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公开课1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其他资料】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

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梁山伯与祝台英》故事大要: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漏》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漏》优质课件
做了坏事的人,会因为担心被人发觉 而感到不安、害怕。
展开想象,再编故事。
题材选择:①老虎是怎样跟同伴描述 “漏”这个可怕的怪物的?②贼回家后的 胆战心惊的样子是怎样的?③自由发挥。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会复述本课的主要内容。
民间故事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跌宕精 彩。故事中的动物有动作,有表情,有心 理活动,有性格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把 “漏”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的朋 友听,课后能读更多的民间故事。

= (糸,绳索)+ (从,听任)
纵的本义是解开绳索,听任被俘(捕) 者逃跑。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 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把“纵”换成其他字,句子的意思不变。
读一读:








读一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hɑi
里屋 莫非 厉害 发抖 脊背
松手 跟前 甘心 惊恐
安安稳稳 蒙蒙小雨 倒栽葱
推荐:
读一读民间故事书《宝缸》《宝莲 灯》《猎人海力布》。
板书设计
起因 虎想吃驴 贼想偷驴
老婆婆说“漏”,虎、贼被吓跑
发展 贼跌虎背 虎驮贼逃
漏 经过
虎蹭下贼 贼爬上树
做 贼 心
高潮 虎、贼互吓 摔下山坡

虎、贼对视 吓昏过去
结局
驴还在 屋漏雨
第1课时 第2课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老虎和贼分别以为“漏”是什么? 老虎以为“漏”是比它还要可怕的动物。 贼以为“漏”是比他还要厉害的人。
课文中“漏”字用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书写指导 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漏喂胖驴贼狼莫

部编三下语文课文27《漏》优秀课件

部编三下语文课文27《漏》优秀课件

主题思想探讨和启示意义
课文主题
《漏》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房屋漏雨的小故事,表达了 作者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和对亲情的珍视。
启示意义
课文启示我们要关注家庭生活,珍惜亲情,同时也提醒我们注 意家庭生活中的细节,及时修补“漏洞”,让家庭更加温馨、 和谐。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评价
故事情节
《漏》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下雨天,作者 家中房屋漏雨,父母亲为了修补屋顶而忙 碌的故事。情节紧凑,通过生动的描写展 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
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了一 些不幸,对社会现实有深 刻的体验和感悟。
文学传统
作者受古代寓言、民间故 事等文学传统的影响,以 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社会问 题的关注。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作者生平
XXX,生于XXXX年,卒于XXXX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其他代表作品
除了《漏》之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 《XXXX》、《XXXX》等,都展示了不 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对人性和社 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VS
人物形象评价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父亲和母亲的形 象分别展现了他们的勤劳、朴实和关爱家 庭的品质。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如父亲冒 雨上房修屋、母亲在屋内递瓦等,使得人 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漏”观念异同
东方“漏”观念
在东方文化中,“漏”往往与家庭、亲情等紧密相关。东方人注重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认为家庭是一 个温馨的避风港。因此,当家庭中出现“漏”时,会积极地去修补它,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幸福。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全城,也没有找到漏的踪迹。”
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漏”的执着追寻,同时也揭示了“漏”的神秘和难以捉摸。

27《漏》(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7《漏》(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7漏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2.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要求认识七个生字,可以利用形声字规律、熟字比较等方法在语境中识记。

“贼、纵”是平舌音;“脊”读jǐ,不读jí;“老婆婆”中第二个“婆”读轻声。

“哩”,在本课读li,方言词,用于列举,跟普通话的“啦”相同;之前学过lī,出现在拟声词“唧哩哩”中。

字形方面,“月”作为偏旁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与“肉”有关,俗称“肉月旁”,带有肉月旁的字很多,“脊”和“胶”都是肉月旁;另一个表示与“月亮”有关,如,“明、期”,这类字就很少了。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十三个,其中“喂、贼、狼”三个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注意。

“喂”第十一笔是撇,第十二笔是捺;“贼”的右边是“戎”,不是“戒”;“狼”的右边是“良”,不是“艮”。

阅读理解先自主读文,了解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画一画老虎和贼的逃跑路线,交流自己觉得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最有意思。

