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 无机化学A 第十八章-d区元素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十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十八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八章1.用反应方程式说明下列现象:(1)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2)金溶于王水中;(3)在CuCl2浓溶液逐渐加入稀释时,溶液颜色有黄棕色经绿色而变为蓝色。
(4)当SO2通入CuSO4与NaCl的浓溶液时析出白色沉淀;(5)往AgNO3溶液滴加KCN溶液时,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溶解,再加入NaCl溶液时并无AgCl沉淀生成,但加入少许Na2S溶液时却析出黑色Ag2S沉淀。
答(1)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2) Au + 4HCl + HNO3 = HAuCl4 + NO + 2H2O(3) [CuCl4]2- + 4H2O = [Cu(H2O)4]2+ + 4Cl-[CuCl4]2-为黄色[Cu(H2O)4]2+为蓝色,而当这两种离子共存时溶液呈绿色(4)2Cu2+ + 2Cl- + SO2 + 2H2O = 2CuCl + 4H+ + SO42-(5) Ag+ + CN- = AgCNAgCN + CN-=[Ag(CN)2]-2[Ag(CN)2]- + S2- = Ag2S + 4CN-2.解释下列实验事实:(1)焊接铁皮时,常先用浓ZnCl2溶液处理铁皮表面;(2)HgS不溶于HCl,HNO3和(NH4)2S中而能溶于王水或Na2S中,(3)HgC2O4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有Cl 离子的溶液中;(4)热分解CuCl2·2H2O时得不到无水CuCl2;(5)HgCl2溶液中有NH4Cl存在时,加入NH3水得不到白色沉淀NH2HgCl。
答(1)ZnCl2 + H2O = H[ZnCl2(OH)]H[ZnCl2(OH)]有显著的酸性能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而不损害金属表面如:FeO + 2H[ZnCl2(OH)]2 + H2O(2)HgS不溶于HCl溶液中是因为HgS的容度积常数太小HgS不溶于HNO3是因为它与HNO3反应生成难溶的Hg(NO3)2HgSHgS不溶于(NH4)2S是因为(NH4)2S溶液水解为HS-,因而S2-浓度很低,不能形成配合物HgS溶于王水,它与王水反应生成HgCl42-和S3 HgS + 8H+ + 2NO3- + 12Cl- = 3HgCl42- + 3S + 2NO + 4H2OHgS溶于Na2S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HgS22-HgS + S2- = HgS22-(3)为H2C2O4酸性比HCl 弱得多;而Cl-与Hg2+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因而HgC2O4溶于盐酸HgC2O4 + 4HCl = H2HgCl4 + H2C2O4(4)Cu2+离子极化能力很强,HCl又为挥发性酸,CuCl22H2O 热分解时发CuCl2CuCl22H2Cl + H2O↑ + HCl↑(5)NH4Cl存在抑制了生成NH2-,且NH2HgCl 溶解度较大,因而不能生成NH2HgCl沉淀HgCl2 + 4NH3 = Hg(NH3)42+ + 2Cl- 3.试选用配合剂分别将下列各种沉淀溶解掉,并写出相应得方程式。
无机化学第三版课件第18章 ds 区元素

2)Ag 配合物 i )卤素配合物 Ag X AgX [ AgX2 ] K 稳:
[ AgC l2 ] [ AgBr ] [ AgI ] 2 2 X
ii)其他配体
[ Ag ( NH ) ] 3 2 AgC l NH 3 H 2O 3 [ Ag ( S O ) ] AgBr AgBr S 2O 2 2 3 2 3 CN AgI AgI AgI [ Ag ( C N ) ] 2
2、氢氧化物
◆在-45℃以下AgOH(白色) 稳定存在,高于此
温度分解为Ag2O(暗棕色);
◆ CuOH为黄色,仅在pH=3左右能暂存,通常
得到的是Cu2O红色物质。
3、 AgNO3
Cu(I)不形成硝酸盐,AgNO3是一种重要试剂。
Ag 2 HNO3 (浓 ) AgNO3 NO2 H 2 O 3 Ag 4 HNO3 (稀) 3 AgNO3 NO 2 H 2 O
颜色:电荷迁移跃迁,L-M
键型:离子型→共价型 化学性质:都有感光性,易分解
AgC l 2 NH 3 [Ag(NH3 ) 2 ] C l 3 AgBr 2 S 2O 2 [Ag(S O ) ] Br 3 2 3 2 AgI 2 C N [Ag(C N) ] I 2
CN
Cu(CN) 2
用此方法可分离Cu2+ 和 Cd2+, 也说明Cu2+ 与CN– 不能共存。
A A 一种C u (II) 螯合物的结构
三、 Cu(II) 与Cu(I) 的转化
0.153V + 0.52V Cu Cu2+ Cu I2 0.535V I
第18章 d区元素吉林大学无机化学

1.507V 1.695V 0.564V
Mn2+ MnO2 MnO42-
MnO 4 / MnO 2
2 MnO 4 / MnO 4
还原产物
例如:与SO32-反应
酸性 中性 碱性
还原产物还与KMnO4加入方式有关。
由软锰矿制备KMnO4 软锰矿 粉碎
