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4)

合集下载

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知识要点

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知识要点

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知识要点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项目重点分析1、项目分析是指:一组分析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的统计方法,而广义的项目分析则还包括内容效度分析和项目编写的分析。

2、最简便的难度指标通过率:所谓通过率就是在回答某个项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项目的人数的百分比。

3、项目难度与测验难度的确定:(1)对题目难度来说,如果项目过难或过易,就会造成被试基本上都答错或基本上都答对了,也就是P值接近0或1,这样也就不能区分被试能力的差异。

大体而言,项目难度为.50时最理想,此时项目具有最大鉴别力。

(2)在实际操作时,一般只需使项目的平均难度接近.50而各个项目的难度在.50±.20之间变化。

如果测验是用于选拔或诊断,则最好多选一些难度与录取线接近的项目。

在项目选择上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当项目形式是选择题时,要考虑到让P值大于概率水平,否则项目是无效的。

4、鉴别力分析的设想基础:如果单个项目与测验测的是同11、一特性,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在测验上得高分的人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概率大,而在测验上得低分的人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概率低。

鉴别力分析就是在这一设想的基础上进行的。

项目的鉴别力就是其对于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5、鉴别力分析的一般方法:鉴别力指数、项目-总分相关、项目间相关。

336260 376、鉴别力指数是:运用极端组计算项目鉴别力的一种简单方法。

公式为:D = PH-PL是高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而是低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

当D<.19是,项目差,必须淘汰;但D在.20 ~ .29之间时,项目尚可,但必须修改;当D在.30 ~ .39之间时,项目良好,但还是最好稍做修改;而当D.>40时,项目完全可以被接受,但一般测验,D>.30项目就可以接受了。

7、项目总分相关是:被试在项目上的得分与其总测验分的简单相关。

8、难度水平与鉴别力:难度水平直接限制了一个项目的鉴别力。

如果当P值接近.50,项目最可能具有高的鉴别力。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总分300,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选题1.在向被试呈现的知情同意书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2015年)SSS_SINGLE_SELA被试有权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B告知被试拒绝参加实验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C告知被试可以自由参加实验、拒绝参加实验或中途退出D告知被试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参与意向的重要因素,如风险、感觉不适等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1.2答案:B在心理学实验中,要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对待人类被试需注意:知情同意与科学欺瞒,退出自由的权利,保护个人隐私,尊重被试,保护易感人群,与被试保持良好沟通,提供信息咨询和实验结果反馈,合理安排实验,有效完成实验。

选项B剥夺了被试随时自由退出的权利,违背了实验伦理。

本题为常识题,需考生对实验伦理要了解。

2.某企业想考察不同工龄员工的离职意向,将整个企业3000名员工按工龄分为三组:两年以下的有1000人,两年至五年有1500人,五年以上的有500人。

如果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容量为600的样本,那么,从两年至五年工龄的员工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

(2017年)SSS_SINGLE_SELA100B200C300D400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1.2答案:C本题的抽样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分配的比例为2:3:1,样本容量为600,则具体的样本分配的人数为:200,300,100。

因此两年到五年工龄的员工应该抽取300人。

本题需考生理解分层抽样的含义,并具备简单的计算能力。

统计部分的计算题难度不大,重在考查考生对公式的理解,并会灵活应用。

3.事后回溯设计属于( )。

(2015年)SSS_SINGLE_SELA单组前后测设计B前实验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随机区组设计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1.2答案:B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现象已经发生之后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追溯,主要包括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预览版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预览版

后记527参考文献529附录《得道者无敌———心理学考研经验合集》001第六部分心理测量学423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425第二章心理测验及其应用444第七部分真题解析4672007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4692008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4822009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4932010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5032011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517第十二章卡方检验401第十三章非参数检验407第十四章多元统计分析初步409003复习方法篇心理学导论复习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方法实验心理学复习方法心理统计学复习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方法教你如何答大题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心理学导论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第三章意识和注意第四章感觉第五章知觉第六章记忆第七章思维第八章言语第九章情绪和情感第十章动机、需要和意志第十一章能力第十二章人格第十三章社会心理学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093094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重难点理解院激情与应激的区别:看此种情绪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是有助于还是有碍于问题的解决。

