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_论文不锈钢笼屉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第1章绪论1.1冲压工艺介绍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有如下特点1.用简单的机械设备能生产出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形状的制件。

2.制件的精度高,互换性好,一般不再需要大量的机械加工就能获得强度高、刚性好、质量轻的零件。

3.同切削加工相比较能节约金属资源,并可以利用廉价的板材。

4.生产效率高,每分钟能够生产多件产品,制件成本低廉。

5.有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

冲压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

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

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

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复合冲压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件设计与制作——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其他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ourseware for “stamping process and mold design”: deep draw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ther forming technology and mold designcourse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院:年月摘要这篇文章围绕“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拉伸模具设计,其他成形工艺与其他成形模具设计”课件作品,阐述了课件开发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软件设计和制作流程。

论文开头阐述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件制作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趋势和存在不足,说明了这一课件作品制作的必要性。

然后阐释了课件制作时遵循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等。

接着又说明了课件制作前进行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流程,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需求分析、环境分析、片头设计、主界面设计,子界面设计等。

再后,讲述了课件制作工具的选择和具体制作过程,包括工具的选择依据,使用的具体方法和使用的基本过程。

最后,总结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及课件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拉深工艺;成形工艺;模具设计;课件ABSTRACTThis article work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urseware developm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is based on mul timedia courseware for “pressi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 course”-deep draw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ther formi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 course”.At the beginning, it described the status,trends and shortcoming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pressi 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 course the pressi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 telling the necessity of production of this courseware work.Then it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courseware production, including learning theory, instructional theor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And then it tells the proces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courseware production, including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needs analysis, environmental analysis, trailer design, interface design, sub-interface design.After that, it is about the selection of courseware authoring tool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basis of choice of varied tools, the use of specific mode and the basic process. Finally, it is to sum up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ducing process, the resolution, the deficiencies an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of the courseware.Key Words:Deep drawing process; Forming technology; Mold design; Courseware目录1 引言 (1)2 理论基础 (3)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3 课件开发基本要求 (4)3 设计 (5)3.1 教学设计 (5)3.1.1 学习内容分析 (5)3.1.2 需求分析 (6)3.1.3 可行性分析 (6)3.2 课件设计 (7)3.2.1 课件结构设计 (7)3.2.2 友好界面设计 (8)4 制作 (9)4.1 工具选择 (9)4.2 制作过程 (9)4.2.1 在Photoshop中修图 (9)4.2.2 在Photoshop中制图 (10)4.2.3 在3dsmax中建模 (13)4.2.4 在3dsmax中制作动画 (16)4.2.4 在Flash中制作动画和合成 (18)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I1 引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材料学科专业课程。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2]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2]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2]1. 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冲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上要注重各个方面的优化,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冲压生产。

本文将探讨冲压模具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冲压模具的设计要点和制造过程,提出一种在制造过程中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2. 冲压模具设计要点冲压模具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列举了冲压模具设计的要点:2.1 材料选择冲压模具需要具备高强度和耐磨损的特性。

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应当考虑使用高硬度材料,如合金工具钢。

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耐热性能。

2.2 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到产品形状和尺寸的特点,并且要与冲压设备的工作方式相匹配。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模具的凸模、凹模和导向系统,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定位和导向准确。

2.3 寿命设计冲压模具的寿命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寿命设计时要考虑冲压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和磨损等因素,以确保模具在长期使用中具有稳定的性能。

2.4 润滑设计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以降低摩擦和磨损。

因此,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润滑系统的设计,合理设置润滑通道和喷油装置。

3. 冲压模具制造过程冲压模具的制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制造工艺规划制造工艺规划是整个制造过程的基础。

在制造工艺规划中,需要确定模具的加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参数等,确保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

3.2 加工制造冲压模具的加工制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切割、零件加工、工艺装配和热处理等。

其中,热处理是提高模具硬度和耐磨性的重要步骤。

3.3 调试与试模制造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试模。

通过调试和试模可以发现和解决模具的问题,确保模具在使用时能够正常运行。

4. 优化冲压模具制造过程的方法为了提高冲压模具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优化:4.1 CAD/CAM技术应用CAD/CAM技术可以提高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效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1. 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冲压工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冲压工艺是一种通过应用冲压模具,在金属板材上施加压力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的品质和效率直接受到模具设计的影响。

