佳作欣赏
《诗 海 寻 美》
悠悠倚于窗户边,眼神迷离,锁定那一度空 间。望窗外,阳光蔓延至整个缝隙,指间轻轻蓝 过窗棂,温暖弥漫了视线,勾起了万千思绪…… “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 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群山孤寂,雪山邈 远,足迹尘封,是谁承载了这一江的寒冷?是谁 用细线垂钓绝望,把自己交付给永州这片山水? 你不能圆滑媚俗一点儿自己逼坐在江雪里。然而 你却没有。 多美呀,幽静邈远的寒江雪,美就在 身边。
“欲辨已忘言”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你是那只“恋旧林”的羁鸟,抑或是“思故渊” 的池鱼?你袖前的一袭清风便将功名利禄全部 抛弃,半截锄头,一轮皓月,你低吟着“但使 愿无违”,便把自己隐在了“墟里烟”之中。 独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 酒杯里,一饮而尽。从彭泽县衙到桃花源的距 离,让人永远无法从菊香里破泽。 多美呀,遍 野灿烂的南山,美就在身边。
记叙文写作 选材与组材
一、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 一、材料要真实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 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 • 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 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 以是耳闻目睹。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 特点的细节材料。如果能从“大处着眼, 小处落墨”,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帮助之美,公交车上 公共汽车到了,在看到公共汽车的时候,我心中 涌出一股焦急,无论如何也得赶上这趟车,不然便会迟 到的!我想着,加快了跑步的速度。终于,在公交车要 开走的最后一刻,我上了车。我在心里暗自庆幸,售票 员走到我身边来,我慌忙翻翻衣袋,呀!竟然没有钱! 一定是刚才跑掉了!我急得直冒汗,这可怎么办?忽然, 我听见一个声音说:“我帮这个小姑娘交钱。”然后是 一双步满皱纹的手,捏着一块硬币叫给了售票员,我扭 头一看,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爷爷,我急忙说:“真谢 谢您了!”老爷爷笑了笑,说:“不谢。” 帮助,也 是一种美吧! 一路下来,我发现,其实最美就在我们身边,只是 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路漫漫其修远兮” 柔白的月光洒满江面,寂静的湘江温 润如一块墨玉。微风轻轻吹佛你宽大的衣衫, 寒意一点点渗入你的心房。“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初的你那么意气 风发,可渐渐地,谁知龙颜震怒,你被放逐 在遥远的孤岛。只有山水见证你在灰暗的天 空下,眉头紧缩成两道山河,用血泪凝结成 泣血的诗行。 多美呀,悲壮无奈的泪罗江, 美就在你身边。 我是诗海的一只小鱼,被 沿途的美景所陶醉。如果哪天维纳斯女神眷 顾,让我游出自己的诗行,那我会高呼:原 来,美就在身边。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文学底蕴深厚、写得 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作者深深了悟文题的神 韵,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历史苍穹,对历史人物 作了一番认真的梳理和审视后,用诗词加以穿 缀,构思精巧,耐人寻味。作者能在考场这一 特定的时空里,对历史人物作如此大胆的剪辑, 对诗词如此灵动的化用,实属难能可贵。文章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句式长短结合,整 散结合,写得深沉而含蓄,灵动而厚重,精彩 而美丽,达到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效果。
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 二、材料要典型
•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 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典 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 三件事以上。 • 但事例不要堆砌,以免“流水账”。 笔墨集中、主题突出。
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 三、材料要新颖
•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 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 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 取新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