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创伤

标记。 皮瓣比创面放大约 1 。 0 皮瓣两侧不可超过
小腿 内 、外侧 中线 。在外 踝 近端 约 5 8c 处 ,斜 ~ m
行切开皮肤 、 皮下 , 找到与腓肠神经伴行 的腓动脉 肌间隔穿支。 在血管神经束两旁各 1c 切开深筋 m
膜 ,在深 筋膜 深 面游 离 出血 管 神 经束 ,用 橡 皮 片 牵
引保护 。 顺腓肠神经 向近端游离至设计皮瓣边缘 ,
沿 划线 切取 皮 瓣 ,注 意 皮 瓣 应 在 深 筋 膜 深 面切 取 , 游 离皮瓣 时将皮 肤 、 下 与 深 筋 膜缝 合 ,以防 止 皮 皮 肤与皮 下 、 筋 膜 分 离 。于 皮 瓣 远 端 ( 近胭 窝 一 深 靠 侧) 在腓 肠肌 内 、外 侧 头 之 间 找 到并 切 断腓 肠 内 侧 皮 神经 ,切 断皮 神 经 前 以 2 利 多 卡 因 局 部 封 闭 。 切断 小隐静 脉 , 端 包 含 在 皮瓣 内 ,皮 瓣 较 大 时 还 远 应 将腓 肠外 侧皮 神经 也包 含 在 内 。将 皮 瓣 自深 筋膜 深面完 全游 离 , 时皮 瓣 仅余 蒂 部血 管 神 经束 与 供 此 区相 连 。松 止 血 带 ,检查 皮 瓣 血 运 , 皮 瓣 边 缘 渗 若 血及 毛细 血管反 应慢 ,可 局部 热 敷或 以罂粟 碱 浸 润 皮瓣 蒂部 , 本组 6例 出现 上述 状 况者 经 如此 处 理 均 好转 , 后将皮 瓣 经 明道 转 移 至 已清创 的受 区 , 最 供
裂 , 次行 跟腱 修 复术 后 跖屈 位 石膏 托 固定 6周 , 再 发
生踝关节僵硬 , 其余患者关节功能满意 。
讨 论
、
般资料
本组 2 例 , 1 例 , 7 , ( 男 3 女 例 年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
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以2012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患者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在治疗后的3~24月期间,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访调查并作出评价。
结果:患者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治疗后,20例患者均治愈。
其中19例患者为一期愈合,1例患者二次植皮后痊愈。
所有患者的痊愈平均时间为(4.1±2.5)月。
回访数据显示,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均较好,愈后创面处皮肤颜色正常,不影响患者足踝部的正常生理功能,患者主观感觉较美观,无不良反应及不适的感觉;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恢复较短,临床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标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常发生于踝关节骨折、根骨骨折或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手术之后,因为足踝部深部组织的创面外露,所以皮肤组织容易出现感染、坏死等情况,所以要尽早的采用皮瓣移植来对创面进行修复[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是临床上较常用的皮瓣修复治疗方法,皮瓣取自小腿后部,因该部位血供来源丰富,为培养皮瓣提供了可能[2]。
本研究通过观察、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2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患者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基本资料:性别:男12例,女8例;年龄范围在22.0~5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4.3)岁;疾病情况:受伤原因:摔伤患者8例,车祸患者12例;其中踝部骨折患者、根骨骨折患者、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以及跟腱断裂患者例数分别为:6例,7例,5例,2例。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创面

纵 向血管 丛 。此 神经 血管束 在腓 肠 肌二
头之 间下 降 , 小 腿 中上 13穿 出深 筋 于 / 膜 。腓肠神 经营 养血 管束伴 小 隐静 脉走