最后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复述课文先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熟悉故事内容。

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教会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在小组内练习复述故事。

最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其他资料】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

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梁山伯与祝台英》故事大要: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图文讲解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图文讲解

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文内容详解•图文对照解读•主题思想阐释•知识拓展与延伸•课堂互动环节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漏》创作背景民间故事来源《漏》是一篇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课文,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集体性等特征。

课文改编目的课文通过改编,旨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学习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课文主题《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下雨的夜晚,老虎和贼同时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因为误会和恐惧,最后都落荒而逃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0102 03作者介绍本文作者为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神笔马良》、《小鲤鱼跳龙门》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成就与荣誉他的作品曾获得过多项大奖,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生平与成就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漏》这篇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文学地位《漏》作为一篇优秀的民间故事改编作品,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

影响与意义通过学习《漏》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此外,《漏》所传递的道理和智慧也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文内容详解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背景介绍课文《漏》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因为误解“漏”为何物而闹出的笑话。

情节发展概述课文中,贼和老虎都误以为对方口中的“漏”是厉害的怪物,因此心生恐惧,最后竟然因为害怕而双双滚下山去。

结局揭示寓意通过贼和老虎的误会,课文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忧,从而告诫人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说课稿
漏》是一篇中国民间故事,讲述了因为一个漏字,老虎被一只小老鼠吓得不敢动弹的故事。

这个漏字虽然只占了故事中极小的部分,但却使整篇文章奇处环生,展现了语言的魅力。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并指导学生写好喂、贼两个字。

同时,通过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用心性,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潜力。

通过讨论、交流研究所得,彻底扬弃了情节分析,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课文,突破了感悟“语中有话”的难点,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民主性,从初读到深度探究,再到课外延伸的编剧、争取演员、排练演出和写作等环节,给予学生施展才智的空间,设计灵活的表现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宽松自由发展的舞台。

这样的教
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在研究中真正体验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自信的快感。

注意:原文中有一段明显有问题,已被删除。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 漏 教案+反思-精品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 漏 教案+反思-精品

27 漏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漏水喂驴厉害粘胶脊背纵身
2.胖瘦伙伴虎狼波浪抱着吃饱偏旁一遍莫非沙漠盗贼贵贱
第二课时
1.照样子写词语。

(1)掩耳盗铃扬长避短交头接耳鸣锣开道坐井观天赴汤蹈火
画龙点睛拉帮结派指手划脚投笔从戎抬头挺胸挑肥拣瘦(2)扶正祛邪似是而非承上启下推陈出新弃暗投明大公无私欺上瞒下此起彼伏转败为胜以少胜多贪生怕死说长道短(3)郁郁葱葱浩浩荡荡隐隐约约吞吞吐吐星星点点密密麻麻恭恭敬敬形形色色清清楚楚坑坑洼洼密密层层结结巴巴2.(5)(1)(4)(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 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 2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 势一纵,蹿到树上。
三、拓展阅读。
做贼心虚 陈述古字密直,主管建州浦城县的时候。当时, 有家富户被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 的小偷。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 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小偷辨认出来。”于是, 就打发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祭祀它,把囚 犯们引到钟的前面,当面亲自告诉他们说:“不是
讨论:老虎和贼为什么那么害怕“漏”?
1.误会“漏”是可怕的怪物。 2.做贼心虚。
起因
虎想吃驴 贼想偷驴 老婆婆说“漏”,虎贼被吓跑
发展 贼跌虎背 虎驮贼逃

