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故事

合集下载

李时珍的故事_李时珍的小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_李时珍的小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_李时珍的小故事李时珍的医学巨作《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李时珍的小故事吧!一次,李时珍在路上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

人已经死了,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

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人群顿时欢动。

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李时珍的小故事:活人断其死李时珍在以一根银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

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

”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

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

原来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

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

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小故事

李时珍小故事

李时珍小故事
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因此赶忙挡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入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

死者已矣,再开棺打搅故交,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因此看出了大伙儿的心思,因此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承诺开棺一试。

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难道醒了,因此,人群欢动。

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亲小孩,因此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这确实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

传奇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一天,有家药老总的亲小孩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喧闹。

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行,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惋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

”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总的亲小孩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

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那个人便死掉了。

由此,人们更是赞颂李时珍的奇异医术了。

李时珍的故事_李时珍的小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_李时珍的小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 _李时珍的小故事李时珍的医学巨作《本草纲目》不单对中医药学拥有极大贡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并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

所以今日我们就来看看对于李时珍的小故事吧 !一次,李时珍在路上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快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相互都不敢相信。

人已经死了,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 ?可万一 ……李时珍自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频频劝告,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

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而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居然醒了,人群立时欢动。

不久以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李时珍的小故事:活人断其死李时珍在以一根银针救活母子两人后,很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闻了以后,也想去看看喧闹。

他费了好鼎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眼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 ?”李时珍见这人气色不好,赶快给他诊脉,事后,十分痛惜地说道:“小兄弟,痛惜呀,年龄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省得家里人各处找。

”大家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痛骂不只,此后在大家的劝告下,刚刚气咻咻地走了。

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

本来这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由此,人们更是惊讶李时珍的奇特医术了。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疗。

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把脉看病。

他诊疗病人患的是伤风病,第一应当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以前先煎些生姜水喝,而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少。

【名人故事】李时珍的介绍_李时珍的故事自幼善对

【名人故事】李时珍的介绍_李时珍的故事自幼善对

【名人故事】李时珍的介绍_李时珍的故事自幼善对李时珍的介绍_李时珍的故事自幼善对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明代医学家。

他好读医书,因为发现历来本草有很多错误,就立志重修。

于是翻山越岭,穷搜博采,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其稿写成《本草纲目》一书,为我国药物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也被称为“中国药圣”。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

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

”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

”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

”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

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

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

”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

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

”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

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

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

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

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

”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生活需要名言,我们需要名人520,请大家支持我们网站名人名言网: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时珍。

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

”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

李时珍治病小故事

李时珍治病小故事

李时珍的小故事一、李时珍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平时经常会生病,但是他又特别的活泼好动,尤其是喜欢读书,他对父亲和朋友们聊天聊到的传奇事件,新鲜的事物,还有那些医学类的书籍他都非常的感兴趣。

平时里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到处逛逛,他会去田野里或者是乡间跟蝴蝶玩,顺便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在李时珍的心里,父亲是非常伟大神圣的,父亲医术非常高明可以治好很多病,李时珍觉得给人治病可比参加各种考试有趣。

但是无奈,父亲一心想让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出人头地,李时珍没办法只好听从父亲的安排。

长大之后的李时珍一次一次的参加考试,终于在他十四岁的时候考取到了秀才。

二、公元的1540年,当时的李时珍22岁了,这是他第三次参加乡试。

在来考试之前李时珍刚生了病,因为他受了风寒,一直咳嗽不停,因而导致他开始浑身发热无力。

病刚好的李时珍根本无心考试。

参加考试对于李时珍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不想让自己再这样痛苦下去,于是他做了一个极其重大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放弃所有的考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正是李时珍的这个决定才让《本草纲目》这本书诞生,从此之后改变了医药学的发展。

三、有一次李时珍在外出的路上碰见好多人正在抬着棺材送葬,按理说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李时珍发现这个棺材一直在不断的往外渗血。

李时珍觉得不对劲,便立马上前去查看,他发现棺材里流出来的血全部都是鲜血。

于是李时珍赶紧拦住了人们的去路,让他们赶紧停下来,说棺材里的人还没有死还能救活。

当时人们听了他这么说都很是惊讶,大家几乎都不相信李时珍说的话,而且如果现在开棺材的话也不吉利。

聪明的李时珍一眼就看出了大家的心思。

于是开始好言好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最后主人终于答应开棺材了。

李时珍先对棺材里的人进行了按摩。

然后又在那个人的心窝的地方扎了一针,没过多久,棺材里的人就发出了一点声音,人醒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被李时珍救活的妇女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从这件事情之后,人们都说李时珍用一根针,一次性救活了两条人命,让人起死回生。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在我国的蕲[qí]州(今天的湖北省蕲春县),出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后来成了举世景仰的医药学家。

他的名字叫李时珍(1518—1593)。

李时珍从小体弱多病,幸亏父亲是位医生,为他精心治疗,身体才慢慢地好起来。

他想:“日后我要是能够当上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该有多好。


他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并学着加工药材。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受到熏陶,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医药。