行, 发出皮支供应小腿后方 中下 2 3偏外 / 的皮肤 。在 有 腓 肠浅 动 脉 的标 本 中 , 约 6 % 的腓 肠浅 动 脉 可 到达 踝 部 , 3 % 5 另 5 在小腿下 13变细 , / 成为交织 的纵 向血管
带腓 肠 神 经 营 养血 管 逆 行 岛状 筋 膜 皮瓣 修 复 足 踝创 面
处 。③ 注 意 点 : 瓣 的 掀 起 平 面在 深 筋 膜 皮 下间隙 , 含 腓肠 神经 和小 隐静 脉 在 内。 包
肠 内侧皮神 经 与腓肠 外侧 皮神 经 的交通
支 汇 合 成 腓 肠 神 经 时 , 伴 行 的 营 养 血 管 其
宽 7 m, c 均筋膜皮下组织蒂部宽 3 m。 c
本组 筋膜皮瓣全部成 活。外观 良好 。
讨 论
端宽 5~6 m, 管 蒂最远 在外踝 尖 部水 c 血 平旋转 。1 0例受 区位于足后跟 , 位于 2例 跟骨外侧 面感染 腔 , 例 跟腱表 面皮 肤缺 1
损。 参考文献
1 侯春林, 张世民. 筋膜皮瓣与筋膜蒂组织瓣. 上
摘
要
目的 : 观察 带腓肠神 经营养血 管
逆行 岛状筋膜 皮瓣修 复足 踝创 面 的临床
外踝 上旋 转 点 的长度 而定 。在 皮瓣 切 取
较长 时 , 留有一定 的筋膜皮下组织 蒂宽 应
度 . 般 3 m左 右 。 一 c
剖标本 中腓肠 浅动脉很细小 , 仅为密集 的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创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足踝部疾病十分常见,多数患者表现为足踝部的慢性疼痛。
可可以导致膝关节、骨盆移位,引起腰酸、背疼、颈椎不适、压迫神经等一系列疾病,导致修复比较困难[1]。
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以穿支血管为蒂的皮瓣应用于临床,明显提升了创面的修复效果,但仍有皮瓣厚薄不均匀,穿支位置不恒定等缺点[2]。
当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开始应用于临床,其防止了血管神经蒂的受压和扭曲,增加了皮瓣的静脉回流渠道,结扎了远端的小隐静脉,从根本上避免了因血管堵塞而使皮瓣全部坏死[3]。
为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60例,入选标准:符合足踝部创伤缺损的诊断标准[4];创面均合并有骨、关节、肌腱或跟腱外露;无身体严重并发症疾病与精神疾病;皮瓣供区局部血供无损;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患者知情同意。
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6.52±2.14)岁;创面位置:前内侧16例,前外侧9例,跟腱区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36.44±2.36)岁;创面位置:前内侧15例,前外侧10例,跟腱区5例。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皮瓣旋转点位置距外踝尖上5~19cm ,皮瓣大小6cm ×6cm~22cm ×12cm 。
常规进行术前处理与创面清洗,以外踝后缘与跟腱外侧缘连线的中点至胭窝中点的连线为轴心线,以外踝尖上5~7cm 为旋转点。
以旋转点至创面近端的直线距离再延伸1.5cm 为筋膜蒂长度。
逆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逆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外科贵州惠水550600)【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创面修复的方法。
方法应用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
结果 8 例创面获得满意关闭。
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操作简单安全、成活可靠,适合于修复踝关节周围中、小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创面修复【中图分类号】r65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45-01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少,组织伸缩性差,创面易感染,难以愈合。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血管恒定、蒂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旋转灵活[1],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我们采用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8 例创面,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 例,男5 例,女3 例;年龄21~62 岁,平均54 岁。