因此,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本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冲压模具对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具体步骤包括: 剪切准备、冲剪床操作、上模、施压、下模、退出。

冲压工艺具有快速性、高效性和精确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3. 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冲压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3.1 模具结构设计原则模具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制作工艺和模具使用寿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常见的模具结构有单工位模和多工位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2 冲孔设计原则冲孔设计是冲压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切割或穿孔来获得所需形状。

冲孔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特性、孔的数量和布局等因素,确保冲孔的准确性和效率。

3.3 净形状设计原则净形状是指通过冲压模具得到的金属零件的最终形状。

净形状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流动性和伸缩性,选择合适的冲压工艺参数,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3.4 材料选择和处理原则冲压模具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合金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

4.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效率和品质,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4.1 CAD/CAE技术的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模具设计和工艺分析。

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而CAE技术可以进行模具结构和冲压工艺的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4.2 模具试验与实验分析模具试验和实验分析可以通过实际加工样件的测试,验证和优化设计。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1]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1]

第一章绪论1.1 中国冲压模具现状根据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在世界领先。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

在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

)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

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

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

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1.1 模具CAD/CAM技术状况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

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汉733厂于1984年共同完成的精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的模具CAD/CAM 系统。

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1986年共同完成的冷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冲裁模CAD/CAM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冷冲模CAD/CAM系统也于同年完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

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于1996年初通过鉴定。

在此期间,一汽和成飞汽车模具中心引进了工作站和CAD/CAM 软件系统,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1997年一汽引进了板料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CAE软件并开始用于生产。

模具CAD/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4冲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4冲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类)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该环节中,学生要根据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资料查询、到有关企业参观实习和收集资料、拟订设计方案、进行冲压工艺规程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撰写实习报告和编写设计说明书。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训练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把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模具专业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应用,从而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2.由于各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各不相同,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课题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灵活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独立地、灵活地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文献查询与检索、科技文献翻译、设计手册的合理利用、设计计算、计算机绘图、科技论文撰写和说明书编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5.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使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和观点,树立严谨负责、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并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全面地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毕业设计。

2.要求学生遵守设计纪律,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认真查阅冲压工艺及模具技术发展动向,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充分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冲压毕业设计论文

冲压毕业设计论文

冲压毕业设计论文冲压毕业设计论文冲压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冲压技术在产品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冲压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首先,冲压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机械工程、汽车工程还是航空航天工程,冲压技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冲压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车身和车门等零部件。

通过冲压工艺,可以将金属板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成形,从而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要求。

其次,冲压技术在毕业设计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材料选择的问题。

不同的产品对材料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是冲压模具的设计。

冲压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最后是冲压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问题。

冲压过程中,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形、裂纹和皱纹等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来解决。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是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等方法来确定最适合产品要求的材料。

其次是冲压模具设计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分析等技术来优化模具结构,提高冲压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是冲压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模具结构和改进冲压工艺等手段来解决。

除了上述的技术问题,冲压毕业设计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冲压工艺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的能力,以确保产品的可制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可维修性,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的维修难度和成本。

最后,冲压毕业设计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冲压工艺也需要不断优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减少废料产生和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冲压技术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完整版)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对给定的产品图进行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工序的选择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对产品形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冲压模具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了经济性、零件的冲压工艺性以及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是在方便计算但不影响模具成型的前提下简化为所熟悉的模型进行的。

文中还对冲压模具成型零件和其他相关零件的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进行了说明。

冲压件的设计首先要从冲压生产工艺上对所要设计的铁芯片进行冲压工艺的分析与计算,然后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并参看相关的冲压设计资料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再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工序的复合关系后,再进入冲模各具体结构的设计。