氧化剂
OH- △
K2MnO4 墨绿色
铬的单质 铬的化合物
水溶液中离子及其反应
概述
铬分族(VIB):Cr, Mo, W 价电子构型:(n-1)d 4-5ns1-2
Cr : 3d 4 s
5
5
1 1
常见化合价:+6, +3,+2
Mo : 4d 5s W : 5d 6 s
4 2
(1)铬元素的电势图 2 1.23 E A / Cr O
(3) Cl2或NaClO氧化: 2K2MnO4+ Cl2 == 2KMnO4 + 2KCl
§18.3 铁 钴 镍
铁、钴、镍的单质 铁、钴、镍的化合物 水溶液中铁、钴、镍的
离子及其反应
铁、钴、镍的单质
Ⅷ族
Fe Ru Os
Co Rh Ir
Ni Pd Pt
铁系
铂系
Fe Co Ni
价电子构型 6 2 3d 4s 7 2 3d 4s 8 2 3d 4s
2 NH3 H2O + 2 H+
Mn + 2 H+ = Mn2+ + H2(g) 合并: Mn + 2 NH4+ + 2 H2O = Mn2+ + 2 NH3.H2O + H2(g) (似Mg)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S区元素实验11 ds 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铜、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2、掌握铜、银、锌、汞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6、掌握铜、银、锌、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IB IIBCu Zn Cu (+2,+1) Zn(+2) Ag Cd Ag (+1) Cd(+2) Au Hg Au (+1,+3) Hg(+2,+1) 蓝色的Cu(OH)2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 。
AgOH 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色的Ag 2O 。
Zn(OH)2呈两性,Cd(OH)2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的Hg 2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 2+、Ag +、Zn 2+、Cd 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 3)4]2+、[Ag(NH 3)2]+、[Zn(NH 3)4]2+、[Cd(NH 3)4]2+。
但是Hg 2+和Hg 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 4+存在,并不生成氨配离子。
如:HgCl 2 + 2NH 3 = Hg(NH 2)Cl↓白+ 2 NH 4Cl Hg 2Cl 2 + 2NH 3 = Hg(NH 2)Cl↓白+ Hg↓黑+NH 4Cl(观察为灰色)Cu 2+具有氧化性,与I -反应,产物不是CuI 2,而是白色的CuI :Cu2++ I - = 2CuI↓白 + I 2将CuCl 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 2]-的溶液。
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 沉淀:Cu + Cu2++ 4Cl - = 2[CuCl 2]-[CuCl 2]-←稀释→CuCl↓白 + Cl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
例如:AgCl + 2NH 3 = [Ag(NH 3)2]++ Cl -红色HgI 2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 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HgI 2 + 2I -= [HgI 4]2-黄绿色Hg 2I 2与过量KI 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 4]2-和Hg :Hg 2I 2+ 2I - = [HgI 4]2-+ Hg↓黑三、实验内容 1、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 C u 2O 的生成和性质Cu 2+ + 2OH - =Cu(OH)2↓ 蓝色 Cu(OH)2 + 2OH - = [Cu(OH)4]-2- 蓝色2[Cu(OH)4]2-+ C 6H 12O 6 (葡萄糖) =Cu 2O↓(红) + 4OH -+C 16H 12O 7+2H 2O或:2Cu 2+ + 5OH - +C 6H 12O 6 = Cu 2O↓+ C 6H 11O 7- + 3H 2O (须加热)分析化学上利用此反应测定醛,医学上利用此反应检查糖尿病。
大学无机化学d区元素介绍

3.物理性质
(1) 熔点、沸点高
熔点最高的单质:钨(W)
(2) 硬度大 (3) 密度大
熔点: 3410℃ 沸点: 5900℃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以金刚石为10,铬为9
密度最大的单质:锇(Os)
(4)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
22.7gcm-3
4.离子呈现多种颜色
物质显色的原因是由于可见光作用到物质上以后物质
12.2.3(2)钒的化学性质
