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东北三省三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审核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哈师大附中2018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绘画,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

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形,在今日犹可考见。

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

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秘;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

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

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查,可以明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

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所以它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

例如把这类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面,以表示服用者的不同身份,这依然是对被装饰的对象,由装饰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

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

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何况我国六书中指事的起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

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不是“新闻”,实实在在是“旧闻”。

张庆善指出,早在2008年《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出版时,就已经由“曹雪芹、高鹗著”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了。

张庆善认为曹雪芹其实把《红楼梦》写完了,理由是:从创作规律而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不可能只写出前八十回就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

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

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曹雪芹《红楼梦》写完了,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

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

在曹雪芹逝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会上流传,直到1791年,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才结束了《红楼梦》以八十回本流传的时代。

那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从哪里来的?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高鹗欣然答应,“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依据就是程伟元、高鹗为程甲本、程乙本出版所写的序和引言。

张庆善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根据都不成立,而且在程伟元、高鹗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高鹗也没有时间去写。

对于后四十回,有人认为主要是曹雪芹原稿的散稿,有人认为其中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2023届三省三校(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2023届三省三校(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熊十力说“《中庸》本演易之书",冯友兰也把“易庸”连在一起讲,说“《中庸》的主要意思与《易传》的主要意思,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实际上,《易》《庸》很有不同。

《易》是世界观,《庸》则将它转为内在论;《易》是由天而人,对外在世界即宇宙、历史、生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

《庸》却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是对内在人性心灵的形而上的发掘。

也正因为《中庸》主要是内在的追求意识,所以从信奉佛教的梁武帝到大讲人性的宋明理学,一直到今日的所谓“现代新儒家”,都十分重视它。

《易传》承续荀子,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从外在历史眼界出发,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观;《中庸》承续孟子,也吸取了“道”的思想,从内在心性出发,建立了同样的世界观。

《中庸》的基本特征是将儒学出发点立足地的“修身”赋以世界观的形而上基石,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总纲领,从而把“人性”提到“天命”高度,进一步把“天”与“人”联结起来,发展了孟子理论。

《中庸》撇开了宽广的历史进程,显得拘谨而局促,但它在理论建构的精深紧凑上,却又超过了《易传》。

它与《易传》的共同处在于对道家世界观的吸取改造。

在道家,“道”是最高功能和实体,“天法道”(《老子》),“道"高于“天”;儒家则相反,“天”高于“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伟大的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但也应看到,决胜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打赢三大攻坚战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亟待进一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正因不进则退,更应非进不可——当此之时,惟有立足当下,着眼长远,_________,苦干实干,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我们手中的这一棒。

在梦想的指引下随风奔跑,就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抵达更高的精神境界。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少数人,在“个人跑”中跑得还算优秀,但到了“接力跑”中,并没有认清自己在“接力跑”中的角色定位,或是庸懒散拖、消极怠工,跑得“掉了棒”;或是今天上山、明天下河,跑得“脱了轨”。

这些都是不为未来筹谋、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

一切伟大梦想的实现,()。

这种结合启示我们:切勿丢掉团队精神。

丢掉团队精神、失去奋进动力,踟蹰不前、得过且过、_________,只会贻误发展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怀抱的伟大梦想,要靠我们来实现。

时代期待着我们,抓稳历史的接力棒,翻越一道道雄关,续写更多的传奇。

不求一时之功,不念眼前之利,多些家国情怀,多些责任担当,才能跑好自己这一棒,以行动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回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B.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C.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D.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时不我待宵衣旰食画地为牢鼎力B.时不我待兢兢业业画地为牢戮力C.时不我与宵衣旰食作茧自缚鼎力D.时不我与兢兢业业作茧自缚戮力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都不能有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B.都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C.都离不开“个人跑”和“接力跑”D.都是“个人跑”与“接力跑”的结合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16.5︒S安第斯山区作物垂直变化示意图(图1),据此完成1-2题。