在此基础上对各副冲压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进行设计与计算,期间要参考大量与冲压相关的资料和翻阅各种“冲压手册”,并通过计算以确定各副模具具体的结构及尺寸,通过不断的计算与修改,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不间断的反复修改,最终确定画出了一副装配图和3副零件图和一张立体图。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实际的东西,结合我在生产实习中所看所想的一些东西,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在此特别感谢学院,学校各位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和悉心指导。

【关键词】冲压工序,冲压模具,冲压工艺,设计计算AbstractThe design of a given product plans for stamping die design. Stamping process is the choice of the availabl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hape of the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stamping die op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economy, part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the complexity of many factors, and so on the basis of; Products rough start calculating the size is calculated at a convenient but does not affect mold forming on the premise familiar to simplify the model. The paper also forming part of the stamping dies and other relevant par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oice and select the method described. Stamping parts from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stamping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be designed to cover iron of chipfor stamping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then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see stamping desig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determine the programme stamping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n entere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die design. On this basis, all of the major parts stamping die design and size, the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 dur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ith the press and read all kinds of "stamping Manual" and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mold of the structure and Size, by the calculation and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careful guidance of teach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atient care and continuously repeated changes to draw the final 1 assembly and 3 parts map. Through this I graduated from design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ny practical things with my internship in the production of which would like to see some of the things, withsome of their own this special thanks to college, school teachers forgiving me this opportunity and the careful guidance.Key words:S tamping process, Stamping dies, Sheet metal forming technology, Designcalculation目录1绪论 ...........................................................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1.2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1.3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2 冲裁件工艺性及材料分析............................................2.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2.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2.3冲裁件的材料 (1)3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3.1模具类型 (1)3.2操作与定位方式 (1)3.3卸料与出件方式 (1)3.4模架类型及精度 (1)4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1)4.1排样设计与计算 (1)4.2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1)4.2.1冲裁力 (1)4.2.2 压力中心 (1)4.2.3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5模具的总体零件设计与图纸 (1)5.1铁芯片冲压模具装配图 (1)5.2模具的零件设计 (1)5.2.1 凹模设计 (1)5.2.2 凸模设计 (1)5.2.3选择坚固件及定位零件 (1)结论 (1)谢辞 (1)参考文献 (2)1绪论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冲压是生产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加工方法,但冲压加工必须制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精密型产品,起制造属单间小批量生产,具有加工难、精度高、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高的特点。

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当前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模具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代表,模具工业已成为高薪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冲压模具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加工技术装备基本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以汽车覆盖件为代表的大型、复杂、精密冲压模,用C A D /C A M / C A E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和模拟,靠高速、精密的加工设备生产,用新型研磨或抛光代替传统的手工研磨抛光,提高模具质量。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钣金冲压模具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新型材料的冲压的模具的制造得到了实践。

我国钣金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家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钣金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结合所需加工的材料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

不锈钢钣金冲压件作为最常见的现代电子和家庭用品的消费品,显示了不锈钢冲压件模具生产的重要性,生产的零件的综合种类很多,用途很广,因此不锈钢钣金的冲压模具会有很大的市场,尤其对于电子产品和家庭日用品。

我觉得外国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加工主要还是零部件冲压模具的精密性决定的,要占领消费市场,在提高产品设计的同时,必须提高钣金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工艺。

因此我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不锈钢笼屉冲压模具的设计来检验自己在模具专业方向学习。

虽然这种日常不锈钢冲压产品很常见,而且通过冲压工艺学的学习理解了冲压模具原理,但是我们没有自身去设计和生产过这样的一套冲压模具产品,这一次的毕业设计给了我这个机会去检验自己所学冲压模具的知识和理论。

2 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的制定2.1 冲压件的工艺性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一般情况下,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模具加工较易、寿命较高、操作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可知,不锈钢笼屉如图2.1所示,该冲压件的材料为不锈钢1Cr18Ni9,板厚为0.5 mm,该零件外形对称,内有一直径为221mm反拉深圆桶,且圆桶周围均匀分布12个方孔,无尖角、凹陷,大批量生产,该零件是典型的板料冲压成形件,在高温条件下工作,表面不允许有折皱及折痕等缺陷。