•价电子层结构3d34s2,主要氧化态+5,也能形成氧化态为 +4,+3,+2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当复杂。
VO2+ 1.0 VO2+ 0.36 V3+
-0.25
-0.25
V2+ -1.2 V
17
12.2.3(3)钒的氧化物(V2O5)
•酸碱性: VO碱O2+ 2C +2Cl2 = TiCl4 +2CO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有剌鼻的气味,极易水解, 在潮湿的空气中由于水解而发烟——利用此反应可 制造烟幕:
•TiCl4高温氧化制备优质钛白——氩气氛保护下得Ti: TiCl4(l) +Mg = Ti +2MgCl2
16
12.2.3(1) 钒
•钒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锌、铜、铅等普通元素还要多,但分 布很分散,属稀有元素。 •钒被广泛用于制造特种钢和催化剂。
在钛的化合物中,以+4氧 化态的化合物最稳定。二 氧化钛在自然界中有三种 晶型:金红石、锐钛矿和 板钛矿。其中最重要的是 金红石,天然金红石中因 含少量杂质而呈红色或橙 色。
金红石的结构
13
12.2.1(3) 化学性质
•室温下金属钛较稳定,但受热时,钛可与许多非金属,如: 氧、氮、碳、卤素等反应。 •钛在室温下不能与水或稀酸反应,但可溶于浓盐酸或热的 稀盐中形成三价钛离子:
高中《无机化学》第十六至十八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无机化学》第十六至十八章测试题及答案(d区元素、f区元素)(总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高中《无机化学》第十六至十八章测试题及答案(d区元素、f区元素)第十六章 d区元素(一)一、填空题1、在所有过渡元素中,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W ,熔点最低的是 Hg ,硬度最大的是 Cr ,密度最大的是 Os ,导电性最好的是 Ag ,耐海水腐蚀的是Ti 。
2、分别写出下列离子的颜色:[Fe(H2O)6]2+淡绿色,FeO42-紫色,[FeCl4]-黄色,[Fe(H2O)6]3+淡紫色,[Ti(H2O)6]3+紫色,VO43-淡黄色,[Co(H2O)6]2+粉红色,[Mn(H2O)6]2+粉红色,[Ni(H2O)6]2+绿色。
3、Cr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灰绿色的 Cr(OH)3沉淀该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亮绿色的 Cr(OH)4-。
4、锰在自然界主要以软锰矿的形式存在,在强氧化剂(如KClO3)作用下碱熔时只能得到 +6 价锰的化合物,而得不到高锰酸盐,这是因为后者在碱中和受热均分解。
5、K2Cr2O7(s)与浓H2SO4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为 CrO3,它为橙红色,遇酒精立即着火,生成铬的一种绿色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Cr2O3。
KMnO4(s)与浓H2SO4作用生成的氧化物为 Mn2O7;MnO2与浓H2SO4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
6、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它在酸性溶液中与H2O2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O2和 Mn2+,它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与Na2SO3反应的主要产物为 SO42-和MnO2。
7、在强碱性条件下,KMnO4溶液与MnO2反应生成绿色的 K2MnO4;在该产物中加入硫酸后生成紫色的 KMnO4和褐色的 MnO2。
8、三氯化铁蒸气中含有的聚合分子化学式为 Fe2Cl6,其结构与金属 Al 的氯化物相似。
FeCl3能溶于有机溶剂。
9、既可用于鉴定Fe3+,又可用于鉴定Co2+的试剂是 KCNS ,当Fe3+存在时,能干扰Co2+的鉴定,可加入 NaF 因生成 FeF63-而将Fe3+掩蔽起来,消除对Co2+鉴定的干扰。
上大 无机化学 A大纲

《无机化学A 》教学大纲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program课程编号01064007-009 周学时数:4,3,3 总学时数:100一指导思想无机化学课的教材一直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等校共同编写的《无机化学》(第一、二、三版)。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教改精神,结合我校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为58学时,元素部分为42学时,按总学时数为100进行课堂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上海大学应用化学本科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大纲所规定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和重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技能,为培养合格的应用理科本科学生提供必要的无机化学知识,同时为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注意用基础理论,如热力学结构知识贯穿无机事实教学的始终,并注意总结规律性,使繁琐纷杂的感性材料逐渐理性化。
