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历史文化探析
禁毒历史和常识

禁毒历史和常识
禁毒历史:
禁毒运动起源于19世纪,当时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毒品滥用现象,政府开始加强打击毒品犯罪。
20世纪初,中国也开始出现大量鸦片吸食者,引起了政府的注意,1920年代开始展开了禁毒运动。
20世纪50年代,随着各国政府的加强禁毒力度,国际反毒品合作逐渐展开,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禁毒体系。
禁毒常识:
1. 毒品分为合法药品和非法毒品两种,应当根据医学需要和国家法律规定合理使用。
2. 毒品危害非常大,可以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吸毒者本人和他人。
3. 吸毒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违法吸毒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4. 应当加强禁毒教育和宣传,普及毒品的危害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禁毒意识。
5. 社会也应当加强对吸毒者的救助和帮助,提供适当的康复治疗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走出毒品的阴影。
毒品的发展史

毒品的发展史历史上,精神药物的发现和使用已经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人们出于宗教、医疗、祭祀、娱乐等目的使用精神药物。
毒品史上,精神药物大多都是由植物制成的。
步入近代以后,在科学技术的促使下,伴随着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才逐步出现了应用化学物质合成的新型毒品。
精神药物对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具有制幻的效果。
从毒品产生的时间上来看,最早出现的毒品都是由植物制成的,例如,鸦片是由罂粟加工而成,大麻属植物可以制成印度大麻或者大麻。
一、鸦片罂粟科在全世界大约有38 属700 多种,主产北温带,尤以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至东亚及北美洲西南部为多。
①中国有18 属362 种,南北均产,但以西南部最为集中。
②罂粟是制作鸦片的原料,但是能够有效提炼出鸦片的罂粟却占整个罂粟家族中的一小部分。
人们在六千年以前就了解罂粟的功效及作用,公元前3400 年,在今天伊拉克的两河流域,人们已经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了。
至少在公元前2160 年,这种植物已经成为主要的妇科药品和兽药了。
③古希腊的医生盖伦认为此药具有镇痛、解忧的效果,能够治疗头疼、中风、气喘、咳嗽等诸多疾病。
自盖伦医生以后,在欧洲的医生使用的药剂中,鸦片大多都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由此可见,鸦片在人类历史中,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是伴随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
中国人也早就知道和了解了鸦片,据考证,在公元前139 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鸦片就已经传到了中国。
史上的名医华佗,在动手术的时候,就使用鸦片和大麻作为麻醉剂,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在唐朝,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
在公元前973 年,北宋印制的《开宝本草》中,鸦片被定名为罂粟。
在元朝,当整个亚欧大陆都被成吉思汗的铁蹄踏遍的时候,鸦片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成为整个社会中流通的商品。
明朝把鸦片通常称作“阿芙蓉”,尽管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懂得如何制作鸦片,但是过去的鸦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在当时的东南亚,罂粟的种植面积很广,据《明会典》记载,榜葛赖、爪哇等地多产“乌香”,“乌香”就是鸦片。
毒品最初的用途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小亚细亚以及地中海的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在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罌粟传入埃及,公元初年传人印度,唐朝初年由阿拉伯商人朝贡给中国皇帝而逐步传入。
当时把含有鸦片的解毒膏药称为“底也伽”。
由于野生罌粟花很美丽,人们就把罂粟作为一种名贵的观赏花草加以栽培。
后来又逐渐发现罂粟的汁液(鸦片)是一种能够治疗某些疾病(有镇痛、镇静、止咳等作用)的药品。
唐代至明代的600余年间,罌粟与鸦片的药理作为与其他中药配伍的药材。
明朝末年,在追求享乐的氛围中,鸦片成了贵族热衷的“神品”,逐步形成-个吃鸦片的阶层,鸦片从药品蜕变为奢侈品。
到了清朝初年,吸食鸦片之风由台湾、厦门等地传入内地,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不良习俗。
清朝中后叶,鸦片贸易成为西方列强的对华政策。
19世纪30年代,鸦片问题开始动摇清朝封建统治基础,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
最先在中国泛滥的毒品是鸦片,最先在世界范围内泛滥的毒品也是鸦片。
到了19世纪初,鸦片以各种形式被人类使用了几千年之后,德国一位名为泽尔蒂纳的年轻化学家从鸦片中分离出一一种生物碱,因其具有梦境般的镇痛效果,所以科学家就以希腊神话中的梦境与睡眠-摩耳甫斯( Morpheus )的名字将这种麻醉镇痛剂命名为“吗啡”(Morphine),这在当时被视为医学史上的伟大发现,一时轰动了整个欧洲医学界。
但不过数十年,它的毒副作用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只有继续寻找可以替代吗啡来镇痛的新药。
1859年,奥地利的化学家亚尼耶马纳从古柯叶中提炼出麻药成分可卡因,它同样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