漏 经过
虎蹭下贼 贼爬上树 虎贼对视 吓昏过去
高潮
贼 心 虚
虎贼互吓 摔下山坡
结局
驴还在 屋偏漏
这篇民间故事采用误会和巧合的方式, 记叙了老虎和贼误把漏雨的“漏”当成怪物 而疲于奔命的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也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出锋。
厉 lì
结构: 半包围 部首: 厂 书写指导:“厂”里面的“万”稍露,撇
画宜伸展。
词语解释
• 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走南闯北】
• 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
苦。
【翻山越岭】
•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安安稳稳】
• 表示揣测或反问。
【莫非】
害怕 准备 惊恐 赶紧
__惧__怕__ __预__备__ __恐__惧__ __马__上__
27 漏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同学们,观察一下下面的图片,你觉得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读 后肯定让你捧腹大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你们有害怕的事物吗?说说你们怕什么?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说一说:故事的
主要角色有哪些?
老虎


婆婆

莫非
jiāo
粘胶
胆小如鼠、贪生怕死
• 虎蹭下贼 贼爬上树
贼爬上树,突出速度快。 老虎甩贼。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
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 “终于甩掉‘漏’了!”
用词简洁传神,极富表现力。
• 虎贼对视 吓昏过去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 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们俩对看了一眼,同 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 昏了过去。
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 过去。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喂养
厉害
xuàn
旋风

脊背
抱住
zònɡ
纵横
zéi
胖驴 贼 漏
diān
颠 骨头架
偏偏 虎狼
_j_u__à_n_猪圈 圈 _q__u__ā_n外圈
_z_h__ā_n_粘贴 粘 _n__iá__n_粘性
漏喂胖驴贼狼莫
半包围结 左右结


上下结构
厉抱架粘胶偏
喂 wèi
结构: 左右 部首: 口 书写指导:末笔斜捺力量由轻到重,顿笔
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是小偷的一摸它就会发 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 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 暗派人用墨汁涂钟,过了许久之后,带领囚犯一个 个地把手伸进那帷幕里去摸钟。摸完之后检验他们 的手,每个人手上都有墨水,只有一个囚犯手上没 有。审讯他,这个人就承认了犯罪事实。原来是因 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可怕的凶猛的怪物
读课文,思考:老虎和贼之间发生了哪 些事情?
• 贼跌虎背 虎驮贼逃 • 虎蹭下贼 贼爬上树 • 虎贼对视 吓昏过去
分角色朗读这三个片段,说说你最喜欢 其中那个片段。
• 贼跌虎背 虎驮贼逃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 “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 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 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如果老虎和小偷一开始就知道漏是房 子漏雨,他们还会害怕吗?那么又会发生 怎样的故事呢?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òu shuǐ wèi yǎnɡ
( 漏水 ) ( 喂养)
lì hɑi
jià zi
( 厉害 ) ( 架子)
二、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 3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 泥水,撞在了一块儿。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
意思。
参考答案:我觉得课文中最精彩的内容有三个 片段。一是贼因为紧张、害怕而从屋顶摔落到老虎 背上,老虎驮着贼拼命逃跑;二是贼和老虎因为害 怕互相摆脱。三是最终滚落山坡后的双方直面相对, 都吓昏了过去。这三个片段一次比一次滑稽,一次 比一次幽默,也一次又一次的将故事推向高潮。
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 事的趣味。
朗读指导:文章中的主要角色就是老虎和 贼,他们在文章中的主要情感表现就是恐慌, 朗读时要把握好这个感情基调。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 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虎甩掉贼,贼蹭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 滚下山坡。
讨论:为什么老虎和贼会把对方当成“漏”?
• 认为“漏”是可怕的怪物。 • 一路上他们碰巧又总是搅在一起,他们相互
间都误会是“漏”追着他们。 • 大雨天气,且在晚上,无法清楚辨识对方。
误会、巧合
“漏”到底是什么?
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 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黑 胖 歪 惊恐
___白___ ___瘦___ ___正___ __镇__定__
自由读课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 结局划分文章层次。
起因(1、2):虎想吃驴,贼想偷驴。 经过(3~18):老虎和小偷被“漏”吓跑 的经过。 结果(19、20):驴还在,屋漏雨,老人 们依旧安然闲适地过日子。
山上住着一只老虎,山下住着一个贼。 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 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重复: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简单、利 落,便于流传。
交代事情的起因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 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和贼听了老婆婆的话,认为“漏” 是什么?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 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 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 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 比我还厉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