李时珍从20岁起,就独立给人看病了。

正巧这一年家乡发大水,又流行瘟疫,百姓贫病交加,生活十分困苦。

李时珍拿出全副精力给穷人治病,深受父老乡亲的爱戴。

李时珍一有空闲就专心读书,并摘录笔记。

到他35岁时,古代的医书药书,他几乎读遍了。

他发现好些医药书并不完全可信,需要补充和整理。

为了获得真实的知识,李时珍决心到各地去游历,增长见识。

他不怕艰险,足迹遍及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

通过实地考察,他弄清了书本上没有解决的许多问题。

李时珍花了整整30年的功夫,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修改,到他61岁那年,终于写成一部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这部书在他逝世以后才得以刊印出来。

《本草纲目》全书共分16部: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矿物药2部,其他药3部。

全书包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这部书已经译成许多种文字,
流传于全世界。

它至今仍然是经常被人们查阅的医药书籍,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

[作文]李时珍的故事5个

[作文]李时珍的故事5个

[作文]李时珍的故事5个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的故事(一):李时珍的传说故事传说,李时珍刚开始行医时,出过一次很大的差错,还差点闹出人命来。

李时珍的传说故事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

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

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就应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齐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

“这到底是怎样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

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

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

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

工夫不负苦心人,他之后最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此刻,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李时珍的故事(二):李时珍亲尝曼陀罗药性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

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

一了解,原先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

“山茄子……”李时珍望着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汉,记下了药名。

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

但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李时珍的故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李时珍的故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名⼈故事-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号濒湖⼭⼈,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屑坝(今博⼠街)⼈,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林郎”。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名⼈故事-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著《本草纲⽬》 除了⽂学艺术的繁荣外,明代的社会经济与科学⽂化也⽐较发达。

嘉靖、万历年间,出了位杰出的医学和药物学家,叫李时珍;他花毕⽣精⼒,写了部优秀的医药学巨著,叫《本草纲⽬》。

李时珍出⽣在蕲(qi)州(今湖北蕲春),家⾥世代⾏医。

他⽗亲的医术在当地有些名⽓,治病之余,也喜欢研究医药,写过《⼈参传》。

李时珍从⼩在旁边看⽗亲给⼈治病、开⽅,有时还跟着上⼭采药。

⽿濡⽬染,对医道和医药有了⼀些基本知识,产⽣浓厚的兴趣,认识了许多花草和动物。

稍⼤⼀点,他更喜欢读医书,常到⼀些有书的⼤户⼈家借书看。

李时珍的⽗亲却不希望⼉⼦仍然做医⽣,⽽要李时珍考科举,谋个好官职,光宗耀祖。

但李时珍兴趣却在医学与“本草”(药物学)上,加上他⾝体不好,他中过秀才后,⼏次乡试都没有上榜,就放弃了考科举做官的念头,⼀⼼学医。

李时珍牢记他⽗亲的话:“熟读王叔和(晋代著名医学家),不如临症(临床看病)多。

”他刻苦认真,不仅熟读熟背《内经》、《千⾦⽅》等经典医学著作,还重视临床治疗,积累实际经验。

他时刻不忘医⽣的崇⾼职责,做治病救⼈的好医⽣。

遇到⽔旱灾荒,李时珍更是全⼼全意为病⼈治疗,尽管他的⽣活也不很富裕,但穷苦乡亲来诊治,他连药费也不收。

李时珍以医术⾼明,医德⾼尚,很快在家乡出了名。

蕲州是楚王王府所在地。

⼀天,楚王的⼉⼦⽣病,抽风不⽌。

王府医⽣束⼿⽆策。

王爷的管家说:“听说有个李⼤夫医术⾼明,王爷何不请他来给公⼦看看。

”于是,李时珍被请来。

他看过孩⼦的脸⾊,⼜拿过脉,问了⼏句,就确诊是肠胃病引起的,富贵⼈家的孩⼦饮⾷不知节制,容易得这样的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的故事
亲尝曼陀罗
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在实践中,他发现旧有的药物书不但内容少,有的还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心想,病人吃错了药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本草纲目》。

为了写好这部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

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

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

一了解,原来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

“山茄子……”李时珍望着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汉,记下了药名。

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

可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

李时珍决心要找到它,进一步研究它。

后来李时珍在采药时找到了曼陀罗。

他按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

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

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他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

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

有人埋怨他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更敬佩李时珍了。

就这样,又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巧试药性
李时珍特别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常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功效。

一次,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可以治疗瘀血症。

于是,他找了两杯生猪血来做实验。

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

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作为对照比较的那杯生猪血却很快凝固了,芋麻叶治疗瘀血的功效得到初步证实。

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只是证实野芋麻叶能够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

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他又把芋麻叶粉末和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慢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作用。

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很多。

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功效,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入煮的鱼沸汤中,很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功效。

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清除油腻的功效,由此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