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治新进展(研究生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心率、节律、心音、杂音、腹部有无血管杂音、四 肢脉搏、眼底
.
9
诊断
诊断方法: 1.诊室血压。 2.家庭自测血压:稍低于诊室血压。 3.动态血压:目前指南推荐 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
10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1. 超重和肥胖:导致高血压可能与水钠潴留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素-醛固酮系统异 常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2. 膳食髙钠、低钾:
3. 社会心理精神因素:
.
5
发病机制
遗传:父母均有高血压比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2~3 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肾素 激活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作用下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血管收 缩
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 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清 肌酐)男性>133umol/L,女性>124umol/L, 蛋白尿(>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
视神经病变:出血、渗出,视盘水肿 15
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umol/L,女 性107-124umol/L,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30300mg/24h,白蛋白/肌酐比:男性≥22mg/g ,女性≥31mg/g
.
13
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
.
14
并存的临床情况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课件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课件
应用效果
高血压防治的社会化管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公众对高血 压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THANKS
非药物治疗与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以达到 降低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
的。
体重控制
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通 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血压 。
运动疗法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事件的发生。
03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型降压药物问世,为高血压的
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学在高血压中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分类,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5%-30%,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发展 中国家,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对较高,而在发达国家则较低。此外,高血压的患病 率还与地域、种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的危害与并发症
总结词
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寿命。
04
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与管理
01
02
03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 目的。
药物治疗方案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 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 压水平分为1、2、3级。
整理课件ppt
9

❖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 正常高值 ❖ 高血压 ❖ 1级高血压(轻度) ❖ 2级高血压(中度) ❖ 3级高血压(重度)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其他危险因素 和病史
1级
(SBP140~159 或DBP90~99)
2级
3级
(SBP160~179 (SBP≥180或 或DBP100~109)DBP≥110
Ⅰ无其他危 低危 险因素
中危
高危
Ⅱ1~2个危 中危 险因素
中危
很高危
Ⅲ ≥3个危险 因素或 靶器
官损害或糖 尿病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Ⅳ 并存临床 很高危 情况
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患者收缩压与舒张
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 级。
整理课件ppt
18
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
❖ 针对高血压患者,通过整体心血管病危险性 评估来确定治疗措施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宗 旨,也是近年来高血压治疗策略最主要的进 展。因为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相关疾 病和死亡的危险都相同,一旦确诊高血压, 要首先进行临床评估,确定高血压病因、潜 在危险大小及适宜的治疗措施等。
整理课件ppt
11
高血压病的危害
在于其对人体各器官(心、脑和肾)的损害
整理课件ppt
12
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高血压的影响,血液中胆固醇 和其他碎片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上 ,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血管肌肉变 厚也可以使血管狭窄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近年发现AT1受体抑制的同时,AT2的值相应升 高, AT2 有助于血压下降。副作用少,故患者用药 顺从性好。
25
2019/8/25
Α受体阻滞剂
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类; 非选择性α 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除用于嗜铬
细胞瘤患者外,一般不用于治疗高血压; 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α 受体阻滞剂多为
据我国4项临床试验综合分析:SBP 9mmHg和DBP 4mmHg,脑卒中 36%,CAD 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34%。
15
2019/8/25
4、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
减重:BMI保持20~24。 限盐:6克/日以下。 减少脂肪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少吃甜品。 适当体力活动: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戒烟、限酒。
类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30 130~139 140~159 140~149 160~179 ≥ 180 ≥ 140 140~149
α 1受体阻滞剂。通过对突触后α 1受体阻滞作 用,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动静脉收缩 作用,使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 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禁用于直立性低血压。
26
2019/8/25
联合用药
近年来高血压治疗主张更大程度地降低血压,因 而单剂量过大易出现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协同或相加, 不良作用可抵消或不重迭或相加。
16
2019/8/25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
降压药物的治疗原则:可以有效地降 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防止 脑卒中、冠心病、心衰和肾病发生率和发 展。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演稿PPT课件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演稿PPT课件

确诊高血压
根据诊室血压测量、动态 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测量 结果,结合诊断标准,确 诊高血压。
评估心血管风险
综合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和临床情况 ,评估心血管风险。
03
高血压的治疗
药物治疗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 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
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抑制心肌收缩 力和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诊室血压测量
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在安静、舒适环 境下进行测量。
动态血压监测
通过便携式血压监测仪,记录患者24小 时内的血压变化。
家庭血压测量
推荐患者在家中自行测量血压,以更真实 地反映日常血压水平。
诊断流程
01
02
03
初诊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身体 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为高血压。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医患合作。
推动科研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型降压药物和治疗技术, 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其他危害
高血压还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外周血管疾 病等。
高血压诊治的重要性
早诊早治
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
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
死亡率。
01
规范治疗
02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管理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03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演稿ppt课 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9

