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诊治新进展

合集下载

老年高血压诊治新趋势

老年高血压诊治新趋势
1 老年 的定义 及 老年 高血 压诊 断标 准
1 1 老 年 的 定 义 .
19 9 9年 WH /S 提 出 的 高血 压 治疗 指南 中 , O IH 高 血压 诊 断标 准 为 ≥10 9 m g 2 0 4 / 0 mH ,0 0年 中 国高血 压 防 治指 南 提 出正 常 血 压 <10 8 m H ,4 3/ 5 m g 10~19 9 5 / 0~
9m H 9 m g为一级 高血压 ,6 10~19 10~19 m g为二 7/0 0m H
级高 血压 , 10 10 m g为 三 级 高 血 压 _ 。2 0 ≥ 8/ 1m H 1 0 3年 J 5月美 国预 防、 检测 、 评估 与 治疗 高 血 压 全 国第 七 次报
告 中推 荐 : 常血压低 于 10 8 mH ,2 正 2/ 0m g 10~19 8 ~ 3/0
8m g 9 mH 为高血压 前期 , 高血 压 分 级 与 前 相 同 ; 消 了 取
临界 高血 压和 单 纯 收缩 期 高 血 压 。而 20 0 3年 欧洲 高 血 压指南 中认 为根据 现 有 的证 据 , 议 所 有 的 高 血压 建 患 者 的血压 ( 收缩 压 和 舒 张 压 ) 应 严 格 控 制 在 10 均 4/ 9m g 0 mH 以下 , 上标 准 均 未 单 独 提 出 老 年 高 血 压 诊 以
高血 压是严 重 危害 老 年人健康 的常见疾 病 。其 临 床 症状及 特点 与 中青 年 高 血 压有 显 著 不 同 , 在诊 断 治
题。
1 2 老年 高血压诊 断标 准 .
疗 中应 注重老 年高血 压 的病理生 理 特点及 特殊机 制进
行个 体化 治疗 。有 效控 制血 压 可最 大限度地 降低 心血 管病的 死亡和 病残 的 总危 险 J 因此有效 控制 高血 压 。 能减少 老年高血 压 患 者 心 、 、 脑 肾并 发 症 的 发生 , 高 提 生活质量 , 这对 已经进 入 老 龄 化 社 会 的 中 国老 年 高 血 压患者 尤为重 要 。 以下 就 近年 来对 老年高 血压诊 治趋 势情况 作一综 述 。

高血压诊治进展(完整版)

高血压诊治进展(完整版)

高血压诊治进展(完整版)高血压是全球及我国第一大慢性疾病,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成人高血压知晓率46.9%、治疗率40.7%、控制率为15.3%。

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因,其中城市人口占42.61%,农村人口占45.01% 1。

预防高血压及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我国慢病防治高血压的防治第一要务。

一、新指南对我国的影响1. 美国ACC/AHA高血压新指南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会应对美国指南的专家声明继去年年底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美国成人高血压指南发表后2,在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影响巨大。

首先,与JNC-8 比较,此次指南更新最主要的是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改变,即成年人血压超过130/80 mmHg即为高血压。

针对有心血管疾病或合并并发症,老年人,10年ASCVD>10%的高血压人群,启动降压阈值为130/80mm Hg,而没有合并心血管疾病且10年ASCVD风险<10%的高血压人群,启动降压阈值为140/90mmHg,新指南指出对于所有高血压人群血压目标值均应控制在130/80mmHg。

总之,美国高血压新指南提出高血压诊断标准窗口前移的新观点,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早期管理、进一步降低CVD发病风险,这是一项具有临床意义的重要举措。

在启动药物治疗阈值方面,采用血压水平联合CVD 绝对风险综合评估的策略,这较单独使用血压水平作为评估依据,在减少CVD风险方面更加有效,成本效益更优。

美国高血压新指南的发布引起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上诸多争议,但其很多方面不适合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具体国情。

针对该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以及多个学科专家提出了中国专家的观点,并发表了《中国医师协会关于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科学声明》3, 4,该声明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充分分析国内外相关证据的基础上,鉴于我国高血压患病情况仍处于“三高一低”的态势,我们建议: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首要问题是:为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需加快提高以<140/90mmHg为标准的高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摘要: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在各种死亡原因中的百分比由1960年的10.0%上升到2010年的42.4%。