1. 该山区的农业类型为典型的立体农业,在①②③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 咖啡、玉米香蕉、稻米马铃薯、小麦B. 香蕉、稻米咖啡、玉米马铃薯、小麦C. 马铃薯、小麦咖啡、玉米香蕉、稻米D. 香蕉、稻米马铃薯、小麦咖啡、玉米2. 卡巴斯村落选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B.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C. 海拔较高,气候适宜D. 近农业区,便于生产等水压线是指水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在等水压线上各点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都可以升到同样高度,类似于地图上的等高线。

图2为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等水压线图。

据此完成3-4题。

3. 图中面积最大且中心水位最低的漏斗区位于A. 衡水B. 沧州C. 唐山D. 廊坊4. 针对该地区地下水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有效的治理措施为A. 禁止任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B. 为涵养水源而大面积植树造林C. 丰水期加强对地下水的回灌D. 关闭消耗大量淡水资源的企业图3为地中海污染程度图。

环地中海沿岸城市、工厂排放污水量大,由于过度污染,某些海区被列为游泳禁区。

据此完成5-6题。

5. 地中海沿岸污染严重的原因除污水排放过量外,还有A. 全年降水量均较少,尤其夏季海水蒸发旺盛B. 采矿、炼油厂、皮革制品等排放污水总量大C. 海域近乎封闭,与大西洋交换周期长D. 南部因沙漠区淡水注入少,自净速度缓慢6. 游泳禁区可能在A. 地中海南部海区B. 亚得里亚海西南海区C. 爱琴海东南海区D. 第勒尼安海北部海区2015年,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图4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7-8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模参考答案1.B(A原文语意是“或”,选择关系;C原文语意是说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而有丰富的艺术语汇,在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上空间阔大;D原文语意是中国书法特征在总的方面诠释了“三易”思维)2.B(无中生有,没有做影响的比较)3.C(原文语意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等许多观念进入了汉字书写)4.B(“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不当)5.情节上: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部分,省城的年轻医生诊治,并告知没有大病,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

人物上:用省城的年轻医生与两个徒弟构成对比。

两个徒弟慑于师傅的名气,不自信,不敢给师傅用药,以致延误了病情,导致了悲剧。

主题上:最后由年轻医生点明故事的主旨,一代名医死于小病上,道出故事的可悲性。

有讽刺意味。

6.(1)医术传承断档:梅子涵药方不外传,亲自配药,没有及时找到医术传承人。

(2)收徒晚,又不能速成:无奈之中招收两个学生,教授医术只能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3)学生不自信,不敢轻易医治:学生小心翼翼地为师父切脉、诊病,都怕自己的药方不当,延误了师父的病。

(4)名医在盛名之下,给别人造成了威慑,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7. B(“连年增长”不当)8. AD(A“人性化不足的缺点”不当D“不足为信”表达有误)9. ⑴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巨大成就⑵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⑶隧道桥梁和车身等技术领先⑷近乎完美的乘车体验10. C11. A(在古代,被徇首的,并不一定都是十恶不赦的犯人)12. D(“中暑而死”时,还未担任尚书令,未上任)13. (1)于是大家一道吃粗粮,把俸禄全都救济乡邻,来他家吃饭的一百多家。

(“粗粝”“赈””客”各1分,句意2分)(2)平安的年代,尚且依靠内地郡县(供给),何况现在荒芜消耗,哪值得先图谋攻取?(“资”“荒耗””图”各1分,句意2分)14. BD (B项写声音是侧面、间接表现诗人静夜不寐; D项尾联貌似表现诗人超脱,实则是愤激之词)15.《冬夜》诗表达了诗人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东北三省三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先后开通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艺术厦其精神随之传至世界各地,并为世界艺术发展贡献着智慧。

《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主要将中国绘画艺术置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坐标系中,从“末学西渐”的角度重点审视和探讨了中国艺术时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本书认为西方一部分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所以在创作中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