因其成瘾性强,并对吸食者健康产生伤害,1914年,美国宣布将可卡因列为禁药。
至今绝大部分国家都将可卡因视为毒品。
1874年,英国化学家伟特最先利用吗啡加上双乙酰,在炉上燃煮,增强效力,合成出二乙酰吗啡。
1897年,德国拜耳药厂化学家荷夫曼将二乙酰吗啡制成药物,止痛效力远高于马啡,并取名为海洛因( Heroin),意指英雄。
关于毒品的历史事迹

关于毒品的历史事迹
毒品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不同的毒品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与毒品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事迹:
1. 古代中东: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已知毒品——大麻被用于中东地区。
大麻可能被用作医药、麻醉和祭祀等目的。
2. 古代中国: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开始使用鸦片作为镇痛药。
这种药物后来在中国广泛流行,且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的重要货物。
3. 鸦片战争(1839-1842):这场由中国反对鸦片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导致了英国的胜利。
随后,中国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同意继续开放鸦片贸易,这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
4. 《哈里森禁酒法案》(1914年):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毒品控制法案,旨在限制可卖和使用的有害药物。
该法案为后来的毒品管制奠定了基础。
5. 《联合国单一公约》(1961年):这是第一个国际条约,旨在限制和控制毒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该条约创建了对违禁药物进行国际管制的框架,并成为后来的国际毒品管制体系的基础。
6. 麻醉药物滥用危机(美国,2000年代):在2000年代初,美国爆发了麻醉药物滥用危机,主要是由处方药物(如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引起的。
这一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药物过量致死和成瘾问题。
以上只是毒品历史中的一小部分事迹,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其历史发展变得十分复杂。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禁毒知识】极简毒品发展史

引言概述:
在当代社会中,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使用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导致犯罪、社会动荡和经济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有必要了解的发展史以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本文将通过全面解析发展史,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禁毒知识,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正文内容:
1.第一阶段:古代的起源和使用方式
1.1古代的起源和发展
1.2古代的制作和使用方式
1.3古代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2.第二阶段:现代的崛起和传播
2.1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逐渐兴起
2.2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传播与泛滥
2.3的跨国贸易和网络传播
3.第三阶段:各类的分类和特点
3.1大麻类的特点和危害
3.2鸦片类的特点和危害
3.3合成的特点和危害
4.第四阶段:世界各国禁毒政策的发展和实施
4.1禁毒政策的起源和制定
4.2各国禁毒政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4.3世界禁毒组织的作用和发展
5.第五阶段:禁毒工作的策略和措施
5.1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
5.2治疗和康复的手段与途径
5.3执法与打击犯罪的战略和举措
总结:
问题不仅是全球范围的严重社会问题,也给每个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通过了解的发展史和了解各类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的危险性。
同时,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禁毒工作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通过教育、治疗康复和打击犯罪等多种手段共同致力于禁毒事业。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和繁荣作出贡献。
关于毒品的历史故事

关于毒品的历史故事自古以来,毒品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隐形杀手,它的出现和蔓延常常伴随着痛苦、沉沦和毁灭。
毒品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长,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地域和时间背景。
下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毒品的历史故事。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某些具有改变精神状态作用的植物。
