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工作人员《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红色家书》学习篇1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

一封封家书中,充满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饱含着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魂”。

家书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有时刻牵挂的亲人,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铁骨柔情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爱”。

在他们面前,“魂”始终放在首位,“爱”放在其次,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小家”,甚至牺牲生命。

作为教师,这种“魂与爱”就是我们的师德师风,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

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师魂与师爱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亲其师”,最终“信其道”。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是中职教育的守卫者、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学习和缅怀革命先烈,用“魂与爱”真心善待每位“孩子”,为职教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篇2“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一封封红色家书浸润着血脉亲情和革命豪情,穿过烽火硝烟,将革命先贤立志救国、以身殉国的悲壮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映照出一个个为着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鲜活生命。

读来,眼中常含泪水,满腔热忱抒发一二。

我们切身感受信仰之力。

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革命英烈一生短暂而辉煌,他们之所以能在任何艰难困苦、险境绝境中义无反顾、向死而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有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_在就义前写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共产主义信仰自他们开始,如星火燎原之势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万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为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光芒万丈的共产主义道路。

一个人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一个政党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冲破黑暗、无往不前。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5篇范例)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5篇范例)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5篇范例)第一篇: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革命英雄舍家为民,大爱无疆。

只因心中有党,眼中有光,看!革命的洪流,已令反动派没入红色的汪洋。

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色家书阅读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一】“家书”其外形和材质大抵不过是几页纸罢了,但蕴含于其中的重量可不是几页纸所能承担的,其凝聚于其中的情感,足以抨击人心。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便被它大红色的封面所吸引。

红色,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引人深思的颜色啊!为了它有多少人甘愿付出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地记号!但当它在空中缓缓升起,最后飘扬飞舞时,它被世人所知晓,被世人所铭记,被世人所敬仰。

这大红色啊!跟血一样的红啊!在历史和如今的链接中,它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而答案就在我眼前的这本书中。

我慎重地将他翻开,生怕损坏了一样,瞪大眼睛仔细地阅读那一行行感情真挚的铅字,直到读完一刻也不敢放松。

读完后,许久,我默不作息。

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一封封书信的画面,书信的主人各不相同,主人的相貌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眼神却是一样的。

他们从长度大小厚薄各不相同的眼睛里折射出相同的光,那光好像是一把火,在眼睛里熊熊燃烧,在黑暗中跳着赤色的舞蹈。

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之常情在一封封家书中发光、放大,而这些光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变得极其闪耀,射穿人心,这就是家国之情。

这种伟大的情感在这些伟大的革命烈士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乡书中的革命烈士夏明翰,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了青春、牺牲了爱情甚至牺牲了生命!他在给同为革命战士的妻子郑家钧的家书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这是怎样的凌云壮志?又是怎样的赤胆忠心?面对他的志向我们敬佩不已;听说他的命运,我们又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又正好是为这些烈士们唱出的壮词吗?多么令人痛心和惋惜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位位青年才俊为祖国奉献青春,一位位丈夫、妻子、儿女、父母为祖国燃烧生命。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范文参考)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范文参考)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范文参考)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手捧着一封封红色家书,靠近的是一颗颗赤胆忠心,传递的是一份爱党、爱国、爱家的人间大爱。

抚今追昔,钩沉史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用实干托起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

把红色教育内化于心。

一封封红色家书,就是汲取锤炼党性的心灵鸡汤。

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受红色教育、传红色基因的活动,让党员干部穿越时空的隧道,触摸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和质朴情怀,见证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神圣初心。

注重用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使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触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争当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奋斗者。

让红色教育外化于行。

结合读红色家书活动,组织开展忆先烈、找差距、见行动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追忆历史中传承精神,在学习先烈中点燃激情,认真领悟初心与信念,自觉理解使命与担当,见贤思齐,立言立行。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初心使命,把光荣传统转化为加强党性锻炼的内在精神力量,把红色家书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在思想上讲政治、讲信仰、讲党性,在实践中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励精图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

通过把红色基因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勇于改革创新的本领,转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成果,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展示新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2打开《红色家书》,褐色的纸张仿佛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向我们慢慢展开历史的画卷。

阅读每一篇家书,行里字里句句啼血,没有一篇是表达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愿望,而重在对自己的儿女同胞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期望,表达自己对中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他们身上蕴含着钢一段的精神,用自己的铁肩担负着中国的未来。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红色家书》是一本记录着革命领袖毛泽东与其家人之间信件的书籍,也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家庭文献。

这本书首先让我想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革命先驱和烈士的无私奉献和家庭的伟大爱情。

这本书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平凡人的伟大和革命的艰辛。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爱国和家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时革命战争的背景下,爱国和家庭的坚定支持是革命先驱之所以能够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源泉。

毛泽东与其家人之间的信件里充满了家人之间的亲爱和关怀,在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总能用动情的语言鼓舞家人坚定革命信念,加强家人之间的联系和支持。

这种家庭的凝聚力就是革命的强大力量,这也是这本书所要传达的。

在这本书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的领袖风范和人民领袖的本色。

无论是在政治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毛泽东都表现的非常谦逊、负责、身先士卒的领袖品质。

他常常把自己的困难都放在人民和家人的前面,表现出了极高的人格魅力。

“愿意把命搭上,为了这个党,为了这个人民”,毛主席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当这位伟大领袖说出这样的话时,他的心底深处,一定有着对民族大义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这是一位伟大领袖所必须拥有的品质,也是《红色家书》的精髓所在。

正如毛泽东所说:“愿意把命搭上,为了这个党,为了这个人民”,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无数的革命先驱和烈士,他们曾经为了这个信仰、这个理想、这个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真谛。

