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合集下载

《李时珍》综合资料之一

《李时珍》综合资料之一

《李时珍》综合资料之一《李时珍》综合资料之一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李时珍是我国有杰出贡献的古代科学家代表之一,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的事迹和成就为世人所传颂。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实践、重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事业而忘我探索、不辞劳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于立志学医,课文侧重叙述了李时珍学医的目的。

关于撰写《本草纲目》,则是本文叙述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发现旧药物书中的缺点——上山采药、调查研究——用27年写成《本草纲目》。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清楚明了、重点突出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继续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性格、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诊费、职业、救死扶伤、病症、有效、情况、严寒酷暑、拜访、品尝、判断、纲目、书籍、译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学医,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例析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读懂自然段。

为了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花了几年时间作了充分的准备。

《李时珍》课文教案

《李时珍》课文教案

《李时珍》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李时珍》。

(2)了解李时珍的生平和主要成就,了解《本草纲目》的价值。

(3)学会查找和运用相关资料,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评价人物,提高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学习李时珍实事求是、执着追求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造福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李时珍》的朗读与理解。

(2)李时珍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3)《本草纲目》的价值。

2. 教学难点:(1)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

(2)如何评价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兴趣。

(2)简介李时珍的生平和成就,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李时珍》,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李时珍的形象。

3. 课堂讲解:(1)讲解李时珍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讲解《本草纲目》的价值和影响。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

5. 评价人物:(1)引导学生评价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2)学生分享对李时珍的敬仰之情。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时珍的成就和贡献。

(2)引导学生课后思考,深入探究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李时珍》,熟读成诵。

2. 结合课内学习,搜集更多关于李时珍的资料,了解其在医学领域的其他贡献。

1. 学生朗读课文《李时珍》的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李时珍的了解程度。

4. 学生对李时珍精神品质的评价,以及对其价值观的认同。

《李时珍传》文言文及翻译

《李时珍传》文言文及翻译

《李时珍传》文言文李时珍传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李时珍,字东壁,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

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壁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日附于和气汤。

王感悟立适。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

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一岁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篡述诸家,心弹厘定。

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

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

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尊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爱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弘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修,长史苏恭增。

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绍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

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有当析而混者,女萎,二物并为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杖,一物而分为两种,生姜、薯蔬,莱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不能辨其种类,三,日用之蔬,罔克的其质名,黑豆、赤救大小同条,芒消、硝石,水火混注,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寇氏《衍义》之舛谬:黄花即钩吻,旋花即山姜,陶氏《别灵》之差讹,欧浆、苦胆,草果重出,掌氏之不审。

二、翻译: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

医书《本草》所载药物,自神农所传止有三百六十五种,梁代陶弘景增加三百六十五种,共七百三十种,唐代苏恭增加一百一十四种,宋代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到掌禹锡、唐慎微等人,先后增补,合计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当时认为诸药齐备。

然其中品类既繁,名称杂乱,或一物分为二三种名称,或二物混为一种,时珍深以为不当。

他又多方采集,删繁补缺,历经三十年,查阅八百余家医书,三易其稿而成书,名为《本草纲目》。

该书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语文第六册《李时珍》

语文第六册《李时珍》

名字的由来
•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 的故事。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 《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 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 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 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 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 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 《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 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 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 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 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 《被草纲目》记载
• 人指甲:又称筋退。味甘咸,性平。 将它洗净阴干,碾成细末,即可使 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 化腐生肌、明目之功效;用黄酒送 服能治疗手掌颤动的鸡爪风;放入 香烟点燃吸入,呃逆立止。将它与 冰片一起研成粉末。然后吹入耳中, 有排脓、收敛、消炎的作用,对治 疗慢性中耳炎有效。
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享年75岁
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出诊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 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 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 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 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 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 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 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李时珍 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李言闻回到 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 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时珍小声 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 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 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 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 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 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

《李时珍》2 精选优质课件

《李时珍》2 精选优质课件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 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 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 夜。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 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 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 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
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 花 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那么舒服,那么的自在。
小学生读书心得(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够温暖 千万心 灵,改 变千万 人生。 我喜欢 看书, 从书中 吸取养 分,来 丰富我 的知识 ,提升 我的智 慧,磨 练我的 意志。
这是一本让亿万人获得幸福的心灵密码 丛书, 也是让 我爱不 释手的 书。它 透过一 个一个 看似微 不足道 但又充 满哲理 的小故 事,给 予我们 启迪和 感悟。
这本书里的每个主人公都是那么的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团结友爱,每当我捧起这本书,津津有味的看时,就觉得书里面的一 切人物都在我的身旁,仿佛身临其境。 记得还在幼儿园时,我便早早地学起了a、o、e。 从家里到学校有四个多小时的路,过圣诞节的时候为了和男友出去看电影了,爸爸给我打了几个电话我都没有接,到最后我干脆关了 电话。 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于是,一路闻着书香味,跟着时代的步伐,就这么长大了,变老了。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被垃圾熏倒,使我们再次占领高地! 不仅仅这些,还有密切关系着的食物链,每一个动物的生活习性,正是我们拥有一个可爱的地球母亲,才找来了许许多多的生灵。 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因为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深刻的好处,我每看一篇,我都会细细慢慢地品,从这本书中会让你学会宽容; 总之,爱读书是好事,不是坏事,也就罢了,无法改了,就随着去呗! 于是,一路闻着书香味,跟着时代的步伐,就这么长大了,变老了。 让我们再次站起,把我们大家庭---地球搞得干干净净,不再有任何的瑕癖,真正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一颗闪闪的红星。 看完电影我们又去吃烧烤,回学校的时候已经一点多了,在学校门口我看到了父亲的车,走过去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睡着了,他缩着身 子睡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从阅读中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和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不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读 书的各种乐趣吧!