例如,古埃及人使用大麻来缓解疼痛和治疗眼部疾病,而古印度人则使用大麻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植物的使用逐渐从医疗和宗教领域扩散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滥用和依赖的对象。
进入中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增加,更多的毒品开始传入欧洲。
例如,鸦片通过丝绸之路从亚洲传入,并在欧洲上层社会中流行开来。
鸦片不仅被用作镇痛剂,还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和社交媒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鸦片的滥用问题逐渐凸显,导致许多人的健康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毒品开始出现。
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随后流入非法市场。
这些合成毒品的出现加剧了毒品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它们具有更强的成瘾性和更严重的健康危害。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毒品滥用问题进一步加剧。
士兵们为了缓解战场上的压力和恐惧,纷纷寻求毒品的慰藉。
战争结束后,许多士兵带着毒品成瘾的问题回到家乡,进一步推动了毒品在社会中的传播。
20世纪后半叶至今,全球毒品问题依然严峻。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毒品生产和贩运,但毒品市场依然繁荣。
新型毒品的出现也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例如,合成大麻、芬太尼等新型毒品在近年来迅速蔓延,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综上所述,毒品的历史故事是一部充满痛苦和毁灭的编年史。
从古代的植物使用到现代的合成毒品泛滥,毒品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大打击力度,同时注重预防和治疗工作,以期最终消除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冰毒的调研报告

冰毒的调研报告背景介绍:冰毒,也被称为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是一种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
它具有高度上瘾性,可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冰毒的滥用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调研报告将对冰毒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增加公众对该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1. 冰毒的起源和历史1.1 冰毒的发现与合成1.2 冰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情况1.3 冰毒滥用的历史演变和趋势2. 冰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1 结构和组成2.2 物理性质(外观、熔点、沸点等)2.3 化学性质(溶解性、稳定性等)3. 冰毒的作用机制3.1 冰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2 冰毒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作用3.3 冰毒的剂量效应关系4. 冰毒的滥用和成瘾4.1 冰毒的常见使用方式4.2 冰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4.3 冰毒滥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4 冰毒成瘾的形成机制5. 冰毒的社会影响和防控措施5.1 冰毒滥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5.2 冰毒滥用的防控策略和措施5.3 国际社会对冰毒问题的合作和行动6. 冰毒相关研究和诊疗进展6.1 冰毒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6.2 冰毒滥用的治疗和康复措施6.3 冰毒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及其效果评估结论:冰毒作为一种高度上瘾的药物,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了解冰毒的起源、滥用机制和危害是预防和控制冰毒滥用的重要基础。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有力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以减少冰毒滥用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科学研究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冰毒相关诊疗方法和康复措施的研究和推广,为冰毒滥用者提供更好的救助和支持。
关于毒品禁毒戒毒立法及毒品的历史演变

1 关于毒品禁毒戒毒立法及毒品的历史演变1.1 毒品立法的历史演变自清朝开始,毒品问题就一直危害着我国的社会稳定,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后,我国就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历任统治者都清楚地意识到毒品的危害,并通过制定禁毒法律法规来加大禁毒戒毒的强度,维护政权的稳定,这些禁毒法律法规都取得了不错的禁毒效果。
笔者通过对不同时期禁毒戒毒立法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我国禁毒戒毒法律法规的演变过程。
1.1.1 清朝时期的毒品立法雍正七年(1729年),中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禁烟令。
1813年嘉庆皇帝“颁旨命刑部制定《吸食鸦片烟治罪条例》,首次对吸毒行为施以刑罚。
