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2014年北京海淀区一模作文讲评及标杆作文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一模语文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
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
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
秋收毕,....,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tíhú酥酪上凝聚的油佛教用以比喻佛性。
比喻美酒)一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
“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风糜良辰怆(chuàng)然召(zhāo)唤B。
2014海淀,西城,东城一模作文范文

延庆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best in my school. Her name is Mary. She is tall and has big eyes. She is very friendly and kind to me, but sometimes she is very strict with me. When I’m in trouble, she always encourages me to face my difficulties and cheers me up. She doesn’t give us too much homework either, in my eyes she is the most beautiful teacher in the world.
燕山(一模)
Nowadays, you can see more and more people riding bikes on the road and I am one of them. I go to school by bike because I think it’s the best way. Why do I like riding a bike? Let me tell you the reasons. First, it's not expensive to buy a bike and I can afford one or more. Second, I can relax myself while riding a bike. It’s good for my health and it’s easy to get a place for a bike. Thir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riding bikes can not only reduce pollution but also save energy. I hope everybody can ride a bike to go to school, go to work and travel to other places. Let's ride bikes from now on!
2014年北京市中考一模作文及范文

2014年北京市中考一模作文及范文1、东城 ---“爱”范文1:“爱”(议论文)爱的力量是无比伟大的,爱的色彩是无比美丽的,她可以使心灵美好的人幸福,可以使社会安定,还可以使世界和平。
关心、宽恕和体谅都是爱。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个创造奇迹的伟大字眼,它在必要时激发成倍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变得无所畏惧,爱是伟大的财富,爱是永恒的奇迹。
洪战辉是一位爱的使者,他自强不气息,用一个小男孩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社会的道德标准,抗起了原本属于他和不属于他的责任,他把他那颗天使般的爱心献给了与自己无亲无故的小女孩,他的事迹温暖了全社会,打动了人们的心,更打湿了人们的眼眶,换来了感动的泪珠,当别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时,他只是用淡淡的微笑婉拒了,洪战辉用责任和奉献让自己成为一位爱的使者。
爱,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爱,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誓言,爱,不一定要有亘古不变的守候。
让我们用爱给社会一点温暖,让爱使我们成为最美的天使。
2008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有大爱至朴的十三兄弟,他们和四川的人民素不相识,却出手相助,他们不是归途,却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我们“兄弟”的含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在国家面临巨大的灾难时,他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默默无闻的爱,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也是他们撑起了四川人民生命希望的伞,他们真的很伟大。
爱是一片严冬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股在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人感到生命的再生;爱是生活的发动机,他将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
人世间需要爱,爱需要珍惜,如果没有爱的保护生活将是一块易碎的玻璃,经不起岁月的颠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当我们被孤寂缠绕时,只要拥有了爱,风再大,雨再狂,也不能将我们打倒。
背起爱的行囊,插上梦的翅膀,助我飞翔,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磨练,增加自我挑战的勇气,用执著和拼搏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堂,让我们一起把爱贡献出来,给社会给世界,使人世间处处有温暖,处处有温情,处处都有爱。
2014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含解析)

北京海淀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2014.4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
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
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
“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 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风糜良辰怆(chuàng)然召(zhāo)唤B. 风糜良晨怆(chuāng)然召(zhāo)唤C. 风靡良晨怆(chuāng)然召(zhào)唤D. 风靡良辰怆(chuàng)然召(zhào)唤2. 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兴味索然B. 乐此不疲C. 游目骋怀D. 声名大噪3. 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①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3分)A. 天开美景风云静B. 过江多少六朝山C. 爽气西来两袖清D. 座揽清辉万川月4.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既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