高血压治疗进展医学PPT课件

高血压治疗进展医学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9
(三)抗高血压药物评价:
学习交流PPT
20
1、六大类降压药物
• 目前临床常用的六大类降压药物仍是治疗高 血压的一线药物 。
学习交流PPT
21
(1)利尿剂
• 欧美诸多临床试验如EWPHE、SHEP、STOP、 MRC等通过应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发现比大 剂量能更明显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和逆转左室肥厚,且对糖、脂肪、电解质代谢 无不良影响。吲达帕胺作为非噻嗪类利尿药, 除利尿作用外还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温和,疗 效确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对糖、脂质代谢 无不良作用,为一长效理想降压药。
心力衰竭 ★

★★
心肌梗死后


冠心病高
危因素 ★



糖尿病


★ ★★
慢性肾病
★★
预防中风复发★

学习交流PPT
29
2、药物治疗新进展:
新的作用靶点→研发新型降压药物
• (1)肾素抑制剂 • (2)高血压疫苗 • (3)基因治疗等
学习交流PPT
30
(四)降压治疗不合理用药分析: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23
(3) 钙拮抗剂(CCB)
• 主要有三类,其中以血管选择性最强的二氢吡 啶类应用最多,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取得了 良好效果。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 China)与欧洲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 (Syst Eur)两项研究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服用尼群地平2 a~3 a后,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效应,脑卒中的 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0%,同时心血管事件、癌症及 出血等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1999年国际高血压 学会(WHO ISH)公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对所有 高血压各亚组患者钙拮抗剂均能有效降压,且耐受 性好,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有预防脑卒中的益处,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2019/11/27
新增
6条:关于FMD诊断及治疗 3条:关于用药指导 1条:关于降压靶值
删除
关于老龄和衰弱患者
10
3
修订
关于降压启动时机 关于合并冠心病降压靶值
5
.
Can J Cardiol. 2017 May;343(5):557-576
FMD (fibromuscular dysplasia)--肌纤维发育不良
.
删除
年龄与衰
弱不应成
为影响治
对于年龄大于80 疗决策的
岁的高血压患者,依据
如果没有糖尿病
或者其他靶器官
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收缩压>
160 mm Hg时应
该启动治疗 (推
荐级别 C)。
Can J Cardiol. 2017 May;3103(5):557-576
ESH/EUGMS:高龄衰弱老年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
其他新增指导意见
出血性 脑卒中
超急性期(24小时内),收缩压应该避免 < 140 mm Hg
噻嗪或者噻嗪类利尿剂 (推荐级别 A), 倾向推 荐长效制剂(推荐级别 B);
单药治疗
ACEI+CCB (推荐级别 A), ARB+CCB (推荐级 别 B); ACEI/ARB +利尿剂(推荐级别 B);
单片固定 复方制剂
2019/11/27
.
Can J Cardiol. 2017 May;393(5):557-576
修订及删除的指导意见
修订
合并冠心病的高 血压患者(尤其 是合并收缩期高 血压),应该避 免舒张压低于 60 mm Hg,以免加 重心肌缺血,尤 其是在伴有左心 室肥厚的患者 。

