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遗产改造使用后评价*--以广州红专厂创意产业园区为例
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及启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许多曾承载着工业历史的旧建筑正在逐渐焕发 新生。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不仅保留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为人们 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和价值的文化场所。本次演示将以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 馆为例,分享撰写文章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我们需要改造的背景、原因、方法、意 义以及效果等方面。这些关键词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 握主题。
一、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
1、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原为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工业遗址,该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转型。一部分艺术家开始进驻这里,将其改造成艺术创作和展示的空间。虽然 起初并未得到官方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798艺术区逐渐发展成为北京乃 至全国的艺术地标。通过对原有工业建筑进行保留和改造,798艺术区不仅保 留了城市历史记忆,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展示方面,该博物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博物馆拥有多个固定展厅和临时 展厅,展示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陶瓷、铜器、金器、玉器等。此外,博物馆 还通过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 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在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 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仍以传统文物展示为主,缺乏对考古遗址背景和过程的深入 解读。其次,博物馆的观众服务和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参观人数和影响力有待 提高。最后,博物馆的科研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 与合作。
2、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的成功之处及其 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探讨改造的策略和方法。
3、改造策略:重点阐述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适用的技术和方法等, 如结构加固、材料选择、空间布局等。
与创意产业结合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与创意产业结合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本文从与创意产业结合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角度着手,以广州“红专厂”改造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广州“红专厂”改造的重要价值和方式,探讨了其在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标签: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文化遗产红专厂一、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背景(一)创意产业及其与旧工业建筑结合的兴起创意产业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它急需大量富有特色的建筑空间为其提供场所,旧工业建筑空间高敞、可改造性高,正满足了创意产业对使用空间上的要求,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两者相交在这样的文化、经济的大环境下,顺应时代潮流,特征与需求一一吻合,同时带动整个城市旧区的复兴。
[1](二)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必要性在我国现存许多旧工业区,由于城市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前位于城市边缘地段的工业用地现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工厂的迁移或倒闭致使旧工业建筑成为城市的“废弃品”。
这些建筑大多兴建于20世纪早期,已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振兴中华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中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而旧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工业文化遗产,其合理改造也是响应了这一号召,使旧工业建筑文化与工业美学得到完美结合。
如何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保护及合理利用这些旧工业建筑是目前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城市更新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改造为创意产业区模式已在很多城市得到应用。
在广州,政府提供了政策支持并做出相应措举。
广州众多旧工业建筑中,红专厂的改造正是对工业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
二、红专厂的概况、重要价值及其改造方式(一)项目概况广州红专厂,其前身是1956年创立的广州鹰金钱食品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员村。
2009年,鹰金钱食品厂经改造,以loft形式为主,形成集艺术设计、商务、餐饮、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创意文化产业区。
这正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典型案例。
互联网时代下广州创意园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

互联网时代下广州创意园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作者:沈沛纯吴灿华何志雯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3期摘要: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尚未成熟,越来越多的呼声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
广州市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积淀城市,其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必然备受瞩目。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创意园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红专厂创意产业园区为切入点,从创意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文化资源、交通环境资源、管理资源和经济因素这六个方面展开相关论述,为文化产业的转型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红专厂;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基础,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经济的腾飞,更需要文化积淀和创意支撑,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社会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广州市红专厂创意园的发展概况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头第一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共识。