应激中的意外,指的是完全没想过的,大多数是偏坏的意外,所以机体是想让你能够处理这种事件,这种生理的反应是好的,是帮助你成功的。

而激情中的重大事件,更多的时候是好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意识狭隘,正所谓“冲昏了头”。

比如飞机出了故障,飞行员反应迅速,紧急跟地面联系,当然应激了,因为他怕挂了,身体动作迅速,反应敏捷这些东西都是会促进问题解决的。

再举个例子,晚上美眉一个人在路上走,突然跳出来一个打劫的,劫财又劫色那种,这个时候美眉的情绪就是应激,跟上面的飞行员一个道理,她的生理反应是为了做好反击或者逃跑的准备。

如果后来她看到有个英雄救美的哥哥,脑袋发热,犯了花痴,以至于那个哥哥龅牙秃顶她都没看见,无可救药爱上了他,那段时间就是激情吧。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3)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3)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3)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课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考生在复习准备中要把握重点,捋清复习思路,这样才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打好基础。

下面是凯程教育整理的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3),希望大家认真应对接下来的复习。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3)四.心理物理学方法(一)阈限的测量感觉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另一种是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操作定义:绝对阈限: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差别阈限: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1)极限法又叫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基本概念:不肯定间距Iu: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Iu=Lu-Ll主观相等点PSE:不肯定间距的中点;PSE=(Lu+Ll)/2差别阈限DL: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上差别阈限与下差别阈限之和的一半。

误差方面极限法进行实验时,被试主要产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还会偶尔产生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这两种系统误差。

习惯误差: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在递减系列中----使阈限偏低;在递增系列中---使阈限偏高;期望误差: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递减系列中---使阈限偏高,在递增系列中--使阈限偏低;采用递增递减交替进行的设计能抵消这两种误差,并且递增递减的系列要保持数量一致。

练习误差: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可能使阈限降低;疲劳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可能使阈限升高;随着时间的进展,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

为了平衡这两种误差,最小变化法的递增与递减,采用ABBA 法,交替进行;注:分清差别阈限的上限和上差别阈限的区别?差别阈限的上限: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即Lu;上差别阈限:等于差别阈限的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的值:DLu=Lu-St具体测定方法:见实验心理学P2342)平均差误法实验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53(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53(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5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的心理学家是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正确答案:B解析: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定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在参考文献中,字母M代表的是A.期刊B.专著C.文集D.报纸正确答案:B解析:参考文献的类型包括期刊文章(J,journal)、专著(M,monography)、文集(C,collected papers)、报纸(N,newspaper)、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等。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在考察不同危机情境类型中救助行为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作业特点的自变量就是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采用恒定法控制额外变量时A.系统误差恒定,随机误差消除B.系统误差恒定,随机误差存在C.系统误差消除,随机误差恒定D.系统误差存在,随机误差恒定正确答案:B解析:恒定法旨在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这主要体现在保持实验条件恒定的方面,实际上就是使系统误差处于一个恒定的水平,而随机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5.在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2种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A.2个B.3个C.5个D.6个正确答案:A解析:当实验设计用A×B表示时,说明研究的因素有两个,研究因素的数量与设计类型和每种因素涉及的水平数没有关系。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第4章【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第4章【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物理学方法3.1复习笔记一、感觉阈限的测量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其操作性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

差别阈限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JND)。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主要有3种: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一)最小变化法1.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1)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2)被试报告有感觉时用“+”表示,报告无感觉时用“-”表示,不能肯定有无感觉时用“?”表示。

(3)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在这个系列中被试有感觉和无感觉的转折点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4)最后求得的绝对阈限是多次所得的系列绝对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2.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1)在每一次试验中比较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