《红色家书》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可贵而令人敬畏的革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虽然这本书里许许多多的话写得有些年代感、文化差异较大,但是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容忘却的珍贵财富。

在阅读《红色家书》这本书中,我还体会到了思辨的重要性。

在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内涵时,我们需要去反复推理和思考,质疑书中的论点和事实,才能真正掌握革命历史的精髓和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书中的每一个细节,像读一篇好文章一样,去品读作者所想传达的真实意义。

《红色家书》收获和体会

《红色家书》收获和体会

《红色家书》收获和体会本文将围绕着《红色家书》一书展开,探讨我在阅读该书过程中所获取的收获和体会。

《红色家书》这本书以家书的形式,记录了红军长征时期党员干部与家人之间的心声与思念,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文字,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纯真、忍耐与坚韧。

以下是我在阅读中所体会到的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深切感受到了那个特殊年代人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长征途中,红军同志无法与亲人长时间团聚,而家书成为了他们表达思念和关怀的最佳方式。

书信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亲情、友情和战友情谊,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彼此的深情厚意。

患难之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关心,展现出了真挚的亲情和友情。

其次,通过《红色家书》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红军的坚韧与英勇。

长征途中,红军面对着极其艰苦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

然而,红军同志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他们,坚定地信仰着党的指导。

他们面对着生死考验,却从未退缩,不论是在狭窄的山路上、跳崖过河、艰难跋涉,还是面对敌人的袭击和追击,他们都昂首挺胸,英勇无惧。

这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令我深受触动。

同时,《红色家书》也展示了红军同志们对于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在艰苦困顿的长征途中,红军同志始终将革命事业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抛却个人私利,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家书中的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他们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心系祖国,心系亲人,心系同志,用血肉之躯诠释了真正的英雄精神。

此外,《红色家书》还揭示了家书在长征过程中承载的重要作用。

这些书信不仅仅是亲人之间的传情工具,更是红军同志们对党和人民的坚定信仰的铺陈。

在艰难的长征过程中,这些书信给红军同志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的源泉,成为了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柱。

这也让我进一步反思,现代社会中我们对于书信的忽视以及与亲人之间的沟通是否够真挚、有足够的表达。

《红色家书》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提醒我要珍惜与亲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用真诚和温暖的言语表达彼此的情感和关怀。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红色家书》读书心得1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情结,红色代表权威。

中国历代帝王对红色则有着共同的爱好,从紫荆城红色宫墙、红色拱门、红色大立柱一直延续要今天的红头文件等。

红色亦是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喜庆之色、阳刚之色、坚强之色。

而红色在战争年代或是新时代更是非常形象的代表着勇气和革命。

中国古代与现代国旗都为红色,战士们看到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力量又何尝不是来自于鲜红的旗帜,斗志与勇气得到鼓舞,让英雄们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用鲜血再次染红着战旗。

在革命道路上,革命先烈使中国的红色的意义不断升华,最近阅读学习了红色家书,红色以一种文化精神形态一直在感染着中国人民。

例如感动中国2021年度任务-支月英,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教学,山区教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工作生活条件恶劣,当大家都对她质疑时,她发挥了她作为党员干部红色精神,客服万难,不畏艰辛的为祖国培育着一批接着一批的花朵。

不知不觉,36年过去了,支月英从支姑娘变成了支妈妈,又变成了支奶奶,但她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没有改变,坚持以党员的身份来严格的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这便是我理解的红色精神,也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现代红!《红色家书》读书心得2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井冈山斗争时期,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火,将前线与后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天,在这个连传统家书都于忙碌中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追随先烈的脚步,回望红色家书,有了另一层特殊的意义。

为了让万千的母亲和孩子能过好日子,革命不成功,誓不还家乡,手捧托孤书,我们感受到的是英烈以身许国、虽死无悔的坚定信仰。

革命烈士王尔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立志革命不成不剃胡须。

正是一代又一代像王尔琢这样的革命烈士,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不惧千难万险,才使得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和解放。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最近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内心深受触动。

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不仅充满了亲情与爱情,更展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些家书的作者,有的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笔疾书,有的是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忍痛疾书。

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他们的笔触都饱含着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在这些家书中,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他们深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了危险和艰难,但却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和动摇。

比如夏明翰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种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我们虽然无需面对生死考验,但依然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书中的每一封家书,都传递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毅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

杨开慧在写给堂弟的信中说:“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

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这种在生死关头,依然牵挂着亲人和国家的情怀,让人动容。

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更应该心怀家国,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紧密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家书中还蕴含着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们面临着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等诸多困难,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这种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阅读这些红色家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们的精神。

《红色家书》个人学习心得(3篇)

《红色家书》个人学习心得(3篇)

《红色家书》个人学习心得(3篇)《红色家书》个人学习心得(通用3篇)《红色家书》个人学习心得篇1这些家书的纸张大小不同、质地各异,穿越烽火年代,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能够保留至今,殊为不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血脉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这一封封家书的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

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家书中有一个常常表达的情感,就是参军或参加革命工作成为职业革命者以后,就不能在家里尽责尽孝了。

仗一打就是几年、几十年,有的没有再见到家人就牺牲了,有的直到1949年革命胜利后才与家人联系上。

这期间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但最终还是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们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许多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

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读红色家书有感学习心得体会五读完这封家书,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家书充满了作者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在大革命时期,一位母亲为了革命,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依然扔下了自己不满3岁的幼儿。

她也爱自己的孩子,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记录下思念幼儿的点点滴滴。

在这封家书里,我们读到了浓烈的母爱和一丝丝的无奈。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委会工作人员《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

我看到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

在这些家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家书。

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些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

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

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作为居委会工作人员中的一员,我觉得应该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

居委会给了我这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后我会戒骄戒躁,不断努力,在自己岗位上贡
第1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