在“互联网+”时代,融合互联网优势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北上广等各大城市文化产业转型的方向。
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广东省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而广州作为产业转型的前沿城市,广州市政府每年划拨3000万扶持资金,用于专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涌现的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型机构也将纳入优先扶持范畴。
在文化产业链更新和改造的新时期,广州市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意园区之一的红专厂将文化、艺术和休闲集合为一体,在近几年内跃升为广大民众游玩的文艺之地,也成为了各大展览、艺术馆和画廊的集散地。
作为广州第一家非房地产型的真正意义创意区,红专厂虽然正以现代化的视野和创新的面貌,努力探索和打造富有时尚、创意、艺术的新领域,但是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2013年,红专厂第一次引发拆迁风潮,后因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等专家人士的参与而一度搁浅;2015年,好不容易安宁了两年的红专厂,再次由于“国际金融城”的规划而面临被拆迁的讨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仍受到多方关注。
文化产业园区案例

文化产业园区案例
首先,北京798艺术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
朝阳区,原为1950年代建成的电子厂,2002年开始转型为艺术区。
如今,798艺
术区汇集了大量艺术机构、画廊、工作室等,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聚集地。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艺术家们的努力,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创
意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其次,上海1933老场坊是上海市的另一个成功案例。
这个建筑原为1933年建
成的屠宰场,后来改建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933老场坊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貌,结合了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
园区内有艺术展览、设计工作室、创意企业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前来工作和生活。
最后,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园位于广州市,是广州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
园区。
红专厂原为1956年建成的红色机械厂,后来改建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园
区内有音乐厅、艺术展览、设计工作室等,同时也举办了大量文化艺术活动,成为了广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以上这些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案例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
政府的政策支持、产业界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城市能够建设出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规划改造的价值

2020·02我国近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留下了大批具有历史记忆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的旧工业园区,它们是以往工业时代荣耀的象征,有着宝贵的历史价值,被定义为工业遗产。
推倒重建会使工业遗产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也会带来生态污染问题,所以如何利用改造这些旧园区,使它们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继续发挥潜在的价值值得我们思考。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模式是采用比较多的保护和再利用方式,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体味历史的温度,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采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模式可以提升整个社会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使旧园区焕发活力,对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成功改造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该项目荣获2018年度“中国城市更新之老城复兴十大案例”奖项以及2019年度“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工业园区改造)”奖项。
工业遗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对工业历史的回望,让旧园区重新焕发活力,人们希望通过工业印迹的保留,感念过去的辉煌与当今的荣耀,所以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的兴起就有了一定的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只关注工业厂房设备的生产功能,而工业建筑独特的肌理往往被遗忘,随着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旧工业园区不仅仅具备生产的功用,而且在历史、技术、文化、美学及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在国内外改造再利用案例越来越多,一方面,它很好地记录了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程。
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业大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工业遗产总是忠实记录,反映时代变迁。
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积极支柱,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发挥过中流砥柱的作用,如今,轰鸣的车床、沸腾的号子都渐渐远去,但是,关于工业的记忆是我们不能遗忘的。
工业遗存型文化创意工业园,是人类工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在旧工业园区改造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工业遗产的原始风貌,修旧如旧,同时,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融合现代的设计理念,修旧如新,贴近生活,为城市的再发展保留一份记忆,为曾经在此奋斗过的人们留住一丝乡愁。
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后满意度综合评价研究——以南昌文化创意园为例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e w i h i a t i o r l mo d e l , t h e a n a l y s i s p r o c e s s o f i n d u s h - i a l h e r i t a g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a f l e r t h e o p e l - a t i o n o l ’ l h e l a y ‘ ) L i tf 1 . n 1 c l i 【 1 n
选 取 南 岛 市 !个工 业 遗 产 再利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价 模 型 , 分 析 工 业 遗 产 项 目再 利 用后 运 行 过 程 - 4 , 的 规 划 市 局 、 空 间功 能 、 环 境 品 质及 使 用 感 受
中 存在 的 问题 提 出 改进 意 见
,
项 目作 为实证 对 象,对指 标权节值 、项 目g , - i  ̄f q - 2 s . 及 方案 层等综合评 价进 行比较分析 研究,对 目前南 市工业 遗产f 护 与 利用
.
