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重要要素决定重返4000点后的走向研判
做多A股 年底目标4000点

做多A股年底目标锁定在4000点最近看到各大机构对A股2024年行情普遍持乐观态度,散户则表现出一定的迷茫和不安。
从瑞银、花旗银行到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这些机构纷纷在研究报告中上调中资股目标价,并预判中国资产的广阔前景。
与此同时,一些头部中资券商和科技公司也获得外资青睐。
此轮A股调整过后,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正是布局A股市场的良机。
2024年初,瑞银预判2024年沪深300指数的每股盈利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8%,而MSCI(中国)指数在2024年有15%的上行空间。
2024年5月31日,高盛对A股保持增持评级,预计沪深300指数在2024年12个月内有14%的上涨空间,目标点达到4081点。
摩根大通更是在5月份全面看好中国股票,并称未来100年还会在中国投资。
然而,我们的投资者更多地带有情绪影响,对短期市场仍感到比较迷茫,目前仍停留在熊市思维。
他们担心,如果沪指能到4500点,是否意味着指数能进一步攀升至8000点。
确实,近年来大多数散户在A股市场并未获得理想的收益,对A股市场的印象也较为负面。
然而,实际上A股仍有许多优质公司,特别是千亿市值的头部公司,如银行、保险、白酒、食品饮料类等行业均涌现出众多优秀企业。
未来,这些公司将继续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我们相信,未来的市场将是政策驱动的结构化牛市。
从政策层面来看,新“国九条”的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2004年首次推出“国九条”后,2005年便迎来了一波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大牛市。
而在2014年第二次推出“国九条”后,2015年出现了杠杆牛。
这次新“国九条”总结过去十年出现的问题,出台最高级别的指导性文件。
新主席上任后,我们的方向明确,这次重点是提高上市质量,从源头上要求上市公司分红,或者将利润投向研发。
对于分红和研发的比例,都做出了具体要求,政策旨在确保企业必须有产出,否则就被特别处理(ST)、被市场抛弃甚至退市风险。
2023年我国住户存款规模已达到137万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59.8万亿元,增长超过一倍,人均存款约为10.84万元。
洪榕 2024年回归常识,重新出发

2024回归常识,重新出发洪榕2023年开年,疫情结束,禁锢了三年的人们开始放飞心境,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满满,开年A股市场的表现抢眼,一月份创业板收涨停板涨9.97%,二月份开始人工智能板块风生水起,整个上半年中特估表现抢眼,市场处处洋溢着做多中国的气氛……去年上交所深交所融资额虽然稳拿了全球冠亚军,但全年A股市走势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差呢?回望2022年末2023年初,当时人们沉醉在三年疫情结束的期待中,认为一切都将重新回归正轨。
我们忘了疫情前我国的现状,房地产问题、经济转型问题、人口红利问题、地方债问题、内需不足问题、民营企业家信心问题、美帝打压问题、股市融资大跃问题。
忘了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当年初美好的期待迟迟不能兑现时,不得已开始认真审视现实世界,在现实一再打击后开始回归常识思考,理性看待面临的一切。
回归常识来理性看2023年A股走势,我们会发现走势很正常,并没有不合情理,40年高速发展的经济体转型怎么可能仅因为疫情消失就能成功,资金入不敷出、供需失衡。
美国持续加息怎可能对我国股市毫无影响?若年初就用常识去思考这些问题,那么今年许多投资失误是可以避免的。
好在我们的投资体系是应对策略,避开失误是基本功能。
上半年我们重点在中特估和人工智能上,2月份,上证报发的文章和微博账号上的“情人节礼物”(投资机会相关内容)就是明证。
年中我们开始主攻一轮一轮板块好行情,从券商板块、汽车产业链到北交所,忙得不亦乐乎。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这些年世界(包括美国、中国股市等)多年极限走位,总要回归常态。
思考再三,我确定了2024年投资四字展望:回归常识!回归常识即遵循事情的客观规律办事,是笔者所知道的最高的通情达理,最基础的投资智慧。
回归常识,回归人性本质,回归理性思考,回归攻略初心,相信物极必反,坚持极端交易。
2024,回归常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回归常识我们如何来看2024,如何去抓2024的投资机会呢?·常识告诉我们物极必反,连续下跌后被严重低估的资产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常识告诉我们,此消彼长,美国持续高利率不可持续,海外对中国制造、中国资金的“虹吸”大冲击不可持续,同样受到疫情冲击的美国及其受益国的高景气不可持续;·常识告诉我们资金才是决定行情大方向的力量,多年的融资大跃进让股市失血过多,而且还在持续失血,若没有大的增量资金入市,是很难改变行情大趋势的;·常识告诉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摩擦、人工智能发展、我国经济的艰难转型问题(房地产的结难解)会如何影响我国的经济和股市,非常难于预测,变数实在太多;·常识告诉我们A股是个围猎场,围猎机会随处可见,事件围猎大有可为。
2024年全球经济迎来新一轮复苏