本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各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理论思维、观察思考、数据运算以及自学的能力,此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渐完成从中学在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使学生在听课、查阅参考书,自学等方面有一个突跃。
本课程的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阐述无机化学的各项基本原理;如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结构、热力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及化学实验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元素化学,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反应规律,制备和重要应用,同时充分注意无机化学原理在其中的应用,两大部分均重视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以期学生在学以致用方面得到智能锻炼。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1学时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无机化学的发展状况如何学好无机化学第二章气体 2学时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分压定律第十二章氮族元素 8学时氮和氮的化合物氮气氮的氢化物磷和磷的化合物单质磷磷的氢化物磷的含氧化合物磷的卤化物砷锑铋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8学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第四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7学时反应速率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平衡常数概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第五章酸碱电离平衡 6学时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水解反应酸碱理论第六章沉淀反应 4学时溶解度与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 8学时原电池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电池反应热力学和电极电势有关的图示第八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同期律 8学时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系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九章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 8学时离子键理论共价键理论路易斯理论价键理论砷锑铋单质砷锑铋的氢化物砷锑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砷锑铋的三卤化物砷锑铋的硫化物第十三章碳族元素 4学时碳的单质碳的含氧化合物其它含碳化合物硅单质硅烷、硅的卤化物硅的含氧化合物锡铅第十四章硼族元素 3学时硼单质硼烷硼的含氧化合物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第十五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学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第十六章配位化合物 6学时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命名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配合平衡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第十七章铜锌副族 4学时铜副族单质铜副族M(Ⅰ)化合物铜副族M(Ⅱ)化合物锌副族单质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极化理论简介第十章非金属通性、卤素 8学时非金属通性卤素的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卤化物、拟卤化物、互卤化物和多卤化物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第十一章氧族元素 6学时氧、臭氧、过氧化氢硫和硫化物硫的含氧化合物锌副族M(Ⅱ)化合物锌副族M(Ⅰ)化合物第十八章过渡元素 8学时钛副族钛的存在与冶炼钛单质的性质钛的重要化合物铬副族铬的存在与性质Cr(Ⅲ)化合物Cr(Ⅳ)化合物锰副族锰的存在与性质Mn(Ⅱ)化合物Mn(Ⅳ)化合物Mn(Ⅵ)化合物Mn(Ⅶ)化合物铁系元素铁系单质的性质化合物的颜色化合物的性质铁系元素的配合物教材:《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编,曹锡章、王杏乔、宋天佑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绪论一.