b as e d o n t h e da t a c ol l e c t e d ,u s i ng Al l P me t ho d t o c al c ul a t e t he i n de x we i ght l e v el s of we i gh t c om bi ne d wi t h t he S U l ・ v e y I . c I l i s l ‘ 1 bu i I d
r e f e ; r e n c e f o r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l s t o d e t e r mi n e i t s q u a l i l y I n A H o bs e r va t i o n,s ur ve ys ,a nd ot he r me t ho ds el ’ I hz z y c ompr e h en s i v e e v: i I L mt i ( ) n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特点及制度影响因素

【 2 】单 霁翔 . 关 注 新 型 文化 遗 产 :工 业遗 产 的保 护 [ J 】中 国文
化 遗 产 ,2 0 0 6 ,4 ( 4 ) :1 0 —4 8
『 3 ]广 州政 报 . 关 于成 立 广 州 市老 城 区产 业 “ 退 二进 三 ” 工
作 领 导 小组 的 通知Fra bibliotek【 Z】 2 0 0 5 :3 3 — 3 4 I 4 j广 州市 人 民政 府 关 于推 进 市 区产 业 “ 退 二 进 三 ” 工作
的 意见 f z 1 2 ( / 0 8 :1 2 — 1 7 .
【 5 】陈 果 . 广 州 旧厂 房 改 造 细 则 即将 公 布 , 旧 厂 房 或 成 为 霓 虹 灯 下 的 商4  ̄ [ E B / OL 】 2 0 1 0 ~ 0 5 —1 4 h t t p : / / g d j s b y c wb .
北 岸 文 化 码 头 创 意 产 业 园 规 划 中 的鹰 金钱 罐 头 厂 地 块 ,即是 已经 在 运营 中 并取 得 了较 好 知名 度和 美 誉度 的 红
专 厂 。由于广 州 北岸 文 化码 头 创意 产 业 园 区的项 目没有 启 动 ,红 专 厂 的企 业商 业 化行 为 在先 ,而政 府 的整 体 项 目规
从。
[ 6 】陈 意微 滨 - ; - ra L 2 , k旧址景 观 重 构研 究[ DI 广 州 :华 南理 工
大 学 ,2 0 1 1 . 【 7 ]拜 盖 宇 ,张 国俊 信 义会 馆 :从 工 业 遗 产 到 创 意 产 业 园 的探 索 实践 『 J ] . 华 中建 筑 ,2 0 1 0 ( 1 1 ) :6 4 - 6 6 .
湾 、滨水创 意港 。利用南 方面粉 厂等原有 的厂房 、仓库 、连
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实践初探

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实践初探【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的实践进行初探,揭示了城市工业遗产在转型过程中的现状、转型模式、实践案例、运营模式和发展建议。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发现城市工业遗产存在着利用率低,历史文化价值不被重视的问题。
在转型模式探讨中,我们提出了以创意园为核心的转型模式。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我们总结了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
在运营模式和发展建议部分,我们提出了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我们展望了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的未来,并强调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本研究为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探索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实践、案例分析、运营模式、发展建议、未来展望、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实践初探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时代的结束,许多城市面临着大量工业遗产的存留和更新挑战。
传统工厂、仓库等建筑被抛弃,成为城市中的一处处伤痕,而其所带来的巨大空间资源和文化积淀却又引发了人们对其重新利用的探讨和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工业遗产转型成为了一种创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通过挖掘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等特点,将其转型为创意园,不仅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氛围。
从而实现了城市工业遗产的再生利用,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的实践方式和经验,为城市工业遗产的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实践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1.2 研究意义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是当前城市更新和文化保护的重要课题,其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创意园的实践,可以促进城市旧工业区的再利用,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质,同时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犀 放 后 建立 的主要 工业 厂 区与工人 住 宅区 ,现 工业 大 多 等 创意 产业机 构 的进驻 ,其周 末的创 意市 集更是 吸 引了 三 经迁 移。J t B  ̄ l , ,该 地 区的众 多传 统村 落在广 州城 市 的 不少市 民。 扩过 程 中逐 渐 演 变为城 中村。在 最近 一轮 的规划 调 整 1 . 2城 市 工 业 遗 产 利 用 评 述
! v a l u a t i o n( P OE )me t h o d T h e b e h a v i o r r e c o r d i n g s , ma p p i n g s o f b e h a v i o r a n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s l e a d t o
建筑 论坛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F o r u m/ 南方建筑 / S o u t h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2 0 1 5 2
城 市工业遗产 改造使 用后评价 *
— —
以广 州红专厂 创意产业 园 区为例
PO E on t h e Re u s e a nd I n n ov a t i on o f Ol d I n du s t r i a l Bu i l di ng s : t h r ou gh Ca s e S t u d y o f t h e Re d t or y i n Ca n t o n
国家 重点实验室 ( 广 州。5 1 0 6 4 0)
广州 红专厂创意产业 园区背 量及城市工业遗产改造研 究 2 0 0 9年在地 方政府 的支持下 ,鹰金钱食 品厂经过开发 策
乎 述
.