人工智能:随着算法和算力的提升,AI将在各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5G和物联网:5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加速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逐渐普及,为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云计算和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继续发展,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数 据处理和分析服务。
经济增长率: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实现正增长 就业市场:失业率下降,就业机会增加 贸易合作:全球贸易逐渐恢复,贸易限制措施减少 投资活动:企业投资意愿增强,资本流动活跃
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财政刺激计划和货币宽松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 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对于确保经济复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长期结构性问题,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全球经济复苏 的背景
主要经济体的 表现
行业的发展趋 势
全球经济复苏 的影响
全球经济复苏 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
PART ONE
PART TWO
疫苗接种加速,控制住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传播 各国政府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增加就业和消费 企业适应新常态,创新业务模式和数字化转型 国际合作加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PART FIVE
全球贸易量增长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供应链重组
汇率波动加剧Βιβλιοθήκη 全球经济复苏将促进投资 增长
投资者信心增强,风险偏 好提高
投资机会增多,资产价格 上升
投资策略和组合需重新调 整以适应经济复苏
基础价值

初级价值投资班级:电子商务二班学号:12073010210院系:商学院姓名:苏龙飞一:名词解释1:内在价值: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又称为:非使用价值(Non Use Value, NUV)定义为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之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惟一的逻辑手段。
在期权方面,指期权合同交割价(EXERCISEPRICE)或约定价与相应证券市场价之间的价差。
2:资产价值:资产价格是指资产转换为货币的比例,也就是一单位资产可以转换为多少货币的问题。
资产价格泡沫是指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和不动产的价格)逐步向上偏离由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就业、收入水平等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相应的价格,并往往导致市场价格的迅速回调,使经济增长陷于停顿的经济现象。
3:盈利能力价值: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
一般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正常的营业状况。
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公司带来收益或损失,但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情况,不能说明公司的能力。
因此,证券分析师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以下因素: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计影响等。
4:成长性价值:成长性企业,是指目前尚处在创业阶段,但由于自身的某些优势(如行业领先、技术垄断和管理高效等)而可能在将来进发出潜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得到高投资回报的创业企业。
二:问答题1:三金叉的含义及买入依据含义:①短中期均线的金叉表明市场的平均持仓成本已朝有利于多头的方向发随着多头赚钱效应的不断扩大,将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入市。
②短中期均量线的金叉表明了市场人气得以进一步恢复,场外新增资金在不断地进场,从而使量价配合越来越理想。
③MACD的黄金交叉,不管是DIF、MACD是在0轴之上还是在0轴之下,当DIF向上突破MACD时皆为短中期的较佳买点,只不过前者为较好的中期买点,而后者仅为空头暂时回补的反弹。
股市成为牛市的底气何在