【2014海淀一模】2014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1. D2. A3. B4.C5.A6.D7.B(第3、6、7小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8. B 9.C 10.B (每小题3分)11. 自己的父亲(1分)12. 答案要点:①平息愤怒:没有请示,不敢擅自提及桓彝,示谦敬之意;②消除怀疑:回答非常迅速,让人感到不是临时应变之辞;③触发情感:高度赞扬桓彝的功德,评价中肯,触发桓温怀念追思之情。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3.(王)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幼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共5分,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他后面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便知献之长大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显于世。
我认为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
然而王羲之看重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专注于笔。
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
14.①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③浴乎沂风乎舞雩④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共8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15.① C(3分)②答案要点:对当权者的讽刺、蔑视,怀才不遇的愤慨,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对大唐帝国前途命运的隐忧。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得4分)③评分参考:共12分。
能结合诗句内容分析,2分;阐述具体、准确、深入,思路清晰,6分;语言通顺、流畅,表达清楚、得体,4分;字数不足,每少20字减1分。
3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2014.5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剔.除(tī)着.落(zháo )骇.人听闻(hài )B.吟.诵(yín)祈.祷(qí)载.歌载舞(zǎi)C.贮.藏(chǔ)慨.叹(kǎi)恰如其分.(fèn )D.宿.营(sù) 憎恶.( wù)锐不可当.(dāng)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3.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
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
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组合的特点。
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B.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同学丙:他们俩不能不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同学丁:他们俩难道不是相得益彰吗?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5.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天坛的建筑设计,处处突显出与天相关的神秘性。
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模拟“微写作”汇总[五篇范例]
![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模拟“微写作”汇总[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ef5143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1.png)
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模拟“微写作”汇总[五篇范例]第一篇: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模拟“微写作”汇总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微写作”汇总(东城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10分)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的确,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书中的空间则是无限的。
请你写一段文字,向你的朋友推介一本好书。
要求:①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②理由充分;③语言流畅;④字数200字左右。
评分参考:①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2分)②理由充分;(6分)③语言流畅;(2分)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西城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0分)据报道:某大学教授用30个问题来测试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有狄更斯、徐悲鸿、柴可夫斯基、《战争与和平》、《围城》等。
只要答出“狄更斯——英国名作家”这样的程度即可。
测试结果显示,这30道题正确率不到三分之一。
对于这个测试结果,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段话表达观点并陈述理由,200字左右。
评分参考:内容6分:观点2分,理由4分;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得体。
(朝阳区)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0分)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当你碰到有人吸烟时,你会如何劝阻?请把劝阻的话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1.理由充分。
2.语言精练得体。
3.150字左右。
评分参考:理由充分4分;层次清楚,结构完整2分;语言精炼得体4分。
(海淀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10分)自助餐因具有一次交费无限量取用的特点,尤其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尽管餐厅在明显的位置上摆放了“节约卡”,墙壁上贴有“少取多次”等提示语,但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