(2)被试可以有3类反应,表示为“+”,“=”,“-”。

(3)不肯定间距和主观相等点:下限是指从“-”到“=”的转折点,上限是指由“=”到“+”的转折点,上限与下限之间称做不肯定间距(IU)或相等地带。

差别阈限(DL)等于l/2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被称为主观相等点(PSE),被试在作比较时,是以主观相等点为标准刺激,而不是以规定的刺激为标准刺激。

(4)差别阈限也是多次试验后的统计值。

绝对差别阈限是指通过多次试验求得的平均差别阈限,如果标准刺激变了,那么所求得的绝对差别阈限也会改变。

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称做相对差别阈限。

3.最小变化法中可能出现的误差(1)习惯误差习惯误差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时所引起的误差。

习惯误差导致递增系列的阈限增大;相反,导致递减系列的阈限变小。

心理学考研超详细各科备考指导及各题型答题技巧

心理学考研超详细各科备考指导及各题型答题技巧

超详细各科备考指导及各题型答题技巧一、各科目备考指导1.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导论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从学科特点来看,心理学导论是一门理论和事实性的学科。

备考心理学导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头脑中的知识点杂乱无序,最终劳经费神,不成体系,事倍功半。

事实上,面对这样一门理论和事实性的学科,我们复习的基本策略应是结构为先,理论为重。

结构为先就是首先需要在头脑里形成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社会心理。

同时心理学导论主要是对心理学的整体研究概貌进行介绍,也就是介绍心理学最为重要的一些原理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理解重要概念时,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类比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

在学习心理学导论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知道自己所学的部分内容位于哪个领域、在怎样的知识框架之中,这样理解和记忆起来就不会特别困难了。

理论为重,就是说心理学导论中,每个领域都涉及到众多的理论,比如脑功能学说的理论,颜色视觉的理论,听觉理论,知觉理论,错觉理论,主义理论,记忆理论,情绪理论,气质理论,能力理论,人格理论等。

这些内容是心理学导论掌握的重点内容,也常常是考试的重要出题点,或者是直述理论内容,或者让你对理论进行辨析,或者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或者进行评述等等。

这部分也是心理学导论的难点,大家把相关的理论理解透彻了,也就能游刃有余的分析相关问题了。

总体来说,结构为先是要求大家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要扎扎实实的打牢基础。

理论为重是梳理心理学主要领域的思考角度和既有成就,是基础更是提升。

两者要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心理学导论的学习。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备考策略是双线纵横、提纲挈领。

双线纵横是指发展心理学的整体框架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来把握。

纵的方面就是大纲给我们列出的按照年龄线索的方式来进行。

可是我们知道发展心理学还有另外的一条展开线索,即按照心理发展的内容来展开,可以分为生理与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道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等等。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一、实验心理学概述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心理学包括实施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结论推断等步骤,以期揭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计1. 两组设计: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常使用两组设计,即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或条件,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对于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可以将实验组给予药物,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通过比较两组的效果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2. 随机分配: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对象应该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

随机分配可以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干扰,增加实验的内部有效性。

3. 双盲实验:在双盲实验中,既实验者也实验对象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以减少实验者和实验对象之间的偏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变量控制1. 自变量:在实验中,自变量是实验者有意改变的变量。

通过改变自变量的取值,实验者能够推测出它对因变量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记忆力的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学习时间的长短。

2. 因变量:因变量是实验者观察或测量的变量,它受到自变量的影响。

在记忆实验中,因变量可以是记忆的准确性或记忆的持续时间。

3.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进行控制。

通过控制变量,实验者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信度和效度。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1. 数据收集:实验心理学的数据收集通常通过实验记录、观察、问卷调查或脑电图等方式进行。

数据收集的目的是收集实验对象的行为和反应数据,以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在实验心理学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如平均值、标准差)和推断统计(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验证实验假设并推断总体的特征。

五、实验心理学的应用1. 认知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实验主要研究人类思维、感知和注意等认知过程,以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4)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课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考生在复习准备中要把握重点,捋清复习思路,这样才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打好基础。