传统西方绘画用面表现物象,而中国绘画用线表现物象,空中的云、河中的水本来无线.但画家都用线条来表现。

至近现代,西方画家的作品凡有新意者,大多是改面为线而创作的,这是画家们借鉴中国绘画艺术得来的益处。

中国绘画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说到底是对中国之外的绘画创作者及其作品的影响。

本书中,作者以毕加索的画作为例展开论述。

毕加索早期的绘画以写实为主,但后来,他的画作以线条作为绘画的语言,笔法写意,绘画风格由具象转为抽象,实现了从画“形”到画“意”的转变。

这和他长期临摹中国画和倾心于中国绘画所倡导的价值追求颇有关系,毕加索曾赞许遭“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

而用线条造型,正是中国绘画艺术影响到和区别于其他风格绘画艺术的显著标志。

本书认为,西方绘画注重科学原理,中国绘画则更讲究哲学精神。

因此,西方绘画重在写形,强调视觉享受或冲击力:而中国绘画重在写心、畅神,强调人格的修炼、性情的抒发、思想的表达。

也就是说,在中国绘画理论视域中,绘画不过分强调描绘对象的真实与否,即不仅要画见到的“实”的东西,同时还要画见不到的和那些想象的“虚”的东西。

西方画家们仅在近一百年前,才领会其奥妙,而中国的画家们,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创作中自觉践行了这种理论。

笔者认为,深入挖掘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迫在眉睫。

中西方艺术的交流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单纯注重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既不利于客观、清晰地认识西方艺术,也不利于有效地吸收外来艺术。

重估中国艺术的历史价值与贡献,有利于我们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推动时代艺术创作的繁荣,彰显大国的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节选自陈华文、周璇《评(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有删改)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重点谈了丝绸之路开通和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

B.该书认为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由具象转为抽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绘画影响的表现。

C.该书指出了因注重科学原理而排斥写心、因讲究哲学精神而轻视写形的两种绘画特点。

D.该书认为中国绘画越过了以面表现物象的阶段,直接以线表现物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将中国绘画艺术置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坐标系中,审视探讨了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和影响。

B.本文在论证时以论述《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的内容与观点为主,以阐明本文作者的认识为辅。

C.《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以毕加索的耐作为例,有力地证明了西方画家取得辉煌成就都是借鉴中国绘画艺术而得到的益处。

D.本文首尾两段都提到了“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前后照应,强调了中国艺术的历史价值与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毕加索绘画风格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长期临摹画作,更要倾心绘画所倡导的价值追求。

B.近一百年前西方画家才领会中国绘画虚实结合的奥妙,可见西方画家并不追求哲学精神,只重科学原理。

C.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尤其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艺术发展贡献着智慧。

D.彰显大国的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重估艺术的历史价值,才能解决好“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的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忧伤的质量朱成玉看《歌手》,李健在评价迪玛希的时候,说了一句“他的忧伤很有质量”,他说迪玛希的眼睛里有光,有不同于他年龄的故事,那里面有深深的忧伤。

本来是一句调侃,我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我想是的。

多少美妙的诗和歌都弥漫着忧伤的味道,让人痴迷不已。

把忧伤变成诗,把忧伤变成歌,这都是有质量的忧伤。

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

有的忧伤是蒙蒙细雨,淋着每一个人,但我们都知道,这雨终究会停,终究会有一架彩虹,横空出世.把你和新生活连接起来。

这就是有质量的忧伤。

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而应该像一杯茶,虽然弥散着伤感的味道,但绝不沉沦,只是那么静静地与时光对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抚慰?人们善饮忧伤,不是为了最后解脱的醉,而是那忧伤里,浮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那不是沉沦,而是拯救.我想到川端康成的忧伤,那是不可一世的忧伤,令人心碎到骨子里的忧伤,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

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

而最终的殉美而亡,便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那即将关紧眼帘的刹那,永恒的美还在缓缓流淌……但也仅此而已。