许多学生用餐后,餐桌上一片狼籍,多数餐盘都有剩余食物。
据统计,一家不算大的自助餐厅,一天被浪费的食物高达600斤。
请你写一段文字,倡导青年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养成正确、健康的消费习惯。
2014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评析

2014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评析古风(四十六)李白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1]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2],闭关草《太玄》。
注:(1)当涂:当权。
(2)执戟:指杨雄。
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杨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作品评析: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当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李白在长安时期。
唐代从开国到这时共一百二十多年,与诗所言年数不合,“四十”二字可能有误,以古人诗文中常举成数而言,当为“二十”或“三十”。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天宝年间,进入了历史上所称的“盛唐”。
一方面唐王朝登上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也渐次呈露出由盛转衰的危机。
诗人以特有的政治敏感,以他的诗笔,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繁盛中充斥着腐朽的真实的历史画卷。
诗从唐王朝一百多年发展历史入手。
开篇四句是一节,重点在勾勒盛唐时期大唐帝国的辉煌显赫面貌。
诗人只用“一百四十年”五个字,便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丰富的历史内容,推入诗句的背后,而用“国容何赫然”一句赞叹,启示人们自己去体味、领会,这是虚写的方法,非常经济的笔墨。
然而虚多则易空,故下文“隐隐”二句又转用实写的方法,选择一个极富有表现力的侧面──长安都城宫室建筑的雄伟壮丽,来给人们以“赫然”“国容”的具体感受。
十个字,字字精实。
“隐隐”,见出宫室的层叠深邃;“峨峨”,见出楼观的巍拔飞骞;“五凤楼”,见出其精工华美之巧;“横三川”,见出其龙蟠虎踞之势。
诗人有意将宏丽建筑安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以增其壮伟雄浑之感。
短短四句诗,虚实结合,使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大唐帝国,以其富丽堂皇的面貌、磅礴的气势屹立在读者面前,令人不能不佩服诗人巨大的艺术概括力量。
“王侯”以下六句,转入对权势者的描写。
“王侯”二句言其众盛。
以灿然罗列的星月状王侯,亦似见其华耀骄贵之相;以弥漫聚散的云烟状宾客,亦似见其趋走奔竞之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2014年北京海淀区一模作文讲评及标杆作文【他山之石】2014年北京海淀区一模作文讲评及标杆作文回归----人文语文2014年北京海淀区一模作文讲评及标杆作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要求作文。
(50分)郎朗的父亲在《我和郎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
这引起了家长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人?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装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会受益。
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4年海淀区高三一模作文分析单一话题矛盾对立角度: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矛盾对立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如“孩子成长的快与慢”,我们只能理解为“要么快要么慢”,孩子成长既可以慢也可以快是不可以的。
它和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形似而实质不同——前者是单一话题矛盾对立体角度,后者是单一话题并列共存角度,不能混为一谈。
再如“该不该设立李太白文学奖”这个话题,我们只能从应该和不应该这两个矛盾对立体里选择其中一个,不能面面俱到。
【示例一】2014年海淀一模(单一话题矛盾对立角度)郎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
这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
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与引导】(一)审清作文材料1、话题:孩子成长2、目的:培养孩子成功。
3、为什么: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
(二)常见切入角度:你只能针对设立“孩子成长得快希望还是慢些”这个活动,谈自己是主张快还是主张慢。
(1)同意快些。
为什么?原因:郎朗的爸爸把朗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培养成为超一流的钢琴家。
时代不一样了。
(2)不同意。
为什么?原因:1、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属于特例。
2、梁启超先生主张学习不必求猛进。
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示例二】2013年海淀一模(单一话题矛盾对立关系)近日,有作家提议,我国应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李太白文学奖”,要把它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鉴世界文学,以争夺我们在世界文学界更多的话语权。
我们的作品走向了世界,我们也要评点世界。
这一提议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与引导】(一)审清作文材料1、话题:设立“李太白文学奖”。
2、目的: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鉴世界文学,以争夺我们在世界文学界更多的话语权。
3、为什么:我们的作品走向了世界,我们也要评点世界。
(二)常见切入角度:你只能针对设立“李太白文学奖”这个活动,谈自己是主张设立还是反对设立。
(1)同意。
为什么?原因:我们有能力设立这个奖项;我们需要设置这个奖项;这个奖项会给中国(世界)文学带来好处。
(2)不同意。
为什么?可以以材料中的任何一句话作为切入点。