图2.1不锈钢笼屉2.1.1 冲压件结构的工艺性(1)最小圆角半径冲压件的最小圆角半径允许值可以查表得知,如果是少、无废料拍样冲裁,或者采用镶拼模具时可不要求冲压件有圆角。

本次设计是少废料拍样的冲裁,所以对圆角不作要求。

(2)最小孔距、边孔距 冲压件的孔与孔间,孔与边缘间的距离不能太小,否则模具强度不够或使冲压件变形,一般取该距离大于料厚的二倍,但不得小于3-4mm.此次设计的边孔距满足规定要求。

(3)最小弯曲半径 弯曲时弯曲半径愈小,板料外表面变形程度愈大,如果弯曲半径过小,则板料的外表面将超过材料的最大许可变形程度而发生裂纹。

因此,弯曲工艺受到最小弯曲半径的限制。

所以工件上的弯曲半径无要求时,应尽量取大一些,此次设计取R=3mm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 冲压件的精度和粗糙度(1)精度 冲压件的经济精度一般不高于IT11级,最高可达IT8—IT10级,冲孔比落料精度约高一级。

(2)断面粗糙度 冲压件的断面粗糙度一般为Ra12.5—50,最高可达Ra6.3,具体数值可根据设计手册查表可得。

2.1.3 冲压件毛坯尺寸的计算形状简单的旋转体拉伸件面积的计算首先将拉伸件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形状,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面积并相加,即可得到工件的总面积∑A , 则毛坯直径为:∑=A D π/4 (2-1) D=232421212212156.428.64828.6d d r d r h d r rd d -++++++ (2-2) 式中带入数值得毛坯尺寸为:D =222222232442.056.42222.028.65522245821252212-+⨯+⨯⨯+⨯⨯+⨯+⨯⨯+π = 322.66 (mm)F 1=42D π=81725.94mm 2 F 86.10361346972+==45059.86mm 286.4505994.8172521+=+=∑F F F =126785.8mm 2∑=F 42D π D=402mm因此,不锈钢笼屉冲压件的毛坯为圆形,直径为402mm 。

3冲压件工艺方案的制定3.1 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的分析1.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从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分析,属于冷冲压的范畴,该零件主要由拉深和反拉深成型,辅之以冲孔和滚边工艺。

该零件为圆形对称形状,有利于拉深加工和反拉深加工的实现。

2.确定冲压工艺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所需要的基本冲压工艺为:落料,拉深,反拉深,冲多孔。

根据以上基本工艺的性质和数量,进行工序的组合和排列,初步拟出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落料、拉深,反拉深,冲多孔。

方案二:落料、冲孔,拉深、反拉深。

方案三:落料、拉深、反拉深,冲孔。

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的优点是加工工艺结合的平均,模具设计简单,有利于保证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但是模具数量偏多,成本较高。

方案二将冲孔工艺提前到第一组冲压工序,虽然简化了生产工艺,但是在多道加工工艺之后,冲孔的尺寸无法的到保证,同时反拉深时冲孔的边的强度无法的到保证。

方案三将反拉深步骤复合到第一组工艺,可以缩减模具的的数量,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模具设计的复杂程度。

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方案,为了满足大批量生产,保证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采用第一种加工方案。

3.模具结构类型的选择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和零件形状的特点,精度要求和所选设备的主要参数、模具制造条件以及安全生产等,下面对第一套方案进行模具的结构类型的选择。

工序一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

工序二采用反拉深简单模。

工序三采用冲多孔的简单模。

最后采用滚边工艺完成加工。

3.2 冲压件工艺方案的制定(1)零件的排样图,如图3.1所示排样是指冲件在条料、帯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