股市成为牛市的底气何在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5年第5期——听刘纪鹏对当前股市的麻辣点评股市已成为全民关注焦点。
如何理解股市站上4000点?4000点大关是否能守住?如何巩固此轮行情?《经济》记者带着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访问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他也围绕股市进行了一系列麻辣点评。
《经济》:股市强势上涨到4000点以上,您是怎么看待这波行情的呢?刘纪鹏:今天4000点的股市是完全健康的。
应该说只有在4000点这个位置上,资本市场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政策对这波行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经济新常态,到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反复强调,我们的政策就是要把资本市场带起来,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
要看到资本市场的崛起一举三得,解决信用、信心和信任问题。
今年一季度直接融资已经达到2000多亿,超过了去年全年。
用周小川行长的话说,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这个认识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来之不易的。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解决了融资问题,这是个信用问题。
同时又解决了信心问题。
从2200点到4000点以上,我们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又带动了人们的消费,经济新常态能够给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活力,所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是作用和反作用互相支撑的关系。
恢复到4000点这个点位上,市盈率在29倍左右,创业板市盈率过高,30倍的市盈率对应我国7%的GDP增速,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水平。
过去我们的股市低迷,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匹配的。
市盈率高就能直接融资,化解中国历史的很多矛盾。
市盈率就是竞争力,老是1000点以下,股市就没人要,那怎么实现中国梦?!4000点是中国资本市场能做点事儿的一个基本点位,在这个点位上,我们才能够加大直接融资,不管是IPO还是增发配股,因为在未来的金融转型中,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是我们的主战场,也是我们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财富。
有了钱,消费就带起来了,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中国崛起都需要这样的投资人信任的资本市场,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希望要高度重视这个资本市场。
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复苏一直是全球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受控,各国纷纷制定复苏计划,恢复经济活力,本文将分析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
一、关键因素分析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
通过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 产业结构优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是经济复苏的重要保障。
3. 外部需求增长:开放型经济体系下,外部需求的增长对于国家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可以拓展出口市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4. 技术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科技人才,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复苏。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对国家经济复苏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贸易摩擦、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2. 社会稳定和就业形势:社会稳定和就业形势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影响因素。
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充分的就业机会可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3. 资源环境限制:资源环境的限制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需要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考量因素,避免出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4. 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复苏的效果。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要全面分析,综合施策。
只有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外部需求的增长、技术创新驱动,同时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社会稳定和就业形势、资源环境限制、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等因素,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复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重回六千点的条件、支持、原理

重回六千点的条件、支持、原理2020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涨跌。
而在今年3月份,受全球疫情影响,A股市场出现了一次大幅下跌,沪指一度跌破2800点。
但自4月份以来,A股市场逐步走出低迷,沪指重回3000点。
那么,重回六千点的条件、支持、原理是什么呢?一、条件1.国内疫情控制: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为A股市场的复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外部环境稳定: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为A股市场的复苏提供了外部环境的支持。
3.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稳岗扩就业等,为A股市场复苏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支持1.科技股:科技股持续表现强劲,尤其是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股,市场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
科技股的表现为A股市场的复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消费股:消费股是A股市场中的重要板块,其中包括食品饮料、家电、服装等行业。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恢复,消费股的表现有望逐步得到提升。
3.医药股:疫情期间,医药股表现强劲,为A股市场的复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医药股的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
三、原理1.市场情绪:市场情绪是影响A股市场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市场情绪向好时,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会逐渐提升,从而推动股市上涨。
2.资金流向:资金流向是A股市场涨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资金流向A股市场时,市场会出现上涨趋势;反之,当资金流出A股市场时,市场会出现下跌趋势。
3.经济基本面:经济基本面是A股市场涨跌的根本原因。
当经济处于向好状态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活跃度会逐步提升,从而推动股市上涨。
重回六千点需要市场情绪向好、资金流向A股市场、经济处于向好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投资,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好投资机会。
2024年世界经济复苏和调整仍将是关键词研讨发言