是非题: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γ──射线D.地球外的物质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碳元素B.碳化合物C.二者都对D.二者都错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2n2(n为主量子数);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规则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元素由单质构成;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 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中, 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ψn,l,m是( ),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 ).8.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9.Mn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10.在电子构型 a.1s22s2, b.1s22s22p54s1, c.1s22s12p13d13s1, d.1s22s22p63s13d1, e.1s22p2, f.1s22s32p1,g.1s12s22p13d1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纯属错误的是(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r2O72-+ H2S =
Cr3+ + S + H2O
(3) Cr2O72-+ H+ + I- = Cr3+ + I2 + H2O
(4) K2Cr2O7 + HCl(浓) = CrCl3 + Cl2 + H2O
(5) Cr2O3 + 3K2S2O7 = Cr2(SO4)3 + 3K2SO4
第二节 崛起的第三金属-钛
1910 0.2克 1.耐腐蚀 2.固体的钛在不同温度的影响下是一条活龙活显的变色龙。
200°C以 下 银白色 300°C 400° C 金黄 500°C 600°C 700~ 800°C 红灰 800~ 900°C 灰色
1947 2吨
1955 1万吨
1979~80 8.12万吨
化氢、过氧化钠、Br2等氧化。
2CrO2-+3H2O2+2OH- = 2CrO42-+4H2O
在酸性条件下,三价铬以Cr3+离子形式存在,要使其氧 化为六价铬则需强氧化剂。如: KMnO4、NaBiO3、PbO2、(NH4)2S2O8等。
10Cr3++6MnO4-+11H2O = 5Cr2O72-+6Mn2++22H+
K2CrO4 +SnCl2 = CrCl3 (绿色溶液)
Chromiun
物质
希腊文:Chroma (颜色)
Cr3+
Cr(OH)3
CrO2-
CrO42-
Cr2O72-
颜色
蓝紫
灰绿
亮绿
黄
橙
铬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是:
(1) 同一氧化值不同离子间存在的酸碱转化;
(2) 不同氧化值的离子间的氧化还原转化。 一、铬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CrO Cr(OH)2 Cr2O3 Cr(OH)3 CrO3 H2CrO4或H2Cr2O7
这两种颜色互补成了无色。
3、锰(VI) 的化合物
Mn(VI)最重要的化合物是墨绿色的K2MnO4。
MnO4 A
0.564 MnO 2 - 2.26 MnO 4 2 1.679
B
MnO4
0.564MnO 2 - 0.60MnO 4 2 0.588
3MnO42-+2H2O = 2MnO4-+MnO2+4OH碱性增强则MnO42-稳定性增高。碱性降低则有利于其歧化, 如通往CO2或加醋酸就可使它歧化。 3MnO42-+2CO2 = 2MnO4-+MnO2+2CO32-
MnO2 + 2H2O +2e = Mn(OH)2 + 2OH- E°= -0.05V
而 O2+ 2H2O +2e = 4 OHE°= 0.401V
请问:从以上的电极电势表你可以看出什么?
a Mn(II)作为还原剂,在碱性介质中的Mn(OH)2 的还 原性比在酸性介质的Mn2+ 强; Mn(OH)2 + OH-+氧化剂 =
MnO2 + 氧化剂的还原产物
b Mn(OH)2 在空气中不稳点,容易被氧化;
2 Mn(OH)2 + O2 = 2MnO(OH)2
c
Mn2+ 虽然还原性较弱,但从我们学过的物质中仍有
几个强氧化剂可以和它作用,它们是:
铋酸钠、二氧化铅、过二硫酸盐。
2Mn2+ + 5NaBiO3 + 14H+ = 2MnO4- + 5Bi3+ + 5Na+ + 7H2O