心脑血管病中主要致残、致死的原因是脑卒中、各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而高血压病在上述临床病征的发病机制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高血压的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20世纪的60年代至世纪末,高血压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长达数十年的流行病学及各种大型临床试验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发生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高血压与冠心病、糖尿病等的相互影响,高血压对靶器官特别是心、肾、脑的损伤机理,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

提出了延缓和逆转靶器官损害的概念,各类药物的新长效剂型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Ⅰ)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A)的发展等众多的成就,使我们几乎每5~10年需要更新知识。

关键字:高血压收缩压冠心病1998年9月29日~10月1日在日本召开了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的高血压大会,在此次会议上确定了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WHO/I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这一指南的颁布被认为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里程碑,它是20世纪高血压防治研究的总结,又是一个面向21世纪的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纲领。

指南突出之点有:(1)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水平。

(2)治疗高血压不仅要达到目标水平,而且还要参考靶器官损伤程度及与高血压密切有关的临床病征确定危险度。

(3)特别要重视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

(4)明确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将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与否及其发生频率紧密地和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相连。

(5)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

可以认为在各类心血管病已有的对策(或指南)中,这一指南是最为全面的一个防治方案。

1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高血压的定义是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也就是说140mmHg/90mmHg是不正常的。

高血压病治疗新进展展望

高血压病治疗新进展展望

高血压病治疗新进展展望我们要明确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甚至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

在过去,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万能,有些患者对药物有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坚持服药,这使得高血压病的治疗面临一定的挑战。

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中医治疗也逐渐受到重视。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历史悠久,许多中药具有降血压、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针灸和推拿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能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征途上,药物治疗曾经是唯一的道路。

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等,这些曾经是我们对抗高血压的利器。

然而,药物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也并非没有副作用。

有些患者对药物有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坚持服药,这让我深感治疗高血压病的挑战。

然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希望。

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的干预,成为了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些都是我深入研究后,深信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我看到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它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中的潜力。

中医治疗也逐渐展现出了它的魅力。

中药、针灸、推拿,这些都是我深入研究后,深信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

我看到了中医治疗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作用,也看到了它在保护靶器官中的潜力。

基因治疗的研究也让我感到兴奋。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它有潜力成为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我看到了基因治疗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希望,也看到了它在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力。

总的来说,高血压病的治疗新进展让我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随着非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的发展,加上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智能化管理,高血压病的治疗将更加高效、便捷。

高龄高血压患者诊治新进展论文

高龄高血压患者诊治新进展论文

浅析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诊治新进展【摘要】高龄患者一直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些高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和器官敏感度已下降的情况,比其他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更难治疗,因此,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业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高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领域出现了很多可喜的新进展,本文就是针对这些新进展进行介绍。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龄高血压患者死亡率高、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较多、易出现晨峰高血压现象和多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之后再从降压原则、降压目标、降压手段三方面进行高龄高血压患者治疗新进展方面的探讨。

在降压手段方面,分别针对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药物选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指出了联合用药对于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高龄高血压;进展;高血压治疗1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1.1 死亡率高高龄高血压患者面临的最大治疗难题就是比其他年龄段更加高的死亡率。

老年人的器官本来就随着时间的增长在不断的老化,器官的功能也在衰退,而在次基础上如果患者又有高血压的话,就会加快其他器官的老化,因此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要大于其他同龄人。

1.2 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较多人在站立了2分钟之后,收缩压降低了25mmhg以上的现象就叫做体位性低血压。

在循环容量、血管系统这些方面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而老年人的心肺压力感受器等器官的敏感度已经随着年龄渐渐弱化,对于生理刺激的反应降低,因此,老年人很容易有体位性低血压。

1.3 晨峰高血压现象出现所谓晨峰高血压就是指医护工作人员上午测得血压的最高值和夜间的血压的平均值之差。

高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出现此类现象比较常见。

特别是老年单纯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常见。

如果出现该数值大于45mmhg 的情况,就是有异常,一些患者甚至出现75-85mmhg的情况。

1.4 多并发症调查表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的高低一般与排泄尿微量白蛋白和肥厚的左心房有关。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虽然高血压治疗已有巨大进步,但控制率仍不理想,单一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联合用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作为jnc/vi及who/ish降压指南药物治疗重要原则之一,高血压的诊治观念得到了更新,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

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本文对此作以综述并对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做了介绍。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已成为共识。