我不会与他太过寒暄,我回转过身,捻了二两质量上好的忧伤,我要带着,去岁月里浅斟低吟。

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

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

阿多尼斯在一首诗中写过:“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

”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

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

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

忧伤是诗歌的核,那份忧伤是让人浅尝辄止的,而非陷入和沉沦。

可是写诗的人,有多少人把自己埋在自己的罂粟花田里。

特拉克儿、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雏塔耶娃、海子、顾城、戈麦……在诗人的史册上,列着一长串的自杀清单,这是以生命为代价哺养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忧伤,是堕落的忧伤。

写了多好的诗又有何益?战胜不了自己的绝望,便不配给别人带来希望。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特级教师了,可是有一天,忽然辞了职去一个乡村支教,所有人都不解。

她说,因为有一天,她看到了那个乡村的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蓝得让人沉迷;还有那蓝天下孩子的眼睛,那些忧伤的有些绝望的眼神,让她动客。

她说她感知了那些忧伤,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变成渴望的光。

她只不过是遵从了自己的心而已。

她的拯救,让那一片忧伤变得有了质量。

她在给我的信中,特意关照了我忧伤的特质——“你看起来那样忧伤,在绚烂的阳光里这多么不合时宜……你可以忧伤,但不能一滑到底……”(有删节)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用李健对迪玛希调侃式的评价,引出所要探究的人生命题,并以“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引发读者的思考。

B.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用哀美、悲美和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作者对他是非常欣赏的。

C.本文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同时,综合使用整句和散句,使得文章兼具整齐和错落之美。

D.文中引用了特级教师支教的事例,说明了有些“没有质量的忧伤”也可以被改变,并启迪人们,不要沉沦于个人的忧伤。

5结合全文,概括“有质量的忧伤”的特点。

(5分)6请分析画线句“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的含义及作用。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进入 2017年的在线教育行业,奏响了一曲冰与火之歌。

融资数据令人兴奋,学生家长热情高涨,政策春风推波助澜,AI技术前来助攻,这些火爆的场景令创业者们信心满满,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

但骨感的现实依旧让人感到一份寒意:央视财经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在线教育相关企业累计达到400多家,其中70%的企业面临亏损的窘境,10%的公司能够持平,能够盈利的仅占5%,甚至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从2014年到2024年,我认为这是在线教育行业最好的十年。

从2014年到2017年这三年,在线教育行业处于第一阶段,它才刚刚发芽。

”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表示,在线教育行业的第一个阶段更多是基于资本推动的市场和品牌的建立;到2017年,在线教育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它需要的是技术和科学,依靠研发驱动。

科学包括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技术包括人工智能、AR、VR……“不同于2013年到2015年的疯狂涌入,资本现在更为谨慎,市场也更加理性。

互联网能够打破时空,但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并不改变教育本质,优质的产品依然要靠教育的内容取胜。

”知名财经评论人余丰慧说。

(摘编自韩元佳《在线教育的冰与火》,2017年11月20日《北京晨报》)材料二:在日前举办的“CET2017教育科技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传输渠道搭建已经完成,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将驱动互联网教育加速升级,在线教育依然处于“风口”.并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本届大会上,教育传媒平台芥末堆与德勤中国联合发布了《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在线教育正在从普遍缺乏盈利能力的“烧钱”阶段,慢慢开始拥有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线教育融资大幅增加。

梅初丸认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的“双突破”推动了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但要注意技术手段,其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

《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指出,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教育,推动教育行业迎采智能化浪潮。

以大数据为例.一方面,以数据为驱动的教学决策可以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教育犬数据也在推动教育向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成为智慧教育的发展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方海光认为,教育大数据对于课堂来讲,其真正的价值是形成了闭环,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接近于教师预期的目标;对于学校来讲,大数据真正的价值是实现跨业务的共享。

“技术是在线教育的稳固基石。

”云视频服务商保利威视董事长谢晓时告诉记者,保利威视成立之初不是完全服务于教育行业,但保利威视的一项视频加密技术吸引了以教育为主的用户群。

由于这项技术在教育市场深受欢迎,2013年下半年,保利威视把研发和产品都转向了在线教育领域.这也体现出教育行业对版权保护的重视和迫切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