2Mn2+ + 5PbO2 + 4H+ = 2MnO4- + 5Pb2+ + 2H2O
2Mn2+ + 5S2O82- + 8H2O = 2MnO4- + 10SO42- + 16H+
注意:三个反应都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那么,应加什么酸呢? 盐酸不行?为什么? 加硫酸?铅的硫酸盐是难溶的,所以,应该加硝酸。 另外在写方程式的时候还要注意,铋酸钠是难溶的。
(2) Mn(IV)的化合物
唯一重要的Mn(IV)的化合物是MnO2,它是一种很稳定的黑色粉末状 物质,不溶于水,它可以用来制备一系列锰的化合物。
MnO2 的性质如何?由于它处在中间氧化值因此,它既可作氧化剂又
可作还原剂。 在酸性介质中它是强氧化剂,E°(MnO2/Mn2+)= 1.23V MnO2 + H+ + 还原剂 =Mn2+ + H2O +还原剂的氧化产物 例: MnO2 + 2H+ + SO32- = Mn2+ + H2O + SO42H2 O2 H2SO4(浓) 实验室就是用此法来制取氯气的: O2 O2
和Cr2O3对应的是Cr(OH)3 它具有两性, 加硫酸: 2 Cr(OH)3 +3 H2SO4 = Cr2(SO4)3+ 6 H2O 加氢氧化钠:Cr(OH)3 +NaOH = NaCrO2 (亮绿色)+ 2 H2O 在 0.01mol.L-1Cr3+中,当
pH < 5 时,以Cr3+存在;
= 5 时,开始有Cr(OH)3沉淀; 在13~14时,沉淀完全转化为Cr(OH)4 Cr (OH )3 CrO2 Cr H H 3 OH OH -
所以Cr2O72-在酸性介质中是强氧化剂(比高锰酸根
离子的氧化性稍弱),且还原产物均为Cr3+离子。如:
Cr2O72-+14H++6Fe2+ = 2Cr3++6Fe3++7H2O
此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用来测定铁。
3CH3CH2OH+2K2Cr2O7+8H2SO4 =
3CH3COOH + K2SO4+2Cr2(SO4)3+11H2O
H+ 介质中 Cr2O72- 有较强的氧化性,还原产物是Cr3+ Cr3+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被还原 OH-介质中 CrO42-氧化性很弱 Cr(III)还原性较弱,易被氧化为Cr(VI)
1.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 [Cr(OH)4]- + Br2 + OH- = CrO42- + Br- + H2O
此反应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检验过氧化氢的存在,生成Cr(O2)2O。 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用热的饱和重铬酸钾溶液
与浓硫酸配制的。
2H2SO4(浓)+2K2Cr2O7 = 2CrO3+2K2SO4+2H2O 橙红色的CrO3是强氧化剂,还可用于钝化金属。
在碱性条件下,三价铬以亚铬酸根形式存在,能被过氧
平衡转化常数很大,在酸性溶液中,Mn3+几乎全部歧化成
MnO2和Mn2+了。 因此,我们只讨论+2、+4、(+6)、+7的化合物。
(1) Mn(II)的化合物 Mn(II) :由于3d电子的半充满,在锰的化合物中最稳定。
但它作为低价态的物质可以作还原剂。
酸性介质: MnO2 + 4H+ +2e = Mn2+ + 2H2O MnO4- + 8H+ +5e = Mn2+ + 4H2O 碱性介质: E°= 1.23V E°= 1.51V
可用复分解法由Na2CrO4和KCl来得到K2CrO4。
重铬酸盐和铬酸盐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2CrO42-(黄色)+2H+ = Cr2O72-(橙红色)+H2O 酸性溶液中Cr2O72-为主,碱性溶液中CrO42-为主。
2 CrO4 Cr2O H 2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H
碱性
两性
酸性
→ 酸性增强
二、三价铬的化合物 三氧化二铬和氢氧化铬
1.Cr2O3 三氧化二铬是绿色的固体,较蓬松。 (NH4)2Cr2O7(橙红色)= Cr2O3 (灰绿色)+ N2 + 4H2O Cr2O3是两性化合物。 溶于酸生成硫酸铬: Cr2O3 + 3H2SO4 = Cr2(SO4)3 + 3H2O
与成键,因此锰的氧化值从+2 ~ +7均有,其中较稳定的有: +2、+4、(+6)、+7。 1.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MnO
Mn2O3
MnO2
Mn(OH)4 → 酸性增强
MnO3
H2MnO4
Mn2O7
HMnO4
Mn(OH)2 Mn(OH)3 符合ROH规则,
同一元素,高价显酸性,低价显碱性。。
Cr (OH )3 CrO2 Cr H H 3 OH OH -
还原剂+ H+
氧化剂+ OH-
Cr2O
H+ + 强氧化剂
2 7
2 CrO4 H
OH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盐的氧化性
Cr2O72-+14H++6e- = 2Cr3++7H2O E=1.33V
本世纪 42万吨
淡黄
蔚蓝
紫色
3.钛的氧化物TiO2
第三节
铬及其化合物
1797年法国化学家奥莱克在分析铬铅矿时发现: PbCrO4 + K2CO3 = PbCO3 + K2CrO4(黄色溶液) CrO42- +Pb2+ = PbCrO4↓(黄色沉淀) CrO42- +Hg2+ = HgCrO4↓(红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