软组织缺损原因:急性外伤2 例,慢性溃疡3 例,皮肤软组织肿瘤1 例,慢性骨髓炎2 例,软组织缺损部位为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10 cm~7 cm×10 cm,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创面。
1.2 手术方法:(1) 皮瓣设计皮瓣的轴心线即腓肠神经的走行线,即轴点为腓动脉的肌间隔筋膜穿支的发出部位,最低的是外踝上筋膜穿支,位于外踝上6~8 cm,以此处为皮瓣的旋转轴点[2],依缺损面积大小、形状设计皮瓣,皮瓣面积较缺损面积大2 cm,本组皮瓣最大10 cm×16 cm,保留远端筋膜蒂宽2~3 cm,大部分为带1~2 cm宽皮肤的复合组织蒂。
(2) 手术方法不驱血、止血带控制下手术。
先作皮瓣上、后侧切口,在皮瓣上切口内找到腓肠神经,手术操作平面在深筋膜至肌筋膜之间,将深筋膜与皮肤缝合固定防止皮下血管网与神经脱离。
根据腓肠神经的走行方向适当调整皮瓣设计,使腓肠神经及神经营养血管位于皮瓣的中央1/3部。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临床体会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临床体会作者:庄智勇谢树荣蔡金表柳三凤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4期庄智勇谢树荣蔡金表柳三凤(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各种创面的临床经验。
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对13例足踝部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
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全部随访5~24个月,临床效果满意。
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良好的办法。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踝部创面【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8(c)-0064-01足踝部外伤后经常造成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需要采用皮瓣技术一期或二期修复创面。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
其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20~47岁,平均39.8岁。
其中新鲜皮肤缺损9例,陈旧性皮肤坏死缺损4例;皮肤缺损面积3cm×4cm~10cm×15cm。
1.2 手术方法(1)皮瓣设计术前反复熟悉掌握局部应用解剖。
超声多普勒探查腓动脉通血良好。
以腘窝中点与外踝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皮瓣的轴线,两点连线的外踝上5cm以上选择皮瓣的旋转点,皮瓣设计在轴线两侧,皮瓣两侧可至小腿内外侧中线。
最大可切取面积为20cm×16cm,蒂最长18cm[1]。
(2)皮瓣的切取方法硬膜外麻醉,俯卧位。
大腿上段上气囊止血带。
按照皮瓣设计线切开皮瓣的腘窝侧至深筋膜下,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寻及腓肠内侧皮神经并切断。
于腓肠内侧皮神经偏内侧找到小隐静脉切断结扎,远端包含在皮瓣内。
切开皮瓣侧方,于深筋膜下锐性分离。
皮瓣蒂部需带约3cm以上宽筋膜蒂并将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包含其中。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

1 . 2 手 术 方 法
结 果
发 出, 外径为 0 . 8 c m E 。 肌 间 隔 穿 血 管 形
成 的 深 筋 膜 血 管 丛 及 其 与 腓 肠 神 经 和小 隐 静 脉 营 养 血 管 丛 的纵 向 链 式 吻 合 , 是