冲压件的合理布置,与冲压件的外形有很大关系,对材料利用率的大小有直接影响,本次设计采用直排。

搭边的最小宽度大于塑变区宽度,由板厚0.5mm 查表3.1得,沿边搭边为1.2mm ,工件间搭边为1.0mm 。

表3.1搭边a 和a 1的数值 材料厚度t/mm 圆件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1 沿边a 0.3~0.51.0 1.2图3.1 排样图材料的利用率计算: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可以按一下公式计算:%100⨯=bhnA η 式中 A — 冲裁件的面积(mm );n — 一个进距内冲裁件数目;b — 条料宽度(mm);h — 进距(mm);%10042542540212⨯⨯⨯⨯=πη=71.2%(1) 第一步工序:落料、拉深,工件变化如图3.2;图3.2 落料拉深工件图(2)第二步工序:反拉深,工件图如3.3;图3.3 反拉深工件(3)第三部工序:冲四周12圆形孔,工件图如3.4;图3.4 冲多孔工件(4)最后一步经过滚边工艺进行加工,成型最后零件,如图3.5;图 3.5 滚边加工4落料、拉深复合模的设计落料、拉伸复合模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落料、拉伸两道工序。

完成这两道工序的过程中,冲压件材料无需进给移动。

复合模具有主要的特点:(1)冲压件精度较高,不受送料误差的影响,内外形相对位置一致性好;(2)冲件表面较为平整;(3)适宜冲薄料,也适宜冲脆性或软质材料;(4)可充分利用短料和边角余料等。

4.1 冲压工艺参数的计算4.1.1 冲件的工艺力的计算(1)落料冲裁力τt L F =落 (4-2)式中 L —冲裁件周长(mm ),L=D π;t —材料的厚度(mm ),t=1.2mm ;τ—材料抗剪强度(MPa )。

选择设备吨位时,考虑刃口磨损和材料厚度及力学性能波动等因素,实际冲裁力可能增大,所以应取τLt F 3.1=落b Lt σ≈ (4-3)式中 b σ —材料抗拉强度,(Mpa); 1Cr18Ni9 b σ=580~640Mpa ,取.600M p a b =σ 所以 =落F b Lt σ=6005.0402⨯⨯⨯π=315.47(KN )(2)拉深力①工件拉伸次数的确定工件总的拉深系数:Dd =总m (4-4)式中 d — 拉深后圆筒直径,(mm );D — 毛坯直径,(mm );所以402246=总m =0.612 毛坯的相对厚度:001243.04025.0==D t (4-5) 由相对厚度查极限拉深系数,查表4.1得极限拉深系数为58.01=m 。

因为1m m >总所以,工件只需要一次拉深就能满足要求。

表4.1 极限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毛坯的相对厚度100/⨯D t 0.08~0.15 0.15~0.30 0.30~0.60 m 10.63 0.60 0.58②拉深力的计算1t b F L k σ=拉 (4-6)式中 L — 圆筒件的周长(mm ),1L d π=,1d 为圆筒件的第一次工序直径,根据料厚中线计算,1d =247mm. t — 材料厚度,(mm );t=0.5mm ;b σ—材料抗拉强度,(Mpa ),1Cr18Ni9的材料抗拉强度为580~640 Mpa ,这里取b σ=600 Mpak 1—系数;圆筒件第一次拉深时的系数1k =0.52;所以2470.56000F π=⨯⨯⨯⨯拉 =120.99(KN )(3)推件力1F n K F =推落(4-7)式中 n — 卡在凹模洞里的工件数;1K — 推件力系数;查表4.2,推件力系数取10.055K =;所以10.055315.47F =⨯⨯推=17.35(KN )(4)卸料力卸料力的大小于凸模凹模之间的间隙、工件形状、材料种类及材料上所涂的润滑剂的质量等因素有关,其计算公式为:3F F K =卸落 (4-8)式中 3K — 卸料力系数,查表4.2,卸料力系数3K =0.04;所以0.04315.47F =⨯卸=12.61(KN )表4.2 推件力系数、顶件力系数和卸料力系数料厚/mmK 1 K 2 K 3 钢0.5~2.50.055 0.06 0.04~0.05 (5) 压边力Ap =压F (4-9)式中 A — 有效压边面积,(mm 2);222(402247)3985()4A m m π=-=P — 单位压边力,(Mpa );在双动压力机上拉深时单位压边力的数值p=2.5Mpa;所以 2.53985F =⨯压 =99.65(KN )4.2 冲压设备的选择(1)压力机的吨位应当等于或大于冲裁时的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