2024年世界经济复苏和调整仍将是关键词研讨发言新年伊始,国际机构纷纷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新冠疫情前3%的增长率。
回顾2023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艰难的复苏增长和通胀对抗;展望2024年,复苏和调整仍将是关键词。
从不同经济体来看,目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表现好于发达经济体,各经济体分化明显,2024年这种分化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联合国报告预计,2024年发达经济体增速为1.3%、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4.0%o 从增长领域看,全球服务业在疫情后实现强劲复苏,带动以服务业为导向的经济体逐步回暖。
而国际贸易依然疲软,给全球增长带来极大挑战。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随地区冲突等上升,贸易摩擦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等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持续增长动力。
从经济政策看,美联储本轮加息已累计11次,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年来最高水平。
2023年9月和11月,美联储连续两次暂停加息,表示“紧缩的货币政策正给经济活动和通胀带来下行压力”。
当前,发达经济体基本暂停加息,多个新兴经济体也暂停加息或启动降息。
同时,各国财政政策均在有序退出疫情期间的特殊支持和补贴等。
当前,全球抑制通胀取得一定进展,但影响犹存。
具体来看,美国通胀虽有所放缓,但其核心通胀黏性高,由于加息对经济的影响通常会滞后,这意味着至少要到2024上半年美国经济才能充分反映加息的影响;对于欧洲经济来说,融资条件收紧的影响还在扩大,加上劳动力市场走弱、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未来仍将承受不少压力;日元汇率贬值趋势难抑,贬值压力推高进口成本,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提出考验。
2024年,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全球通胀和利率飙升影响,2020年至2024年或将是30年来经济增速最慢的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要素决定重返4000点后的走向
(1)沪指震荡盘升站上4000点关口。
周二全天沪指围绕4000点拉锯争夺,以此整理确认逐步站上此点,在20、120日线交死叉下,沪指站于两线上,深成指则继续盘升向120日线进逼。
量能较昨日萎缩,表明4000点激烈拉锯争夺下,多空均较谨慎;(2)仍稳二拉八手法。
仍由五大权重板块中的银行、两桶油相较拖累大盘,与八类板块近日联动性较强的有色、地产、钢铁仍收红,但领涨力度有所减弱。
八类板块则继续轮涨,以一带一路相关蓝筹板块领涨为主。
可窥八类板块仍在轮动补涨中;(3)两市技术指标向上未改,但随着两市KDJ的逐步买入超买区域后,必须得到多方量能的递增配合,方可继续向上扩展空间。
综上所析,在沪指红三兵组合后,周二沪指以围绕4000点突破拉锯整理确认为主,已站上4000点,此点一带抛压自然减轻。
但多方量能在五大权重板块未领涨配合下未增反减,维持:“沪指仍在4000-4200点逐步向上扩空间未改,盘升途中会伴随有限的技术震荡整固整理,而多方量能能否递增配合动向仍决定沪指短期在4000-4200点高度的扩展与盘升途中的有限的技术震荡波折”。
所以,大家重点看以下三大盯盘要素:(1)多方量能递增配合动向,给予配合则继续向上逐步扩散空间,反之,仍有围绕4000点的震荡拉锯争夺;(2)沪指4000点突破有效性的确认。
沪指已站上4000点,刷新7月14日新高,尚需继续强化确认对此点突破的有效性;(3)五大权重板块与创业板的稳定度。
五大权重板块关系对大盘向上的高度与多方量能增大的带动,而创业板对八类板块构成一定起伏带动。
短期操作上,采取“重个股,轻大盘,区别个股对待的方式”应对,对于相较滞涨的低市盈率的蓝筹及优质热点个股以持股待涨为主,对于短期涨幅较高的注意部分仓位择机做做高抛低吸的小波段;对于属于无基本面或无实质题材的主力自救品种,可择高出来后又择低换马优质热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