下面是凯程教育整理的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4),希望大家认真应对接下来的复习。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4)
(二)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从心理量表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将心理量表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
2)感觉比例法(分段法)与数量估计法
比例量表示既等距又有绝对零点的量表;
分段法:是制做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
数量估计法(使用了史蒂文斯密定律):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的方法;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10,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把其他不同强度比较刺激的主观值,放在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的关系中进行判断,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3)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
等距量表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
感觉等距法:要制作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感觉等距法;它是通过把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

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差别阈限发认为,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里物理量标的灯具单位;随着心理感受梯级的提高,为了产生下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刺激方面需要的增加量越来越大;
4)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顺序量表(等级量表)是一种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出一个次序。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
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假如以n 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

注意使用ABBA 法加以平衡顺序误差;
(三)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轮的由来
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者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可以有四种结果:
①击中:当信号出现时(SN),被试报告为“有”,以y/SN 表示。

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Y/SN)表示。

②虚报: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被试报告“有”,以y/N 表示。

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虚惊条件概率,以P(Y/N)表示。

③漏报:当有信号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以n/SN 表示。

把这种判定概率称为漏报条件概率,以P(n/SN)表示。

④正确拒绝:当无信号而只有噪音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以n/N 表示。

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条件概率称为正确拒斥的条件概率,以P(n/N)来表示。

从统计学的观点来讲,信号检测就是要检验两个统计假设H0(无信号)和H1(有信号)的真伪在获得多次测试得到对信号的印象之后,被试的头脑中将产生两种分布,一个噪音的,一个是有噪音背景的信号。

有一些感觉印象模糊,即可能是噪音也可能是信号,于是两个分布中间有重叠。

两个分布的距离取决于信号的清晰程度和被试感觉的灵敏性。

这时,一个判断标准必须划定,从而指导被试决定什么样的刺激就可以被判断为有,而其他的不可:图中黑色部分为虚报,也叫α错误;斑点部分为漏报,也叫β错误;浅灰色部分为正确否定;深灰色部分位击中;图中d'表示感觉过程,β表示决策过程,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关系:统计决策需要的两个基本假设以及两个相等的有重叠的正态分布都满足,于是统计原理能成为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2)最优决策原则
判断标准的确定是按照最优原则进行的,也就是让期望值最高,使收益值最大,因此最优决策标准实际就是按照最大期望值标准确定的。

人类被试在确定判断标准时实际受三个因素影响:
①信号和噪音之先验概率大小
②判定结果的奖惩多少
③被试要达到的目的及其他有关因素
3)辨别力指数d'及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对于已经形成分布印象的信号,如果我们将击中率作为虚报率的函数,当决策过程标准由保守向大胆方向移动时,我们将得到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在一条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中(简称ROC 曲线),不同的点代表不同赏罚值激励出的不同判定标准,而每个点的斜率就是β,
判别力指数d':即观察者的敏感性,也是信号和噪音分布之间的距离,对应感觉过程,ROC 曲线与对角线间的最大距离
d'=(MSN-MN)/σN=ZSN-ZN(M 是信号分布的平均数)
判断标准β:做出决策的分界线,人根据最优原则主管划定的标准,对应决策过程,ROC 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
β=OSN/ON(O 是正态表中的纵坐标值)
判断标准Cx:表示判断标准的另一种方法,其实际表示判断标准截点处的刺激的物理强度,也就是感觉阈限
CX=IS–(IS-IN)/d'×ZS
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1)有无法
当主试呈现刺激之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给与口头报告。

(2)评价法
也较多重决策法,呈现刺激的方式同有无法一样,要求被试根据自信度给出更细腻划分的有无的等级评价,得出的评价将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连续体。

(3)迫选法
被试进行判断之前,信号和噪音都呈现数次,让被试再对它们进行判断。

一般多用二项迫选法,即呈现一次噪音一次信号。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