瓣 修 复 。腓 肠 神 经 营 养 血 管 皮 瓣 是 近 年 用 逆 行 切 取 皮 瓣 的 方 法 ,先 沿 切 口线 将 隔穿 动 脉 ,并 与 周 围 深 筋 膜 内 许 多 血 管 来 最 常用 的修 复方 法 之 一 。 笔者 自2 0 0 7 皮 瓣 近 端 皮 肤 切 开 至 深 筋 膜 深 层 ,显露 构成 广 泛 的 迷 路样 吻 合 ,即 形 成 腓 肠 神 年 1 0月 至 2 0 1 2年 7月 ,采 用 腓 肠 神 经 腓 肠 神 经 及 其 营 养 血 管 近 端 以及 小 隐静 经 营养 血 管 网 。腓 肠 神 经 营 养 血 管 走 行 营皮瓣 修 复足踝 部软 组织 缺 损创 面 1 6 脉, 切 断并 结 扎 小 隐 静 脉 断 端 , 缝 合 固定 在腓 肠 神 经周 围 ,其 分 支 除 营 养 神 经 干 例,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现 报告 如下 。 深 筋膜 与 皮 下 组 织 . 以 防 止皮 瓣 分 离 , 向 外, 还 发 出许 多 分 支 进 入 皮 下 组 织 , 形 成 下逐 步 分 离 皮 瓣 。皮 瓣 蒂 部保 持 约 2 . 5 ~ 以皮 神 经 为 轴 心 的深 筋 膜 血 管 丛 。解 剖
c m 旋 转 点 。将 切 取 的皮 瓣 蒂 部 逆 行 翻 上 、 因: 车祸伤 1 0例 , 坠 落 伤 4例 。 行 走 跌 伤 7 下行支常互相吻合 , 形 成 神经 干 内 微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方法2007年——2013年应用这一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均合并骨与关节外露,创面范围6cm×9cm-10cm×18cm取皮瓣范围8cm×12cm-14cm×20cm,旋转点在外踝尖上3-5cm,供皮区以中厚皮片覆盖。
结果所有移植皮瓣组织顺利成活,病例实施05-2a随访,其皮瓣外形健全且功能良好。
结论低旋转点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供皮面积大,成活率较高,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关键词】足踝软组织缺损;营养皮瓣;低旋转点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3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68-01在临床骨外科领域,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由外伤所致缺损非常常见,本病患者多发生骨质及跟腱外露,其外露创面愈合异常困难。
足踝部其解剖结构非常特殊,需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覆盖创面方能获得良好效果。
我院特展开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外科干预研究,遴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作为原材料,采用逆行皮瓣对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病例共16人,每人创面1处,其中男13人、女3人,年龄在19-44岁间。
按致伤因素分类: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绞轧伤6例,重物砸伤3例。
踝关节和足跟软组织缺损7例,其中4例为后踝软组织缺损并跟腱外露,3例为内踝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足背软组织缺损9例。
创伤面积:6cm×9cm-12cm×18cm,所有创面均经清创、无菌换药后控制感染后行修复治疗,伤后3-7d 修复6例,择期手术10例。
皮瓣切取面积最大值为20cm×12cm,胴窝下缘设定为皮瓣切取的最上极限端,外踝尖上1-5cm设为旋转点,用中厚皮片覆于供区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临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2 5例 , 1 男 6例 ( 6 % ) 占 4 ,
者均存在 足外侧小范 围感觉麻 木 , 随访 6~1 月 , 2个 皮瓣质地 、 色泽与周边 组织相似 , 侧感觉 随 时间 足外 延长有不 同程度 的恢 复 。皮 瓣无 明显 臃肿 , (1 1例 1 岁患者 ) 年后要求行皮 瓣修整术 。 半
浙 江 l 医学 2 1 临床 0 1年 1 第 1 0月 3卷 第 l 0期
・
1 31 ・ 1