2023年《李时珍》教案三篇

2023年《李时珍》教案三篇

2023年《李时珍》教案三篇《李时珍》教案篇1教学重点:1.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学习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2.体会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1 了解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2 结合课文明白完善的意思。

3 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一、导入1.(课件)自读全文,思考: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2.哪个内容是最主要的?(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哪几段写了这一过程?(35)二、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说说。

(原因过程结果)2.原因是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概括说说旧书有几个缺点?(不全、不细、不对)3.为什么说比较完善,不说十分完善?比较是相对谁说的?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完善的理解?(更全、更细、更准)5.默读课文4、5自然段,李时珍是怎么做的?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特别受感动,画下来。

(课件)(上万里、千百个数字说明什么?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数字说明方法?(27年,几国)这些数字说明什么?(课件)再读三、总结1.这27年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坚持不懈的过程。

(课件)2.把你心中的感动用以下句式说说:(课件)3.作者怎样评价他?(板书:伟大)《李时珍》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教学资料: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4岁随父学医。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李时珍》教学教案

《李时珍》教学教案

《李时珍》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李时珍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的重要性和贡献。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李时珍的背景和生平。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探究欲望。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李时珍吗?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2. 教师简要介绍李时珍的背景和生平,引发学生兴趣。

3. 提出问题:李时珍为什么重要?他有哪些贡献?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李时珍的生平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

2. 培养学生对李时珍的尊敬和敬佩之情。

教学内容:1. 李时珍的出生背景和家庭环境。

2. 李时珍的学术成就和医学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详细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学术成就和医学贡献。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笔记和听讲情况。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的内容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本草纲目》的兴趣和重视。

教学内容:1. 《本草纲目》的编写背景和目的。

2. 《本草纲目》的内容和结构。

3. 《本草纲目》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详细介绍《本草纲目》的编写背景和目的。

2. 教师讲解《本草纲目》的内容和结构。

3. 教师强调《本草纲目》的特点和影响。

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听讲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李时珍的医学贡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2. 李时珍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详细介绍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笔记和听讲情况。

《李时珍》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李时珍》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李时珍》读后感《李时珍》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时珍》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李时珍》读后感1近两天,我看了《李时珍》这本书。

书中的药圣李时珍这一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时珍是个药圣,创写出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有一次,他为了研究武当山的仙果,于是冒险来到这里,从山上采来了几颗榔梅,带回乡研究,他翻遍了书籍,终于了解了榔梅的奥秘:其实榔树就是榆树,只是可以止渴、清神罢了。

李时珍的毅力让我感动。

李时珍在和那些道士们医学见解不同下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但他却不会被道士的见解所迷惑,还信任自己的医术,成功救了许多人,他救人从来不收医药费,还给那些穷人赠送粮食,他觉得:医生是为人们治病的,没有必要收取药费。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更加敬佩李时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他艰辛攀爬高山采集草药的身影;仿佛看见了他夜里写书的身影。

我从《李时珍》这本书体会到做人一定要成为有毅力、有耐心、有见解的人。

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李时珍》读后感2《李时珍》这篇文章写的是李时珍成长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很早以前,在苏州瓦硝坝的中医李月池家,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时珍。

李时珍从小就热爱医学,在家的后院里缠着爸爸问这问那,那是因为爸爸家的后院里有很多草药。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珍一天天地长大,他八岁时,后院的草药全被他认完了,但是他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继续人,他爸爸没办法,就只好带他去山上见识见识各种草药,父亲每次实地讲解草药以后,小时珍都记在心里,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父亲再问他时,他都能回答正确。

就这样,李时珍长大后,把《本草经》修改成了《本草纲目》。

读完《李时珍》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特别是知道了李时珍从小热爱医学,爱得如痴如醉,平时总是缠着父亲不放,勤奋学习,记住了很多花草的药性、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在学习中不 怕困难,勇于探索,将来学有所成, 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953年莫斯科大学校舍落成,在宽阔 李时珍的画像为什 么能够被列入世界 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 著名科学家之列? 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一幅 他对人类做出了什 就是李时珍。
么贡献呢?
诊费 有效 治疗
鄙视 记载 积累
病患 缺点
对症良药 经验
严寒酷暑
本草纲目
而且
救死扶伤
访问 完善
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 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 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想象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之后,人们会对他说些什么? (如:医生、病人、病魔、病人家属 …… )先说说再写下来。
《本草纲目》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医学 著作,它的产生来之不易,李时珍为它 付出了毕生精力,不畏艰难,勇于实践。
包含药物种 类多,完善
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 终于编写成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 — 字数多,内 —《本草纲目》。 容丰富
说明写书时间 多万字,记载了一 千八九百种,是中药书中的一部
伟大著作 伟大著作。
《本草纲目》是世界医学科学宝库
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 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 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 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 界。
zǎi (记载)

zài (载重)
lěi (积累)

lèi (劳累)
初读感知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 的哪些事情,分别在哪几 个自然段讲的?试着用 “//”给课文分段
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他亲眼看到父亲救死扶伤, 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就立下行医 的志向。
身如逆水船, 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
思考: 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 行医的?从哪件事情看出来
方法提示:读句子, 抓词语,谈体会
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 药物,他发现了哪些缺点? 不详细 不准确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 走遍了出产药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 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 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 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 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