我们的作品走向了世界,我们也要评点世界——我们的作品针对走向世界了吗?——我们针对有能力评点世界了吗?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鉴世界文学——“我们的眼光和标准”又是什么呢?——以中国文坛之复杂、创作理念之分歧,“我们的眼光和标准”能否做到内部统一,能与全球主流价值观相抗衡吗?——从现状看,我们能保证评赏的公正和权威吗?——文学作品真的需要一种眼光和标准来评价?在世界文学界更多的话语权——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没有更多的话语权?(翻译问题、作品质量问题、价值观问题、政治经济实力问题)——怎样才能拥有更多话语权?争夺话语权——这种争夺(争斗)在其它领域(食品业、制造业、影视业等)存在吗?——如果有,该怎样争得话语权?怎样才能拥有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评赏别人的权利?——如果话语权的争夺无处不在,话语权的争夺真的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吗?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才是有利于世界发展的呢?——我们争夺话语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说获得了话语权就获得了世界的尊重,那获得了话语权就一定能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吗?评点是为了自鉴(59—60分)自诺贝尔文学奖垂青第一位中国作家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话题又一次沸腾。
有作家提议创设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以期收获中国文学问鼎世界的效果,不免再次贻笑大方,显露出泱泱大国的狭隘与自怜。
“评点”无碍,但评点的目的绝不是功利地位,而是修缮自身,增进理解。
中华文化孕育出的文学果实没有人能够否定其璀璨,但在世界文坛中之所以缺少话语权是因为中国文字体系和外国文字体系差异悬殊,翻译工作进退维谷,美感无法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传递给世界,自然只能孤芳自赏,闭门大观园而无人涉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业文明和农工文明生活背景迥异,阻碍了双方理解,文学缺乏载体,无法飘洋过海。
得益于近代赛珍珠、海伦·斯诺等一批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学者,中国逐渐认识了世界,世界打破了对中国冰封的既有印象。
而这个逐渐融合的破冰现象岂是一个表面文章的所谓“奖项”的设立所能推动的?“奖”字本身即带有一种不可调和的偏见和自诩的优越感,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阴暗。
莫言的得奖绝不仅止于为中国文学在国际文坛上的“话语权”有所贡献,他更多地为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思路。
莫言的小说深刻而平实,在与现实土壤紧紧贴附的同时注入荒诞而又符合常理的情节,反映了一片沃土、一个时代的挣脱。
而这一手法正是借鉴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在拉美大地上试验成功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
莫言对世界文学的精谙使他的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突破了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为世人广为流传。
中华文明若期望走出世界,“评点”仅是第一步,而“评”过后的学才是无止境的。
有关中国的“李太白文学奖”的一大荒谬即在于它所提倡的“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鉴世界文学”缺乏逻辑。
世界有关美和爱的标准是共通的。
人类对至美的感动和对真实的热忱无关民族。
柴静说:“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莫言告诉我们,向世界汲取养分吸纳不同民族灵气以补充自身,中国文学才不会营养不良,永远以古为傲,井底望天。
俄罗斯民族血性方刚的《日内瓦医生》和洞察国民的《古拉格群岛》不值得品鉴吗?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讽刺而具象征性的《慢》、《无知》难道不值得剖析吗?美国当代《在路上》的牛仔精神与自由笔法不值得吸收吗?中国误会世界太久,世界误会中国太久。
房龙说:“人们自古以来的偏见一旦加上优越感与满足感,会使人类的共同理想泯灭而变为不共戴天的仇敌”是时候放弃所谓“奖项”、“话语权”等等幼稚的想法了,中国本就属于世界,我们缺乏的只是是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借鉴。
只有当文学、艺术等一切美的创造向世界取材,文化才能真正融会贯通,不分高低贵贱。
无所谓“得奖”、“落榜”。
只有相互敬畏,相互依存。
俯瞰世界,从日本民族《泉》汲一捧清流,从美利坚民族《荒原狼》借一分豪气,从英伦三岛《金色笔记》收一枚书签。
我想为文学的美丽热情鼓掌,相信中国文学亦会收获属于它的掌声。
(一类上60分)立意高远,认识深刻,积累厚实,内容饱满,论证充分,语言富有表现力,题目有新意、有深意。
整体上大气磅礴、纵横捭阖、从容自信,旁征博引体现出深厚的文学积淀,对中国文学及外国文学有深入的了解,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意义深远的“奖”(52分)近日有提议,我国应设一世界性文学奖——“李太白文学奖”,以中国人的眼光和标准评鉴世界文学。
起初,我对这个想法很不屑,甚至是嗤之以鼻的。
但转念一想,这“奖”确是意义深远。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对于文学的评判,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
中国历史悠久,文学的浪花在各朝各代高潮迭起,与西方几年百年的历史相比,我们的底蕴无疑深厚得多。
此外,我国文学体裁众多,而文学的本身,又蕴含深刻的思想。
所以,作为一个古老有底蕴的民族,我们拥有文学评判的话语权!外国人的思想或多或少不同于中国人的思想,所以又何必让外国独掌评判大权呢?其次,这个奖项的设立,可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现代社会比拼的重点,并非军备,而是文化上的软实力,文化上的影响力。
拿中美两国加以对比,美国的麦当劳、好莱坞、华尔街、哈佛大学,这些东西即使在偏远贫困的国家,也会有人记得。
而对于中国,这些能让人耳熟能详的文化,便是少了很多!我们缺的并非内涵,只是中华文化的传播不顺!而这个奖项的设立,无疑会吸引中外人们的注意,在他们努力专研中国文化,力图得到这个“奖”,得到中国人的认可时,中华的文化便悄然传播开来。
由此看来,这个将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影响性,无疑极佳。
最后,这个“奖”会促进文学的发展。
文学的发展需要鼓励,需要物质和精神的刺激。
正如栽培植物时,你对它说:“快长吧快长吧”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而及时的浇水施肥,才能令其枝繁叶茂,快速成长。
这对文学同样适用。
国家鼓励文学,若只是随口一说,那效果必定不好。
而有一个奖项,有这么一个荣誉,那么必定会掀起一场文学热。
当然,其中必然有些动机不纯的为名为利之人,不过这种人必不会被评出来,获奖人仍是那些苦心钻研文学的人。
虽然产生了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但其毕竟是少数,但兴起的文学热,却确确实实会促进文化的发展。
然而,虽然这个奖意义深远,但我们也应将这个奖始终如一的设下去,虎头蛇尾或者半途而废,那么之前积累的便会被付之一炬,而那些所谓的“深远意义”变更是无从谈起了。
所以说办这个奖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在我看来,这个讲的益远大于弊。
我们用中国人的眼光去评论世界文学,一方面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又促进了文学热的兴起。
这个奖,若是能成功设立的话,诚是意义深远!(一类下52分)紧扣题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