应 用腓 肠 神 经营 养 血 管 皮 瓣
修复踝关 节周 围创 面
滕 立初 陈 拓 温科伟 陈涤新 近年来 随着 交 通 工 具 日益发 达 和 人 们 出行 方
干 固造成 蒂部卡 压 。也要 注 意体 位 , 免 蒂部 长 时 避
女 9例 ( 3 % ) 年龄 5~ 2岁 , 均 4 占 6 , 7 平 5岁 ; 车祸
及外 伤 2 2例 , 肤癌 3例 。所 有病 例 都 有 骨 或 肌 皮 腱跟腱 外 露 , 面 最 远 至 足 中部 。其 中外 伤 急 诊 创 手术 皮瓣 修 复 5例 。 12 手 术方 法 . 皮 瓣 设 计 : 瓣轴 线 在 小 腿 胭 窝 皮 中点 至外 踝 与跟腱 中点作 连线 , 皮瓣 旋转 点在 外踝 后上方 5m处 … , 侧 不超 过 侧 中线 , c 两 上部 不超 胭 窝, 皮瓣 面积 一 般 比伤 区面 积 大 2% , 部 转 移后 0 蒂 为弧形 , 蒂长 为旋转点 到创 面近端距 离加 大约 2m, c 切取最 大面积为 1c 0m×1c 6m。皮瓣切 取后旋 转 : 按 皮瓣设计 切取 , 深筋膜 下分离 皮瓣 , 隐静 脉及腓 把小 肠神经 包括 在皮 瓣 内 , 皮瓣 蒂 宽约 3m, 1~ c c 带 2m
的皮桥 , 桥宽度取决 于皮瓣 切取面积 , 皮 并改 明道转
3 讨 论
3 1 应用 解剖 . 腓肠 内侧 皮 神 经 起 自胫 神 经 , 主
干在 深筋 膜深 面 随小 隐静 脉下 行 至 小 腿 中段 以下 穿 出深筋 膜 , 有 腓肠  ̄- 皮 神 经 的 交通 支 加 入 , 后 ' t N 吻合 成腓 肠 神 经 , 续 伴 小 隐静 脉 下 行 经 外 踝 后 继 方至 足 部 , 布 于 足 背 外 侧 缘 和 小 趾 外 侧 皮 肤 。 分 胫后 动 脉 的 分 支 腓 动 脉 在 外 踝 后 缘 近侧 0—5m c 发 出分支 营养 腓 肠 神 经 , 通 过 腓 肠 神 经 内供 血 并 系统 与腓 肠神 经另 一 套 外供 血 系统 周 围肌 皮 血 管 穿支 相通 。钟 世镇 等 认 为 , 腓 肠 神 经走 行 中 , 在 有 2条 纵行 的血 管 网伴行 , 条是腓 肠神 经旁 的血 一 管形 成 的链 状 吻合 , 一 条 是 神 经 内的 营 养 血 管 另
作者单位 :4 0 0广西梧州市人 民医院骨科 530
其在小腿有胫前或胫后动脉 1 条损伤者更显得其 重要 ;2 腓 肠 神 经 伴 行 小 隐 静 脉 , 明显 的解 剖 () 有
标 志 , 置恒 定 表 浅 , 需 要 解 剖 血 管 , 瓣 切 取 位 不 皮
・
11 2 ・ 3
浙江临床医学 21 0 1年 l 0月 第 l 第 1 3卷 O期
移至创面, 供区尽量拉拢缝合 , 6m内可直接缝 5~ c
合, 不足则 行皮 片移 植 , 特别 注 意蒂 部 , 蒂部 邻 近缝 合不 能 太紧 , 要 时蒂 部或 邻近 蒂部 区用 小皮 片移 必
植, 不需打包, 中尽量修复皮瓣神经 , 术 特别是足跟
部伤 口。术 后 处 理 : 腿 石 膏 托 固定 , 使 蒂部 受 小 勿 压 ; 照射保 暖 , 持 4 烤灯 保 0~5c 距 离 , 防烫 伤 ; 0m 以 常规扩 容抗凝治 疗 ( 分 子 右旋 糖酐 、 低 罂粟 碱 、 生 潘
2 结 果
‘
其中 1 9例皮瓣成 活 伤 口 I 愈合 , 因深部 期 2例
炎症未能控 制术 后皮 瓣 裂 开 , 以换 药炎 症消 退后 予
再 缝 至愈合 ; 出现皮瓣 远端 宽 1 2m 的皮缘 3例 ~c
月至 20 年 l 08 0月本院共施行应用腓肠神经营养 血管逆 行 岛状 皮瓣 治 疗 小 腿 下段 足跟 踝 部 足 背 的
形成的吻合 网, 每一血管 网都有分 支与相邻 的筋 膜血管网形成吻合 , 这些 丰富 的血管吻合 网, 是腓 肠神 经 营养血 管皮 瓣 的解 剖 学 基 础 。逆 行 腓 肠神
经 的优点 : 1 不损 伤小 腿 的 主要 血 管 , 剖 浅 , () 解 尤
丁等)术后 3 ; d内每 日 更换敷料 1 2次 , ~ 以防敷料
皮肤 缺损 2 5例 , 效满 意 。 疗
坏死, 给换药或缝合后 愈合; 例 出现远端 13约 1 /
4m× c 区皮肤瘀 黑坏死 , 除坏死皮肤 见深部 皮 c 5m 剪 下组织成 活 , 肉芽 生 长好 后行 皮 片移植 修 复愈 合 ; 1 例皮瓣成 活 , 小 腿供 区感染 , 出多 , 但 渗 植皮 坏 死 伤
间受压 , 响皮 瓣血运 。 影
式 的改 变 , 车祸 造 成 小 腿 足 部 外 伤 并 局 部 皮 肤 软 组织的缺损 和骨 、 腱 外露 病例 较 前 明显增 加。 肌 这 类外 伤 的处 理 较 为棘 手 。 小腿 逆 行 筋 膜 皮 瓣 近 年不 断发 展和 完善 , 膜 带 皮 瓣 已基 本 成 熟 , 中 筋 其 带腓肠 神 经 营养 血 管 皮 瓣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 修 复 为 此类损 伤 提供 了简 捷 方 便 的 治 疗 方法 。2 0 0 3年 2