《吸食鸦片烟治罪条例》对吸食鸦片者按照身份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定罪量刑标准:官员买食鸦片者,照官犯赌博例,即行革职,杖一百,枷号俩月;一般军民人等买食鸦片者,杖一百,枷号一月。
[3]这是中国禁毒史上第一次对吸毒行为的禁止性立法规定。
当时清朝已深受鸦片的毒害,皇宫贵族之间都以吸食鸦片来作为消遣娱乐活动。
清朝皇帝意识到如果再不对吸食鸦片烟的行为予以遏制,将会严重危害到清朝的统治,关于禁食鸦片烟的强制性立法规定的制定和颁布,使皇宫贵族之间流行吸食鸦片烟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内开始大面积种植罂粟。
在《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中,鸦片被称为“洋药”,允许在通商口岸销售,每百斤纳税银30两。
在鸦片贸易正式合法化之后,清政府对以往的禁烟法令进行修订,规定除官员、士兵、太监等不准开设烟馆,不准买食“洋药”外,民人准其买食。
[5]鸦片战争后,吸食鸦片烟合法化,吸食鸦片烟人群不断向普通老百姓扩散,日益泛滥的鸦片烟已经严重危害到清朝的统治,清朝皇帝为挽救因吸食鸦片烟而开始败落的清王朝,1906年9月清政府提出十年禁烟计划,开始了清政府的第二个禁烟时期,制定了许多禁烟条例,如《禁烟章程十条》、《稽核禁烟章程》等,尤其是在《大清新刑律》里专章规定了鸦片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的历史文化探析
[摘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罂粟、古柯树、大麻等植物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植物都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这些植物是能够造福人类的。
之所以在今天变成违禁品,主要是在科技的促使下,使得这些植物的药效不断得到提升,被一些人用于满足各种丑恶的欲望。
[关键词]毒品;鸦片;海洛因;古柯碱
历史上,精神药物的发现和使用已经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人们出于宗教、医疗、祭祀、娱乐等目的使用精神药物。
毒品史上,精神药物大多都是由植物制成的。
步入近代以后,在科学技术的促使下,伴随着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才逐步出现了应用化学物质合成的新型毒品。
精神药物对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具有制幻的效果。
从毒品产生的时间上来看,最早出现的毒品都是由植物制成的,例如,鸦片是由罂粟加工而成,大麻属植物可以制成印度大麻或者大麻。
一、鸦片
罂粟科在全世界大约有38属700多种,主产北温带,尤以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至东亚及北美洲西南部为多。
①中国有18属362种,南北均产,但以西南部最为集中。
②罂粟是制作鸦片的原料,但是能够有效提炼出鸦片的罂粟却占整个罂粟家族中的一小部分。
人们在六千年以前就了解罂粟的功效及作用,公元前3400年,在今天伊拉克的两河流域,人们已经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了。
至少在公元前2160年,这种植物已经成为主要的妇科药品和兽药了。
③古希腊的医生盖伦认为此药具有镇痛、解忧的效果,能够治疗头疼、中风、气喘、咳嗽等诸多疾病。
自盖伦医生以后,在欧洲的医生使用的药剂中,鸦片大多都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由此可见,鸦片在人类历史中,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是伴随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
中国人也早就知道和了解了鸦片,据考证,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鸦片就已经传到了中国。
史上的名医华佗,在动手术的时候,就使用鸦片和大麻作为麻醉剂,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在唐朝,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
在公元前973年,北宋印制的《开宝本草》中,鸦片被定名为罂粟。
在元朝,当整个亚欧大陆都被成吉思汗的铁蹄踏遍的时候,鸦片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成为整个社会中流通的商品。
明朝把鸦片通常称作“阿芙蓉”,尽管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懂得如何制作鸦片,但是过去的鸦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在当时的东南亚,罂粟的种植面积很广,据《明会典》记载,榜葛赖、爪哇等地多产“乌香”,“乌香”就是鸦片。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国力强盛,八方来朝的封建帝国,周边各国的朝觐,呈献的各种珍宝,在太平盛世的表象下,整个宫廷弥漫着纵欲、奢侈的风气。
在这种大背景下,鸦片成为封建贵族们热衷和迷恋的药物,甚至连皇帝也不能幸免。
康熙皇帝在十七世纪末的时候允许外国人在广州经商,整个中外贸易在十八
世纪得到发展,荷兰人,葡萄牙人逐渐被英国人所取代,英国人成为整个中外贸易的主角。
在广泛的贸易品中,鸦片也是其中之一。
伴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整个西方世界的宗教、文化、道德等也逐渐传入中国。
当时的统治者害怕外来文化会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对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会形成威胁,所以朝廷下令限制中外贸易。
不过外国商人发现,中国政府却不禁止棉花和鸦片,棉花贸易获利较浅,但是鸦片贸易却是暴利,诸多的外国商人都开始从事鸦片贸易。
鸦片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
朝廷大肆的进口鸦片导致国库银两减少,同时官员和民众吸食鸦片致使整个国家犹如一盘散沙,之后整个中国就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历史上,鸦片是整个中国人民遭受压迫和奴役的催化剂。
二、海洛因