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

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心血管;理想靶血压水平目录绪论 (1)1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2)1.1 初始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应用 (2)1.1.1 初始药物治疗 (2)1.1.2 长效药物 (2)1.1.3 小剂量联合用药 (2)2 抗高血压药物评价 (3)2.1 利尿剂 (3)2.2 β阻滞剂 (3)2.3 钙拮抗剂(CCB) (3)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4)2.6 α阻滞剂 (4)3 特殊类型高血压或并发症或合并症选用药物原则 (5)3.1 老年高血压 (5)3.2 高血压左室肥厚(LVH) (5)3.3 冠心病心绞痛或MI (5)3.4 脑血管病 (6)3.5 肾脏病变 (6)3.6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6)3.7 高脂血症 (6)3.8 妊娠 (7)3.9 围手术期高血压 (7)3.10 高血压危象 (7)4 防高血压试验研究 (8)5 CAMELOT试验亚组分析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绪论降压目标即理想血压水平,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程度,在此水平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最低。

老年高血压诊疗进展

老年高血压诊疗进展

【】 胡大一 ,孙艺红 ,周 自强 ,等 . 中国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脑 2 卒 中危险 因素 的病例 对照研究 [ . 中华 内科 杂志 , 2 0 , J ] 03
4 () 17 1 1 2 3 : 5 —6 .
作者简介 :李小鹰 ,女 。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主任医
师 、教授 , 士生导 师。著名老年 心血 管病专家 ,全 国三八红旗 博 手, 第十一届全 国人大代表 。 中华 医学会老年 医学分会候任 主任委 员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解放军 、《 、《 医学杂志》副总编辑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 个杂志编委 ; 《 等 2 主 编专著 1 部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2 2 ;获省部级 O 1篇
a ay i ft OLn lsso S he ti . td e tVe tiua s l Le
fn t n f . JAm ol ado, 19 , 3 () 6 57 3 u ci J o ] C lC ril 9 8 2 3: 9 —0 .
冠 脉旁 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可 以不停用 阿司匹林 , 但 需停 用氯吡格雷 5 0 d ~1 。若术前停用 阿司匹林 ,建 议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 6 8h ~4 重新开始用药 。
参考文献
smpo t Rvnr ua s l yfnt n a e opcie y tmaiI eti lr yt i d s ci : t se t ce c s oc u o rr v
老 年医学 .保健 2 1 年 第 1 卷 第 1 G r t H at C r,02 V 11. o 1 q - 02 8 期 ei r el ae2 1, o.8N . a h
术 后 2 4 h充分止血 后重新用药 ,如属心血管 高危则

老年人高血压诊治的进展

老年人高血压诊治的进展

致并持续存在 ,血压越 高,患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脑卒 中
和 肾病 的机会就 越多 。老年 高血压作为高血压 病 的一种 特类
型,无 论从其发病机理 ,临床特点和治疗,都有别于 中青年 , 并列为心血病 的独立危险 因素之一 , 它与高脂血症 、 高胰岛素 血 症、糖尿病 、冠心病 可以共存 ,且相互影 响。及早、持久有
低并发 症的发生 。
2 6老年高血压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 . 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的 比例成倍 增加,且较舒张压升高 的危 险性更大 ,更 易发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卒 中。 2 7老年人 由于动脉硬化容易 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 . 这类 患者抗药物耐受性差 , 易致严重不 良反应和并发症。降压速度
2 5老年高血压 患者 , . 合并症和并发症多 。 常合并其它疾 患 ,如 高粘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肥胖症等 ,由此 加速动脉 粥样硬化 的进程 。同时 由于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 ,由 此 引起 的并发症也较 多,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 中、充血性 心力衰竭 ,肾功能硬化并慢性 肾功能不全 ,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用 药量 。
老年人 高血压近年来 已受到益广泛的关注 , 随着老龄人 口 的增加 ,高血压 患病率 随增龄而递增 。 高血 压病是我 国老年人 最常见病,是 老年人致死 、致残 的首要原因 。据统计 ,我 国现 有高血 压患者 已超过一亿 , 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 占有高血压病 人的 6% 7%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呈现连续 0-0 。
・1 ・ 7
中一 部分 是 由成年 高血 压 延续 而来 ,属 收缩 压和 舒 张压 均
升高 的混 合型 :另 一 部分 是 因动脉 粥样 硬化 ,弹 性 减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