高血压病诊治进展PPT课件

高血压病诊治进展PPT课件

循证医学证明: 降压可以带来明显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收缩压每降低10~12mmHg 和/或舒张压每降低5~6mmHg
脑卒中 风险 减少 38%
冠心病 减少 16%
总的 主要 心血管 事件 减少 20%
国际大量随机化对照的降压临床试验
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2004 No.1 P.32-34
低危:控制危险因素6~12个月,仍 ≥140/90mmHg,开始治疗
不能很好控制危险因素者,尽早开 始治疗。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施
目标
收缩压下降范围
减重
BMI保持20-24kg/m2
5-20mmHg/减重 10kg
膳食限盐 控制在6克以下
减少膳食脂肪 每日蔬菜400-500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果100g ,肉类50-100g ,
很高危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JNC7&ESC/ESH &中国2004
最大程度地降低 高血压患者长期总的心血管致死和致残的危险
•降低血压 • 纠正所有可逆的危险因素
• 戒烟 • 调脂治疗 • 糖尿病治疗 • 高血压关联临床状况的处理 (靶器官)
血压控制目标值
JNC7&ESC/ESH &中国2004
•至少将血压降至 SBP < 140mmHg 和 DBP < 90mmHg
肾动脉彩超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无创筛查手段, 肾动脉造影可确诊.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继发性高血 压.
尿与血儿茶酚胺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儿 茶酚胺分泌亢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疗率 31% 控制率 10%
73% 55% 29%
27% 12% 3%
30.2% 24.7% 6.1%
6
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基础、策略和任务
过去4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回顾
1959、1979、1991 三次血压普查。
1969年阜外医院在首钢建立第一个人群防治基地。
MONICA(WHO)
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18
《2007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 级高血压 2 级高血压 3 级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120
120-129 130-139 140-159 160-179
8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定义
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测量两到三次非同 日血压,符合SBP≥140mmHg DBP≥90mmHg即 可诊断为高血压。 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有高血压病史,正服 药治疗,虽血压控制正常,也可诊断为高血压。
9
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性
在于它是常见病,又是冠心病、脑 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降压的同时,必须控制检测 出的其他危险因素。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80 80-89 ≥90 90-9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
第一次于1959年于西安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讨论确定. 第二次于1964年于兰州召开的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 第三次于1974年在北京高血压普查工作会议中,基本上是以
DBP>90mmHg,或SBP > 140mmHg,而SBP按不同年龄超过 其标准,列为血压升高或高血压。 第四次于1979年在郑州召开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 工作1979~1985年规划时,又对高血压的标准进行了修改, 基本上同WHO的标准。 1985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到医学院校统编教材提出,我国应实 行WHO的标准。
12
高血压防治指南——与时俱进
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
• JNC-7 (2003.5.) • WHO / ISH (2004.4)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2004. 9 ) • BSH(2006.6) • CSH(2007.1) • ESH / ESC (2007.6)
13 7
我国高血压标准修订历史
14
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同盟发表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标准: 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 1,2,3级。
15
2003 JNC 7 血压分类(4分法)
血压分类 正常
收缩压 mmHg
收缩压 ( mmHg )
< 120 120-129 130-139 140-159 160-179
180 140
舒张压 ( mmHg )
< 80 80-84 85-89 90-99 100-109 110 < 90
非同日反复血压测量 17
2004中国高血压分类(六分法)
类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120
舒张压 mmHg 和 <80
高血压前期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120~139 或 80 ~ 89
140~159 或 90 ~ 99
> 160
或 > 100
16
2003 ESC/ESH 血压分类(7分法)
类别
最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I 级高血压(轻度) II级高血压(中度) III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STONE 上海硝苯地平降压治疗临床试验
Syst-China 中国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
PATS
卒中后降压治疗临床试验
我们的对策和任务: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
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7
定义
高血压是以动脉收 缩压(SBP)和/或 舒 张 压 ( DBP ) 升 高为特征的临床综 合症,可伴有心、 脑、肾和血管等器 官器质性损害.
3
高血压的三高
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
4
高血压的三低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1991年 (%) 26.6
12.2
2.9
2002年 (%) 30.2
24.7
6.1
5
中美两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 控制率的比较
美国
美国
中国
中国
NHANES I NHANES II 高血压调查 高血压调查
1976-80 1988-91 1991 2004
≥180 ≥140
<80
80-84 85-89 90-99 100-109 ≥110 <90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当SBP和DBP处于不同水平时,以更高的血压级别作为总心血管危险的定量和治疗的依据 ISH应根据同样血压水平分为1、2、3级,舒张期低血压是另一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的治疗应兼顾控制血压和降低总心血管危险两个方面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李虹主任医生
1
概述
高血压病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 危害最重、而隐蔽最深的一种心血管疾 病。 在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常见病、 多发病,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概述
我国是高血压病患病率很高的大国,据近年 调查分析患病率已高达11.3%以上。全国高 血压病总人数已达1.6亿以上,且每年以新 发350万的速度递增。 其造成的靶器官损害如脑中风以每年500~ 600万的速度发展,已跃居我国心血管病死 亡病因的前列。
10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不明,又称高血压病,占95% 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明确,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占5%
11
诊断标准
制定标准的依据:
人群中动脉血压的水平呈连续性分布,其绝对血压 水平随年龄、性别、种族和其它因素而有差别。即 动脉血压随年龄而升高,所以,很难在正常血压和 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的分界线。从理论上讲,分界 点的确定是人为的,但从临床角度看,这个点应该 是能区别“有病”和“无病”的最佳点。 因此,高血压的任何一个定义都有是从血压读数的 连续分布中人为选定的一个阈值,目前,我国采用 WHO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