古代医学上所用的药片都是从罂粟中粗萃所取,所以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会出现量多量少的问题。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将鸦片中所含的成分纯化,而吗啡就是最早从鸦片中纯化的药品。
德国化学家赛特纳在1805年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吗啡是强力的止痛麻醉剂,效力是生鸦片的十倍以上。
英国化学家在1874年利用吗啡合成了海洛因,海洛因被作为具有特殊效果的药物而广泛用于医疗界,受到诸多好评。
所以医学科技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在应用鸦片类物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导致了这些物质的滥用。
有了纯化的新药品以后,鸦片类的物质在医学上的应用更加广泛,随之而来的还有鸦片类物质的滥用也在有增无减。
医用注射器的发明,使得注射吗啡成为一种新的使用方式。
美国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对于鸦片类的物质没有任何方面的管制,当时由于医疗水平有限,鸦片类的物质也是部分家庭的必备药。
但是静脉注射器的使用却使得药物的滥用越发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口服药物一般都剂量小,药效产生缓慢,不容易成瘾。
而静脉注射则使药效能够快速到达人体的大脑,使人在短时间内达到疯狂的程度,比较容易成瘾。
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对鸦片上瘾的人有近二十五万人。
1900年,毒品在美国被列为最危险的东西。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里森反麻醉品法》,对麻醉品严格管制。
法案中规定买卖麻醉品都要进行登记,从服用者、医生、税收部门三方面对药物滥用加以限制。
自此美国开始了控制麻醉品的长期斗争,现在毒品已经成为整个世界人民的公敌。
三、古柯碱
古柯树的树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古柯碱就是其中之一。
古柯树大多生长在高温潮湿的地带,最传统的生长区在安第斯山脉东面的低纬度地区,在该地区生长的古柯树漫山遍野。
从智利和厄瓜多尔的古迹中发现,南美原居民咀嚼古柯叶的习惯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④当地人为了生存而咀嚼古柯叶,因为在农业不发达时期,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当地人食用,在长途奔走或者狩猎的时候,当地人都通过咀嚼古柯叶充饥。
因为古柯叶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碱,还有很多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咀嚼古柯叶会使得树叶中的生物碱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从而减轻人的口渴、饥饿、疲劳等感觉。
所以古柯树在南美原居民的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他们生活的必须品。
十三世纪秘鲁的印加帝国将古柯树奉为神树,
认为此树是神明所赐,并且在祭祀典礼中焚烧古柯树的叶子来祭奠太阳神。
⑤之后西班牙人征服秘鲁以后,古柯逐渐的进入流通领域,被商品化。
随着古柯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古柯贸易为西班牙人带来了大量的白银,所以在当地古柯也变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直到1750年,法国的植物学家尤苏伊才将第一批古柯树的样品运送到欧洲。
玻利维亚拉巴斯在1781年爆发土著起义,守城的士兵在军粮不足的情况下靠着古柯叶撑了一段时间,这让欧洲的很多人了解到古柯叶神奇的效果。
此后更有传教士提倡用古柯叶来解决欧洲的饥荒,也有学者建议让船员多食用古柯叶,不仅能增强船员的体力,同时又能让古柯叶取代酒精,解决船员酗酒的问题。
不过古柯所含的古柯碱是19世纪50年代才被发现的。
德国化学家在1855年首次从古柯叶中分离出来古柯生物碱。
和其他的毒品一样,古柯碱被首次发现以后也是用于医学方面,用来治疗吗啡上瘾、身体无力等疾病,此外被作为局部的麻醉药。
古柯碱的医学效果在19世纪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被作为一种治疗疾病和具有娱乐效果的药物大肆使用。
19世纪60年代,古柯叶还被用于制造酒,当时极为流行的马里安尼酒就是应用古柯叶生产的。
此外古柯叶还用于制造其他的饮品。
古柯碱和鸦片一样,最初也是用于医学领域,而且成瘾性要比吗啡和海洛因小。
但是后来逐渐的被滥用,对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最终成为了世界毒品的主要品种。
[注释]
①顾慰萍,刘志民.毒品预防与管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49-152.
②中国植物志.第32卷. http:///,2012-6-8.
③钟素花.从大麻文化看加拿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4:81.
④夏国美.青少年滥用毒品的成因与禁毒教育模式的转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02:62.
⑤陈俊.毒品、理性与人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7,4:180.
[参考文献]
[1]杨恕.转型的中亚和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78.
[2]陈真,程兵.缉毒教程[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68-97.
[3]肇恒伟,关纯兴.禁毒学教程[M].辽宁: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121-145.
[4]刘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毒品亚文化[J].论坛.社会学研究.2008,02:114-115.
[5]赵和.浅析跨境民族传统文化互动性在禁毒中的作用[J].理论探索.1999,09:8-11.
[6]吕途杨贺男.试析文化冲突与犯罪形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