划 ,改建 为 “ 红专厂创意产 业 园区” 。 改造 后的红专 厂园
1广 州红专厂创意产 业园区
芮光晔 ’ 李 睿 2
Rui Guangye L i Rui
商 要
本研 究选 取将城市工业遗 产改造 为创意 产业 园区 的广 州红专厂为研究 案例 ,通过对 红专厂空 间改造 的使 用后评
介,关注人 的使 用需求与环境感 受 ,综合利用 行为记录 、行 为地 图观 察 、问卷调查等 方式 ,从 不同角度分析使 用者的 间感受 ,提 出红专厂改造 的正 反经验 ,并通过积 累反馈数据 ,为红 专厂及 同类城市 工业遗 产改造未来不 断的品质提
区 占地约 1 7万 m ,场 地 内保 留了原 有厂 区的 大致平 面
广 州红 专 厂创 意 产 业 园区位 于 广 州 天河 员村 地 区 、 结构 与 3 0余 座规模 不一 的工 业建筑 。 自改造 完成 以来 ,
朱 江 北 岸 ,西 临 广 州 新 CB D 珠 江 新 城 。 员 村 地 区 为 广 州 红 专厂 吸 引了 多家画廊 、设计机 构 、特 色餐 厅及 咖啡店
} I 图分 类号
' Ol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0 2 3 2 . 2 0 1 5 . 0 2 . 1 1 8 乍 者 简介
憾 硕 士研究生 : 通讯 作者 ,电子邮箱 :5 7 1 2 2 3 8 5 @q q c o m;他 华南理工 大学建筑学 院、亚热带建筑科
P OE ) ; ma p p i n g s o f b e h a v i o r ;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 项 目 : 中国城市社会来 临与智慧城 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 ,项 目编号 : 1 1 & Z D1 5 4 。 T U 2 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0 2 3 2 ( 2 0 1 5 ) 0 2 — 0 1 1 8 — 0 6
: on c l u s i o ns a n d s u gge s t i o n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ol d i n du s t r i al bu i l di n g r e — — u s e an d r e — — i n n o v a t i on o f s u ch t y p e o f c i t y r en e wa1
) r o j e c t s .
C EY W O RDS t h e r e- u s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ol d i n du s t r i al bu i l d i n gs ; t h e Re d t or y ;po s t o c cu p an c y e v al u a t i on
+ 与可持续发展提 出建议 。 键词 城市工业遗产 空间改造 ; 红专厂 : 使用后评价 ; 行为地图记录 :问卷调查
k BSTRACT Th r o u gh c a s e s t u d y o f Re dt o r y . whi c h wa s r e-u s ed a s a cr e a t i v e f a c t o r y f r 0 m a n o l d c an n i n g a c t o r y ,t h i s e s s a y m ai n l y di s c u s s e s t he u s e r r e qui r emen t s an d e nv i r o nmen t a l f ee l i n gs i n P o s t Oc cu p an c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